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实时应用的角度介绍Windows NT系统的运行层次及对外部事件响应的中断机制,并通过设计多个实验和自制测试板来测试Window NT的系统活动对实时线程及中断响应时间的影响。测试实验表明,由于受延迟过程调用队列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对Windows NT的实时特性做定量描述,如果实时应用可以容忍偶尔的延迟,则Windows NT操作系统可用于软实时系统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基于S3C2440的串口FIFO模式的中断机制和相应处理策略,采用实验方法验证了该模式的发送中断的触发时刻是当批量字符从FIFO中移出,直到FIFO中剩下与触发深度设置值相等数目的字符的时候.修正了中文使用手册认为“当批量字符从FIFO中移出,发送中断的触发时刻是当移出字符个数与触发深度设置值相等的时候”的错误.同时通过实验验证了串口FIFO模式的接收中断机制.在两者的中断处理基础上,提出一种实用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3.
详细介绍了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在上位机和DSP之间实现3种通信方式,即查询方式、标准SCI模式的中断方式、FIFO模式下的中断方式;同等条件下,接收和发送同等数据量数据,使用FIFO中断方式用时最少,通信效率最高,节省了CPU的机时资源;当数据量越大时,采用该方式,其优越性越明显。在FIFO中断方式中,针对上位机与DSP之间存在的上电时序问题,提出了一种找帧头重排序方法,经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马官营  杨明  吴晓琳 《计算机应用》2003,23(Z1):179-180
Windows 2000下的设备驱动程序采用了WDM(Windows Driver Model)框架结构,因此一些在Windows 98及以前版本下使用的设备不能移植到Windows 2000.文中介绍了一种通用驱动程序,实现了Windows 2000环境下设备端口I/O及位控和中断控制,并对驱动程序进行了封装,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胡波 《计算机工程》2007,33(23):255-257
中断处理是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核心,介绍了Windows CE.net组件式结构和设备管理模式,剖析了Windows CE.net操作系统的中断体系机构,分析了ISR和IST完成中断的全过程及实现代码,给出了Windows CE.net操作系统中断处理的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Windows2000在半实物仿真中的实时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半实物仿真试验中,仿真系统的实时机制是前提。Windows2000是一个通用操作系统,能否直接应用Windows2000进行半实物仿真试验,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该文对Windows2000系统的不可预知的中断处理、优先级机制以及进程间通信机制进行研究,并通过实验测试了Windows2000在读ISA卡IPC5386的时间,在改进了系统实时性后,使得读卡的时间大大的减少,得到该情况下使毫秒级半实物仿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启动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时,总会有一大堆服务程序被调入到系统的内存中。但是,这些服务程序有很大一部分是我们根本不需要的。如果Windows在每次启动时自动加载和运行这些无用的服务程序,将延迟系统的启动速度,并会占用许多宝贵的内存资源。实际上,利用Windows自身内置的服务管理工具,可以控制这些Windows服务程序。>>  相似文献   

8.
Windows2000平台下精确定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indows2000操作系统以其良好的性能取代了Windows95和Windows98,广泛出现在计算机应用领域。本文对Windows2000的实时性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在控制领域应用中实时性的不足,提出几种达到精确计时实时控制要求的解决方案,重点介绍了通过对8253定时器直接编程,利用VxD编写中断处理程序实现高精度定时实时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Windows 95下实时控制软件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传日  袁宏杰  易萍  程慧 《测控技术》2000,19(12):32-34
分析了中断的原理与延迟以及系统响应的实时特性,介绍了Windows 95下对硬件I/O端口和内存物理地址的访问原理.分析了DMA编程的特点。了解和掌握这些特性,就能在系统对实时性要衷不高时。利用Windows 95操作平台设计控制系统的软件。  相似文献   

10.
相晖  王学宝 《计算机工程》2010,36(10):245-247
介绍一种高性能串行通信芯片PEB20534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从硬件角度解析其多级FIFO、DMA控制和中断系统,讨论软件设计中的链表结构初始化和中断处理过程,并给出具体设计流程。利用该技术开发的基于链表结构的同步串行通信板具有工作稳定、数据传输可靠、工作模式随意配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Windows CE下的串口驱动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驱动程序及串口驱动的开发和设计是构建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介绍了Windows CE下的驱动程序的结构、开发过程及Windows CE的中断处理过程,提出流接口和分层相结合的驱动程序设计方案,给出Windows CE 下串口驱动的具体开发过程及串口驱动的中断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基于FIFO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据采集系统是工业CT(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ICT)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数据采集系统工作的稳定、可靠和一致性,对于研制和改进其质量和提高工业CT整体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程序查询的数据传输方式会因为其它程序的中断造成数据丢失,针对这一问题,对工业CT的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设计与研究。将程序查询方式改为中断方式,在计数逻辑电路的数据通道前端加上FIFO缓存,从而保证了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可靠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详细介绍了多串口、多中断通信接口模块设计中的中断扩展技术、TL16C754串行接口芯片的FIFO使用和读写时序控制技术,给出多串口、多中断通信接口模块的具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Dying 《电脑迷》2010,(20):52-52
故障现象:戴尔Studio 1536笔记本安装Windows 7系统后,启动速度比用Windows XP慢了不少,和朋友配置差不多的笔记本电脑相比,进入Windows 7也需要较长时间,已经使用驱动精灵将驱动升级为最新版了,也未安装第三方软件。  相似文献   

15.
Windows CE.net设备驱动程序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Windows CE.net的平台结构,阐述了Windows CE驱动的系统结构,对驱动中断处理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以LCD驱动为例,简介了嵌入式Windows CE驱动程序的开发讨程.  相似文献   

16.
Windows9x/NT及2000下中断驱动程序的统一化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Windows9x/NT及Windows2000操作系统,利用Windriver工具包,实现了在多种操作系统下对硬件中断驱动程序进行统一化处理,保证了程序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良好的移植性和兼容性,并给出了用C语言编写的程序实例。  相似文献   

17.
基于PXI总线数据采集系统的中断处理机制和DMA编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敏 《测控技术》2005,24(9):36-38
介绍了基于PXI总线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断处理机制和中断程序的设计以及DMA传输的编程实现,给出了驱动程序设计的关键部分.在Windows 2000操作系统下,该系统可以在64 MB/s的速度下实现无丢失的数据传输存储操作.  相似文献   

18.
中断延迟是实时操作系统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其通常指外部设备发出中断请求至操作系统中断服务例程执行第一条指令经过的时间,而中断延迟的精确测量对于定量分析实时操作系统实的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MPC8641D双核PowerPC片上系统可编程中断控制器的高精度时钟,实现了核间中断及定时器中断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中断延迟精确测量。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中断的延迟特性具有显著差异,核间中断和定时器中断的最坏情况延迟分别为1060纳秒及2540纳秒,而核间中断延迟和定时器中断延迟受不同类型负载的影响程度也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9.
文中讨论了Windows2000环境下I/O端口中断驱动的实现,并结合实验讨论利用硬中断技术在驱动程序中进行实时处理的方法。该方法获得了比系统中现有的定时机制更短的定时基准。文中给出部分程序代码。  相似文献   

20.
以研华 MIC-2718型数据采集板为例,介绍了采用先进先出(FIFO)技术在Windows CE.net环境下实现高速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方法,详细分析了从FIFO缓冲区写入和读出数据的整个过程.本设计中使用FIFO技术既提高了数据采集板的工作效率,又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可靠性,经过测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