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汇水区面积与生物滞留池表面积比值、生物滞留池结构、降雨强度、降雨历时以及汇流类型等因素对生物滞留池水文效应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模拟自然降雨条件下生物滞留池运行效能的试验装置,以克服传统埋地式试验装置仅能依靠天然降雨进行试验及直接喷淋式地上试验装置模拟的降雨径流过程线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等缺点。分析模拟自然降雨条件下生物滞留池运行效能试验装置的构造及试验原理,并讨论该装置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生物滞留池去除道路径流雨水中氮磷的原理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物滞留池去除径流雨水中氮、磷等污染物的原理,分析了p H值、水力停留时间、填料的性能、降雨间隔期及植物的选择对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关于生物滞留池脱氮除磷的研究现状,指出强化氮、磷去除效果的研究方向,为生物滞留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常儇宇  郭清 《工程质量》2021,39(2):37-42
生物滞留池作为一种常见的海绵设施广泛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中,考核其建成后的运行绩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现有监测条件不足以对生物滞留池在实际降雨过程中产生的绩效进行定量评估的前提下,引入了以生物滞留池的关键参数实测值与MUSIC计算模型相结合的计算方法,得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总悬浮物去除率评估结果,为判断生物滞留池能否...  相似文献   

4.
针对北方冬季融雪剂对城市海绵设施的影响问题,以大连市为代表城市,基于气象数据和统计的融雪剂施用量,通过柱实验和HYDRUS-1D软件构建了生物滞留池水盐运移模型,分析了冬季施用融雪剂后生物滞留池的盐化程度以及春季降雨的淋溶效果。2015年冬季模拟结果表明,冬季多次施用融雪剂会导致生物滞留池的电导率(EC)逐渐升高,土壤盐分逐渐累积。春季降雨淋溶前,粉壤土、壤土和砂壤土种植土表层的EC值分别高达52.30、55.35和44.87 dS/m。2016年春季时,在降雨量较大、雨水充足的情况下能够充分淋溶土壤中的盐分,使土壤的EC值低于土壤盐害的阈值。综合模拟期的结果可知,种植土层的EC值高于换土层,不利于植物生存。与粉壤土和壤土滞留池相比,砂壤土滞留池的土壤孔隙较大,盐分不易积累,土壤盐化程度较低;而在降雨量较小时,砂壤土滞留池有利于减少盐分滞留量以及加快盐分的排放,可优先考虑砂壤土作为抗盐化种植土类型。此外,模拟冬季超量使用融雪剂的结果显示,增加融雪剂施用量会造成更严重的土壤盐化,而选择砂壤土滞留池有利于春季降雨淋溶。  相似文献   

5.
通过模拟上海高架道路降雨径流水质,基于生物滞留设施的原理设计小试和中试反应器,对比了以陶粒和沸石为介质的生物滞留设施对高架道路雨水径流的处理条件及效果,初步讨论了介质层结构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强化生物滞留设施的水力负荷应不大于1m~3/(m~2·d);沸石基质对COD、TP和NH_3-N的去除效果好于陶粒,其相应去除率分别为74%、87%和71%,装置运行期间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Ⅲ类标准;沸石基质适应水力负荷范围较大,更适于处理水力负荷变化较大的雨水径流;添加沸石层后单位时间内污染物去除效率提高40%左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海绵城市为背景,对生物滞留技术进行了总结研究,主要介绍了生物滞留设施的种类、生物滞留池的结构、植被的选择、水质净化效果,并提出完善生物滞留系统研究、加强后期检测和评估、建立并完善相关规范体系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苏州河沿岸修建了调蓄池的合流制和分流制两个排水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自动化水质水量在线监测及远程控制系统。针对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进水单元、监测指标、分析仪表、采样模式、系统安全、统计分析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并扩展运用到污水输送干线调蓄池所在系统。优化的初期雨水水质、水量在线监测系统在排水系统背景水质、降雨初期径流水质、降雨径流过程监测及初雨调蓄减排环境效应统计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模拟生物滞留池净化城市机动车道路雨水径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致使城市机动车道路雨水径流量显著增大,雨水水质明显恶化。采用土柱模拟生物滞留池,考察了其对城市机动车道路雨水径流水质的改善效果,以确定适宜的生物滞留池填料构成。结果表明,在自然装填状态下,生物滞留池种植土壤填料中营养土的含量为5%~10%(相应壤质土的含量为30%~25%,砂的含量为65%)时,对雨水径流中氨氮、TN、TP、COD和SS的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生物滞留池作为雨水管理的技术措施之一,在雨水径流净化和调蓄方面具有较好的功效,因此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分析了传统生物滞留池对氮和磷的去除效果,并从填料组成、池体结构两个方面,对改良型生物滞留池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进行了分析。基于目前改良型生物滞留池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这方面仍存在的问题及推动改良型生物滞留池技术应用的几个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水质调蓄池在分流、合流制排水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质型缺水的城市,设置水质调蓄池,可以减少雨水或合流污水排放至河道的量;在降雨历时较短、降雨总量较小时,还可以做到雨水或合流污水对河道的零排放,从而减小排入水体的污染物总量。结合上海市大定海排水系统工程设计实例,介绍了水质调蓄池在分流、合流制排水系统中的作用、有效容积计算、定性和定量地分析截污效果。最后介绍了水质调蓄池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南方城镇污水极限氮磷去除,设计开发了由水解酸化池、多级A/O生物系统、反硝化滤池、臭氧接触氧化池、活性炭滤池组成的中试装置。调节该中试装置的运行参数,并连续稳定运行45 d,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能够实现城镇污水极限氮磷去除目标,出水TN≤3 mg/L、TP≤0. 1 mg/L、COD≤30 mg/L。  相似文献   

12.
城市的蓄水囊--滞留池和储水池在美国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宗净 《中国园林》2005,21(3):51-55
滞留池和储水池作为雨水控制结构,几乎用于美国的每一个新建项目中.阐述了滞留池、扩展型滞留池和储水池的特点、用途和设计结构.并通过实例说明滞留池尺寸的基本计算方法.在实践中,风景园林师通过湿地植物配置,可以将这种雨水控制结构与园林设计相结合,创造出雨水湿地.介绍了雨水湿地的种类、特点和植物选择.  相似文献   

13.
生物池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需要卸空维修水下设备,这对MBR工艺的运行造成一定的冲击。结合北京某再生水厂的运行实践,提出了应对生物池卸空的水质调控和膜池运行措施。对于分体式MBR工艺,为防止卸空造成邻池的膜厌氧板结,应改进生物池到膜池的配水渠道设计。同时,通过提前预排泥和调整工艺参数,确保卸空期间的出水水质达标。针对生物池卸空可能导致的膜池污泥浓度过高,可将卸空的生物池混合液排入厂区污水系统泵前池。此外,在卸空生物池时速度不宜过快,并通过增加膜的擦洗气量来减轻膜污染,必要时可采取在线和离线化学清洗,以恢复膜通量。  相似文献   

14.
如何根据城市降雨规律及区域情况选择调蓄方式,对初雨调蓄工程设计运行及工程效益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合肥市20多年的降雨资料及初雨水质监测分析,结合现状已建设施及区域情况,从技术、经济、可实施性等方面对两种调蓄方案(分别设3座调蓄池和1根调蓄管+1座调蓄池)进行详细比选,最终确定采用调蓄管+调蓄池方案,可同时解决初雨污染和提高防汛标准等问题。该工程方案风险小,运行管理简单,可为相关雨水调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由于水源水质受到微污染,故在水厂的常规处理流程上增加了用于预处理的生物接触氧化池,从气水比、冲洗及排泥等三个方面介绍了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运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雨水生物滞留设施中植被的设计与养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滞留设施作为一种城市雨水管理措施,因其具备景观舒适性而备受青睐。植物在生物滞留设施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植被的设计与养护将直接影响其功能发挥与运行寿命。国外对生物滞留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并形成了完善的设计规范,但对于植物的科学选择和种植相关研究还十分有限。国内对生物滞留技术的研究也已开展,其中也有对植物的研究,但尚未形成完善的设计体系。为提出适用于国内的植被设计方法和养护措施,通过对国外生物滞留设施设计规范(手册)的解读和实地调研,从设计施工和后期养护两方面,针对植物的科学筛选、布局、种植密度、种植时间、覆盖物以及安全因素和植被养护管理等内容分别进行了分析讨论,以期为完善国内生物滞留系统的设计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太湖流域某污水厂工艺过程诊断及优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太湖流域某污水处理厂一级A稳定达标的实际技术需求,在对该污水厂历史运行数据和工艺运行过程诊断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出水水质达标的主要控制指标为氨氮和总磷,需有效提高工艺系统的硝化速率和厌氧释磷能力。通过污泥活性测试和工艺模拟试验,提出了针对出水氨氮和总磷稳定达标的工艺运行优化措施和改造方案,包括:提高CAST生物池的DO浓度、适当延长曝气工序反应时间、增加进水预处理系统、增加生物选择区搅拌器的服务面积以及增加深度处理系统等。  相似文献   

18.
基于SWMM模型的运动波,构建了丝兰湖小区的管网水动力模型,结合设计的生物滞留设施,分别分析了在短历时和长历时降雨下,生物滞留设施对于降雨的滞留规律。结果表明:对于短历时的暴雨,生物滞留设施对降雨能够削弱,设施能够储蓄调节部分雨水,但是无法满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指标。对于降雨量较小的长历时降雨情况,生物滞留设施能够将降雨全部控制,能满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要求。因此,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尽量采用模型,结合长历时降雨整体分析,才能对海绵城市建设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深圳市某道路生物滞留设施进行雨水径流监测试验,研究生物滞留设施对道路雨水径流的削减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降雨总量为3.3~76.7 mm、平均雨强为0.03~0.67 mm/min时,生物滞留设施对道路雨水径流的场次径流总量控制率为50.5%~100%,峰值流量削减率为53.4%~100%,滞峰时间可以达到2 min以上。生物滞留设施对场次降雨量小且平均降雨强度小的道路径流削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四会市污水处理厂采用了厌氧反应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固体接触池处理工艺,该工艺具有造价低、出水水质好、运行费用低、污泥产量少等优点.污水厂出水COD、BOD5、SS、氨氮、磷酸盐分别为32、12、10、7.6、0.48 mg/L,达到了设计要求,运行费用仅为0.48元/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