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的珠江流域的水质不断受到污染,珠海市给水厂的水源也受到污染.建议通过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进一步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研究采用小试试验对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进行研究.重点考察了臭氧质量浓度为1.0 mg/L、活性炭柱空床时间为15 min和臭氧质量浓度为1.5 mg/L、活性炭空床时间为30 min这两个工况下,2-甲基异莰醇、土臭素、TOC、UV254、浑浊度的去除效果,以及对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控制效果,并通过分子量分布和三维荧光对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进行分析,发现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可以很好地去除2-甲基异莰醇和土臭素.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对三卤甲烷和含氮类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但是对于HAAs卤乙酸类的DBPs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效果不佳.同时,文中也给出了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运行工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实验对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组合工艺的消毒方式进行了研究,比较了预消毒前后各构筑物中微型生物生长情况,实验将预臭氧分别与单独臭氧消毒、单独氯消毒、臭氧联合氯消毒进行组合,通过检测出水微型生物量、消毒副产物以及AOC浓度,分析不同消毒组合工艺对出水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预臭氧作用,后砂滤池出水消毒副产物未超标;在后砂滤池前投加1.0 mg/L的臭氧,能灭活极大部分微型生物;投加氯消毒,部分耐氯性强的微型生物能穿透砂滤池;臭氧联合氯消毒能保证消毒副产物和出水微型生物达标;氯消毒及臭氧联合氯消毒均会使后砂滤池失去活性,导致AOC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3.
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在低温低浊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寒冷地区低温低浊水的特点,考察了国内外应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处理低温低浊水的效果。通过臭氧生物活性炭对天然有机物、消毒副产物、氨氮、金属离子等去除的机理探求和效能的评价,得出臭氧生物活性炭是一种适合处理寒冷地区低温低浊水的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  相似文献   

4.
生物稳定性是评价饮用水水质的重要指标。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去除AOC和BDOC,加氯消毒甚至会使AOC值升高,以太湖、黄浦江和长江为水源的常规处理工艺水厂的出厂水均不能满足生物稳定性的要求。曝气生物滤池和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单元可以有效去除AOC和BDOC,曝气生物滤池+混凝气浮+臭氧生物活性炭+砂滤组合工艺出水经过消毒后能够满足生物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生物活性炭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系统分析和归纳了目前在生物活性炭技术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生物活性炭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饮用水的安全性一方面,生物活性炭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消毒副产物及前质、臭氧化副产物等,  相似文献   

6.
中置活性炭滤池采用不同消毒工艺进行试验,考察其对出水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情况。结果表明,预臭氧投加量过大可能导致消毒副产物超标。在预臭氧投加量为0.3 mg/L时,后续处理采用中置曝气活性炭滤池,在砂滤池前加氯,可保证出水消毒副产物满足要求。当耐氯性微型水生动物难以控制时,可采用后臭氧消毒,臭氧投加量在1.0mg/L内,同时砂滤池后投加氯辅助消毒,既能控制消毒副产物,又可保证管网水质生物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生物活性炭技术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水质安全性问题,提出了臭氧氧化前投加微量高猛酸盐氧化的处理方法,并与臭氧活性炭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投加高锰酸盐有利于臭氧活性炭技术的运行,提高了对颗粒物的去除;总有机炭的去除率可以提高10%以上,而UV254的去除率可以提高20%以上;可以起到控制细菌和藻类的作用,复合氧化后的活性炭出水细菌数明显减少,藻类的去除率可以提高15%以上;提高了生物活性炭中下层的生物量,拓展了生物活性炭的处理空间,从而提高了生物活性炭对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同时,投加高锰酸盐降低了生物活性,但对处理效果没有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臭氧生物活性炭净水工艺在不同运行参数下的净水效果比较,得出影响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主要因素,包括滤速、停留时间、炭层高度、余臭氧浓度、水温等,通过这些参数的改变最终得出闵行水厂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的基本控制参数.活性炭层高度为2.0 m,接触时间15min(即滤速8 m/h);进活性炭滤池水的臭氧浓度应为0.05~0.2 mg/L;水温大于9℃时,活性炭滤池除NH3率可达90%以上;气温对NH3去除率有较大影响,因此活性炭滤池最好设在室内.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原理以及在吴江第二水厂的应用。运行数据表明: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对CODMn、氨氮和二甲基异莰醇的去除效果优于传统处理工艺,多项水质指标得以改善,出水水质更加良好。  相似文献   

10.
臭氧化—生物活性炭工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金松  朱佳 《净水技术》2000,18(3):28-31
对臭氧化-生物活性炭技术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试验对比确定了臭氧扩散装置的型式和特定水质条件下的臭氧最佳投量,开发了一种新型臭氧尾气破坏设备并应用于生产实际,对不同种类的活性炭进行了比较和选择,并对工艺系统中生物活性炭的设计参数和运行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