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合成纤维工业》2017,(1):17-20
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耐高温聚醚砜(PES)纤维,对PES切片的热性能、流变性能以及可纺性进行了研究,并对PES初生纤维的力学性能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ES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和较宽的加工温度范围,其起始热裂解温度为530.8℃,适宜熔融纺丝;PES熔体是一种典型的剪切变稀型流体,对剪切速率和温度变化较为敏感;纺丝工艺对PES的可纺性影响显著,PES在100℃干燥6 h,螺杆三区温度分别为330,340,345℃,喷丝板温度345℃,喷丝板压力约2.4 MPa,卷绕速度170 m/min的条件下,PES初生纤维的综合性能优异、纤维粗细均匀、表面光滑。  相似文献   

2.
王丽丽  吴明生 《橡胶工业》2019,66(10):0767-0771
采用直浸法制备天然胶乳薄膜,研究胶乳浸渍时间、胶乳固形物质量分数和温度以及玻璃模型温度对胶膜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胶乳浸渍时间的延长,胶膜厚度增大迅速然后趋缓,最佳胶乳浸渍时间为30 s;胶膜厚度与胶乳固形物质量分数成正比,但在实际生产中胶乳固形物质量分数以0. 5左右为宜;胶膜厚度随着胶乳温度和玻璃模型温度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成膜的最佳胶乳温度为25℃,最佳玻璃模型温度为45~50℃。  相似文献   

3.
以Sn+SnF2为靶材,在衬底温度为150和300℃通过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了厚度为20~400 nm的F掺杂SnO2(FTO)薄膜,并通过紫外光(UV)辐照对2种厚度(20和240nm)的样品进行了后处理,研究了膜厚和UV辐照时间对薄膜结构与透明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膜厚或衬底温度的增加,FTO薄膜结晶度提高,但择优取向保持为(211)面;与此同时,薄膜中压应力增大,而导电性能下降。随着膜厚的增加,薄膜透光性先降低后增加,而其禁带宽度(Eg)先明显增加后趋于稳定。增大衬底温度可增大薄膜的透光性和Eg。UV辐照可明显提高薄膜的载流子浓度,从而增强薄膜的导电性能,但对薄膜的透光性无明显改变。另外,讨论了膜厚引起FTO薄膜结构及光电性能变化的相关机制,分析了UV辐照对FTO薄膜光电性能的改善机理。  相似文献   

4.
项本平 《天津化工》2009,23(2):40-41
本文主要探讨了老化时间与处理温度对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薄膜的三维网状结构越明显、孔径分布更均匀、孔隙率越高、孔径越大。经450℃高温热处理后,颗粒长大,孔径增大,孔径分布不均匀,且薄膜厚度几乎不受老化时间的影响,说明湿凝胶薄膜在异丙醇气氛下老化后的强度是足够抵抗凝胶薄膜在异丙醇溶剂中老化放生的变化过程而引起的薄膜收缩。  相似文献   

5.
采用直流溅射法制备了高性能的ITO薄膜。结果表明,氧气分压比和衬底温度对薄膜的方阻、可见光透射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其最佳值分别为0.5/50和350℃;同时,随着膜厚的增加,薄膜的晶粒增大,导电率也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6.
以Sn+SnF_2为靶材,在衬底温度为150和300℃通过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了厚度为20~400 nm的F掺杂SnO_2(FTO)薄膜,并通过紫外光(UV)辐照对2种厚度(20和240nm)的样品进行了后处理,研究了膜厚和UV辐照时间对薄膜结构与透明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膜厚或衬底温度的增加,FTO薄膜结晶度提高,但择优取向保持为(211)面;与此同时,薄膜中压应力增大,而导电性能下降。随着膜厚的增加,薄膜透光性先降低后增加,而其禁带宽度(E_g)先明显增加后趋于稳定。增大衬底温度可增大薄膜的透光性和E_g。UV辐照可明显提高薄膜的载流子浓度,从而增强薄膜的导电性能,但对薄膜的透光性无明显改变。另外,讨论了膜厚引起FTO薄膜结构及光电性能变化的相关机制,分析了UV辐照对FTO薄膜光电性能的改善机理。  相似文献   

7.
制备游艇用玻纤–碳纤混杂增强2597PT不饱和树脂复合材料,应用人工加速老化方法,对其进行盐雾老化实验,研究其在三种盐雾条件下(盐度6%,温度50℃;盐度6%,温度25℃;盐度3%,温度50℃)的性能演变规律,建立其对应的寿命模型并进行寿命预测。研究表明:材料盐雾老化后与老化前相比,特征官能团的吸收峰位置未发生变化;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材料力学性能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且在盐度6%,温度50℃条件下老化最为严重;在G.M. Gunyaev剩余强度理论基础上,采用origin对其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老化最严重的盐雾环境(即温度50℃、盐度6%)下材料剩余拉伸强度公式,相关系数R2=0.99,结合CCS《材料与焊接规范》 2018版要求,预测此材料在盐度6%,温度50℃条件下可安全使用约2 000 d。  相似文献   

8.
分别以聚苯硫醚(PPS)、聚醚砜(PES)切片为原料,在一位4头的熔融纺丝实验机上,制备了PPS及PES纤维,并对两者结构与性能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PS和PES的初生纤维都具有光滑的表面,PES的流动性能比PPS差,表观黏度也比PPS要大;PPS纤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0100℃,结晶温度为130.09℃,熔融温度为279.56℃,初始热分解温度为500℃,半寿温度为625℃;PES纤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25℃,初始热分解温度为460℃,半寿温度为600℃,没有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PPS纤维为半结晶聚合物,结晶速率为0.045 s-1,而PES纤维属于无定形或极低结晶度材料;PES纤维和PPS纤维都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都非常适合应用在阻燃及耐高温场合。  相似文献   

9.
对钛酸铅薄膜的相变温度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压电光声技术对钛酸铅薄膜相变温度进行了测量,根据材料在相变点上光声信号发生突变的特点,测量出钛酸铅薄膜的相变温度是470℃;并通过改变光束调制频率,测量了同一组成不同厚度的钛酸铅薄膜的相变温度,结果发现随着膜厚度的增加,相变温度随之升高;同时又测量了同一薄膜内不同层上钛酸铅的相变温度,结果是从衬底向薄膜表面方向,相变温度逐渐降低,进而根据界面能对相变温度的影响,对钛酸铅薄膜的相变温度随薄膜厚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连铸过程中拉速及过热度对凝固传热的影响,采用商业有限元软件ANSYS,对316不锈钢板坯厚度生长情况进行了模拟. 采用2-D模型,分别计算了拉速为0.4, 0.5, 0.6 m/min及过热度为30, 40, 50℃时坯壳出口温度、坯壳厚度及表面温度的变化,探讨了坯壳生长及厚度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拉速从0.4~0.6 m/min变化,坯壳出口温度升高83℃、坯壳的出口厚度平均减薄3.2 mm、表面温度随拉速提高而升高;过热度从30~50℃变化,坯壳出口温度升高20℃、表面温度平均升高20℃、坯壳的出口厚度平均减薄1.35 mm.  相似文献   

11.
根据医用薄膜对聚乙烯树脂的要求,确定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产品的技术指标及生产工艺条件,开发了医用LDPE薄膜专用树脂Q281D。分析表明:Q281D产品的性能达到国家标准(正己烷溶出物质量分数≤2.00%,灼烧残渣质量分数≤0.20%),质量稳定,完全满足医用薄膜用LDPE专用树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非洲高硅低品位铜钴矿氨浸体系下的浸出工艺与动力学。首先采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系统研究了浸出剂浓度、添加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液固比对铜钴浸出率的影响,其次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和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对高硅低品位铜钴矿和浸出渣的物相及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对比。最后,对高硅低品位铜钴矿氨浸提取铜的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硫酸铵作为浸取剂,在硫酸铵浓度为300 g/L、还原剂用量为0.7 g、浸出温度为353 K、反应时间为240 min、液固比为6:1的工艺条件下,铜的浸出率可达97.29%,钴的浸出率可达95.18%。高硅低品位铜钴矿氨浸提取铜的活化能、硫酸铵浓度的反应级数及粒度的反应级数分别为76.06 kJ/mol, 1.50和0.25,表明其应遵循界面化学反应控制,并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3.
对比研究特种炭黑BL104与N115炭黑在全钢巨型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与炭黑N115硫化胶相比,特种炭黑BL104硫化胶的磨耗性能、耐热老化性能提高,降低硫化胶生热性能。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多壁碳纳米管(MWNTs)表面接枝聚丙烯酸丁酯(PBA)得到MWNTs-PBA,并以此对聚氯乙烯(PVC)改性,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VC/MWNTs-PBA复合材料。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采用ATRP法成功地将PBA接枝到MWNTs的表面。接枝了聚合物的碳纳米管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5 oC左右)、耐热温度(20 oC左右);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导电性能也同时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BDDA)为接枝单体,通过反应挤出制备长支链聚丙烯(PP),研究了PP链长及主链中乙烯嵌段含量对PP长链支化程度的影响。随着PP树脂分子链长度降低以及乙烯嵌段含量增加,PP大分子自由基发生接枝和双基偶合扩链反应的几率增大,导致BDDA在PP主链上的接枝率提高,反应挤出产物的熔体弹性效应增强以及在Cole-Cole曲线出现上翘所对应的动态黏度降低。黏度降低表明分子链松弛时间增加,PP长链支化程度增大。。  相似文献   

16.
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树脂中添加一定量的氟弹性体加工助剂(PPA)进行造粒、吹膜,考察薄膜的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等。结果发现:添加少量PPA后,薄膜的光学性能得到改善,雾度由不添加PPA时的14.0%降低至11.3%,加工能耗也有所降低,但是力学性能受到影响,薄膜的拉伸屈服强度(纵向/横向)由13.4/11.6 MPa降至12.5/10.7 MPa,拉伸断裂强度(纵向/横向)由45.1/40.0 MPa降至40.0/37.6 MPa,落镖冲击破损质量由75.0 g降至59.5 g。  相似文献   

17.
环氧树脂胺类固化剂的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了环氧树脂改性胺固化剂种类 ,制法 ,性能与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以超临界CO2为反应介质,制备了三氟氯乙烯(CTFE)-乙酸乙烯酯(VAc)-马来酸酐(MAH)共聚物[P(CTFE-VAc-MAH)]。考察了单体配比对聚合反应及聚合物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聚合物的自乳化性能及交联反应。结果表明:在m(VAc)/m(CTFE)为6∶14的聚合体系中,增加MAH单体的比例,聚合物颗粒逐渐减小,产物中的氟含量逐渐降低;通过溶液法可使P(CTFE-VAc-MAH)共聚物形成自乳化乳液,乳胶粒的粒径随着聚合物中MAH比例的增大而变小;此共聚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元醇或多元胺类发生交联反应。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聚氯乙烯(PVC)/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共聚物(ACS)复合材料的加工热稳定性,制备了一种新型复合热稳定剂——氧化镧(La2O3)/己二酸锌/聚甲基丙烯酸钙对复合材料改性。用刚果红法研究了复合稳定剂对PVC/ACS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用转矩流变仪、动态力学分析仪、冲击和拉伸试验机测定了不同m(Zn)/m(Ca)时添加La2O3对PVC/ACS试样的塑化行为、耐热性、动态力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Zn)/m(Ca)一定,添加La2O3后,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时间延长,玻璃化转变温度、力学性能均有所提高。当La2O3/己二酸锌/聚甲基丙烯酸钙的质量比为10∶6∶9时热稳定时间最长,达215 min。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带有芳氧基亚胺配体的ⅣB族金属络合物(FI催化剂)催化的乙烯类共聚合。Ti-FI催化剂可用于乙烯与α-烯烃、乙烯与环烯烃的共聚合。相比传统的茂金属催化剂,FI催化剂可以制备共聚单体含量更高的共聚物。FI催化剂对极性基团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将其用于乙烯与极性单体的共聚合,可取得理想的效果。与亚胺N原子相连的芳香环上的邻位H原子被F原子所取代的Ti-FI催化剂催化乙烯类聚合时,表现出活性聚合的特征。因此可通过控制单体加入顺序制备嵌段共聚物。用两种不同的FI催化剂,且以二乙基锌为链穿梭剂,可制备多嵌段共聚物。优化配体结构可制备高效的乙烯类共聚合催化剂。这些将有利于实现聚烯烃的功能化和高性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