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保行动     
<正>垂直船体Sea Orbiter海平面上的"摩天大楼""SeaO rbiter"专为水上探索提供便利,其高61米,游行时漂浮在海平面以上,约有一半潜伏在水下。平台顶部为空气通风和通讯系统,以及一个瞭望台,瞭望台的窗户像是两只眼睛。再往下是一个由350平米太阳能电池板组成的电站,用来给平台供电。这个船体的建造将在明年展开,58米高的船身将由回收利用的铝制品组成,重达500吨。这艘水上探索平台"SeaO rbiter"将通过使用太阳能、风能和波浪能发电续航,可以探究超过6000米深  相似文献   

2.
凯特之家     
凯特之家是另外一个屋顶扩张的范例。Archipelontwerpers公司在原来一座普通办公平房之上设计了一架轻质的钢结构建筑。由于原有地基有限的承载能力,项目的关键就在于极度轻巧。新建的部分由一个开放的柔性空间和不同层面上的露台构成。办公室一层被改建为入口大厅以及卧室区域。Archipelontwerpers公司采用简洁的工业铝覆层系统以及轻质钢结构。除了厨房以及不锈钢扶手部分之外,所有内部以及外部钢制部分都经过了电镀。屋顶装有PV太阳能电池板。  相似文献   

3.
正很难想象这座大型金字塔生态城有能力容纳700万人,甚至超过美国一些规模最大的城市。竣工之时,金字塔城将最终成为一座真正的城市,其公共交通网除了在水平线上纵横交错外,垂直空间也将成为它们的"领地"。在设计上,金字塔城能够做到碳中和,所消耗的大部分能量来自外部的太阳能电池板—其外部大部分区域均被太阳能电池板覆盖。  相似文献   

4.
《住区》2015,(1)
<正>丹麦奧胡斯市政府在环保领域的高要求成为这一项目的关键驱动力:Grandalsvej办公楼也是丹麦第一座零能耗建筑。1100m2的太阳能电池板为整个建筑进行供电,420m2的太阳热能板提供吸收式冷却和热水供暖。整个建筑充分实现了材料的循环利用,原建筑拆除后,96%的旧材料用于新建筑的建设,立面全部采用玻璃回收品制成。  相似文献   

5.
运营中的重力式沉箱码头遭到重载失控船舶撞击后,码头撞击部位的上部构造皆严重移位并损坏,水位以下部分经过潜水探摸检查:沉箱外壁有一破损孔洞,孔洞尺寸约3.5m×2.5m。水上部分采用拆除重建的方式修复;水下部分也采用按原设计修复,为实现干处作业,采用钢套箱套住破损部位,达到止水效果。介绍沉箱修复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方法,为类似工程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建材发展导向》2010,8(2):66-66
<正>双玻璃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的关键部分。BIPV是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它不同于传统的单玻璃太阳能电池板附着在建筑上(BAPV)的形式,可以制成玻璃幕墙、透光屋顶等,使太阳能光伏与建筑物达到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以单体燃烧试验为测试手段,设计两种试验条件:以太阳能电池板钢化玻璃面为受火面,模拟太阳能电池板遭受外部火源或是老化自燃时的燃烧状况;以TPT背板面为受火面,模拟太阳能电池板由于内部槽线盒或是电缆故障引发的燃烧。通过测量计算这两组试验中的HRR、FIGRA、THR等热释放参数,得出太阳能电池板暴露于中等程度明火火焰下的燃烧现象及行为。  相似文献   

8.
木筏     
<正>“木筏”是哥本哈根运河的一座浮动平台上的感官装置,旨在为游客提供直接、有趣的水上感官体验。“木筏”的设计受到海洋动物的启发,并结合了帆船的几何形式和技术,用彩色屋顶来体现水的运动,仿佛创造出一个河边的“动物”。港口生活定义了哥本哈根这座城市的身份和传统。在这个运河上的装置中,参观者被邀请去耐心观察和感受周围的环境,并在此过程中了解海平面上升给沿海城市及居民带来的挑战,以及全球变暖导致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危机。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3)
太阳能电池板是光伏发电的核心部件,表面质量关系着其使用寿命和发电效率。针对目前太阳能电池板缺陷检测方法存在着检测效率低、周期长、检测缺陷单一等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太阳能电池板缺陷检测模型SSNBDL,其基本思想是,在Segnet网络框架基础上,使用空洞卷积替代其中的池化层,使得在增大感受野的同时还保留了图像的边缘信息,基于该模型对太阳能电池板缺陷进行检测,明显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3,(1):46-46
<正>斯坦福大学科学家发明了即剥即贴太阳能电池板,这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像创可贴一样被剥离下来粘附在任何表面上,它能提供和普通太阳能电池板一样大小的电能,重要的是,该太阳能电池板不需要任何装配,大大拓宽了太阳能技术的潜在应用范围。与标准的薄膜太阳能电池不同的是,即剥即贴式薄膜太阳能电池不需要对其最终载体做任何的基底处理。这是一个极为显著的改进。之前因为在一些非常规材料上安装太阳能光板遇到的问题都随着这一技术迎刃而解,这也极大地提高了太阳能技术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1.
全国第一个高效智能型集中控制太阳能庭院路灯于北京科博会期间在北京中关村电子城科技园区落成剪彩,受到行内各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和极力推崇。该太阳能庭院路灯工程是由北京均益安联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安装的。北京均益安联公司属于深圳均益安联的联盟企业,也是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均益安联的主要产品"羿明"屋顶太阳能公共照明系统,现已成为我国太阳能公共照明的知名品牌。尤其在屋顶太阳能地下车库照明、楼道照明等实用工程方面,技术在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此次安装的屋顶太阳能庭院灯工程,不仅丰富了"羿明"的品种,而且在技术上更加创新;工程上更加实用;外型更加美观;成本更加降低;效率更加提高。一般来说,人们对太阳能路灯、庭院灯的印象是在灯杆上装个电池板,而均益安联的"羿明"太阳能庭院灯,则是对电池板进行集中智控。当然就不会因电池板太小,  相似文献   

12.
黄磊 《建筑电气》2007,26(2):19-22
以华中科技大学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示范电站为例,从设计、应用等角度对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电站进行了浅析。该电站太阳能电池板总功率18360W,选用日本MSK公司的170型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108块,分9组,每3组接一个SMC6000型逆变器。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倾角为35°,在设计中应考虑风力和温差等影响因素。选用SBCP控制器进行系统检测和数据传输。介绍两种“孤岛效应”的检测方法。最后列出了该电站某天的发电数据。  相似文献   

13.
像素大楼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市最核心、最发达的地段,外表醒目耀眼。该项目的设计意在迎合墨尔本市的生态建设,为这座城市创建一个6星级绿色碳平衡的办公建筑。这栋大楼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五彩斑斓的外立面。这是一个固定的遮阳百叶系统,大楼的后面是双层玻璃窗户。此外,大楼内配置了太阳能电池板。  相似文献   

14.
水电工程大坝以水面为界线被划分成水上部分和水下部分,传统检测方法存在检查成果碎片化、检查成果无法定量描述、检查成果定位不准确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对于高坝,以上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以乌江某水电站拱坝裂缝检测项目为依托,首创性地引入无人机和水下机器人“水上水下一体化”检测技术,突破传统检测方法在空间和距离上的限制,攻克无人机和水下机器人在高拱坝特殊水工结构环境条件下的作业难题,建立拱坝水上部分高分辨率实景三维数据库,引入混凝土裂缝缺陷人机交互自动识别技术,实现了高拱坝水上混凝土全覆盖精细检查和水下混凝土精准定位检查.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科恩·彼得森·福克斯建筑事务所(Kohn Pederson Fox)在深圳设计的"平安金融中心"大厦近日完工,其高度599 m,被称为"天空大厅",顶部有观景台,可以眺望整座城市。这座位于福田商业区的摩天大楼是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总部。为平安保险公司的15500名员工提供了100层的办公室,以及一个瞭望台,预计每天接待9000名参观者。这幢599 m的大厦是世界上第4高楼,仅次于于迪拜  相似文献   

16.
《云南建材》2010,(2):66-66
双玻璃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的关键部分。BIPV是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它不同于传统的单玻璃太阳能电池板附着在建筑上(BAPV)的形式,可以制成玻璃幕墙、透光屋顶等,使太阳能光伏与建筑物达到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严晶  尚斌 《山西建筑》2024,(7):182-184
针对多数水库难以放空水库进行竖井闸门加固的问题,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提出了一套取水竖井闸门水下加固设计施工方法,介绍了水下封堵门和水上作业平台的设计要点和水下作业的关键步骤,指出水下封堵门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施工周期短、工程投资低等诸多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张义  马欢  张国  刘宗云 《城市建筑》2014,(12):144-144
本工程通过水下展示和水上展示两部分,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极地动物,其中北极熊馆是核心部分。北极熊馆顶部为正连帽膜结构,在设计施工过程中有关钢索预应力的设计施工控制是本工程的难点。  相似文献   

19.
国际     
《绿色建筑》2014,(4):3-3
<正>美研发高效清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板近日,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研发出了一种全新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板,它用锡取代了原来毒性极强的铅。研究人员表示,虽然依靠锡运转的钙钛矿结构太阳能电池板其收集效率没有铅那么高,但他们相信未来一定可以让这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板达到跟现使用的电池板一样的能源收集  相似文献   

20.
苏丹国水利大坝勘察——水上钻探施工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超 《矿产勘查》2010,1(6):576-579
华北有色工程院苏丹公司(NCGEI)相继承揽了苏丹国北部、南部总计10个尼罗河水利大坝的勘察工作。在这些勘察工作中,尼罗河水上勘察的工作占主要部分,所以也就决定了水上勘察的重要性。水上勘察,施工难度大,水流湍急,定位难,钻进取芯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和不懈的探索精神,创造了一套完整的水上钻探流程;包括如何根据钻探设备的重量来设计钻探平台,保证平台的稳定性,实用性,以及平台上的一些基础设施的安全使用;如何制造经济适用的锚,并根据孔位的位置抛锚定位等水上钻探应注意的事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