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浮选进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通过浮选相关文献量的分布比较,从数量上描绘了浮选近5年的发展的概貌。重点评述了浮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浮选设备(浮选机、浮选柱和磁力浮选设备)、浮选新药剂(捕收剂、起泡剂和调整剂)、泡沫中分选(粗粒浮选新方法)、载体浮选、无捕收剂浮选、物理作用(外加电场、磁化、超声波等)与浮选、生物浮选(生物捕收剂和调整剂)、浮选泡沫图象、硫化矿和铝土矿浮选等。此外,简述了国内近年浮选工业实践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对近年来浮选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评述,认为硫化矿浮选电化学、盐类矿物浮选溶液化学、细粒浮选、新型浮选药剂和浮选设备的研究是浮选理论与工艺的5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针对风化煤难浮选的问题,制备了一种将捕收剂、起泡剂、活化剂及调整剂合为一体的复合药剂,对其主要官能团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并重点考察了复合药剂中活化剂的用量与调整剂的加入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矿浆浓度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合药剂改善了风化煤泥的浮选效果,与使用传统浮选药剂相比,浮选完善度得到了很大提高;在矿浆浓度为80g/L时,浮选完善度达到最大,与传统药剂相比,提高了15.20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人工智能与自动控制技术在浮选领域的融合应用,提升煤泥浮选效果,基于智能控制的基本算法,从浮选过程变量分类,浮选过程预测、控制模型建立,以及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三个方面,对当前煤泥浮选过程控制技术进行了汇总,分析了当前煤泥浮选过程控制的建模技术和国内外智能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列举了一些煤泥浮选智能控制系统在浮选生产领域的应用实例。分析认为,当前煤泥浮选过程智能控制距离完全实现智能化生产还存在着差距,建议未来研究应侧重于新建模技术和更精准、轻量级、可解释性模型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该文阐述了浮选柱的优点,并以某选煤厂煤泥为例,分别进行了浮选柱与浮选机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浮选柱在降低精煤灰分、提高分选效率方面,浮选柱比浮选机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Jameson浮选柱的下导管充气与矿化技术,作者设计了1套新型细粒浮选柱的实验室装置。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试验条件下,无论是精矿品位还是回收率,新型细粒浮选柱都高于Jmneson射流浮选柱和XFD机械搅拌浮选机。  相似文献   

7.
周凌锋  傅联海  张强 《金属矿山》2005,(Z2):430-432
基于Jameson浮选柱的下导管充气与矿化技术,作者设计了1套新型细粒浮选柱的实验室装置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试验条件下,无论是精矿品位还是回收率,新型细粒浮选柱都高于Jameson射流浮选柱和XFD机械搅拌浮选机.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太西洗煤厂无烟煤泥的浮选研究与实践,指出浮选药剂的选择与使用在无烟煤泥浮选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浮选试验、吸附量测定、EDLVO理论和XPS等方法研究了白钨矿与方解石浮选回收率和浮选速率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与白钨矿相比,油酸钠更易于在方解石表面吸附,且方解石颗粒间更易于团聚而呈现出粗粒浮选的性质,从而使方解石的浮选速率和回收率高于白钨矿;粒度对方解石的影响较小,而对白钨矿的影响较大,不利于白钨矿与方解石的分离。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白钨矿与方解石浮选分离困难的主要原因,对白钨矿与方解石的浮选分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铁矿阴离子低温反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自行研制的新型低温阴离子反浮选捕收剂进行了袁家村、尖山、祁东铁矿低温反浮选试验。结果表明,该低温捕收剂可以在15℃下成功分选铁矿石,选矿指标与30℃接近。铁矿石低温浮选可以大幅度节能降耗,降低反浮选成本。  相似文献   

11.
细粒锡石选矿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锡石密度大,重选为锡石回收的传统选矿工艺,同时锡石性脆易碎,磨矿过程容易发生过粉碎,微细粒嵌布锡石采用重选方法回收时,锡回收率低,而浮选的有效回收下限粒度较重选低,成为微细粒锡石有效回收的重要方法之一。总结了目前锡石选矿技术的研究现状,着重论述了锡石浮选药剂、浮选新技术、锡石浮选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锡石浮选捕收剂主要有水杨氧肟酸、苯乙烯膦酸、油酸等;常用抑制剂主要有水玻璃、六偏磷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木质素磺酸钙(GF)、草酸等脉石抑制剂;浮选机理研究主要集中于浮选药剂在锡石表面吸附机理的探索,药剂与矿物表面的吸附形式主要为化学吸附;锡石浮选新技术主要有电浮选、载体浮选、选择性絮凝浮选、剪切—絮凝浮选、溶气浮选等。针对细粒锡石展开系统的浮选技术研究,对提高锡石资源利用率,使我国锡石的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满足经济发展对锡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随着选矿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为了能更好地描述和模拟矿物的浮选过程,浮选动力学的研究备受选矿工作者的关注。从浮选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基础入手,简述了浮选动力学模型研究的发展和主要应用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介绍颗粒形貌、颗粒粒度、浮选药剂等对浮选过程及浮选动力学模型和参数的影响,进而阐述浮选动力学在浮选过程中的应用;最后介绍浮选设备结构和性能对浮选动力学的影响,及动力学研究在浮选工艺优化和设备优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浮选柱的主要特点,从结构形式上对浮选柱进行了分类,重点介绍了浮选柱在金属和非金属矿的应用与技术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钨是重要的战略金属,对于保障国防安全、资源安全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钨矿浮选化学的发展解决了复杂钨矿浮选分离的一系列关键瓶颈问题,为我国复杂白钨矿和黑白钨伴生资源的高效清洁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支撑。从浮选化学的角度,综述了钨矿浮选药剂及浮选工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建立起了钨矿地质成矿机理、晶体化学和溶液化学特性等与钨矿浮选药剂和新工艺的设计开发之间的联系。在钨矿石地质成矿过程中,萤石等含钙矿物通常都会与钨矿物紧密伴生,这使得白钨矿与萤石、方解石等含钙脉石矿物的浮选分离成为白钨矿浮选中几乎不可避免的难题;含钙矿物的晶体结构和界面性质的微观差异为其高精度浮选分离提供了可能,改性脂肪酸、阳离子捕收剂、螯合捕收剂、金属配合物浮选药剂以及浮选药剂界面组装等基本实现了含钙矿物间的浮选分离;其中,基于金属配合物浮选药剂的黑白钨常温混合浮选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取代了“彼德罗夫” 加温精选工艺,简化了浮选工艺流程,大幅提高了黑白钨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回收率。总结而言,钨矿地质成矿机理、晶体化学和溶液化学特性等决定了钨矿浮选分离的难度,同时指导了钨矿浮选药剂和新工艺的设计与开发,为复杂难处理钨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浮选柱在萤石矿浮选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田  刘炯天 《矿冶》2002,11(Z1):227-230
介绍了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结构和原理.对甘肃某地萤石矿石用常规机械浮选机和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进行了浮选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浮选方法均可获得CaF2含量大于98%的优质萤石矿粉.采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在工艺条件及药剂制度与常规浮选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一粗二精流程即可达到浮选目标,简化了流程.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间接浮选与直接浮选之优缺点,以及在桃山选煤厂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最近为浮选柱和浮选柱系统研制的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控制系统把三个压力敏感器直接用于测量敏感区的密度和液面高度,帮助说明单个浮选柱的操作特点。在该系统内,合并了一套专家系统研制工具,以提供全部操作工培训、一台在线辅助设备和把浮选柱性能图合并到作决策准则的方法。该系统可适合任何数量的浮选柱,可以通过管理模式或通过Minnorex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软件的直接控制来操作该系统。如果希望的话,可以把补充的工艺信号与该系统连接。本文还介绍了Minnrex浮选柱浮选中间试验厂控制系统的操作经验。  相似文献   

18.
我国铁矿石反浮选技术发展综合评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论述了浮选技术的作用与发展,分析了反浮选技术的分类、特点和作用机理,介绍了我国反浮选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及特点,提出今后加强反浮选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鞍钢矿山浮选技术发展综合评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鞍钢铁矿石酸性正浮选、碱性正浮选、阳离子反浮选、阴离子反浮选技术研究及工业应用情况,分析了上述技术应用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今后加强鞍山矿山浮选技术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天然油脂棉籽油和工业副产品为主要原料,合成出脂肪酸单甘油酯硫酸盐PGS,将之作为浮选促进剂(3%),与柴油(27%)、水(70%)制备出新型煤用乳化浮选捕收剂ZFC。分别以ZFC和柴油作为捕收剂,对两种1/3焦煤进行浮选速度试验,并应用一级浮选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得到两种煤样的动力学方程,通过对比得出:以ZFC做捕收剂,所用煤样的浮选速率常数和浮选速度均优于柴油。对PGS促进剂作用前后煤样的疏水性、红外光谱、润湿热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GS促进剂和煤粒表面发生化学吸附,促进剂的疏水性基团朝外,因此提高了煤粒表面的疏水性;乳化药剂和煤粒的吸附强度及稳定性显著提高,煤粒在随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易脱落,从而提高了浮选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