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筑结构学报》2016,(10)
为研究无界面钢筋的叠合板式剪力墙的受力性能,进行了3个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分析了预制混凝土板与现浇层之间的结合面特征,以及边缘纵筋配筋量对墙体压弯承载力、滞回特性、延性及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叠合板式剪力墙变形能力良好,位移延性系数超过6.5;预制混凝土板面采用键槽构造措施或粗糙面均能保证后浇与预制混凝土的有效连接,在正常使用阶段,后浇与预制混凝土结合面未出现损伤,相同边缘纵筋的墙体压弯承载力基本相同;采用键槽的连接性能优于粗糙面连接性能,前者后浇与预制混凝土间裂缝的开展宽度和长度明显小于后者,且墙体刚度退化速率减缓;提高墙体的边缘纵筋配筋量可延缓后浇与预制混凝土结合面竖向裂缝的发展,减小结合面破坏区域,改善墙体的受力性能。采用现行规范中的剪力墙压弯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叠合板式剪力墙的承载力,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
3.
《建筑与预算》2018,(11)
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具有良好整体性能的新型半预制装配式结构,在我国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该种剪力墙的力学性能和破坏机理是研究的关键问题。为研究叠合板式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影响其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与总结,得到以下结论:提高轴压比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叠合板式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但会降低剪力墙的延性;连接节点构造的合理设置可以增强叠合板式剪力墙的整体性能;边缘约束构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叠合板式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界面连接形式的改进,能有效解决构件制作困难的问题,节约施工成本。最后,对叠合板式剪力墙研究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带水平接缝的装配整体式双面叠合剪力墙的平面外受力性能,完成了1片双面叠合剪力墙和1片现浇剪力墙足尺试件的平面外静力加载试验和有限元参数分析,对比分析了各试件的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曲线、刚度退化特征和水平接缝处竖向连接钢筋的传力性能,提出了双面叠合剪力墙平面外受弯承载力和水平接缝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双面叠合剪力墙与现浇剪力墙试件的破坏形态基本相同,均为平面外弯曲破坏,与现浇剪力墙相比,双面叠合剪力墙试件的初始裂缝出现在底部水平接缝处,随后在墙面出现并逐级向上发展,表现出良好的延性破坏特征; 双面叠合剪力墙试件具有较高的平面外受弯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其初始刚度、极限承载力、平面外位移延性系数均大于现浇剪力墙试件; 双面叠合剪力墙试件的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随着轴压比增加,叠合剪力墙平面外承载力明显增加,但延性明显降低; 高厚比越小,叠合剪力墙平面外承载力越高,而对延性则影响不大; 提出的受弯承载力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5.
旨在研究外保温单面叠合剪力墙竖向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叠合面的可靠性和承载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单面叠合剪力墙叠合面复合效果较好,在达到极限状态时,预制薄板与墙芯现浇部分依旧保持整体性;提出了外保温单面叠合剪力墙的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与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7.
《建设科技(建设部)》2016,(15)
针对13层的双面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单片叠合剪力墙及连接节点进行非线性的数值模拟,并与现浇剪力墙结构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在小震阶段受力机理接近。针对于双面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根据理论及已有的试验研究,本文的建议的设计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8.
9.
《工业建筑》2016,(12)
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适用于工业化的要求,目前在建筑领域运用越来越广泛。叠合板式剪力墙的滞回性能是分析其抗震性能的重要参数,而剪力墙的非线性分析一直是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叠合板式剪力墙与现浇整体的剪力墙在构造上存在区别:叠合板式剪力墙在现浇层和预制层之间有叠合面存在,而且底部水平接缝是通过插筋连接。通过归纳针对植筋的界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以一个已有试验作为算例,验证叠合板式剪力墙叠合面间抗剪承载力满足抗剪要求,有限元分析时可以不考虑叠合面之间的黏结滑移。依据收集到的水平接缝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式进行计算,验证叠合板式剪力墙的底部接缝可以提供足够的抗剪承载力。在理论的基础上建立有限元模型,基于Open SEES采用不同模型对叠合板式剪力墙的滞回性能进行模拟,不同模型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度均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提高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的装配率,同时实现结构保温一体化,针对提出的新型单面叠合板式剪力墙带保温层的结构形式通过拟静力试验方法进行抗震性能研究,同时在其破坏形态、承载能力、滞回特性、刚度退化及耗能能力等方面与现浇混凝土剪力墙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带保温层单面叠合板式剪力墙与现浇剪力墙相比,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基本相同,试验中未出现叠合面分离、相对滑移等现象,裂缝同时贯穿预制受力墙板和腔内后浇混凝土层,且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预制外叶板也未出现裂缝和脱落,试件各方面的抗震性能较好,在受力性能上接近于现浇混凝土剪力墙. 相似文献
11.
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考虑叠合面影响的叠合板式拼装综合管廊下部节点(包括外壁与底板连接的边节点和中墙与底板连接的中节点)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分析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叠合板式拼装综合管廊下部节点的有限元参数分析,主要分析参数包括拼缝位置、腋角尺寸和轴压比等。分析表明:对于边节点,拼缝位置的影响较小,而取消腋角将使其承载力降低约27.1%;对于中节点,腋角尺寸的影响较小,但承载力随拼缝位置的提高而增大;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边节点和中节点的承载力均增大;中节点的延性明显优于边节点。 相似文献
12.
叠合板式剪力墙的力学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新型叠合板式剪力墙住宅体系,该结构与传统的剪力墙体系相比,便于质量控制,建造速度快,对环境污染小,造价较低,工业化生产水平高,是一种极具市场前景的绿色住宅体系。为对叠合混凝土墙板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并为编制《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的地方行业标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设计4个不同边缘约束措施的叠合板式剪力墙和2个普通剪力墙模型,并进行在低周反复荷载下与普通剪力墙的对比试验研究。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叠合板式剪力墙的力学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4个两种不同边缘约束措施的叠合板式剪力墙和2个普通剪力墙模型,进行了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结构的破坏形态、变形能力、承载力、延性、滞回特性等。同时运用有限元方法对剪力墙试件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不同轴压比对叠合板式剪力墙的破坏形态和变形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为研究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附录A规定的水平接缝连接方式的单面叠合剪力墙平面外受力性能,完成了1片带水平接缝单面叠合剪力墙和1片现浇剪力墙试件的平面外受力单调加载试验.结果表明:单面叠合剪力墙试件的裂缝分布形态与现浇剪力墙试件相同,均表现为典型的弯曲破坏特征;单面叠合剪力墙试件在平面外受力时的初始刚度、延性性能、极限承载力均明显高于现浇剪力墙试件,平面外刚度退化速度略大于现浇剪力墙试件;采用该水平接缝连接方式的竖向连接钢筋能有效传递钢筋应力;在平面外荷载作用下,单面叠合剪力墙的整体性保持完好,预制-后浇混凝土界面未发生剪切滑移破坏.在试验研究基础上,采用ABAQUS软件对试件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轴压比增大,单面叠合剪力墙的平面外承载力明显增加,而延性明显降低;竖向连接钢筋搭接长度越短,平面外承载力越低.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体系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针对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的力学性能开展了深入的试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双面叠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竖向连接钢筋锚固性能以及整体结构抗震性能。对比了不同边缘构件区构造、不同桁架筋间距离以及竖向连接钢筋搭接长度是否增加500mm下双面叠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分析了桁架筋和预制层对竖向连接钢筋粘结强度的影响,以及深入探究了整体结构搭接连接影响区域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合理设计下的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具有优异的抗震性能,该结构体系可以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技术在国内的应用,本文阐述了该结构体系技术的基本特点,并从设计、生产以及施工等相关环节详细的介绍该体系技术的应用关键注意点,也明确该体系的优点。最后通过案例的介绍明确该体系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