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固含量对PVDF-g-PNIPAAm温敏膜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聚偏氟乙烯(PVDF)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的共聚物PVDF—g—PNIPAAm作为成膜材料,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温度敏感PVDF—g—PNIPAAm平板膜.研究了平板膜的温度敏感特性,探讨了在成膜过程中,固含量对膜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PVDF—g—PNIPAAm温敏膜其通量较PVDF出现较大幅度提高,随温度的升高通量变化不大,但温度在27~32℃时,膜通量出现急剧降低,对牛血清蛋白的截留率逐渐增加,表现出明显的温度敏感特性,随固含量的增加,PVDF—g—PNIPAAm平板膜孔径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
聚氨酯系膜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湿法相转换成膜技术制备聚氨酯/聚乙二醇(PU/PEG)膜,聚氨酯/聚丙烯腈(PU/PAN),聚氨酯/醋酸纤维素(PU/CA)和聚氨酯/聚砜(PU/PSF)共混膜,利用膜性能测试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和讨论了铸膜液组成,制条件,成孔剂含量等对共混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聚氨酯/聚偏氟乙烯共混膜界面微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Loeb-Sourirajan相转化法成膜技术制备了聚氨酯/聚偏氟乙烯(PU/PVDF)共混膜,运用Scott方程对不同质量比的PU/PVDF共混物相容性进行预测,并利用膜性能测试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共混物组成对共混膜界面微孔形成的影响以及共混膜界面微孔水通量随工作压力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干燥方式对相转化法制备PVDF微孔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PVDF微孔膜,研究了50℃干燥(a)、无水乙醇中浸泡后室温干燥(b)、无水乙醇和正己烷中置换后室温干燥(c)3种干燥方式对最终PVDF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PVDF膜的形态结构,测定膜的纯水通量和截留率.结果发现:不同干燥方式对膜结构的影响不大.3种干燥方式得到的PVDF膜水通量顺序为Jc〉Jb〉Ja.  相似文献   

5.
采用湿法成膜法制备了聚氨酯(PU)/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试仪、织物电子强力机、透湿仪以及透气仪等对共混膜的微观形态、接触角、力学性能以及透气透湿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PVDF的加入对共混膜的微观形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PVDF含量的增加,共混膜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以及透气透湿性能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PVDF含量为20%时,共混膜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优;而接触角随着PVDF含量的上升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6.
以钙钛矿型粉末(CT powder)作为无机添加剂与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采用相转换法合成了有机-无机共混超滤膜。利用平板错流超滤装置对超滤膜进行纯水通量、油水乳化液截留以及抗污染性能测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膜的表面形貌、断面结构和污染物分布情况;通过污水实验,测试CT/PVDF超滤膜的抗污染性能及自净性能。结果表明:当添加质量分数为1%CT powder时,可以较大地提高PVDF超滤膜的通量,减缓膜通量下降率,提高其抗污染性能和自净能力。且在油水分离实验中,渗透液水质,如浊度、油含量和化学需氧量等,均达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GO对PVDF微滤膜亲水性及渗透性能的影响,以GO作为无机添加剂,利用相转化法制备了高性能GO/PVDF复合微滤膜,先后考察了铸膜液预挥发时间、凝固浴温度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同时从成膜机理的角度上分析了GO投加量对复合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制膜配方.结果表明:保持铸膜液预挥发时间为0 s、凝固浴温度为29℃时更有利于提高膜纯水通量和截留率;投加GO后大幅度提高了膜亲水性,当GO的相对质量分数(即相对于PVDF的质量分数)为1.5%时,膜表面形成了致密的多孔结构,使纯水通量提高了87.6%,对BSA的截留率从63.56%增加到了71.27%.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PVDF膜进行接枝、磺化和离子交换负载铁,制备了PVDF催化膜,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对水通量、截留率、亲水性等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PVDF膜的接枝率随着KOH浓度和碱处理时间的增加,PVDF膜的接枝率先增加后减小;而随着反应温度以及四丁基溴化铵(TB-AB)增加,PVDF膜的接枝率增大;膜的磺化度随...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热致相分离(TIPS)降温过程中非溶剂致相转化(NIPS)的作用及水溶性非稀释剂对中空纤维膜微结构的影响,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原料,加入不同比例水溶性非稀释剂聚乙二醇(PEG400),利用TIPS与NIPS的耦合来制备中空纤维膜。利用热台偏光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铸膜液的成膜过程进行分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膜微结构进行表征,并对中空纤维膜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稀释剂/PEG400质量比为10/9时,NIPS对膜微结构有较强的致孔作用,膜外表面出现了大量微孔,水通量达到最大值352 L/(m2·h),碳素墨水截留率接近100%,断裂应力为6.6 MPa。  相似文献   

10.
PVDF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等试验结果表明:聚乙烯醇(PVA)在PVDF中空纤维膜表面与戊二醛发生缩醛化反应,形成了复合膜;浸泡时间、PVA浓度、反应时间、温度等反应条件对于复合膜的性能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反应时间的延长.缩醛化反应充分,膜通量下降明显,膜截留率升高.  相似文献   

11.
酯交换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PEG含量的PET-PEG嵌段共聚物,并以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这些嵌段共聚物及纯PET的热性能。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不同长径比条件下它们的流为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乙二醇和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作为聚氨酯多孔膜的致孔剂,通过对聚氨酯多孔膜的电镜图、透湿性、接触角以及拉伸性能的表征与分析,探究乙二醇和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的用量对聚氨酯微孔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乙二醇,添加量在50%时,透湿量达到2929 g/(m2· d );断裂强力与断裂伸长率分别在5.77 M Pa ,451.3%,说明得到的聚氨酯多孔膜具有较高的透湿量、孔隙率以及较强的拉伸性。  相似文献   

13.
高温油藏用新型聚合物耐温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河油田Ⅶ1-3层系为高温(96.5℃)低渗油藏,针对这一特点选用河南油田生产相对分子质量为2 200×104耐高温聚合物进行聚合物特性及驱油效果研究。实验测定该耐高温聚合物溶液在95℃不同老化时间下水解度、黏度和第一法向应力差的变化规律,并进行岩心驱油性能评价实验,研究该耐高温聚合物是否具有良好的应用性。结果表明,该耐高温聚合物老化初期水解度增长较快,当水解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增长速度变缓,在60d左右趋于平稳;耐高温聚合物黏度在90d过程中会经历下降、上升及缓慢下降3个过程,但90d老化时间下黏度保留率均在80%以上,且质量浓度越高黏度保留率越好;第一法向应力差同样经历下降、上升及缓慢下降3个过程,保留率均在49%以上,说明该聚合物在高温老化下具有良好的弹性保留能力。岩心驱油实验表明,当注入聚合物质量浓度为2 000mg/L,段塞尺为0.5PV时,化学驱驱油效率在24%以上,驱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偏光显微镜和小角X线散射技术,研究了水溶中性聚合物聚乙二醇对层状液晶稳定性和近晶相周期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PEG之后对SDS体系稳定性有一定影响,PEG在水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超过15%之后,就不能呈现出偏光织构;随着PEG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在不破坏层状相结构的条件下,在SDS体系中可掺杂的PEG质量浓度是逐步减小的.PEG掺杂前后,对SDS体系重复间距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membranes with different molecular mass cut-offs were used to treat oil/water emulsion, and the effects of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including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different operating modes on permeate flux and removal rate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cr)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meate flux of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is influenced by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practical pressure is chosen to be 0.3 - 0.7 MPa for the PEG with molecular mass cut-offs of 8 000 and 0.7 - 1.0 MPa for the PEG with molecular mass cut-offs of 2500 ; and the practical temperature is chosen to be 25 - 32℃. Different operating modes of ultrafiltration also influence the permeate flux and removal rate of CODCr. The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of intermittent cross-flow operating mode is easier to be influenced by blocky polarization and contamination than that of sequential cross-flow operating mode. Removal rate of CODCr in intermittent cross-flow and sequential cross-flow condition can be maintained at about 93%.  相似文献   

16.
选用螺旋型铂铱合金电极,通过涂覆Epoxy-PU半透膜和水凝胶外膜来提高植入式微创葡萄糖传感器生物相容性和抗干扰性。分别利用力学拉伸仪测试了聚乙烯醇(PVA)/聚乙二醇(PEG)复合水凝胶的力学性能,扫描电镜观测了水凝胶的显微形貌,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葡萄糖传感器的性能,重点考察了PVA/PEG的不同比例对葡萄糖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VA与PEG质量比为4:1时,所制备的水凝胶对传感器性能影响最小,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此外,该传感器具有可控的灵敏度以及良好的重复性、稳定性和选择性,为未来连续血糖监测用传感器的实用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聚偏氟乙烯 (PVDF)和聚醋酸乙烯酯 (PVAc)共混 ,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亲水性小截留分子量共混超滤膜 .本文对PVDF和PVAc共混前后超滤膜性能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在相同截留率的前提下共混超滤膜的水通量得到提高且在经济性上也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矿场水力压裂多采取“携带液+支撑剂”施工工艺,携带液配制和运输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应对矿场突发事件能力也较差。自悬浮支撑剂实现了在线配制和注入,其滤失性及其对储层渗透率影响受到高度关注。开展了自悬浮支撑剂携带液滤失作用对岩心渗透率影响实验研究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在“恒速实验”条件下,岩心渗透率越大,滤失量越大,伤害率越小;破胶时间越长,滤失量越大,伤害率越小;破胶液对岩心渗透率影响程度与其黏度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破胶后残渣在多孔介质内滞留量和耐冲刷能力。在“恒压实验”条件下,滤失压差越大,滤失量越大,伤害率呈现“先增加后趋于平稳”变化趋势。与“恒速实验”相比较,尽管“恒压实验”滤失量相对较小,但伤害率较大。3种覆膜材料对储层伤害率大小关系:疏水缔合聚合物>“中分”聚合物>胍胶。  相似文献   

19.
膜蒸馏用聚偏氟乙烯微孔膜制膜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膜体材料,以无机盐LiCl为添加剂,通过相转换法制备蒸馏膜,讨论确定了最优制膜条件为:使用高相对分子质量PVDF,采用DMF溶剂,PVDF浓度为10%,预挥发时间为0.5~1min,LiCl质量分数为3%~5%。  相似文献   

20.
以丙烯酰氯和聚乙二醇(PEG)为原料,合成了聚乙二醇大分子单体,用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聚乙二醇交联凝胶。探讨了单体分子量、温度、交联剂等因素对PEG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45℃,单体分子量为20000,交联剂浓度为0.2wt%时,凝胶的溶胀程度最大。此外,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的结果显示,聚乙二醇在交联网络中不能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