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几种取代苯基(硫)脲对PVC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1)取代苯基(硫)脲均具有类似于硬脂酸锌的热稳定特性,属于初效型主热稳定剂,与硬脂酸钙(CaSt2)和环氧大豆油并用存在着明显的协同效应;2)取代苯基(硫)脲的热稳定性能随羰基C原子上所连接基团拉电子性的增强而提高.根据这一热稳定性能递变规律可以推测,取代苯基(硫)脲是通过其羰基C原子作为亲电原子与PVC发生亲电反应而发挥热稳定作用的.这就意味着,关于热稳定剂作用机理的传统Frye和Horst理论至少不适用于取代苯基(硫)脲.因此,热稳定剂的确切作用机理还需进一步地研究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2.
吴茂英  梁玲 《中国塑料》2013,27(8):45-49
用烘箱变色法研究了几种取代二苯基脲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取代二苯基脲均具有类似于硬脂酸锌的热稳定特性,属于初效型主热稳定剂,与硬脂酸钙(CaStz)和环氧大豆油并用存在着明显的协同效应;取代二苯基脲的热稳定性能随其分子中与尿母核相连基团的吸电子性的增强而提高;根据其热稳定性能递变规律可以推测出取代二苯基脲是通过其拨基C原子作为亲电原子与PVC发生亲电反应而发挥热稳定作用的,传统的Frye和Horst理论不适用于取代二苯基脲。  相似文献   

3.
粟颖  吴茂英 《塑料》2015,(2):63-65,82
用烘箱变色法研究了几种对取代苯甲酸盐对PVC的热稳定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随分子中与羧酸根羰基C原子相连基团的吸电子性和金属离子的极化力的增强,对取代苯甲酸盐的热稳定性能提高。根据这一热稳定性能递变规律和分子结构特点可以推测,对取代苯甲酸金属盐应该是通过其带正电荷的羧酸根羰基C原子和(或)金属离子作为亲电中心与PVC发生亲电反应而不是通过传统Frye和Horst机理抑制PVC变色。因此,PVC热稳定剂的确切作用机理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4.
用刚果红法和烘箱变色法比较研究以干混料和塑化料为试样时苯基脲(PU)、硫醇辛基锡(OTM)、硬脂酸钙( CaSt2)和硬脂酸锌(ZnSt2)时PVC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以干混料和塑化料为试样的测试结果存在明显差别,也就是说,以干混料为试样得到的热稳定性能测试结果不能反映实际应用条件下的表现,要获得对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的热稳定性能结果,应以塑化料作为试样进行测试.根据以塑化料为试样的测试结果,PU具有类似于ZnSt2的热稳定特性,属于初效型主热稳定剂,与CaSt2环氧大豆油(ESBO)并用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苯基脲的热稳定性能与1,3-二甲基-6-氨基尿嘧啶(DMAU)相比还存在较明显的差距,但透明性能和电绝缘性能则明显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种苯基脲衍生物(NA),并利用烘箱热老化法研究其对聚氯乙烯(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NA单独使用时,具有良好的抑制PVC初期着色的能力,效果比试验用的钙锌稳定剂和碱式乙酸铅更好。将NA与钙锌稳定剂复配使用时,PVC的长期稳定性能大大提高,且初期稳定效果也有少许提高。当钙锌稳定剂和NA的比率为0.8/1.2时,该复合稳定剂稳定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杨笑春  于静  张青 《中国塑料》2022,36(7):68-73
选择价格低廉的多种多羟基化合物,利用刚果红试纸法比较各多羟基化合物的静态热稳定性,发现壳聚糖对聚氯乙烯(PVC)的静态热稳定性最好。通过刚果红试纸法进一步研究壳聚糖与常见主热稳定剂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及硬脂酸镧的静态热稳定性能,利用热老化烘箱法比较研究壳聚糖与常见主热稳定剂的抗变色能力。采用转矩流变仪测试比较壳聚糖和常见主稳定剂对PVC的动态热稳定性能,并采用热失重分析壳聚糖对PVC热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对PVC的热稳定能较好,静、动态热稳定性时间分别为4 020 s和1 355 s。  相似文献   

7.
以含氨基有机酸和氧化锌为原料,制备了4种含氨基锌盐,对产品进行了分析;以硬脂酸锌做对照物,测试了甘氨酸锌、氨三乙酸锌、对氨基苯磺酸锌、邻氨基苯甲酸锌对PVC的热稳定性能,通过热老化箱实验法、刚果红试纸法对含氨基锌盐及其复配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含氨基的锌盐对PVC具有较好的长期热稳定性能,与硬脂酸钙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刚果红实验、热老化烘箱实验和流变实验,研究了两种自制高效钙锌复合热稳定剂对聚氯乙烯(PVC)热稳定性能及其流变性能的影响,并且与市场上应用的两种钙锌复合稳定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自制二羟甲基丙酸钙锌类复合热稳定剂的效果最佳,在180℃下保温80 min仍无明显变色,刚果红试纸在69.5 min时变色,流变性能各参数均良好,优于市场上所售的两种国内外产品;自制的硬脂酸钙锌复合热稳定剂作为主稳定剂的稳定效果与国外产品相当。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软质聚氯乙烯(PVC)的初始白度和长期热稳定性,制备由具有不饱和链的油酸锌和含氨基的脲嘧啶(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DAU)组成的复合热稳定剂,添加合适的辅助稳定剂和增塑剂,进行聚氯乙烯热加工。采用刚果红试验法和干燥箱热老化试验法分析复合稳定剂对PVC静态热稳定性的影响;采用转矩流变测试评价其对PVC动态热稳定性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法研究复合稳定剂的热稳定机理。结果表明,油酸锌与脲嘧啶复合后,稳定剂与PVC的相容性提高,初始白度得到改善;复合稳定剂中DAU与油酸锌(DAU/Zn)的最佳比例为4∶1,长期热稳定性可达100 min;另外,加入辅助稳定剂和增塑剂使PVC的热稳定效果得到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0.
梁玲  吴茂英 《中国塑料》2014,28(4):56-61
用烘箱变色法研究了几种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作用,结果表明,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均具有初效型主热稳定剂的热稳定特性,与硬脂酸钙(CaSt2)和环氧大豆油并用存在着明显的协同效应;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的热稳定性能随其分子中与脲亚胺基相连基团的拉电子性的增强而提高;根据其热稳定性能递变规律推测出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通过其羰基C原子作为亲电原子与PVC发生亲电反应而发挥热稳定作用,传统的Frye和Horst理论不适用于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欧洲对聚氯乙烯(PVC)中重金属的法规及限制、日本PVC产量的发展情况和水滑石对PVC的稳性机理及其物性。并比较了各类含重金属与不合重金属的热稳定剂的静态热稳定性和我国市场上各种水滑石的静态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自行研制的三元共聚耐热改性剂与聚氯乙烯(PVC)共混制成耐热管材专用料,考察了共混体系中耐热改性剂、抗冲改性剂、填料及热稳定剂等各组分对材料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维卡软化点等综合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氯化聚氯乙烯和自制耐药改性剂的耐药和加工性能进行了比较,所研制的耐热改性剂与PVC混合后耐热效果较好,且易挤出加工。研制的耐热管材的维卡软化点可达100℃,比无规聚丙烯管材的维卡耐热性能要高。  相似文献   

13.
林莅蒙  吴茂英  王锋 《塑料》2012,41(2):70-74
用刚果红法和烘箱变色法比较研究了以干混料和塑化料为试样时氰基胍(CG)、硫醇辛基锡(OTM)、硬脂酸钙(CaSt2)和硬脂酸锌(ZnSt2)对PVC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以干混料和塑化料为试样的测试结果存在明显差别,也就是说,以干混料为试样得到的热稳定性能测试结果不能反映实际应用条件下的表现,要获得对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的热稳定性能结果,应以塑化料作为试样进行测试。根据以塑化料为试样的测试结果,CG单独使用时效果不明显,与CaSt2、环氧大豆油(ESBO)并用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CG的热稳定性能与1,3-二甲基-6-氨基尿嘧啶(DMAU)相比还存在较明显的差距,电绝缘性能相当,但透明性能则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季戊四醇锌,通过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证实形成了新配合物。采用刚果红试纸法与烘箱老化试验测试了季戊四醇锌及与辅助热稳定剂硬脂酸钙、环氧大豆油、水滑石、β-二酮复配下的热稳定效果。结果表明,季戊四醇锌与环氧大豆油协同效果最好,热稳定时间最高可达54 min;季戊四醇锌与β-二酮复配在抑制初期变色时效果最佳;季戊四醇锌作为热稳定剂,使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性能得到较大的提升,无锌烧现象,其效果接近于铅盐。  相似文献   

15.
环氧脂肪酸稀土的合成及其对PVC热稳定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制备了环氧基保留完好的高纯度环氧脂肪酸稀土。研究发现环氧脂肪酸稀土对PVC的热稳定作用类似于硬脂酸稀土,具有长期型热稳定剂的特征,但其热稳定效能明显优于后者,可代替硫醇辛基锡达50%而不降低热稳定性,而硬脂酸稀土只能代替约25%。  相似文献   

16.
PVC热稳定剂体系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介绍了进行PVC热稳定剂体系设计必须了解的知识基础、基本规则和需要掌握的步骤、方法。因为对热不稳定,PVC加工时必须添加热稳定剂以抑制降解,但直到目前尚没有一种在技术、经济和卫生-环保性能上可满足各种PVC制品加工需要的通用热稳定剂,合理设计热稳定剂体系是PVC制品生产者必须面对的重要技术课题,也是其能否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以溴代十二烷、硫脲为原料合成丁十二烷基硫醇;以巯基乙酸、月桂醇为原料合成了巯基乙酸月桂酯,两者与三氯化锑反应合成了—(巯基乙酸月桂酯)二(十二烷基硫醇)锑。合成产物熔点为38~39℃,产率为92%,Sb、S含量分别为15.71%,13.02%,研究了该合成产物对PVC的热稳定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对PVC具有优良的热稳定作用,当它与硬脂酸钙以1.0:0.6混合使用时,对PVC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8.
李明  张亮  王林  严海彪 《塑料助剂》2012,(3):19-24,44
通过动态热老化实验、静态热老化实验、转矩流变实验及刚果红实验对HWG系列有机热稳定剂与国内外同等牌号的稳定剂进行了研究,发现HWG系列有机热稳定剂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能及加工流变性能,能满足聚氯乙烯(PVC)各类软硬制品的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