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介绍了芳香脂质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透皮吸收相关性,以及它们在皮肤中的代谢过程。分析了芳香疗法中所用芳疗油的分子量大小、浓度、剂型和脂质体与透皮吸收功效性之间的关系,并总结了芳疗中的吸收与一般药理学中吸收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藁本内酯主要来源于当归、川芎等传统的中药材,其在心脑血管、循环系统以及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药理作用.本文在对藁本内酯的来源、药理作用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并总结近年来藁本内酯在透皮吸收领域的较为前沿的研究成果,为之后藁本内酯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17,(12):2420-2423
制备地肤子总皂苷凝胶剂并研究其体外透皮吸收特点。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得到地肤子总皂苷;采用离体透皮实验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接受液中总皂苷的含量,计算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分析药物透皮渗透的特点。结果表明,提取纯化工艺为:地肤子药材用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至0.80 g/mL(W/V),装柱(D-101),用3倍柱体积水除杂,弃去水洗脱液,用4倍柱体积5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凝胶剂的制备工艺为:将卡波姆充分溶胀,制得空白凝胶,加入地肤子总皂苷溶液,混匀,即得;离体透皮实验研究中,地肤子总皂苷凝胶剂中总皂苷在1.5~9 h的透皮渗透速度基本稳定,但在前1.5 h内有较为明显的时滞现象。该方法制得的地肤子总皂苷凝胶剂,具有良好的成型性和稳定性及释药速度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22,(12):2420-2423
制备地肤子总皂苷凝胶剂并研究其体外透皮吸收特点。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得到地肤子总皂苷;采用离体透皮实验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接受液中总皂苷的含量,计算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分析药物透皮渗透的特点。结果表明,提取纯化工艺为:地肤子药材用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至0.80 g/mL(W/V),装柱(D-101),用3倍柱体积水除杂,弃去水洗脱液,用4倍柱体积5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凝胶剂的制备工艺为:将卡波姆充分溶胀,制得空白凝胶,加入地肤子总皂苷溶液,混匀,即得;离体透皮实验研究中,地肤子总皂苷凝胶剂中总皂苷在1.59 h的透皮渗透速度基本稳定,但在前1.5 h内有较为明显的时滞现象。该方法制得的地肤子总皂苷凝胶剂,具有良好的成型性和稳定性及释药速度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8.
9.
10.
筛选最佳鹿油-鹿茸多肽乳剂凝胶处方并研究其体外透皮吸收情况。考察鹿茸多肽与鹿油及油水两相的比例,优选最佳鹿油-鹿茸多肽乳剂凝胶处方并考察其稳定性;以卡波姆974为凝胶基质,制备鹿油-鹿茸多肽乳剂凝胶并考察其稳定性;采用立式改良Franz扩散池,研究萜烯类化合物对鹿油-鹿茸多肽乳剂凝胶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处方为m(鹿茸多肽)∶m(鹿油)=1∶1,V(油相)∶V(水相)=1∶2,凝胶基质为1.5%卡波姆,促进剂为2.5%的香叶醇,所得鹿油-鹿茸多肽乳剂凝胶外观良好、性质稳定;此处方制得鹿油-鹿茸多肽乳剂凝胶的累积渗透量最大,Q12达到(350.26±27.98)μg/cm2,JS为(22.71±1.73)μg/(cm2·h)。且2.5%香叶醇处方组具有较高的累积渗透量,为今后鹿油-鹿茸多肽透皮制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采用小型猪皮作为透皮试验模型,比较利多卡因巴布剂自制品和市售参比制剂的体外透皮吸收效果。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多卡因巴布剂中药物的体外透皮吸收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Elite Hypersil ODS2(5μm,4.6 mm×150 mm);流动相为醋酸盐缓冲液(930 mL水中加入冰醋酸10 mL,以1 mol/L的Na OH溶液调pH至6.0)-甲醇(50∶5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进样量为20μL。体外透皮实验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以小型猪皮作为透皮试验模型,分别在2 h、4 h、6 h、8 h、10 h和12 h取样测定透皮接收液中利多卡因的浓度,计算累积透过率。结果:自制品和市售参比制剂12 h平均累积透过率分别为195.61μg/cm~2和197.90μg/cm~2,不同时段透皮吸收累积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多卡因巴布剂自制品和市售参比制剂的体外透皮吸收效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离体大鼠腹部皮肤为透皮屏障,生理盐水为接受液,用UPLC测定接受液中氨基葡萄糖含量,比较3种促透剂对氨基葡萄糖透皮吸收的影响。从而考察3种促透剂对氨基葡萄糖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为氨基葡萄糖经皮给药制剂开发的促透剂选择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氮酮、薄荷油和冰片对盐酸氨基葡萄糖皆具有促渗透作用;其中5%薄荷油促透效果最好,平均渗透速率为95.50μg/cm~2/h;3%氮酮效果次之64.45μg/cm~2/h,冰片促透作用最小27.68μg/cm~2/h,使氨基葡萄糖透皮速率分别提高7.38,4.98,2.14倍。因此,证明了促透剂薄荷油、氮酮均可显著增加氨基葡萄糖的透皮吸收,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其中5%薄荷油为最佳促透剂。 相似文献
17.
18.
考察诃子中7 种多酚类成分透皮吸收性能,研究不同透皮吸收促进剂对诃子中 7 种多酚类成分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以30%乙醇生理盐水为接受液,以SD大鼠皮肤为渗透屏障,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对诃子多酚体外经皮扩散情况进行测定,并选择零级动力学模型、一级动力学模型和Higuchi方程模型对曲线进行拟合分析,测定取样末点诃子中7 种多酚类成分的皮肤滞留量.诃子次酸、没食子酸、安石榴苷、柯里拉京、诃黎勒酸、鞣花酸、诃子酸的单位面积累计透皮量为 7.348、16.68、19.96、22.90、3.548、0.533 6、7.733 mg/cm2,皮肤蓄积率为 0.36%、0.76%、1.85%、1.38%、2.56%、0.63%、3.79%.比较不同浓度的氮酮、丙二醇对7 种诃子多酚的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发现以 1%丙二醇作为促进剂时可有效促进诃子多酚体外透皮吸收,氮酮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可减弱诃子多酚体外透皮吸收,增大皮肤滞留量. 相似文献
19.
20.
以海蜇、牛骨和鳕鱼皮胶原为原料,采用酶解制备了不同分子量(1 kDa和1~3 kDa)的6种胶原肽。利用透皮扩散试验仪,考察了时间、分子量及质量浓度对胶原肽透皮吸收性的影响,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了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胶原肽对小鼠皮肤的透皮吸收过程。结果表明,6种胶原肽的质量浓度均为10 g/L时,其在24 h时透皮吸收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1 kDa鳕鱼皮胶原肽、1 kDa牛骨胶原肽、1 kDa海蜇胶原肽、1~3 kDa海蜇胶原肽、1~3kDa牛骨胶原肽和1~3 kDa鳕鱼皮胶原肽;1 kDa胶原肽透皮吸收能力优于1~3 kDa胶原肽。牛骨和海蜇胶原肽的质量浓度越大,透皮吸收性越好,而鳕鱼皮胶原肽则相反。3种来源胶原肽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分子量越大透皮吸收性能越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