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株降胆固醇作用乳酸菌KF5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邻苯二甲醛法,从源于西藏Kefir粒的56株乳酸菌和实验室保存的9株乳酸菌中,筛选得到了一株降胆固醇效果明显的乳酸菌KF5.经生理生化实验及分子遗传学鉴定,该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为了能够进一步研究KF5的降胆固醇功能,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考察.结果表明,KF5具有较好的耐酸性以及一定的胆盐耐受力.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两株自选乳酸菌的益生特性,为其应用于果蔬汁乳酸发酵的功能性饮料研制提供理论依据.以自选植物乳杆菌R23和干酪乳杆菌R35为目标菌,以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6045为对照菌,考察各菌对模拟胃液酸度和肠道胆盐的抗逆性以及凝集能力、表面疏水性等黏附性能,并评价其发酵液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等体外抗氧化功能.结果表明:两菌株对酸度和胆盐的耐受能力均优于对照菌,植物乳杆菌R23的抗逆性最强,能耐受pH值2.5、胆盐质量浓度5 g.L-1.干酪乳杆菌R35的黏附能力强,而植物乳杆菌R23疏水性较强而凝集能力较弱.各菌株的胞外代谢产物均有抗氧化能力,以植物乳杆菌R23为最强,其培养24 h后的发酵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达77.8%和80.94%,分别比对照菌高36.72%和5.81%.  相似文献   

3.
对8株茶卡盐湖附近土壤分离乳杆菌进行益生性的检测,以期获得具有较高益生活性的乳酸菌。采用纸片扩散法、人工模拟胃肠道环境来检测乳杆菌对抗生素的药敏性以及对胃肠道环境的耐受性。结果显示,8株菌株对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多黏菌素B、环丙沙星、青霉素G具有抗性,对氯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较为敏感。在p H为1~2的极端酸性环境中,乳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几乎不能生存,但对p H为3的酸性环境耐受性较强。通过人工模拟胃肠道环境耐受性的检测,发现L.plantarum N20、L.pentose N7、L.pentose N6耐受性较好,存活率依次为61.11%、51.25%、50.00%。胆盐对乳杆菌的生长显示出抑制性,并且随着胆盐浓度的增加,抑制活性逐渐增强。其中L.plantarum N22、L.plantarum N19在0.3%的胆盐浓度下4 h活菌数仍有5.00×102,具有一定强度的胆盐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高效乳酸菌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获取高效廉价的乳酸菌增殖培养基 ,通过正交试验及混料回归试验 ,确定了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的配比 ,其配方为 2 %蔗糖、0 .5 8%蛋白胨、1 0 .92 %大豆粉 (均为质量分数 )。在上述增殖培养基中添加质量分数 0 .5 %的 KH2 PO4- Na2 HPO4,可增强其缓冲能力 ,促进细胞的积累 ,每m L培养液中发酵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细胞的数量可分别达到 6.0 2× 1 0 9和 5 .88× 1 0 9。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乳酸菌发酵剂  相似文献   

5.
从酸奶、酸菜汁、辣白菜、水果中分离得到5种乳酸菌(L1-L5),并利用分离得到的乳酸菌进行人参皂苷Rb1的生物转化.结果表明,除了菌株L2外,其他4种乳酸菌均能将人参皂苷Rb1转化为稀有人参皂苷F2或C-K.经鉴定,菌株L1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菌株L5为植物乳球菌(Lactococcus plantarum),其他3种均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相似文献   

6.
手工拉制类面条对面团的拉伸性能要求很高,乳酸菌发酵具有缓慢柔和的特点,对提高面团的拉伸性能具有很大潜力。为探究乳酸菌发酵对面团拉伸性能的影响,将筛选的3种乳酸菌(植物乳杆菌、乳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添加到面团中进行发酵,以面团拉伸性能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形重心设计试验,得到发酵剂的最佳配比:植物乳杆菌64%、乳双歧杆菌16%、嗜酸乳杆菌20%,并测得面团在发酵4 h拉伸性能达到最佳,此时拉断力为(94.48±1.12)g,拉伸距离为(40.13±0.34)mm。该方法可进一步应用于其他混合菌发酵剂的配方优化研究中。  相似文献   

7.
对一株Kefir源植物乳杆菌MA2喷雾干燥法制备发酵剂的工艺进行初步研究,通过正交实验对保护剂的配方进行优化,确定保护剂的配方为:谷氨酸钠20g/L,海藻糖50g/L,乳糖50g/L,脱脂乳100g/L.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对喷雾干燥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啧干最适条件为:进口温度151.63℃,进料流量62.07mL/h,保护剂与菌泥比例(g:L)3.38:1.按上述条件得到干菌粉的活菌数为2.11×10^9g^-1.4℃冷藏保存半年后活茵数仍能达到1.02×10^9g-1,凝乳时间14h,胆固醇移除率32.O%,为实现乳酸菌发酵剂的高效生产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已有研究证明乳酸菌具有缓解氧化应激的作用。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传统自制的发酵食品中筛选得到34株乳酸菌,通过耐酸、耐胆盐及耐H2O2试验从34株乳酸菌中筛选得到综合耐受性较好的6株乳酸菌。比较这6株乳酸菌的菌体和无细胞提取物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还原能力及抗脂质过氧化等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6株乳酸菌中有4株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好且其胞内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均优于菌体,其中以ZJ401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最佳。利用API50CH分析和16S rDNA序列鉴定,确定ZJ401株乳酸菌为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ZJ401符合食品抗氧化发酵剂的筛选标准,对后续开发天然高抗氧化性发酵剂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兔肉香肠中乳酸菌分离与发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统自然发酵兔肉香肠中分离得到3株乳酸菌L26、L34和L106经鉴定分别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清酒乳杆菌(L.sake)和果糖乳杆菌(L加”蜘淞)。对其发酵特性的研究表明:3株茵均有良好的产酸能力、耐盐能力、耐亚硝酸盐能力和抑菌性能,相互之间无拮抗作用,可作为发酵兔肉用混合发酵剂。  相似文献   

10.
以小麦胚芽和甜糯玉米为主要原料,利用乳酸菌发酵生产饮料。首先确定乳酸菌的组合,再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最后调配口味和组织状态。确定乳酸菌的组合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乳双歧杆菌,生产工艺为小麦胚芽、甜糯玉米和水的质量比为1∶2∶12,脱脂奶粉添加量2%,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初始pH 7. 0、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24 h,再经杀菌、冷藏后熟,用1. 0%白砂糖和1. 5%蜂蜜调味,用稳定剂CMC-Na、海藻酸钠、黄原胶各0. 05%调配。研制的小麦胚芽和甜糯玉米发酵饮料具有清爽的麦胚和甜糯玉米香味,酸甜可口,风味宜人。  相似文献   

11.
嗜酸乳杆菌LAJ90菌株部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MRS培养基,对嗜酸乳杆菌LAJ90菌株的耐酸、耐胆汁盐及耐药性等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能耐受0.1%~0.5%的猪胆盐,对pH1.5~4.5的酸度有较强的抵抗力,对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均具有中敏特性。  相似文献   

12.
淋洗剂对土壤铅淋洗效率及养分损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个浓度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苹果酸(MA)和柠檬酸(CA)3种淋洗剂对某铅选矿厂周围铅污染土壤进行了模拟淋洗研究,测定了铅的去除效率和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质的流失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Pb污染较为严重,平均含量达到1 389 mg/kg。在同种浓度处理下,土壤铅的淋洗去除效率依次为EDTA-Na2>柠檬酸(CA)>苹果酸(MA)。随着淋洗液浓度的增加,铅的淋洗去除效率增加,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质的淋洗流失量也逐渐增加。同种浓度下不同淋洗剂淋洗的养分损失量顺序不完全一致。结果表明,在4种淋洗剂中,EDTA-Na2是最有效的土壤铅污染淋洗剂,在强化植物修复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合成了MA(顺丁烯二酸)/AA(丙烯酸)共聚物的钠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共聚物钠盐水溶液的表面性质,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探索了合成条件对共聚物钠盐表面活性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现有调剖剂存在的耐温抗盐性差、交联剂污染环境的问题,以黄原胶(XG)、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通过水溶液法合成了一种新型调剖剂. 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原料和产物的结构,并对产物进行了耐温耐盐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当XG质量分数为0.10%、AMPS质量分数为10%、BIS质量分数为0.16%、KPS质量分数为0.02%、反应温度为70 ℃时,调剖剂的性能达到最佳;适用地层温度为90 ℃~150 ℃,适用地层矿化度为0 mg/L~25×104 mg/L,此调剖剂可应用于高温高盐油田.  相似文献   

15.
乳酸菌发酵型冬瓜汁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冬瓜汁中加入乳酸菌进行发酵,通过改变发酵温度、菌种添加量以及口味的调配优化,以期得到满足消费者口味的新型冬瓜汁乳酸菌饮料。通过对发酵过程中的pH值、氨态氮、总酸、还原糖、乳酸菌数进行测定和对比,结合感官评定得出最佳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3℃、接种量1.0%、发酵时间2d;调配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加白砂糖1.0%、柠檬酸0.025%、不加盐时口感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一株新耐盐耐低温菌的鉴定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王 凯1,2,李斯琪1,程喜全1,张瑛洁1,闫培生1,马 军2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威海 264209,山东;

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90)

创新点说明:

发现一株新菌,耐盐耐低温,既具有絮凝能力又可降解COD,其应用范围更广且功能更加多样,以期抵抗复杂多变的实际环境。

研究目的:

筛选出一株耐受盐度、温度范围更广范的多功能型水处理功能菌,以期为淡水或海水净化技术提供一种选择。

研究方法:

从山东威海金海湾排污口分离出一株橘黄色细菌,该菌株可用于处理无盐条件下的模拟废水(COD浓度分别为400和800 mg/L)和高盐条件下的模拟废水(COD分别为400和800 mg/L),并且探究该菌株在不同温度下处理以上四种模拟废水的能力。通过搅拌器确定了该菌株为絮凝剂产生菌,并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絮凝条件及絮凝剂的分布。

结果:

1)该菌株S2A15在与模式菌株Planococcus maritimus DSM 17275 的相似度达98.8%。

2)该菌株S2A15在盐度为0-12%的条件下生长良好。

3)该菌株S2A15可在4℃-28℃的条件下生长。

4)从温度看,S2A15在28℃时COD降解能力最高;从处理废水浓度看,S2A15处理400 mg/L COD废水时几乎优于处理800 mg/L COD废水;从含盐度看,S2A15在无盐的条件下对COD的降解率几乎优于含盐废水。该菌株S2A15在28 ℃,400 mg/L COD的含盐模拟废水降解COD的效果最好,达到76.90%。

5)最佳的絮凝条件为:3 mL的10%氯化钙,2 mL的絮凝剂,pH为9,处理浓度为1 mg/L的高岭土悬液,其絮凝率能达到90%以上。

6)微生物絮凝剂主要分布在发酵液中。

结论:

1)经鉴定该菌株S2A15为动性球菌属。

2)菌株S2A15为耐盐且耐低温菌株。

3)在常温或低温,含盐或无盐条件下,菌株S2A15均有降解COD的能力。

4)该微生物絮凝是由菌株S2A15产生并分泌到细胞外具有絮凝活性的代谢产物,并且具有热稳定性。

关键词:

COD;絮凝;废水处理;动性球菌属;耐盐菌株

  相似文献   

17.
以丙烯酰胺(AM)单体为主要原料,引入疏水缔合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磺酸(AMC14S)和辅助共聚单体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选择氧化还原/水溶性偶氮化合物复合引发体系,采用胶束聚合技术和前加碱共水解法,制备了耐温抗盐驱油聚合物AM/AA(丙烯酸)/AMPS/AMC14S产品。考察了偶氮化合物W-58、单体AMC14S用量对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并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当偶氮化合物W-58用量为3.0×10-4g.g单体-1、AMC14S质量分数为0.2%~0.5%时,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最高,耐温抗盐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盐对葡萄愈伤组织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aCl作选择压力 ,将长期继代培养的葡萄愈伤组织经正选择方法筛选出耐 0 .75 %NaCl的变异细胞系 ,并对其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发现耐盐细胞系对逆境的忍受能力远高于对照系 .而且变异系细胞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系 ,是对照系的 4 .2 6倍 ,游离氨基酸的总量是对照系的 1.2倍 .在盐压下 ,耐盐细胞系的K+ 含量总是高于对照系 ,而Na+ 含量则低于对照系 ,同时维持着较高的K+ /Na+ 比值 .  相似文献   

19.
扎纳若尔油田巨厚盐层的钻井泥浆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盐对泥浆胶体性质的影响机理 ,介绍了两性离子聚合物抗盐泥浆的组成 ,总结了两性离子聚合物泥浆体系钻穿大段盐层的施工工艺及现场应用中常见的问题 ,指出抗盐泥浆的基础是保证处理剂对粘土颗粒足够的护胶能力 ,而手段是提高抗盐处理剂在泥浆中的含量。通过扎纳若尔油田的钻井实践 ,证明了两性离子聚合物泥浆极强的抗盐能力和钻穿盐层泥浆工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