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硫酸锌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锌,并用硫酸铝水解生成的三氧化铝对钠米氧化锌进行了表面改性,并采用IR、TEM、SEM、XRD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粉体进行表征研究.TEM和SEM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粉体颗粒的粒径小、团聚现象减轻.此外,进行了粉体的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ZnO粉体的光催化活性明显下降,这进一步证明了纳米氧化锌颗粒表面存在三氧化二铝的包覆层.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ZnO/Al2O3复合纳米颗粒在涂料、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纳米ZnO,用硫酸铝水解生成的Al2O3对纳米ZnO进行了表面改性。采用IR、TEM、SEM、XRD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粉体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粉体颗粒的团聚现象减轻。粉体的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实验研究表明,改性后ZnO粉体的光催化活性明显下降,进一步证明纳米ZnO颗粒表面存在Al2O3的包覆层。  相似文献   

3.
以醋酸锌、氢氧化钠、硬脂酸为原料,采用机械化学法,一步制备出具有表面亲油性能的氧化锌粉体。借助XRD、FTIR、TEM、纳米粒度测试等方法对粉体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硬脂酸对氧化锌粉体表面改性的机理。结果表明,硬脂酸中的羧基与氧化锌颗粒表面的羟基发生了酯化反应,并在表面形成有机膜,氧化锌粉末由亲水性转化为亲油性。当球磨时间为50 min、硬脂酸加入量为氧化锌质量的4.5%时,可以得到平均粒度为90 nm的亲油性氧化锌粉体。  相似文献   

4.
KH-570对纳米氧化锌表面接枝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氧化锌粉体进行超声表面改性,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分析(TG-DSC)、透射电镜(TEM)、粘度、索式提取和活化指数实验等分析手段对表面改性前后的纳米ZnO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KH-570与粉体之间既有物理包覆,又有化学包覆。经KH-570改性的纳米ZnO由亲水性变为亲油性,且粒子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5.
崔升  徐娜  沈晓冬 《材料导报》2008,22(Z1):156-158
通过在纳米Fe3O4颗粒表面引入过氧基因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聚合,在纳米颗粒表面接枝上PMMA,研究了酰化反应时间、酰化剂用量、叔丁基过氧化氢的用量、聚合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纳米颗粒改性效果的影响.借助TEM观察改性后粉体的表观形貌,结果显示粉体呈球形,表面被无定形物质所包裹;FT-IR测试结果表明,在纳米Fe3O4表面已成功接枝上PMMA.  相似文献   

6.
包覆沉淀法制备氧化硅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及其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秀果  张建民  彭政 《功能材料》2007,38(11):1898-1900,1907
采用包覆沉淀法,以混晶纳米二氧化钛粉体为载体,硅酸钠为包覆剂,用硫酸调pH值,成功的在纳米二氧化钛表面包覆致密的二氧化硅膜.并用IR、XRD、EDS及TEM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包覆改性前后的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比表面积、光催化活性的测定.IR、EDS表明:该包覆方法可行,氧化硅以化学键合的方式沉积在纳米TiO2的表面,在包覆层和纳米TiO2颗粒之间的界面上形成了Ti-O-Si键.XRD证实氧化硅的添加提高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热稳定性能,有效地抑制纳米二氧化钛的晶型转化.TEM照片显示,包覆后的TiO2粒径减小,粒度分布均匀,表面光滑.比表面和光降解实验结果显示,改性后的TiO2具有高的比表面,而且随包SiO2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和未改性纳米TiO2相比,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且在煅烧温度为600℃时催化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7.
薛涛  曾舒  聂登攀  潘鲁 《功能材料》2007,38(3):469-471
采用液相沉积法对纳米氧化锌进行表面包覆SiO2和SiO2/Al2O3改性,并用XRD、TEM、TG-DSC对其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借助Zeta电位测定仪、静态沉降实验等分析手段考察了改性前后纳米氧化锌在水体系中的分散稳定性.结果表明,在ZnO表面形成的包覆物是以非晶态形式存在的,通过表面包覆SiO2和SiO2/Al2O3改性后明显提高了氧化锌的表面羟基含量,有效改变了氧化锌的等电点,显著提高了纳米氧化锌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剂热法,以硝酸铁为铁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合成了α-Fe_2O_3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进行了分析。把α-Fe_2O_3纳米颗粒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罗丹明B,并和商业Fe_2O_3粉体比较,结果发现,α-Fe_2O_3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商品Fe_2O_3粉体。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纳米氧化铈粉体在高聚物中的分散性能,以廉价的硬脂酸和实验室自制的分散液,对超微氧化铈粉体进行表面改性.FT-IR及DTA实验表明超微氧化铈粉体表面包裹了一层表面改性剂分子;TEM及SEM照片均表明改性后的超微氧化铈粉体在低表面能的高聚物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制浆造纸废料碱木质素制备了木质素基磷酸酯季铵盐两性表面活性剂,以此表面活性剂为结构导向剂,采用直接沉淀法一步制备了纳米氧化锌材料,XRD、EDS和SAED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为高结晶度的多晶六方纤维锌矿氧化锌,粒径在30nm左右;SEM和TEM分析可知,所合成的纳米氧化锌为具有粒子-片层-粒子三级结构的纳米材料,氧化锌主要沿着[101]和[100]晶面生长。同时对所制备的纳米氧化锌进行了紫外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研究,实验结果显示,该纳米氧化锌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