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在春 《风景园林》2014,(3):144-145
今天参加孟先生学术研讨会我非常高兴,非常荣幸。我是1957年入学的孟先生的学弟。孟先生和杨先生辅导我们实习,参观学习,给了我们很多知识。孟先生一生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我作为一个很不会讲话的人觉得很激动,想说的话却难以表述。孟先生20多年前出的《孟兆祯文集》我有幸在网上买到也拜读了。去年孟先生亲笔签名送给我最新巨作--《园衍》,我又认真拜读了。而且将前后两本书作了对比分析。《文集》对避暑山庄作了全面深入研究,提出了避暑山庄园林艺术理法赞;还有《园林工程》的主要篇章,文集更重要的内容是在《中囯园林艺术》一文中总结出中国园林艺术的基本理法--九条理法。后来我又粗读了《园衍》,虽然还没有很好消化。孟先生对中国传统园林做了系統、全面的研究,又修改调整提出了中国园林理法新九章。20多年前的老九章变成了新九章。我认为新九章是《园衍》的核心,是精华。《园衍》是《园冶》的衍续,《园衍》就是当代的《园冶》,是中国园林的最新成果。孟先生的理法九章是对《园冶》的发展,对中国园林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作者认为《园林述要》是一部可以传世之作,堪称《园冶》“现代版续编”。它传承、发扬和发展了以《园冶》和计成、李渔等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园林学理论和实践的精华。《岭南庭园》展示和剖析了作为私家园林范例的岭南庭园设计手法上的固有特征,有着长久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夏丽森 《中国园林》2012,28(12):43-47
计成的《园冶》在欧美的传播与西方学者和园林爱好者对中国园林的熟悉程度密切相关。20世纪上半叶,童寯于1936年首次以英文文章提到《园冶》,直接影响到瑞典学者喜龙仁将部分英译文于1949年发表。玫萁.凯瑟克1978年发表的有关中国园林的著作也让更多读者认识了计成,此后,西方对中国园林的研究迅速发展。1988年出版了《园冶》英译本,1997年出版了法译本,受到学术界内外读者的欢迎。《园冶》设计原理亦体现于西方一些中式庭园。目前欧美学术界有关中国园林历史、文化的研究空前繁荣。  相似文献   

4.
梁郭睦 《中国园林》1998,14(1):15-16
《园冶全释》商榷梁敦睦重庆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400039)关键词园冶商榷中图分类号TU-098.4《园冶全释》是张家骥先生根据曹汛先生的《〈园治注释〉疑义举析》对陈植先生所著《园冶注释》所做的全面梳理后的成果,为读者研究《园冶》提供了更多的资料,实...  相似文献   

5.
吴肇钊  陈艳  吴迪 《风景园林》2011,(6):98-100
《园冶》为世界最早记述造园的不朽著作,具有学术理论、实际运用、国际交流的重大价值,但不少内容令人似懂非懂,对造园实践的指导作用难以发挥。用江南园林实景的手绘图画来图释造园是读懂《园冶》的最佳方法之一;而谈艺术创作的"园说""借景"二篇则用传统山水画释义,总计例图超千幅;结尾增加的"海外交流篇",附219幅传统园林设计的...  相似文献   

6.
《园冶全释》商榷(续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敦睦 《中国园林》1998,14(3):47-50
《园冶全释》商榷(续一)梁敦睦重庆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400039关键词园冶商榷中图分类号TU-098.4六关于《相地》的注释问题〔1〕“园基不拘方向”,(按语说园基方向一是指园基与住宅的相对位置;二指园基的形状,指基地的长轴方向。)按:不应孤立理解...  相似文献   

7.
陆汉洲 《建筑》2014,(20):59-61
缘于一部《聚焦中国民工》,我被誉为"中国农民工问题专家";缘于一部《聚焦中国建筑业》,我也成了业内的"名人"和"名家"。一个缘字,寓意简单又深邃。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或许总有一些命中注定。恍若茫茫人海中的相遇、寂寞旅途中的牵手。结缘《建筑》,是我人生之幸。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精彩的人生。我人生凸显的精彩为"人生三部曲":一曰军旅人生。我有近20年的军旅生涯,它铸就了我坚韧和执  相似文献   

8.
"如画"是18世纪后期随浪漫主义而出现的一个美学概念.它强调粗糙、复杂、原真、非规则等审美价值.这种非对称、非工整的"如画"美学观,对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诞生产生了影响.相似的是,中国传统园林中"如画"般的造园理念也力求突破规整对称.中国传统园林的"如画"与西方现代建筑中的"如画"是否存在共通性?文章试图通过梳理中西方"如画"观的发展,探索中国园林与现代建筑的相似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中国建筑走向现代性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王睿隆  边谦  孟兆祯 《中国园林》2021,37(1):133-138
“琼华仙玑”是第十届江苏省园博会仪征室外展园,以《园冶》“时宜得致古式何裁”作为设计的指导纲领,以“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强调的“借景”作为核心理法。以《园衍》“中国风景园林设计序列”包含的明旨、问名、相地、布局和理微等环节展开设计,在“美丽中国”建设的情境下对古代文人写意自然山水园在当代展园的承衍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刊首语     
《风景园林》2014,(3):4-5
孟兆祯院士于上世纪50年代就投身于祖国的风景园林事业,我当时就和他有所接触,多年来他一直探索能体现中国文化内质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法体系,在中国园林理论经典--《园冶》的研究上颇有建树。这本在西方被誉为与阿尔伯蒂《建筑十书》相提并论的园林巨著,因时间久远、文字桀骜难懂难以为现代人理解,孟院士用现代语言加以再阐释,并将其化入当代的传承、应用与实践中,形成了他的新作--《园衍》。《园衍》的内容非对传统造园方法的一般叙述,而是加入了自身的体会,将源于中国文化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系统化、理论化,书中结合了他自身的实践,立题构思独到,行文发人深省,体现了对中国传统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的传承和创新,足以给当代以启发。  相似文献   

11.
陈添赐 《中外建筑》2024,(2):112-115
《园冶》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造园瑰宝,是造园学的第一部传世专著。文章旨在从《园冶》探析余荫山房的营造,根据《园冶》中的屋宇、掇山和借景三方面,研究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古典园林——余荫山房的造园手法。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通过对余荫山房布局、屋宇营造、掇山景观和借景营造的详细讨论,总结出随曲合方的空间布局、因境选形的掇山营造以及务实与归隐的借景意境。结果表明,《园冶》对余荫山房的营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展示了岭南园林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文章延续补充了《园冶》应用于中国园林的研究,然而,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园冶》与岭南庭园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该景区是精品园的特色之一.可看做一个低密度别墅庭园区。它向人们展示了11个精致的小庭园,在提供庭园布置典范的同时,也激发了人们装饰家居、庭园的热情。景区通过种植花篱、花带来分隔内外空间,使这里成为精品园的园中之园,游人可以在游览大庭园的同时进入到各个小庭园中。景区内的开放场地上种植了梧桐、槐、桑等农家小院常用的树种.给人以亲切感.让人有回家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两种如画美学观念与园林》一文对于中国园林中"如画"的论述过于简单而笼统,认为"如画"观念不重具体视觉形式的认识则与造园史实相悖,也影响到以此为基础的中英"如画"造园比较结论的有效。对此,在中国园林历史语境中分别对"如画"在园林欣赏与园林营造中的发展进行梳理,并就"如画"造园的形式关注问题进行专论,从而丰富对中国园林文化中的"如画"论题的认识,也为中英两种"如画"园林的比较提供新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阴帅可  杜雁 《建筑师》2013,(5):96-100
作为兴造的首要环节,"相地"篇在《园冶》全书中至为重要。文章从中国传统层次性的空间秩序认知出发,通过宅园与别墅园的区分,解读该篇六种用地的分类;并进一步在传统关联性思维背景下,分析计成对"地有异宜"和"人有异宜"的考量以及意境的营造与体验,尝试分析文本本身对"相地合宜"的表达与阐释,深入挖掘该篇蕴藏的设计内涵。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22)
《园冶》是明末造园家计成创作的中国最早的一部系统阐述造园原理和总结艺术理论的专著,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和审美特点。文章从美学和设计的角度研究《园冶》,探讨其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6.
<正>1、中国传统园林掇山理法研究的现状与难点"掇山",出自中国明代造园理论专著《园冶》,指的是在园林中修建假山,又称作"叠山"、"堆山"[1]。"理法"指规则、法则,即中国古典园林修建假山的制度和手法。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理水、建筑、花木构成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要素。它既是一项技术和工艺,又是一类专门的艺术。古代将造园师称为"山子",如与建造家"样式雷"齐名的造园家"山子张",足见掇山对于园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潮阳西园是岭南近代营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私家庭园,它以中国传统园林为基础,在造园艺技方面,继承了岭南传统庭园的精髓,又对西方园林的形式美学有相当的模仿,并运用了近代新材料、新技术大胆创新,吸收西方园林的技术与艺术,中西合璧,勇于创新,并因此成为粤东地区乃至岭南的近代著名私园,其创作思路和艺术风格至今仍值得借鉴和吸收,为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自我、景致与行动:《园冶》借景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仕达  孙田 《中国园林》2009,25(11):1-3
关注了17世纪的造园名著<园冶>,并以末章"借景"为焦点.作者要旨有二首先,细读借景篇,提出一个关于"借景"概念的新认识;其次,阐明"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的意义.论述涉及2方面的想法:其一,以往论者多以<园冶>典故为装饰,非关概念性的理解,本文摒弃此种观点,从而取得论述的基本动机;其二,以比较哲学家吴光明的著作为本,进而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世界建筑》2020,(8):88-93
<正>树林漫步心蒙幼儿园的前身是一所小而美的"家庭园",仅能容纳约20个孩子,是在当地一位难求的顶尖园所,在亚洲蒙氏园圈子里也小有名气。业主夫妇走遍全世界寻访最好的幼儿老师,希望将原有"家庭园"升级为梦想中的"幼儿园"。为避免被资本和盈利绑架,他们拒绝了络绎不绝的投资人,不过这也为新园选址带来了极大挑战。新园选址位于厦门岛的海边,原始建筑为形似邮轮的高层裙房,非常依赖于人工照明,同时也缺  相似文献   

20.
贾珺 《中国园林》2015,(2):106-109
明代计成的造园理论名著《园冶》中包含大量的历史典故,语句深奥,难以全盘索解。其中《兴造论》中有"陆云精艺"一句,存在疑义,各家注释未臻完善。通过仔细审读原文3处相关记载,针对《〈园冶〉"陆云精艺"句疑义试析》一文所论证的"陆云精艺"应为"陵云精艺"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此处的"陆云"实为人名而非建筑之名,并对陆云代表作《登台赋》的写作背景和具体内容进行相应的解读,以供参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