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日本宇部丸善聚乙烯公司打算在其低密度聚乙烯(LDPE)业务部分创造增值包括其由环管工艺制得的核心LDPE产品,及通过茂金属催化剂产生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相似文献   

2.
正兰州石化茂金属聚乙烯技术突破,是中石油首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技术。5月26日,是个让兰州石化聚乙烯人无比自豪的日子。这一天,第一批合格茂金属催化剂聚乙烯管材料m PE3010牌号产品从石化厂聚乙烯联合车间6万吨/年低密度聚乙烯装置成功产出。这标志着兰州石化首次生产茂金属聚乙烯产品获得成功,填补了该项技术及产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几种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传统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结构(诸如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短支链和长支链)和熔体流变性能间的关系(包括动态粘度、储能与耗能模量、松驰谱与松驰谱分布宽度指数、零切粘度、粘流活化能、以及表观剪切粘度、临界剪切速率、熔体强度等)。研究了这些性能对吹塑薄膜加工行为的影响。聚合物主链上存在长支链改变流变特性。在加工性能差的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加入10%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能显著改善其加工性能,而薄膜物理机械性能降低不多。  相似文献   

4.
ExxonMobil化学公司推出了一种新型高密度聚乙烯牌号——HDPEHTA108。为共挤出或聚乙烯薄膜掺混料提供优良的刚性和阻隔性能。当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或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掺混时,这种新牌号还能改善加工性能。由于显示如优良的刚性和水蒸气阻隔性能、可控凝胶含量和易加工性,  相似文献   

5.
齐姝婧  刘宏吉 《石油化工》2004,33(Z1):460-462
茂金属聚乙烯催化剂是一种具有均匀的活性中心、分子裁剪性和结构可控性的新型催化剂,用它催化可制得具有特殊性能的聚乙烯.综述了茂金属聚乙烯催化剂的结构特点及产品特点,并介绍了茂金属催化剂在国内外聚乙烯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茂金属LLDPE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旭荣  徐君庭  封麟先 《石油化工》1999,28(11):784-787
茂金属催化剂具有单一活性中心的特点,同时通过改变催化剂结构能相应地对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裁剪”[1],因此茂金属聚烯烃的研究和开发近年来得到普遍重视,Exxon、Dow、Hoches等公司已推出各自的具有优异性能的茂金属聚合物产品。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是目前产量最大的茂金属聚烯烃品种,同传统Ziegler-Natta催化剂制备的LLDPE相比,它具有一些独特的结构特点,从而导致了不同的应用和加工性能,本文就这一方面进行简要综述。1 茂金属LLDPE的结构特点通常认为在传统Ziegl…  相似文献   

7.
据“《塑料与橡胶周刊》,2008-04-02”报道,2008年4月初,美国Exxon-Mobil公司推出了新的茂金属聚乙烯(MPE)材料。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混配物相比,用新MPE生产的薄膜具有更好的柔性,用途广泛,同时可简化配方、挤压加工节能、提高薄膜生产线产量,可替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我国高压低密度聚乙烯(LDPE) 供应现状、市场需求、市场应用领域和近几年来国内外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并结合近来茂金属催化剂和LLDPE 的新发展,分析了LDPE 所面临的市场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正>经过西北化工销售公司的大力推介,独山子茂金属低密度聚乙烯的加工应用试验获得成功,4个牌号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达到重包装膜技术要求,完全具备成熟的量产条件,并获得终端客户的长期合作订单。茂金属聚乙烯因其兼具薄膜生产减薄性能和良好的力学韧性享誉业界,市场需求逐年增长。国内市场,美国埃克森、陶氏化学和日本三井的同类产品占据市场。为推进高端产品的国产化,近两年来,独山子石化、独山子研究院和西北化工销售三方密切联动,潜心技  相似文献   

10.
胡友良 《石油化工》2017,(6):651-659
对烯烃配位聚合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评述,主要内容包括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和聚合反应,并对过去在此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简单介绍。涉及的催化剂有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和非茂金属催化剂;介绍的聚合反应有功能化聚烯烃的制备,原位共聚合反应制备线型低密度聚乙烯,链穿梭聚合反应制备烯烃嵌段共聚物,配位链转移聚合反应制备端基功能化聚烯烃。最后,对聚烯烃的研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一代大面积焊接板壳式换热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一代大面积焊接板壳式换热器保留了板式换热器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的优点,克服了换热面积小、使用温度和压力低的缺点,因而其使用范围几乎与管壳式换热器相当。其板片由水下爆炸成型,单片面积几乎没有限制,目前已有15000m~2换热面积的板壳换热器问世。介绍了这种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在重整、加氢装置中的应用。全面比较了各项使用性能及经济性,指出大面积焊接板壳换热器是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中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效换热设备之一。  相似文献   

12.
Profibus-PA现场总线技术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场总线技术具有数字化、全分散性、开放性和互操作性等特点,是当今炙手可热的自动化技术.Profibus现场总线是使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其应用领域包括制造业自动化,流程工业自动化,楼宇自动化,交通电力等.通过分析对比Profibus-PA和Profibus-DP,Profibus-FMS的差异以及各自的应用范围,阐述了Profibus-PA的特点与优势;着重研究了Profibus-PA的体系架构、通信协议、接口技术等内容,并给出了工程应用实例;Profibus-PA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性能,降低工程造价,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总线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介绍 CAS型沙漠腹地筑路新材料的性能、施工工艺及工程应用实例,进一步通过经济分析指出了该材料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三维地震资料已基本全区覆盖,但由于受复杂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的影响,以及以往采集方法及设备的局限,地震资料整体表现为低信噪比、低分辨率和波场复杂的特点。因此,该地区地震资料的使用有其特殊性。根据地震资料可用程度或油田勘探开发的地质需要,将该地区地震资料的应用划分为三个递进的层次,即构造解释、隐蔽圈闭识别和储层参数预测。具体介绍和分析了高邮凹陷每一个层次地震资料应用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石化西部新区勘探前景广阔,但地表与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勘探难度大。与此相似,地质构造特征复杂的合肥盆地,通过综合物探技术全面实施,解决了基础地质问题,获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类比西部新区,指出了综合物探技术在西部新区的应用条件和应用方向,认为物探技术综合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复合射孔将射孔和高能气体压裂联合作业,具有穿入深度大、产生的裂隙多、近井地带的渗流面积大大增加的优点。为此,从复合射孔理论依据出发,分析研究了王541地区应用复合射孔技术的可行性,认为该区块E3s中储层石英含量高,且孔喉均质性好,在该地区应用复合射孔技术有利于保障孔眼孔喉及压裂裂缝的稳定性。通过分析比较常规射孔和复合射孔的应用效果,发现只要区块选择得当,复合射孔技术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红岗地区多种录井技术综合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松辽盆地红岗地区岩屑显示级别低、气测录井异常显示值低和油层电阻率偏低,这种“三低”特征给利用传统录井手段识别与评价油气层造成了很大困难。针对这一特征,在概述造成该地区“三低”特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PDC钻头钻井条件下的岩屑取样与分析手段、气测录井异常显示值低的全烃冲淡系数校正、低电阻率油层的识别以及录井新技术的综合应用。不同手段及方法的配套应用,提高了红岗地区油气层的识别与评价效果,松辽盆地红岗地区的录井作业实践表明,多种录井技术综合应用是解决录井资料质量问题、提高油气水层解释符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低毒油基钻井液在南海西部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低毒油基钻井液在南海西部海域钻井作业中的应用情况,对该钻井液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应用工艺的完善措施。低毒油基钻井液具有环境安全、井眼稳定、润滑性好、抗污染能力强、对油层损害小、抗腐蚀性好等特点。认为在近一段时期内还可能继续使用低毒油基钻井液对付特殊井的井眼问题。指出今后海上使用低毒油基钻井液需进一步完善应用工艺,尤其要注意对固相控制设备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最大似然法储层预测软件的原理及应用情况。通常储层预测采用的是多元线性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很少用到最大似然法进行储层预测的,而最大似然法分类能力比较强,可以由单井出发进行多井外推预测,从而较精确地预测了储层和油气情况。通过在实际生产工区的试验应用,该方法可以将整个工区清楚地分类,对提高储层油气预测精度,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后效气测资料在控制钻井液密度值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钻井过程中泥浆密度需要及时调整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利用后效资料合理调配钻井液密度值的方法,首先分析确定了井筒内压力状态与气测数据间的关系,其次按照一定时间间隔选取相对应的气测数值与泥浆密度值,进而运用气测数值与钻井液密度值绘制出1条曲线,并利用该曲线的变化区分出过平衡状态区,近平衡状态区和欠平衡状态区,其中近平衡状态区即为合理的钻井液密度值区间,该方法应用于青海这木盆地北缘的某口气,水显示异常活跃的预控井中,显示出应用简单灵活,方法实用,有利于钻井安全等优点,真正做到了“压而不死,活而不喷”,开辟了后效气测录井资料应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