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在一般的钢筋混凝土抗震梁、柱节点中,使用大量的箍筋和横向插筋来约束混凝土,不但增加了造价,而且使得混凝土浇灌工作非常困难。Battelle西北太平洋试验室的研究者们提出一个新办法:在梁、柱节点处浇灌钢纤维混凝土,不但能抗地震,而且比其他的节点做法便宜。在试验中,新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主要阐述了型钢混凝土结构在型钢柱与型钢梁的拼接、混凝土梁与混凝土柱中的钢筋束的布置、节点核心区域的箍筋布置等节点设计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结合具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积累的经验,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3.
型钢混凝土结构常运用于超高层结构中,由于型钢混凝土柱其承载力是型钢、混凝土与钢筋三部分承载力的叠加,因此具有变形能力强,抗震性能好、用钢量较省、受力较合理等特点,但在施工过程中梁筋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布置是施工难点,本文运用BIM三维软件对型钢混凝土柱与梁筋的连接布置进行三维施工可视化与型钢和钢筋进行碰撞检测,并对型钢结构梁柱节点连接布置进行优化,并据此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达到方便施工,指导施工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按《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送审稿要求,对高度为最大限值的非抗震设计异形柱框架剪力墙住宅结构在恒、活及风载作用组合下的梁柱节点承载力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在整体结构及剪力墙、柱、梁构件均容易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异形柱规程要求的情况下,部分梁柱节点核心区的箍筋配置还是由强度计算决定的,远大于节点配筋构造要求的配置量。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柱、梁节点的结构抗震设计,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出发,回顾了柱梁节点设计的现状,进行了梁纵向筋锚固处受力分析,认为应尽量避免同一区域实现“强锚固”和“强节点”,即:“强锚固”措施应尽量在“强节点”核心区之外的区域来实现,并优化了节点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6.
异形柱框架中间层端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成了4个梁、柱均为T形截面的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中间层端节点足尺组合体试件的低周交变加载试验。精确量测了不同受力阶段进入节点区上、下梁筋的应变分布状态、节点区腹板箍筋沿受力方向箍肢的应变量以及反复加载下梁筋由节点区的滑出量;分析了节点区的破坏形态和节点翼缘对节点区的抗剪作用,以及这类节点的综合抗震性能;检验了按我国《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设计的该类节点在梁端先屈服条件下的抗震受剪承载力。  相似文献   

7.
刘训臣 《建筑施工》2021,43(6):1015-1017
大量试验及事实表明,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大多集中在柱梁节点处.为确保柱梁节点处的抗震效果,在保证"强柱弱梁"基本理念的同时,尝试采用在核心区加设型钢芯柱代替核心区高强度混凝土,减少核心区钢筋密度,提高柱梁节点抗震性能,从而真正实现"强柱弱梁".  相似文献   

8.
针对既有建筑结构改造工程实践中大量运用的钢筋混凝土梁柱后锚固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试件设计按照1∶2的比例综合考虑了框架顶层中节点接柱、边节点接柱接梁、中间层边节点接梁和中节点一次整浇几种工况;同时还考虑了直接植入主筋、增设附加筋加强和箍板焊接主筋加强几种后锚固方法。通过对不同节点处梁柱的裂缝情况、破坏形态、延性、耗能能力和刚度退化等规律的研究,得出一些结论。在接柱改造时,只要符合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和植筋深度的要求,节点承载力就不会因接柱而降低,若接柱时加固了节点,反而会提高结构整体的延性。在接梁时应注重结构的整体性,做到两边新旧梁加固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型钢混凝土柱(梁)的施工工艺,指出该工艺配合屈曲约束技术,解决了型钢柱与型钢梁受力筋节点处钢筋密集难以施工导致梁柱节点处受力薄弱的问题,满足了增强建筑整体抗震的要求,加快了工程的施工进度,梳理了各个施工环节的要点、顺序,保证了工程施工安全及质量。  相似文献   

10.
《钢结构》2012,(5):81
介绍了新型节点——在双钢管混凝土柱(CFTSTs)与钢筋混凝土梁(RC)之间使用间断套管的环梁节点。由于该节点处外钢管被打断,因此RC梁中纵向钢筋在连接区域能够连续。依靠连续钢筋传递弯矩和剪力;连接区内箍筋起到了限制作用,柱外侧的八角形环梁使受压区得到改善,补偿了外钢管不连续所引起组合柱刚度的减小。在循环荷载下对4个梁-柱组合试样进行试验,研究节点的抗震性能,包括:加载变形性能、典型破坏模式、应力应变分布、能量耗散能力。试验结果显示,节点的抗震性能较好,能够达到抗震设计准则中"强柱弱梁"和"强节点弱构件"的要求。采用有限元模型对相关参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非抗震设计的异形柱结构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要求,对抗震设计要求和非抗震设计的梁柱节点核心区均应进行受剪承载力计算。工程实践表明,在风荷载较大地区的异形柱结构设计中,在整体结构和墙柱梁构件均易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部分梁柱节点核心区的箍筋配置还是由强度计算决定的,明显大于构造要求的配置量,需引起结构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在抗震框架结构施工中 ,箍筋的制作和绑扎 ,框架节点处柱箍的绑扎 ,柱梁节点处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浇筑以及抗震缝、后浇带的施工等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 ,厦门属七度抗震区 ,施工单位要严格要求 ,精心组织施工 ,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3.
在选择了合理的钢材和混凝土的本构关系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钢管混凝土柱一钢筋混凝土环梁中柱节点的受力性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环粱节点可以实现“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要求。基于分析结果,对钢管混凝土柱-混凝土环梁节点的设计提出了建议:按图集进行设计时,环梁上、下主筋截面面积可适当减少;环梁的配箍率至少不小于与之相接的框架梁中的配箍最大值。研究成果可为相关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施工技术》2021,50(9)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S1卫星厅位于高烈度区,主体结构柱采用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混凝土梁截面大,钢筋密集。梁柱节点受力复杂,需满足抗震设防要求。根据工程特点,梁柱节点采用组合式钢牛腿,梁主筋采用套筒机械连接,并浇筑自密实混凝土,保证施工质量,取得良好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5.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设计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时,一般按抗裂度控制条件计算预应力筋后再按允许的预应力度确定普通钢筋的数量,则节点抗剪强度不足和“强梁弱柱”难以避免;如果满足梁的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的结构位移延性规定,则梁的抗裂度不易满足。建议放松受压区高度、抗裂度控制条件,选取合适的预应力度,选取内节点处强梁弱柱,增加柱尤其是中柱的箍筋,在边柱中加配预应力筋,内节点附近梁加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将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成“混合耗能机制”的有限延性框架。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规范与美国规范中核安全相关混凝土结构抗震措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美规范核安全相关钢筋混凝土抗震设计对混凝土和钢筋材料的要求基本相同,框架梁纵筋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及最小配箍率、框架梁加密区的长度也基本相同,框架梁实现"强剪弱弯"的能力接近;框架柱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与美国规范的相当,最大配筋率比美国规范略小,框架柱普通箍筋最小体积配箍率与美国规范相比有大有小,框架柱抗震实现"强剪弱弯"的能力是相近的;中国规范实现"强柱弱梁"的能力比美国规范的高。中美规范框架节点区箍筋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均与框架柱的一致,中国规范框架节点的抗剪安全度比美国规范的略高。中国规范抗震墙的最小配筋率与美国规范是相同的。钢筋抗震锚固长度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7.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超高层钢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难点进行总结,针对难点部分对设计图纸进行优化设计,包括间断性暗柱深化设计、核心筒体与外侧钢骨梁节点优化设计、柱箍筋布置优化,阐明了此类工程关键节点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因工程为9度抗震设防且型钢柱与梁节点处结构复杂,须对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提出优化设计思路、构造要求及做法分析,对原做法进行改进。经对比分析,改进后相比原做法,抗震性能得到了提高,施工难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9.
复式钢管混凝土外钢管不连通环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一种用于复式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新型外钢管不连通环梁节点,介绍该新型节点的构造和制作过程,进行四个梁柱组合体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新型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节点具有较好延性和变形能力,增加环梁配筋率和柱内钢管尺寸可提高节点的承载力。通过合理的构造措施,外钢管不连通环梁节点中内钢管混凝土、竖向插筋和密排环箍以及周边环梁一起保持了钢管混凝土柱的连续性,节点整体性强,满足结构设计"强柱弱梁"及"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0.
王宇  束天明  祖青 《建筑结构》2020,50(5):66-70,57
某工程采用钢管混凝土柱、钢梁、钢筋桁架楼承板、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组成的混合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由于建筑使用功能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结构存在扭转不规则、偏心布置、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等特点;此外,建筑还在多处采用了穿层柱、托柱转换梁、斜柱转换等结构形式,属于体型不规则的超限高层结构。对结构的不规则特性采取了一系列的抗震性能化设计措施,结构按整体模型和切块模型进行包络设计,并对结构整体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动力弹塑性分析,利用ANSYS对复杂节点的承载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结构设计可靠,满足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