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绵城市建设在旧城区改造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雨水的合理收集、利用与适时补充地下水,达到缓解水资源紧张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旧城区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有着重大现实而长远的意义。济南市舜园小区的海绵城市设计思路是以"渗""滞"为主、"蓄""用"结合,设施分散、就地消纳雨水。建设模式彰显了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雨水排放模式。设计人员从汇水分区入手,完善排水系统,结合LID设施提升场地设计到优化路面及改造微地形,秉持了低影响、低成本、因地制宜及特色创新的设计原则,在改善济南市人民群众居住环境的同时,打造出海绵城市建设的亮点,彰显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3.
介绍旧城区道路升级改造中应用了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技术,通过该技术从根源上解决内涝问题和缓解热岛效应,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节能减排功能,改善人居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5.
近几年,尽管城市建设规模空前,但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旧城区显得尤其突出,这给现代城市建设中的旧城改造提出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的推进,海绵城市理念已得到普遍认同.雨水湿地作为一种重要的海绵设施,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用广泛.通过对具体案例雨水湿地的应用研究,详细介绍雨水湿地水系统循环、景观设计、植物配置及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海绵城市设计提供多样化的设施选择.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社会形态下,生态环境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因此需要进行城市园林及湿地的规划建设,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加强城市和生态之间的平衡,实现城市发展的绿色健康化.秉持海绵城市改造理念,以自然降水及河流湖泊等自然资源为主体,加强水资源的渗透、过滤、集聚、利用等,达到了资源合理利用的良好效果,实现... 相似文献
8.
9.
旧城区改造,也就是旧城区土地的再开发,是对旧城区中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整,进行城市土地资源的再配置,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和城市的综合效益。 1 旧城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1人口密度高,住房紧张,人均空间小 我国的城市扩张过程绝大多数是一种自然膨胀蔓延,形成了一种集核型的空间结构,以中心商务区为核心,缺乏副中心或次级城市,人口高度向中心区集中,致使老城区人口密度过高,如上海市老城区人口密度高达42900人/km~2。由于中心城区人口密度高,从而人均居住用地与活动空间过小。上海市人均居住用地仅10.64m~2,人均占地仅40m~2左右,与国外同类城市相比相差较大,如伦敦116m~2/人,东京72m~2/人,慕尼黑136m~2/人。如此拥挤的空间已严重制约了城市居民生活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本文作者通过对当前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论述了城市改造与更新的重要性。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改造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的对照,以及对深圳工业区改造的成功经验的分析,提出城市改造工作应纳入整个城市规划发展的体系,在城市布局合理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14.
在住宅小区规划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用水短缺问题,缓解"下雨看海"的窘况.以某住宅小区项目为例,从雨水花园改造、生态停车位改造、净化调蓄设施及调蓄净化明沟4个方面介绍了海绵城市理念在住宅小区规划改造中的实际应用,以提升住宅小区的绿色节能效益,助力城市生态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本文阐述了沈阳市在改造旧城市方面的发展演变、所遵循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做法,以及收到的主要效益。显示出沈阳旧城改造由分散插建转向成片建设,由单纯改建房屋转向配套改造,走上综合规划、综合开发、综合效益的新轨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