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目前,国内烧碱生产的蒸发浓缩过程是采用多效蒸发器完成的。末效蒸发器成品液碱的采出或末效向闪蒸效液碱的料液输送均采用液碱及该效二次饱和蒸汽的温度差来控制,温差与碱液浓度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以生产42%液碱、采用三效四体两段顺流蒸发为例,就蒸发过程中固相结晶盐与液碱的分离过程进行了讨论,重点在蒸发器、旋液分离器、配料槽的结构及料液组成、离心机的选择等,对以上各设备的操作条件也逐一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线路板含铜污泥与棕化废液协同处理制得的海绵铜为原料,对海绵铜采用液碱除有机物的方法,利用氨水-氯化铵浸出铜形成铜氨溶液,并与酸蚀刻液合成制取碱式氯化铜。经研究表明:在液碱浓度为15%,液固比为3︰1,搅拌时间10 min,常温的条件下,液碱对海绵铜中有机杂质的去除率高达90%,制得的碱式氯化铜完全符合碱式氯化铜饲料级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液体烧碱中的浮盐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解氯化钠饱和后,另外在碱液中夹杂的细小颗粒状和浮在液面上的"泡"状氯化钠含量的总和。浮盐含量的测定,对于指导烧碱生产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着重介绍液体氢氧化钠溶液中浮盐的测定方法。1问题的提出为解决液碱成品罐内沉积盐随时间增加越来越多的问题,必须了解和掌握蒸发工序蒸出液碱中盐的沉降、析出情况。在冷碱罐底部除因温差析出的溶解盐外,还有沉降的浮盐。前者和液碱前后的温差有关,后者和液碱的流体状态及静止时间有关。为了进一步掌握液碱中盐的沉降、析出情况…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醇沉水洗法和水提沉淀法提取鲜龙牙百合淀粉,以淀粉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了料液比、沉淀时间和乙醇浓度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醇沉水洗法提取鲜龙牙百合淀粉的最佳条件为:沉淀时间12h、乙醇浓度60%、料液比2∶10(g∶mL);水提沉淀法提取鲜龙牙百合淀粉的最佳条件为:沉淀时间90min、料液比2∶8(g∶mL)。其中水提沉淀法淀粉提取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净化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针对低温甲醇洗法及常规的常温甲醇洗法用于净化鲁奇加压气体时的局限与不足,提出用投资、成本能耗均较低的改良常温甲醇洗法(以低温甲醇洗的预洗及预洗再生串常温甲醇洗的脱硫、脱碳及其富液再生的组合流程)代替低温甲醇洗净化鲁奇加压气化气体。文章并对改良常温甲醇洗净化鲁奇加压气化气体的流程设施及有关问题进行了论证及探讨。  相似文献   

7.
来稿摘登     
液碱中浮盐的测定浮盐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的氯化钠饱和后,碱液中夹杂的细小颗粒状和浮在液面上“泡”状的氯化钠。浮盐含量的测定,对于指导烧碱生产有着特殊的意义。1问题的提出为有效解决液碱成品罐内沉积盐随时间增加的问题,必须了解...  相似文献   

8.
我厂液碱包装原来是在一固定位置的磅秤上方设一加料管,空的液碱桶从包装场的一边一桶一桶地人工滚到磅秤上,装碱后又一桶一桶地滚上火车。这样的包装和装车过程,不仅花费了大量的劳动力,同时由于桶的倒立与地坪碰撞而造成损坏,缩短桶的使用寿命。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的我厂液  相似文献   

9.
袁伟平 《中国氯碱》1994,(2):24-25,19
1 前言目前国内普遍采用30%液碱与氯气反应制得次氯酸钠液(以下简称次钠)后,再与尿素溶液反应的方法来制取水合肼。虽然,次钠生产方法很多,但因反应过程相同,同样面临着次钠中固体盐的脱除问题。据实际测试.30%液碱通氯反应生成合格的次钠,会产生大量的盐(固体盐占整个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过氧化二苯甲酰的合成方法,以苯甲酰氯、双氧水、液碱作为主要原料,开始时将液碱加入到双氧水中,调节pH值至9~12并保持温度在20~25℃;加入表面活性剂,分散均匀后同时滴加苯甲酰氯和氢氧化钠,并保持pH值和温度;滴加完毕后加入去离子水,升温继续反应,得到反应液经固液分离,所得固体经去离子水洗涤、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干燥后得到高纯度、颗粒状的过氧化二苯甲酰,有效的降低了苯甲酰氯的水解率,控制副产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由某石油炼化装置液碱管道冬季经常发生泄漏,分析液碱管道泄漏产生原因。通过总结避免液碱管道因碱脆产生泄漏应对措施,进一步明确处理液碱管道碱脆断裂常规方法的缺陷,最后探讨采用碳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修补液碱管道漏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液碱电解液蒸发工艺过程中液碱损失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了钠碱法脱硫工艺成功应用于阳极炉烟气的洁净化治理。创新性的应用了集成式脱硫塔,将烟气净化、降温、吸收集成于一台脱硫塔,在后端设置尾气吸收塔作为保安塔,系统脱硫效率能够保证在96%以上,在运行过程中应用了双介质脱硫工艺,使无水亚硫酸钠生产过程中废液得到充分的利用,通过强制串液的方式将尾气吸收塔液碱二次循环使用,年可节约新水消耗20 kt,减少液碱消耗400 t,同时研究了Na_2SO_4结晶的临界控制点,通过降低吸收液Na_2SO_4过饱和度、控制吸收pH值、控制循环液温度、优化碱液浓度等方式,减少了吸收过程中结晶现象。  相似文献   

14.
有效的常压液碱储罐防护有利于防止灾难性事故的发生,提高储罐应用安全,促进相关产业经济发展。对造成常压液碱储罐腐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材料、树脂、排列顺序等方面分析了有效预防常压液碱储罐腐蚀的方法,旨在避免因腐蚀导致事故发生,以及提高常压液碱储罐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
在膜法烧碱生产中,影响成品碱含盐有三个因素:1、出蒸发器的液碱浓度;2、液碱冷却速度及冷却温度;3、澄清时间或滤盐效果。一、液碱浓度氯化钠在液碱中的饱和浓度与烧碱的温度和氢氧化钠的浓度有关。烧碱温度越高或氢氧化钠浓度越低,氯化钠的溶解度越大,  相似文献   

16.
《聚氯乙烯》2022,(12):48-48
由于全球各地区烧碱供应与需求不平衡以及价差的存在,烧碱国际贸易比较活跃。2022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海运运输受阻有所缓解,区域间烧碱贸易流通节奏加快,全球烧碱贸易量约占产量15%以上,主要为液碱产品,固碱产品由于产量相对较低,流通量相对较少。(1)全球液碱贸易。美国是全球液碱出口量最大的国家,拥有成本优势,液碱年出口量占全球液碱贸易量35%。中国作为全球烧碱产量最大的国家,出口量位于第2位。全球液碱主要进口地区为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17.
孙勤 《氯碱工业》1995,(2):24-25
介绍了采用薄膜蒸发器将30%液碱浓缩成50%液碱生产装置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8.
《氯碱工业》2009,45(2):46-46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中国2008年12月液碱出口量大幅增加,从11月的14.5800万t上涨到16.4496万t,其中对菲律宾、新加坡和韩国的液碱出口量几乎增加了2倍,出口到南美洲的液碱量也有大幅提高;但是,受到澳洲铝业萎靡的影响,澳大利亚进口的液碱大幅减少,降幅在81.5%左右。  相似文献   

19.
1985年烧碱产品的成本汇总工作由我公司电化厂负责。在电化厂财务科有关人员的配合下,采用微型计算机对全国氯碱行业的五十三家厂的水银法固碱、水银法45%液碱、水银法42%液碱、隔膜法96%固碱、隔膜法45%液碱、隔膜法42%液碱、隔膜法30%液碱(换算后)、隔膜法30%(实际)的8种规格的烧碱产品的成本进行了汇编。程序设计依据及算法  相似文献   

20.
金勤华 《中国氯碱》1998,(6):25-26,30
本文针对当前不同液碱冷却和澄清工艺现状,设计了一套液碱连续冷却和澄清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