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现在色谱分离技术对大戟科三宝木属植物异叶三宝木Trigonostemon heterophyllus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通过与文献对照,鉴定了从异叶三宝木枝叶8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的8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9-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1)、9,10-di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2)、blumenol A(3)、4,5-dihydroblumenol A(4)、dehydrovomifoliol(5)、3-hydroxy-β-ionone(6)、sarmentol F(7)和5,12-epoxy-9-hydroxy-7-megastigmen-3-one(8)。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三宝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研究小叶黄杨(Buxus sinica var.parvifolia M.Cheng)叶子的化学成分及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综合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半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对小叶黄杨中等极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波谱学技术对分离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另外,对提取各部位和分离得到的14个化合物进行体外心肌细胞保护作用测试。从小叶黄杨干燥叶中共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为香草酸乙酯(1)、香草醛(2)、花椒毒素(3)、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4)、3,4,5-trimethoxycinnamyl alcohol(5)、丁香酸乙酯(6)、(S)-5-hydroxy-3,4-dimethyl-5-pentylfuran-2(5H)-one(7)、桦木酸(8)、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9)、7,3′,4′-三甲基槲皮素(10)、白桦脂醇(11)、penduletin(12)、23-O-(E)-p-coumaroyl-23-hydroxybetulin(13)、松脂素(14)。其中化合物2、5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体外实验表明EA部位和化合物14(...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五味子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正相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制备型和分析型HPLC及重结晶等方法对五味子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从五味子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鉴定化合物为五味子醇甲(化合物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化合物2)、五味子甲素(化合物3)、柠檬酸双甲酯(化合物4)、柠檬酸单甲酯(化合物5)、五味子酯丙(化合物6)、Schinlignan E(化合物7),当归酰戈米辛H(化合物8)。结论化合物2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分离技术,对番荔枝科鹰爪花属植物狭瓣鹰爪花Artabotrys hainanensis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结合理化性质和多种现代波谱技术,并通过与文献进行对照,鉴定了从狭瓣鹰爪花枝叶90%乙醇提取物的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羟基-7,8-二甲氧基二氢黄酮(1)、litseachromolaevane A(2)、liguducin A(3)、1β-hydroxy-4(15),5E,10(14)-germacratriene(4)、(9E,11Z)14-hydroxyoctadecan-9,11-dienoic acid(5)和benzyl benzoate(6)。其中化合物1为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2-4为倍半萜类化合物,化合物5为脂肪酸类化合物,化合物6为芳酸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鹰爪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综合运用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以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分离技术,对大戟科白饭树属植物白饭树(Flueggea virosa)枝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与纯化。结合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并通过与文献对照,从白饭树枝叶9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中,分别鉴定为一叶萩碱(1)、一叶萩醇A(2)、一叶萩醇B(3)、布比林仙定(4)、杨芽黄素(5)、香叶木素(6)、羽扇豆醇(7)、羽扇豆醇乙酸酯(8)。化合物5~8为首次从白饭树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用硅胶柱层析、ODS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以及制备型HPLC等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芸香科黄皮属植物齿叶黄皮(Clausena dunniana)枝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与纯化。结合理化性质和多种现代波谱鉴定技术,并通过与文献报道的数据对照,鉴定了从齿叶黄皮枝叶9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8个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为6-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1)、秦皮素(2)、异秦皮素(3)、佛手柑内酯(4)、花椒毒素(5)、异欧前胡素(6)、九里香酮(7)和蛇床子素(8)。以上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齿叶黄皮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针叶酚类化合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针叶的黄酮类,木脂素类和黄烷-3-醇类化合物组成。从针叶中共分离了三十一种多酚化合物,其中十种为作者芦次发现的新天然化合物。研究表明,马尾松针叶和其它松针叶类似,主要亲水性多酚化合物为黄酮和木脂素的苷类化合物,并有C-甲基黄酮醇和酰化黄酮苷类化合物。本研究中分离鉴定的双氢槲皮素3′-0-β-D-(6″0-苯乙酰基)-葡萄糖苷是自然界中首次发现的由苯乙酸酰化的黄酮苷。据我们所知在其它苷类化合物中也未发现过类似酰化糖苷。  相似文献   

8.
综合运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ODS反相柱层析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现在色谱分离技术,对卫矛科假卫矛属植物隐脉假卫矛Microtropis obscurinervia枝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通过与文献对照,鉴定了从隐脉假卫矛枝叶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8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芹菜素(1)、木犀草素(2)、香叶木素(3)、鼠李素(4)、5,6-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5)、7-羟基-5,3′,4′-三甲氧基黄酮(6)、5,7,3′,4′-四甲氧基黄酮(7)和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8)。本研究首次对隐脉假卫矛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假卫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白鲜皮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层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HPLC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通过光谱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从白鲜皮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层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醛基吲哚(1),5-羟基-2-羟甲基吡啶(2),白鲜碱(3),大叶桉亭(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β-谷甾醇(6)。其中化合物1及化合物2为白鲜皮种内首次分离。  相似文献   

10.
对一株海洋真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YK-7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抗肿瘤活性测定。利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该菌株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和菌丝体的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核磁与质谱数据分析结合理化常数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5α,8α-过氧-(22E,22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Ⅰ)、(22E,24R)-麦角甾-8,22-二烯-3β,5α,6β,7α-四醇(Ⅱ)、环(脯-色)二肽(Ⅲ)、环(苯丙-丝)二肽(Ⅳ)、4,8-二羟基-α-四氢萘酮(Ⅴ)、苔黑酚(Ⅵ)、苔黑酚羧酸(Ⅶ)、原儿茶酸(Ⅷ)、2-acetylamino-3,5,14-trihydroxyicos-6-en-4-olide(Ⅸ)、1-单亚油酸甘油酯(Ⅹ)。其中,化合物Ⅸ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Ⅱ、Ⅶ、Ⅷ、Ⅹ从曲霉属真菌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Ⅳ、Ⅵ从该种真菌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Ⅳ、Ⅴ、Ⅸ对选定的人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体外抗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11.
综合运用硅胶柱层析、ODS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分离技术,对大戟科白饭树属植物白饭树(Flueggea virosa)枝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与纯化。结合理化性质和多种现代波谱技术,并通过与文献对照,鉴定了从白饭树枝叶9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securitinine(1)、phyllanthidine(2)、4-epiphyllanthine(3)、epibubbiadine(4)、(+)-松脂酚(5)、8α-羟基松脂酚(6)、龙胆酸(7)和原儿茶酸(8)。化合物5~8为首次从白饭树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对潺槁树根皮中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潺槁树根皮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0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应用波谱分析等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10个生物碱类化合物依次鉴定为:N-methylcoclaurine N-oxide (1)、(E)-N-formyllaurolitsine (2)、(E)-N-formyllaurolitsine (3)、Thalifoline (4)、Maculosidine (5)、吴茱萸春(6)、Pteleine (7)、乌药碱(8)、波尔定碱(9)、新木姜子碱(10)。化合物1~7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研究印度獐牙菜的化学成分。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对印度獐牙菜的正丁醇相分离纯化,并通过UV、IR、MS、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分离鉴定了5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丁香脂素((+)-Syringaresinol,I)、秃毛冬青甲素(Glaberide,II)、Salicifoliol(Ⅲ)、蛇菰宁(Balanophonin,Ⅳ)、(-)-Berchemol(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枝状枝孢菌大米固体发酵后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以及NMR、MS等现代波谱手段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8-二羟基-3-甲基-1H-异铬-1-酮、6-甲氧基-8-羟基-3-甲基异香豆素、豆甾-4-烯-3-酮、3β-羟基-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22-二烯、腺嘌呤核苷、甘露醇。结论 :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对亚贡叶中化学成分进行进一步分离研究,并对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和分析。通过采用ODS,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色谱结合谱学数据鉴定的方法,对亚贡叶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通过谱学鉴定,分离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并将其分别确定为亚油酸乙酯(9E,12E)enyloctadeca-9,12-dienoate,ent-18-hydroxykautan-16-en-19-oic acid,Grandiflorolic acid和8β-methacryloxymelampolide-14-oic acid methyl ester。其中化合物亚油酸乙酯为首次从亚贡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综合运用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以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分离技术,对夹竹桃科山橙属植物思茅山橙(Melodinus henryi)枝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与纯化。结合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并通过与文献对照,从思茅山橙枝叶9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中,分别鉴定为他波宁(1)、11-羟基他波宁(2)、斯坎丁(3)、10-羟基斯坎丁(4)、羽扇豆醇(5)、木栓酮(6)、豆甾-4-烯-3-酮(7)、豆甾-4-烯-3,6-二酮(8)。化合物5~8为首次从思茅山橙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对辽宁产莱菔子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硅胶、ODS和LH-20等柱色谱以及半制备HPLC对莱菔子的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谱学数据鉴定为蔗糖(Ⅰ),胡萝卜苷(Ⅱ),腺苷(Ⅲ),芥子酸(Ⅳ),莱菔硫苷(Ⅴ),邻羟基苯甲酸(Ⅵ),S-6-(methysul-finyl)-3-thiazinan-2-thione (Ⅶ),β-D-(3-芥子酰基)果糖基-α-D-(6-芥子酰基)葡萄糖苷(Ⅷ)。结论:化合物Ⅲ和Ⅵ为首次从莱菔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对角果木根部真菌Fusarium sp.JG13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其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三个化合物,利用波谱等方法分别鉴定为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1),3-(4-甲苯氧基)-丙酸(2),对羟基苯乙酮(3)。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角果木真菌发酵产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国西沙掘海绵Dysidea fragilis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ODS)、凝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以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多种柱色谱手段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分析方法并结合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掘海绵D.fragilis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7个单体化合物: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1)、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2)、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3)、methyl(2Z,6R,8R,9E)-3,6-epoxy-4,6,8-triethyl-2,4,9-dodecatrienoate(4)、5,5’-diisobutoxy-2,2’-bifuran(5)、5,8-epidioxy-cholest-6-en-3b-ol(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属海绵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6为首次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以及HPLC等对海洋来源真菌Hypocreavirens的菌丝体进行化学成分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菌丝体的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10→6)Abeo-(22E,24R)-ergosta-5,7,9,22-tetraene-3α,11α-diol(Ⅰ)、24-甲烯基羊毛脂烷-8-烯-3β-醇(Ⅱ)、(22E,24R)-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Ⅲ)、(22E,24R)-麦角甾-8,22-二烯-3β,5α,6β,7α-四醇(Ⅳ)、5α,9α-过氧-(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6β-二醇(Ⅴ)、5α,8α-过氧-(22E,24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Ⅵ)、(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Ⅶ)、3β,5α,9α-三羟基-(22E,24R)-麦角甾-7,22-二烯-6-酮(Ⅷ),其中化合物Ⅰ、Ⅱ、Ⅳ、Ⅴ、Ⅷ均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Ⅲ、Ⅵ、Ⅶ为首次从该种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