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8)
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其最终目的是把孩子们培养成拥有健康人格,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人。在小学生的眼里,老师是除了父母,陪伴他们时间最长的人,也是他们最为亲近的人。孩子对于老师的依赖不亚于父母。班主任要把每一名学生都看成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知道其需要,引导其发展,充分发掘孩子身上的种种潜能,培养他们的种种良好习惯,使他们养成快乐向上的健康心理,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基。培养学生一个好习惯,也许就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这正是老师能给学生的最好的礼物。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4)
<正>一、加强情感交流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情感是人的精神生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情感的交融度也就成了影响师生交流,教、学互动效果的重要因素。教育的实质是影响、是约束,如何让学生自愿接受教师的教导,需要通过教师自身的教育行为表现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当师生关系良好时,教师不会提出为难学生的要求,同样,学生也不会做出让教师难堪的行为,因为他们会相互怜惜,相互体谅,相互接纳,这是保证教、学互动效果的前提。二、实践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  相似文献   

3.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所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教师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凡是成功的教师,无论处于哪个级别的学校,无不以其人格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目的是实现人格的成长,而教师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发展,文中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感悟,很鲜明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孩子生活成长的第一乐园,是教育子女的第一所学校。现在班里的许多问题学生,是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作为教师关注这些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1)
高中生的许多观念还不成熟,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加以引导,这样他们的价值取向才能不断提高,并促进其人格的完善。文章以高中文言文《鸿门宴》一课为例,从文学价值和教育价值两个方面展开探讨,不但教会了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人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7)
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便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它是所有学科教学都应具有的教学策略。而此处所说的情感教育应是语文教学所独有的,它是指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语文材料本身的特点,并借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与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情感和道德情操,从而让他们形成健全而完善的人格。由此可见,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8)
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职业学校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比较复杂,教师人格特征中的消极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比积极方面大。职业学校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学生对教师人格特征的内化实现的,其影响机制是学生情感认同和行为实践的统一。职业学校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发展影响的方式主要有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教师的性格特征和教师工作责任心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6)
<正>教育是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是人与人精神的契合,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的对话。课堂是师生间沟通、交流,也就是说没有对话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新课堂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其中的教学环境。对话教学关注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关注学生的感受,它正日渐替代传统的"传话"教学而成为当代教学的主导形态。一、师生互动,是对话教学的前提首先,师生间角色的转变。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时,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往,切不可对学生进行"居高临下"的责问,否则就很难消除学生的畏惧心。学生都希望能够跟教师友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38)
爱是教育的灵魂,充满爱的教育才是生动的、美妙的。小学语文具有较强的人文性,是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的主要学科。通过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爱,健全他们的人格、完善其心理品质,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地成长。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更要重视爱的渗透,为学生的成长和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29)
主体人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情感态度,它是理性和意志的真实表现,是个性的彰显。塑造中学生健康的主体人格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教育的宗旨。初中语文教学在塑造学生人格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江茹 《建造师》2007,(12):124-125
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学生是一个个具有独立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以及各种能力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不仅仅是教育的一对象,而且是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体。作为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自己学着去尝试。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6)
高中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是人的情感健康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3.
彭玉光 《建造师》2007,(7):47-47
在教育过程巾,学生虽然是教师的劳动对象,可他们与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不同,他们不是物、而是有意识的、有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在教学中,他们不是消极被动的承受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者。一切教育影响都要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经过他内在矛盾斗争才能被他所接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27)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学生的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作用是任何人都不可替代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它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核心,也是良好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要素,更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8,(3)
<正>教育的前瞻性决定了教育是未来的事业,教育必须面向未来。以分数和考试为主要目标取向的教育,已经越来越背离"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教育的终极目标。决定一个人最终"胜负"的,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是人生的境界与视野、信仰与责任,以及自由的心灵!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理想的教育就是科学预测,科学指导学生,让他们瞄准终点,享受过程,追求卓越。"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让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教师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其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孩子”,这就意味着我们教师要把眼光从几个“精英”身上转移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关注他们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每一位学困生成长的经历和环境不同,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个性特征,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强烈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鼓励和赞美。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一双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要善于关心学困生,赏识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运用赏识性评语,不断强化学生的优点,弱化学生的缺点,用赏识教育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本文通过一个案例,为我们展示了尊重和爱在学困生身上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11)
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受到各初中学校的重点关注。初中生的人格塑造与品行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对他们的品德和心理素质进行适时的教育会影响他们的未来人生。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合二为一、相互融合,能够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为初中生的综合素养能力的养成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学校里,几乎天天会碰到学生“犯错”,他们可能被训斥、被罚站、传家长等,然后按老师的要求承认错误。师生关系就像是老鼠与猫,就像是警察与小偷,然而他们的内心同老师有了距离,同时老师也失去了走进学生心灵去教育学生和塑造学生的机会,那种疏离感,将影响学生一生。那样的结果不是我想要的,我不想成为那样的老师,我要用我的智慧纠正学生,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因为我知道,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生来就应该是天使,快乐,阳光,充满朝气,热爱生活,只不过有些天使由于各种原因,翅膀有了损伤,这就需要有人为之修补,老师就是这样的人,因为老师的责任是教会他们在错误中成长并完善。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6,(9)
今天的孩子,将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肩负着中华民族未来的命运。对他们来说,掌握扎实的本领才是踏上人生之旅的动力。因此,教师应做到:相信学生,让学生会学。锻炼学生,让学生能学、坚持学。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个性得以充分发挥,最终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6,(6)
好的品德修养,是人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色彩,它可以使人生的道路变得顺畅、通达,可以为人生增光添彩。俗话说:"播种习性,收获行为。"小学品德教师不能只把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作为自己的任务,更应注重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使其成为具有良好品德修养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