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分析了污水源与地表水源热泵的取水换热特点,综述了国内外防阻、防腐、防藻、除垢技术及污水与地表水的换热应用状况,包括基本的原理、设备构成、换热效率、清污周期等,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工字型钢护栏广泛应用于我国钢结构桥梁中,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护栏阻挡能力满足要求,但其缓冲性能有待提升。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应用于工字型钢护栏的O形防阻块,该防阻块可将立柱与横梁间的硬接触调节为弱接触,从而提升护栏的缓冲性能。本文将防阻块加入到工字型钢护栏中,在Hypermesh中建立货车-护栏耦合模型,研究中考虑将防阻块分4种壁厚进行对比分析。使用LS-DYNA进行碰撞仿真研究,依据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从护栏的阻挡、缓冲、导向功能三个方面对护栏安全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防阻块壁厚应在4~10 mm间,6 mm为宜。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工字型钢护栏使用合适壁厚的防阻块后,护栏满足防护要求,且护栏的耗能能力、缓冲性能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3.
针对长期限制污水源热泵发展的换热器堵塞问题,通过文献调研和对比分析,提出了原生污水液固暂离防阻装置,并通过可行性试验验证了原生污水液固暂离防阻装置的现实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只要入口流量不太小,原生污水液固暂离防阻装置对60~200目细砂的分离效率均在99%以上,对原生生活污水中污杂物的分离效率在68%~98%之间,说明,原生污水液固暂离防阻装置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赵晓文 《暖通空调》2013,(7):52-55,43
针对某城市原生污水源热泵系统污水干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施工限制,对其污水系统的取水方式进行了研究,详细介绍了该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工艺流程、直接取水方式、污水泵选择、首端过滤装置设计等,并针对实际运行中发现的问题改进防阻方法,提出了一种污水干渠内粗过滤防污思路,供原生污水源热泵系统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6):555-560
对换热网络的传统夹点设计法进行了改进。将换热网络组合曲线分成若干段单独处理,以温差均匀性因子作为评价指标设计各段网络结构,将各段设计的结构及远离夹点处的匹配组成完整的换热网络初始结构,采用牛顿法优化初始结构的换热器单元,以达到调优的目的,最终获得具有最优年综合费用的换热网络结构。通过具体算例表明,依据温差均匀性原则设计的换热网络具有较好的换热性能,且最终的年综合费用优于其他文献报导的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地源侧设计流量直接影响着地埋管换热系统的换热效果以及系统的输送能耗。本文以郑州地区1栋实验教学楼的地埋管换热系统的设计为例,分析探讨了土壤源热泵系统地源侧设计流量的优化计算方法,并给出了低导热系数地质条件下优化地埋管流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熊钧  张吉礼  郭骏 《暖通空调》2007,37(3):96-101
系统介绍了高温工质冷凝换热试验台的设计方法。试验台由高温工质自然循环子系统、冷却水机械循环子系统和计算机监测控制子系统构成,试验段进出口温差及冷凝管进出口温度的测试、蒸汽锅炉充注量及液位控制、高温水箱自然作用水头的设计、冷却水流量计量水箱的设计等是试验台设计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根据误差分析结果,该试验台冷凝传热系数的相对误差为±7.19%,管内、管外的冷凝换热系数的相对误差分别为±4.95%和±8.73%。  相似文献   

8.
根据江河水流和水质特点,设计开发出了一种水下高效换热盘管装置。对换热盘管材料的选择、换热盘管布置形式和如何设计清除浮屑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为测试换热盘管在不同江水流速、不同盘管内水流速度、不同换热工况和不同管径条件下的换热性能对比,设计出了合理的测试方案。  相似文献   

9.
谢红雷  刘晓霞 《山西建筑》2012,38(2):112-113
讨论了分户储热间接换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各组成部分的设计,给出了已知储热水箱换热盘管参数,探讨了换热循环泵流量的计算方法,并阐述了防止水箱热量逆流的控制方式,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0.
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的合理性不仅影响系统后期运行效果,也决定了地源热泵系统能否达到预定的节能要求。单米换热量法和数值模拟法是目前工程上常用的两种地源热泵工程设计方法,但当前对于两种设计方法的差异性及适用性则少有研究。阐述了两种设计方法的原理,并以北京地区五类民用建筑冷热负荷及六类地层土壤热物性参数为输入条件,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对地埋管换热系统进行设计计算,对比设计结果,详细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高效换热地源热泵系统在岩石地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地源热泵与常规供暖空调系统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性,分析了地源热泵常见的三种应用形式及其各自的优缺点、合理的应用范围。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应用于岩石丘陵地区的特殊的应用形式——高效换热地源热泵系统,这种系统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在美国东北部和瑞士等地区开始了推广应用。最后以一个详细的带流程图的实际工程案例说明其设计安装运行方法。结果表明,高效换热地源热泵系统是适合在岩石层离地面较近的地区的别墅群、办公楼等有供暖空调需求的建筑物的最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2.
陈海洋 《暖通空调》2012,42(4):76-78,90
以上海某工程为例,通过自主研发的测试装置,采用恒热流法分别对DN32单U形及DN25双U形竖直地埋管试验孔进行了热响应测试,得到了单位管长换热量及岩土的热物性参数,其中双U形管单位管长换热量比单U形管高约20%;双U形管导热系数比单U形管高约15%.建议在选择地埋管形式时应综合考虑场地地质条件、埋管单位管长换热量、管材及钻井难易等因素.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总 建筑面积95万m^2的住宅小区小区供暖工程,着重介绍了供热管网和换热站工艺设计。热网高温热水管道和蒸汽管道均采用直埋保温敷设,由于管网布置较合理,管道保温效果较好,整个工程自1994年陆续投入使用至今,供暖系统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4.
城市原生污水冷热源浸泡式工艺应用实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某宾馆城市原生污水作为热泵冷热源的工程为例,介绍了浸泡法及其工艺设计,分析了其技术经济效益与运行效果,介绍了污水换热池污物清理情况。  相似文献   

15.
张吉礼  赵天怡  李忠建  陆亚俊 《暖通空调》2007,37(11):67-71,140
以COP为优化目标,以制热量、冷凝器和蒸发器(简称两器)水侧流速和压降、压缩机排气温度为约束条件,提出了双级循环离心压缩高温热泵系统换热器换热面积仿真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两器总换热面积优化、两器面积比优化、回热器与两器面积配比优化3个过程。建立了双级循环高温热泵数值仿真设计系统,并进行了换热器换热面积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换热器换热面积优化设计是解决热泵系统单一部件结构参数不匹配的有效途径;优化设计后,在保证热泵制热性能不变的前提下,两器总面积约降低了8.6%,蒸发换热管总管数减少了35.5%,优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针对间接利用地热水供暖系统中板式换热器温差设计及地热水能量的充分利用等问题,结合实际工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换热器传热温差的均匀性原则对小温差换热系统设计有指导作用;热泵技术是地热能梯级利用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客观条件,从热物性测试、埋管形式、埋管数量、系统配置等方面介绍了地埋管换热器和空调系统的设计以及地埋管换热器的施工,并就地埋管换热器设计和施工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建立了并联双U型桩基埋管换热器传热问题的三维数学模型,利用江苏某工程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所建立模型数值解的准确性。对不同循环液流速,不同桩基长度和不同运停比等工况下埋管出口水温,单位桩深换热量,桩周温度以及桩周土壤温度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出口水温、单位桩深换热量等性能参数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桩身和周围土壤温度改变而产生的热堆积现象,提出了单位桩身温度变化换热量β1和单位土壤温度变化换热量β2,评价了不同工况对换热性能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高流速可以增强换热,但高流速工况下为了产生更多的换热量而带来的代价是更高的桩身和土壤温升,不利于长期运行。长桩基长度工况和运停工况可以在有利于长期运行前提下提高埋管换热器的换热量,且运停工况对换热性能的提升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地源热泵桩基与钻孔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对于钻孔埋管换热器,桩基埋管换热器在换热性能和经济性方面均具有较大优势,目前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地源热泵工程中。围绕钻孔与桩基埋管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和换热机理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南京某项目桩基埋管换热器开展了换热性能实测及数值模拟分析,并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比分析了钻孔与桩基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差异。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桩基埋管换热器具有良好的换热性能。提出的传热性能数值模拟方法可较准确地计算出桩基和钻孔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