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研究对桉木硫酸盐浆废液采用化学凝聚—超滤技术进行了处理,废液凝聚后CODCr去除率为70.1%,色度去除率为99.2%;废液超滤后CODCr去除率为80.4%,色度去除率为99.7%,超滤过的废水70%可回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压脉冲放电技术降解采油污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高压脉冲放电技术,开展降解采油污水并提高其可生化性能的实验研究;对处理前后水样中有机污染物进行GC—MS分析以研究其可生化性提高的机理。结果表明,利用高压脉冲放电技术可短时间内显著提高采油污水可生化性能,10min内可将BOD5/COD从0.066提高至0.33;对于本试验装置,最佳操作条件为脉冲电压峰值±26kV,曝气量为0.50m。/h,脉冲频率150Hz。GC—MS分析表明,经过高压脉冲放电处理,采油污水中大量存在的稠环类物质、长链烷烃类以及芳香族化合物被降解为易生物降解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  相似文献   

3.
利用 GC/MS/COM 系统,对淮阴市里运河和清安河水样进行了有机分析测定,给出测定方法和条件,列出有机污染物名单,并对主要有机污染物检出情况,浓度较高的有机污染物的属类有机污染来源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香气物质影响烧肉加工制品的风味和整体品质,研究香气物质对于保持烧肉的特有香气,增加烧肉的整体香气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GC—MS法检测并分析了熟肉制品中的香气成分。通过GC—MS分析烧肉中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43种挥发性香气物质。依据贡献大小的顺序是:醛类杂环类醇类、烃类酯类、酸类、醚类、酮类。  相似文献   

5.
以针叶木漂白化学热磨机械浆(BCTMP)为原料,模拟制成造纸白水,对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溶解与胶体物质(DCS)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针叶木BcTMP所产生的溶解物质(DS)占白水中DCS的36.7%,胶体物质(CS)占白水中DCS的63.3%,其中DS是电导率的主要表现者,CS是负电荷的主要来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DCS中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水环境突发污染事故中找寻和发现污染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检测,并通过建立的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档案和现场环境调查确定被污染水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实践表明,该方法在11次相关水环境突发污染事故中,9次得到的结果令人满意。但在受城市生活污水和石油污染造成的水环境突发污染事故调查中,GC/MS法检测结果在判断水体污染来源时效果欠佳,需研制和开发新方法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地沟油的污染及变质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地沟油的污染及变质情况。检测了地沟油的酸价、碘价、过氧化值、折光指数、熔点五项指标,结果远远偏离正常食用油范围;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地沟油中15种微量元素,发现Fe、Pb、Cr、Zn、Mn在地沟油中含量明显超出食用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测定地沟油的挥发性物质(≤80℃),共鉴定了44种化合物,占总组分的99.46%,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油脂水解氧化产物D-甘油酸,此物质在食用油中未被检出。  相似文献   

8.
热加工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机理和风险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阐述了食品中丙烯酰胺产生的机理。丙烯酰胺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它主要由游离的天门冬酰胺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通过美拉德反应形成,天门冬酰胺和碳水化合物是形成丙烯酰胺必需的物质基础,高温(高于120℃)则是丙烯酰胺形成的关键条件,加工方式、水活度、pH值等因素也影响其形成。目前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分析主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LC—MS/MS)。作者对丙烯酰胺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讨并对丙烯酰胺的毒理学和食用含有丙烯酰胺食品的风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使用大流量采样仪在北京西北城区采集了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样品,利用CCl4和CH4Cl3对样品中的可溶有机物进行萃取分离,结果表明虽然PM10的总质量浓度变化较大,但可溶有机物的质量浓度变化很小。应用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可溶有机物中饱和烃、芳烃的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西北城区大气中含有种类繁多的由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饱和烃类污染物,这表明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对西北城区大气的污染有很大影响。GC/MS分析还检测出了100多种多环芳烃(PAHs),其中有10种是属于美国国家环保局(US—EPA)优先控制污染物,怀疑具有致癌性。由机动车排放的苯并[k]萤蒽的浓度在这些优先控制污染物中浓度最高,所以由机动车尾气带来的污染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采用柱层析法从柴油添加剂中分出3个馏分,通过GC—MS等手段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该柴油添加剂中含有C11、C12系列正构烷烃、异辛醇、2-乙基己基硝酸酯。2-乙基己基硝酸酯主要是在比例最大的洗脱剂组成为正己烷:丙酮=9:1的馏分中。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提高超滤膜(UF)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将粉末活性炭(PAC)的吸附作用与UF的截留作用相结合考察组合系统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UF膜本身对浊度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对水中的小分子量有机物及溶解性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差;投加PAC可以提高UF膜对CODMn、UV254的去除能力,随着投炭量的增加,去除率逐渐提高.在同一投炭量时,随系统运行时间的延长,膜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经历一个初期下降到长时间稳定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研究影响超滤膜处理预处理盘磨化学处理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P-RC APMP)制浆废水的各种因素,得出截留分子质量(MWCO)为2万~5万超滤膜的最佳操作条件.在确定的条件下,MWCO 2万~5万的超滤膜浓缩1 m3废水,耗电量为12.88 kW.h,平均膜通量为7.23 L/(m2.h),CODCr去除率为29.01%,BOD5去除率为9.09%,截留率为15.17%,浓缩液最大总固形物含量为12.11%,体积浓缩比为40.0.超滤后P-RC APMP制浆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To evaluate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organic pollutants in the sewage by Harbin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 plant,the influent and effluent samples from the plant were pretreated by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LLE) under conditions of acidity,neutrality and alkalescence in sequence,and then were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um (GC-MS) procedures.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70 species of organic pollutants in the influent sample of the plant,which mainly consist of alkyls,benzene series,esters,and heterocyclic compounds.Some of these organic pollutants are biotoxic and belong to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Four species among them are on the list of Prior Pollutant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of USA (USEPA).However,7 species of organic pollutants appearing in the effluent sample mainly include alkyls of multi-carbons and phthalate esters.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phthalates is poor because of their poor biodegradability.The sewage treatment technique is effective in removing most of organics pollutants.  相似文献   

14.
不同高级氧化法对ABS树脂生产废水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得出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的聚合物(ABS)生产废水的最佳预处理方法,采用不同的高级氧化法处理该废水.在定性分析ABS废水中特征污染物的基础上,采用气质联用色谱检测分析经不同高级氧化法处理后出水中主要特征污染物的变化, 研究不同高级氧化法对废水中有毒特征污染物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ABS树脂生产废水中含有约10种特征污染物,主要为苯系物和有机腈类污染物,其中苯系物的相对质量分数最高,占有机物总量的75.3%;芬顿试剂法的氧化降解能力最强,其处理后出水中仅残留2种少量的有机腈类化合物,即芬顿法为ABS废水的最佳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纳滤法处理电厂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废水中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的分子量小于1 000,且含有的大量C l-;以出水的TOC浓度来评价纳滤试验的处理效果比CODC r值更合理,采用纳滤法处理废水,出水的TOC浓度将稳定在14~18 mg/L范围内,达到废水的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XAD树脂分离技术和超滤膜法对青岛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生物化学处理后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进行了分类分离,研究了出水中DOM的亲疏水特性及分子量分布规律,探讨了各类DOM组分与芳香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DOM中,酸性物质(包括过渡亲水酸性物质和疏水酸性物质)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溶解性有机碳(DOC)的79.8%,疏水非酸性物质的芳香度最高,并依疏水酸性物质、过渡亲水酸性物质、亲水性物质的顺序递减,且羰基、羧基、羟基、脂类对芳环的取代程度表现为亲水性物质〈过渡亲水酸性物质〈疏水非酸性物质〈疏水酸性物质;该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的DOM以小分子量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kDa)为主,其占总DOC的59.13%,表明水中腐殖酸类等难降解有机物质含量较高,增加了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势.因此,若该种水体需要深度处理时,应重点考虑提高对腐殖酸类等难降解有机物质的处理程度,确保回用水水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根椐天然水中有机物的形态和分子量分布状况,对比水处理中常用的超滤膜截留分子量,认为给水处理中超滤不能去除天然水中溶解态有机物.  相似文献   

18.
论文对桉木化学浆漂白废水的污染负荷及其超滤处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EH三段漂白废水的主要污染来自C、E两段、占总负荷的80%左右,其中色度主要来自E段废水,用木试验的PS膜进行超滤处理后,漂白废水的各项指标除BOD5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外,其余指标均达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生物技术在造纸工业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腐菌是一种有效处理造纸工业废水的丝状真菌,它可以通过其分泌的特殊的降解酶系降解废水中的污染物。本文综述了目前国际上生物技术――微生物(白腐菌)在造纸工业废水中的应用,阐述了白腐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造纸废水中木素、有机氯化物的降解和脱色的国内外研究和应用,并对其机理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善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系统尾水有机污染物的进一步降解效果,以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曝气池污泥为菌种分离源,用渗滤液生化尾水和琼脂调配培养基,采用生物强化技术驯化和筛选出3种功能菌,经16S rDNA鉴定为海杆菌属(Marinobacter)、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埃希式菌属(Escherichia)。将功能菌扩大培养,用物理循环吸附法投放于生物活性炭(BAC)反应器中。通过对照实验发现,自然挂膜的BAC仅对垃圾渗滤液生化尾水中分子量M为10-5 kDa的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好的降解能力,而投加了功能菌的BAC对分子量M为100-30 kDa的有机污染物去除率为76.1%,对M〉100 kDa的有机污染物去除率为80.9%。投加功能菌的BAC可以提高垃圾渗滤液的生化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