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染色核海水养殖珍珠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市场上出现了不少五颜六色的海水有核养殖珍珠,这是广西某公司于2002年开发的一种新技术,利用带有色彩的动植物营养素,在对珍珠贝进行插核手术前,对珍珠核、移植细胞片进行处理,这样获得的有核养殖珍珠因为核的颜色透过薄的珍珠层而呈现出核的颜色,主要有玫瑰红色、翡翠绿色、海水蓝色和银灰色.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这类带染色核的养殖珍珠在放大观察下都显示明显的核的平行条带;珍珠表面的瑕疵和裂纹都没有颜色浓集的现象;在反射光下,经放大在孔眼处明显可见颜色很浓的核和其表面的无色珍珠层;在紫外光下观察,它们常有紫外荧光;在分光镜下观察,可见吸收光谱;通过孔眼测试,核的拉曼光谱显示出比表面珍珠层明显强的荧光背景.  相似文献   

2.
珍珠市场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的人工养殖珍珠走向国际珠宝市场当前世界所产珍珠除极少数为天然外,绝大多数属人工养殖珠,包括海水养殖与淡水养殖珠,养殖珠还可分有核养殖与无核养殖珠,海水养殖珠几乎部是有核的,淡水珠几平部是无核的。当前我国所产珍珠除少数地区及少数产量属有核珍珠外,多数地区与多数产量属无核珍珠。近年来,我国出门的多为  相似文献   

3.
加工前与加工后的珍珠、黑色与白色杂色的珍珠、粒径大与粒径小的珍珠,天然珍珠与人工养殖珍珠,海水养珠与淡水养珠、有核珠与无核珠,其价格是不同的,有的相差悬殊。如海水人工养殖黑色珍珠与海水人工养殖白色珍珠,其价格相差甚远,前者通常比后者的价格高出几倍。一、海水养殖黑色珍珠此类珍珠主要产于夏威夷、大溪地、法  相似文献   

4.
养殖珍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珍珠的表面和内部结构特征的观察,对产出珍珠的蚌的大小、体色、健康状况、产珠部位与珍珠的质量(光泽、颜色、形状、大小等)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珍珠的质量主要由珍珠的成分和结构决定。蚌或贝的种类、生长条件、养殖技术以及养殖厂的管理技术水平对珍珠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染色对海水珍珠结构和表面光泽的影响以及染料的主要渗透途径与结合部位,通过对比染色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宝石显微镜,对染色前、后的海水珍珠样品表面和内部特征进行了观察与分析,采用显微分光光度-偏光显微镜测量染色前、后海水珍珠样品的表面反射率变化以及运用红外光谱测定染色前、后海水珍珠样品的成分。结果表明,在染色过程中,染料是通过海水珍珠珠孔处珠核和珍珠层间的有机质空隙以及漂白造成海水珍珠表面有机质疏松结构而渗透到珍珠的内部,主要与海水珍珠内的有机成分作用而使其着色。染色后海水珍珠样品的砖墙型层状结构未改变;染料对海水珍珠表面的有机质疏松结构具有填充作用,增强了其表面的镜面效应,使光泽度增强。  相似文献   

6.
高亚峰 《珠宝科技》1999,11(1):14-16
海水养珠均采用有核培殖珍珠法。其方法为将母蚌的触脚切开一条沟,放入一颗作珍珠母的小珠子和一片包珠子的织物,由母蚌分泌珍珠质,将珠母包裹而形成圆形珍珠。淡水养珠分为有核养珠和无核养珠。有核养珠和海水养珠相同,淡水无核养珠是由日本人首创,称为琵琶湖珠。方...  相似文献   

7.
南洋珍珠业喜忧参半郑恒有南洋珍珠是指南太平洋海域所产的珍珠。是一种人工养殖的海水珍珠,是一种插核养珠。所插珠核,体积较大,常常插单个核,养殖时间相对较长,通常养殖几年。所产珍珠分白色系列与黑色系列两类。前系列主要是白色、银白色、银灰色等;后系列主要为...  相似文献   

8.
浅表层加色处理金色海水珍珠的谱学鉴别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珍珠市场中染色处理的金色海水珍珠的染料类型尚不明确,鉴别难度大。通过对一些浅表层加色处理金色海水珍珠样品的表面特征、紫外-可见光谱、拉曼光谱研究发现,浅表层加色处理金色海水珍珠的剖面特点与金色海水珍珠的一致,剖面珍珠层的颜色由内向外颜色变浅,同心环状分布,这与传统染色处理金色海水珍珠的剖面特征不同。浅表层加色处理金色海水珍珠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具有398nm处的吸收峰,是由人工染料造成的特殊吸收峰,具有鉴定意义;浅表层加色处理金色海水珍珠的拉曼光谱和金色海水珍珠的一致,且没有传统染色处理金色海水珍珠拉曼光谱的强荧光背景,可能是染料沉淀极少所致。  相似文献   

9.
张丽 《中国宝石》2010,(4):238-239
颜色是评价珍珠品质的重要因素,珍珠的颜色丰富多彩.颜色差异直接影响其价格高低。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改色珍珠.特别是辐照处理改色珍珠。由于各国对有关珍珠改色的具体技术方法和工艺细节严加保密.限制了珍珠改色机理的研究和我国珍珠改色技术的发展。本文以海水养殖珍珠和淡水养殖珍珠为研究对象,通过辐照处理改色实验.对珍珠辐照处理的改色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与天然黑色珍珠进行了系统分析比较。为它们的鉴别提供了有效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10.
养殖珍珠的辐照处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电子加速器对淡水和海水养殖珍珠进行辐照实验, 获得了大量的辐照改色样品. 实验表明, 辐照产生的颜色是稳定的, 辐照后珍珠不具有残余放射性. 淡水珍珠辐照改色的效果明显, 海水珍珠只能得到稍带银灰色的效果. 为了探讨珍珠辐照改色的机理, 对天然的文石和方解石晶体也进行了辐照实验. 通过系统对比辐照前、后珍珠的各种性质, 总结了辐照珍珠的鉴别特征, 讨论了辐照改色的机理. 认为珍珠中的有机成分与水的放射化学反应及Mn在辐照过程中的氧化作用是珍珠辐照改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海水珍珠加工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海水珍珠(Chinese Cultured pearl),又称南珠,主要是采用马氏殊母贝(Dunker)通过插核育珠而成的海水养殖珍珠,南珠遐尔闻名,饮誉中外。广东湛江、广西北海和海南陵水为我国南珠的主要产地,北海合浦南珠和湛江流沙南珠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珠经过加工(包括前处理、漂白、染色和抛光),可以明显提高其附加值,满足市场需要。加工技术在振兴南珠产业中具有拳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喻达辉 《中国宝石》2010,(3):190-191
我国已成为世界海水珍珠生产第一大国。但珠层薄、质量差、价格低,严重制约海水珍珠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红艳 《中国宝石》2010,(1):101-101
由地质出版社出版的《系统宝石学》以及国内的宝石学编著《有机宝石与投资指南》中介绍珍珠的矿物成分特征时,几平都是采用孔蓓、周佩玲的观点,认为珍珠是由文石和方解石组成.并且文石的含量直接影响珍珠的质量.即文石含量越高珍珠质量越好。这些都是以海水珍珠为研究对象得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张丽 《珠宝科技》2010,(5):53-56
市售染色处理金黄色海水珍珠染色机制尚不明确,文章通过等离子体质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对天然和经染色处理后的金黄色海水珍珠进行了对比测试分析,重点探讨了其颜色特征与微量元素含量及拉曼光谱特征之间的关系,提出染色处理金黄色海水珍珠的肉眼和谱学鉴定特征为:在瑕疵、孔眼及裂隙处有颜色聚集,在拉曼光谱中,染色品种均显示很强的荧光背景。  相似文献   

15.
彩色珍珠养殖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懂一点珍珠养殖知识的人都知道,它是由于异物侵入贝类的外套膜后,贝类受到刺激不断分泌许多粘液(即珍珠质)把这异物层层围住,经过一段时间便形成的。过去在珍珠养殖过程中,珍珠核(即人工插入贝类外套膜的异物)是用贝壳经切削加工制成的,通常制成圆形颗粒。在珍珠的自然生长过程中,有时会形成一些色彩鲜艳的珍珠,但一般均是白色的。为了适应珠宝首饰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国内外近年纷纷开始彩色珍珠养殖法的试验研究,已取得可喜的成功。采用这些方法养殖珍珠,可以按人们的需求来生产各种颜色和光泽的珍珠。下面介绍其中的几个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作为大颗粒、圆度好、光泽亮丽、色彩丰富的淡水有核珍珠的代名词,"爱迪生"珍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特有的紫色和金属色品种更是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与此同时,"爱迪生"珍珠的颜色成因受到各方面的质疑,且其染色仿制品也逐渐流入市场。为了更好地鉴别"爱迪生"珍珠,准确地将其与染色仿制品进行区分,笔者通过放大观察、珠层厚度、发光图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拉曼光谱等测试方法,对15粒不同颜色品种的"爱迪生"珍珠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宝石学特征研究,并重点对比分析了"爱迪生"珍珠与染色仿制品以及紫色淡水无核珍珠的颜色成因。研究发现,彩色"爱迪生"珍珠的拉曼光谱中出现与天然色素多烯(聚乙炔)化合物有关的1 121~1 132cm~(-1)和1 503~1 524cm~(-1)处吸收峰,可作为"爱迪生"珍珠颜色成因的主要鉴定依据。而染色样品可通过放大观察、异常的荧光发光图像以及染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峰与其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17.
珍珠的诞生珍珠产于珠蚌内。其形成的原因是:有异物进入蚌的外套膜内,蚌本身受到刺激,却又无法将它排除时,便分泌钙碳酸盐与真珠母将它包覆,此分泌每天约3~4次,每次涂满的厚度仅0.5微米,需2~5年的时间,才能长成宝石级品质的珍珠。珍珠皮层的硬度不高,摩氏硬度在2.5~4之间,海水珠的比重约2.66~2.76,淡水珠的比重约2.76~2.78。珍珠的养殖过程养殖珍珠得从养殖母蚌着手,母蚌需养殖于阴暗、干净的水域,耗时3~5年可长成,长成的母蚌被殖入以贝壳磨圆的“种核”,种核约5~7mm,种核大小将影响珍珠形成后的尺寸。殖核的技术非比寻常,必须在3分钟以最熟练的手法,将种核殖入母蚌的外套膜内,每个母蚌约可殖入3~5粒种核。接着,母蚌被排成列、夹入竹编之网内,吊起来垂放进海里,这时间通常选在每年3、4月,因此时的海水温度最适宜母蚌外套膜伤口的愈合。母蚌自海水中吸收钙质,并用来制造珍珠层,养殖期间,养殖者要不时巡视是否有海藻、杂物黏附在外壳上,若有水草或寄生物则必须除去。经过2~5个春去冬来,悉心照料,便可准备收成了。据统计,每年11月收获的珍珠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8.
各类金色海水珍珠的呈色属性及UV-NIS 反射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各类金色海水珍珠的呈色属性、改色处理及其鉴定问题,采用LA-ICP-MS、拉曼光谱仪、UV-NIS微光谱仪等测试仪器,重点对近期市面上出现的金色海水珍珠与染色处理金色海水珍珠样品的化学成分、拉曼光谱、反射光谱、呈色属性及表面微观特征进行了测试与研究。结果表明,金色海水珍珠样品的化学成分与UV-NIS反射光谱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依附并继承了金唇贝的基本属性,以356 nm(±2 nm)为中心的吸收谱带可作为识别金色海水珍珠是否染色的诊断性证据之一;颜色欠佳的海水珍珠通常采用人工有机色素予以染金色,经染色处理后的金色海水珍珠样品显示与金色海水珍珠截然不同的呈色属性和UV-NIS吸收谱带。浅表层染色处理金色海水珍珠样品通常在其珍珠表层形成厚约15μm(通常<20μm)、着色相对均匀的金黄色渗色层,其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呈现2组特征的吸收谱带:一组位于可见光蓝紫区427 nm(±2 nm)处,归因人工染色剂所致;另一组则位于紫外区353 nm(±2 nm)处,为自身的有机致色因子所致;深层染色处理金色海水珍珠样品沿其珍珠表层向内层形成厚约50~80μm、着色均匀的金黄色渗色层,由人工染色剂致特征吸收谱带主要位于可见光...  相似文献   

19.
王茀锐 《中国宝石》2001,10(2):175-175
珍珠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华文明5000多年历史中,有珍珠的记载就达4200年,珍珠在伴随人类走过的漫长岁月中,不仅作为物质财富供人享用,而且,还融入人类历史的文化长河,留下了一幅幅绮丽多彩的文化诗篇。传说,重达数千克的“世界第一珠——真主珍珠”,从不同方向观看,能发现释迦牟尼、孔子和老子三个圣像。巨珠是按养殖珍珠创始人、道教鼻祖老子所传授方法和所给之核符养殖出来的。贝蚌被植入核符后,备受折磨,之后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浙江省诸暨市的珍珠市场上收集到一种淡水养殖珍珠的标本。这种珍珠为淡蓝灰色.且光泽较好.在市场中很少见。笔者利用常规宝石学仪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对样品的宝石学特性和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