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二苯醚为原料,惰性气体保护下,与仲丁基锂反应,加入4-溴-9-芴酮,在冰乙酸溶剂中闭环合成4-溴螺环[芴-9,9'-氧杂蒽]。其结构经~1H NMR等表征确证。优化反应条件为:n(二苯醚)∶n(仲丁基锂)=1∶1,锂化温度-75℃。总收率86%。  相似文献   

2.
螺[芴-9,9'-氧杂蒽]衍生物作为蓝光材料或掺杂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器件.本文以二苯醚为起始原料,经仲丁基锂锂化后,与3-溴-9H-芴酮反应得到中间体化合物,在二氯甲烷溶剂中,经对甲基苯磺酸催化闭环反应,合成了3-溴螺环[芴-9,9'-氧杂蒽].研究表明,当锂化反应温度为-45℃,原料n(二苯...  相似文献   

3.
在无水AlCl3催化剂存在下,二苯醚和间甲基二苯醚分别和硫反应,可高产率地合成氧硫杂蒽和3-甲基氧硫杂蒽,考察了原料摩与比和催化剂的用量对产物产率及纯度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氧杂蒽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氧杂蒽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微波辐射法、无溶剂研磨法、催化剂法、离子液体法等。  相似文献   

5.
以2-(4-二乙氨基-2-羟基苯甲酰基)和1,4-萘二酚为原料,一步合成得到兼具罗丹明和荧光素优点的新型氧杂蒽荧光团(化合物1).将乙酰基和新型氧杂蒽(化合物1)通过一步缩合反应得到可能对水合肼具有特异性识别的荧光探针(N2 H4 P1),反应步骤简单,产率较高.探针结构通过核磁氢谱、碳谱和高分辨质谱的表征.  相似文献   

6.
新型电致发光材料聚芴及其共聚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林  陈旭东 《广州化工》2004,32(4):18-20
本文阐述了聚芴类发光材料的合成,讨论了聚芴类发光材料的光电性能,介绍了聚芴类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以2-氯苯甲酸和苯酚为原料,先经过Ullmann缩合反应制得2-苯氧基苯甲酸,再在三氯氧磷作用下脱水环合得到氧杂蒽酮。合成中间体产物的最佳条件是:n(2-氯苯甲酸)∶n(苯酚)∶n(碳酸钾)∶n(氧化铜)为1∶6∶1.5∶0.06。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氧杂蒽酮总产率有63.84%。  相似文献   

8.
螺二芴衍生物作为蓝光发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器件。以螺二芴为母体,在2,7位分别引入具有空穴迁移率高的二苯胺和三苯胺基团,设计合成了不对称的螺二芴芳胺类发光材料7-(4-(二苯胺)苯基)-N,N-二苯-9,9’-螺二芴-2-胺。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其荧光发射波长为445nm,位于蓝光区域。同时具有高度扭曲的分子结构,有利于抑制分子间相互作用和自聚集,有效抑制非辐射,可应用于构建高效的有机蓝光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9.
有机电致磷光材料,由于具有100%的内量子效率,在OLED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为了避免磷光材料本身存在的三线态-三线态激子猝灭导致磷光效率的降低,磷光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时,需要用主体材料将其均匀分散以减少发光中心间的相互作用,因此主体材料的选择对磷光器件是十分重要的。而聚合物主体材料由于具有易加工,成本低等优点,且对于实现高性能的蓝光和白色旋涂器件有重要意义,而备受关注。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聚芴类主体材料PSiF,聚合物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Td≥400℃),将其与绿色磷光染料Ir(ppy)3以16 wt%的浓度掺杂,器件的最大的发光效率为0.25cd/A;最大的功率效率为0.14l m/w。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氧杂蒽类荧光染料具有很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由于近红外荧光染料用于荧光成像,具有光损伤小、组织穿透性大和背景荧光干扰小的优点,设计合成了具有羟基的1-(2-羟基-4-二乙氨-苯基)-氧杂蒽类荧光染料(NIR1)和1-(6-羟基-萘基-2)-氧杂蒽类荧光染料(NIR2)。通过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确认了荧光染料的结构。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其光谱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IR-1和NIR-2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642 nm和607 nm,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748 nm和752 nm。最后,对含羟基氧杂蒽荧光染料用于细胞和活体的荧光标记成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IR-1具有良好的细胞和活体荧光标记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1.
氧杂蒽结构是一类重要的荧光发色团,作为构建荧光探针的平台,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识别机制基于环的开关来实现荧光信号的有无。氧杂蒽类探针的研究从最初的离子识别到生物小分子识别、医学诊疗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综述了近年来氧杂蒽类荧光探针的识别性能,对探针的设计思路及识别机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通过酸催化的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荧烷染料2,研究了其在不同溶剂中的光谱行为。对化合物2的游离氨基进行酰化,得到了新型的荧光染料3。利用核磁共振波谱、高分辨质谱对3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化合物3在不同的p H水溶液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变化。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在生理p H范围内保持螺环内酯开启状态,并保持较稳定的荧光强度,有作为生物标记及生物成像材料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新型苯并氧杂蒽类荧光染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同丰  赵德丰 《化工学报》1998,49(4):515-520
引言4-胶基-l,8-萘酰亚胺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荧光染料,由于其色彩鲜艳及荧光强烈,目前已广泛用作染料、颜料及荧光增白剂,但是这类染料的耐光牢度不很理想,于是近年来又发展起来了苯并氧(硫)杂蒽类荧光染料(1).这类染料不论是耐光、耐升华牢度还是荧光性能均有较大的改进,除可用作合成纤维及塑料的着色外,还可用于感光材料和光电记录材料等高新技术方面.为了研究本类染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寻求性能更为优良的荧光染料,作者在化合物(l)的9-位引入CH_3O—基团,合成了9支新型的苯并氧杂蒽类荧光染料(2),以探讨CH_3…  相似文献   

14.
以2,5-二溴-对二甲苯为起始原料,通过两次在钯(0)催化下的Suzuk i反X应,依次与2,4-二氟苯基硼酸和9,9-二辛基芴-2-硼酸反应,生成2-(2′,4′-二氟苯基)-5-(9′,9′-二辛基芴基-2′)-对二甲苯(6),6在四氯化碳中用偶氮异丁晴(A IBN)引发,与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反应生成可聚合的2-(2′,4′-二氟苯)-5-(9′,9′-二辛基芴-2′)-1,4-二溴甲基苯(7)。应用核磁共振仪和元素分析仪对所有中间体和目标单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纯度确定。  相似文献   

15.
氧杂蒽酮结构由于它极好的生物和药理活性在像芒果苷和普梭草素这样的天然产物中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合成上这种结构的构造一直都很有吸引力。文章对氧杂蒽酮类化合物进行了综述,对其获取方法及各合成方法的优缺点做了简要的介绍,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是自然界中储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生物质资源,具有价廉、无毒、可生物降解等优点。由于其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羟基等活性位点,易于通过简单的化学修饰来制备环境友好型催化剂。采用壳聚糖与氯磺酸的磺化反应,制备了磺酸功能化壳聚糖的固体酸性催化剂,在无溶剂条件下催化芳香醛和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或1,3-环己二酮)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氧杂蒽二酮衍生物,产率达84%~96%。该方法对环境友好、操作简单,且催化剂易于分离和回收使用,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荧光成像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和实时等优点,而近红外荧光成像能够有效避免生物组织自发荧光干扰.通过设计和合成3个新型近红外氧杂蒽荧光染料NXD-1~NXD-3用于细胞荧光成像.首先,3个氧杂蒽荧光染料分子结构得到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的确认.其次,详细研究了这些荧光染料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实验数据表明3个荧光染料的发...  相似文献   

18.
19.
以9,10-二溴蒽和芳基二胺为原料,在叔丁醇钠、Pd(OAc)2/P(t-Bu)3催化体系下合成了4种蒽基二胺衍生物。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量比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以无水二甲苯为溶剂回流反应3 h,Pd(OAc)2∶P(t-Bu)3=1∶1.2(物质的量比),n(P(t-Bu)3)∶n(二溴蒽)为0.48%;元素分析、GC-MS1、HNMR等表征了结构;DSC(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了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点,结果显示它们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以Grignard反应和脱水缩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种含恶二唑基团的聚芴型电致发光材料,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电化学法得到该材料的能带隙约为2.99 eV,最低未占有分子轨道能级约为2.95 eV,其有望成为应用在蓝色电致发光器件中的高分子电子传输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