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灏  关景 《室内设计》2013,28(6):35-40
套内空间精细化设计是保障性住房节约套型面积、提高空间品质的重要方法。保障性住房作为面向城市中低收入阶层的住宅,具备一般住宅所需的功能空间类型,但在面积标准上,不能完全以住宅设计规范中为一般住宅设置的标准为参照。因此,本文从空间的功能特点与家具的布置方式出发。从人体工程学角度分析得出各个功能空间的极限面积,给出了针对保障性住房的面积参考值,并从二维、三维两方面整理出可用在保障性住房中的空间复合策略。  相似文献   

2.
厦门高层保障性住房户型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静默 《福建建筑》2009,(11):33-35,41
对厦门高层保障性住房户型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保障性住房户型设计的思路和理念,借鉴日本平民住宅户型设计的成熟经验,明确保障性住房户型精细化设计途径,达到提升保障性住房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正在转型,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不可逆转。城市大都会这种高度密集、高度综合和高度效率的聚居场所的产生是现代的社会和经济所需要的.保障性住房应运而生。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主要是依靠政府制度调配和国家资金支持。但作为我们设计师.面对量大而广的住宅设计,要对保障性住房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推敲.肩负起应尽的责任。本文通过对保障性住房公共空间设计的思考.分类探讨了居住区各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及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4.
在系统介绍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标准化设计体系的框架构成的基础上,运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从单元空间、户型模块、组合平面模块、组合立面模块四个方面,对保障性住房进行模块层级划分以及精细化设计,实现保障性住房全生命周期质量和性能的最优化。本研究旨在为深圳市保障性住房的设计与建造提供一套具有适应性与通用性的标准化体系,以规范设计的各个环节,确保保障性住房产业化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5.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为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特殊住房。但保障性住房的空间不公正问题有可能引发各种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本文选取鄞州人才公寓和东部新城社区2个保障性住宅项目,从建筑内空间公正、城市空间公正和空间品质公正3个方面分析项目中针对低收入人群的空间公正和空间关怀,解读空间公正对安置居民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晓红 《建筑学报》2022,(S1):75-80
为了更精准地确立保障性住房卫生间设计标准,从特大城市低收入人群对住宅卫生间选择志向的角度,基于实验调查及数理分析,得出在沪低收入务工者,在理想住宅卫生间格局、配置、面积等选择上,与其他人群相比,并不存在明显差别。该结论对保障性住房卫生间的精细化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大批量保障性住房快速建设中,采用标准化设计可以节约大量社会资源,提高建造品质。以地域的居住实态为基础,在借鉴和反思国内外先进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精细化、模块化与标准化设计,形成具有福州地域居住特色的保障性住房标准化设计,为住宅的部品化、工业化提供基础性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8.
住宅产业化是实现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的关键举措,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也将为住宅产业化发展提供良机。文章从保障性住房与装配式住宅各自优劣势之间相互促进的角度探讨在保障性住房中推广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的可行性,并结合国内保障性住房试点项目,从建筑设计、质量、工期、节能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为我国保障性住房实现产业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性住房建设已成为我国当前城市住宅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和谐社会建设和保持经济稳定发展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文章从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规划、设计、室内功能空间把握、住宅产业化技术、部品件应用等方面阐述个人独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住宅产业化升级的诉求不断提高,国家开始提倡在大量建设的保障房中推广产业化模式。作为住宅产业化的前提,标准化程度直接影响着保障性住房的建造成本、建设进度与工艺质量。通过户型功能模块标准化、建筑外立面标准化及建筑部件标准化三个方面,对保障性住房的标准化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得到适用于保障性住房的标准化设计体系,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保障性住房产业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代晓利 《规划师》2012,28(Z1):71-74
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已进入新阶段,如何做好保障性住房的设计必须探索新思路。香港小户型住宅的形成与规划设计基本是围绕着公屋建设展开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已经十分成熟。借鉴香港公屋的设计经验,以"集约化设计"为理念,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应优化楼面布局,充分利用空间,体现空间高效性与复合型,关注细部设计,体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2.
汤雪璇 《住区》2021,(1):62-68
深圳市保障性住房一直以来存在居住与就业空间分离的问题.与城市轨道相结合的保障性住房空间选址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社区日常通勤与服务配套水平.本文以深圳市光明区长圳保障性住房社区的空间选址与规划建设为例,阐述了保障性住房社区与轨道结合的选址与规划理念,提出了应形成与轨道站点沿线潜力用地结合的保障性住房选址方式,与轨道物业开发...  相似文献   

13.
保障性住房在建成使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居住人数会发生变化,对保障性住房套内空间配置就会有新的要求。文章主要对提高住房套内空间布局灵活性、适应性等进行研究,分析了住宅的套内空间配置设计,总结出保障性住房提高空间利用率的技术实现措施,促进保障房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中的一般性问题,从环境行为学角度探讨物质空间环境对社会行为和生活的影响,认为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要实现从满足基本居住需求到提供便利生活空间的转变。以两个南宁保障性住房项目为例,介绍在区位选址、生活配套、住房结构、公共空间、环境景观等方面的规划建设思路,探讨提升保障性住房居住与生活空间质量的具体手段,从而实现保障性住房从居住空间到生活空间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以北京市通州区古月佳园置换房项目设计为例,分析保障房项目设计由以往以"住宅单体"为重心的设计机制转向住区环境整体改造提升及精细化设计的策略,并针对公共设施配建优化、住区环境与秩序重置、外部空间与城市界面融合设计进行思考,提出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相关标准应从保量到增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武夷山市保障性住房为研究对象,总结了本市保障性住房的基本特点并归纳出适宜于保障性住房套型空间的设计原则,通过空间的共享使用、一次性装修储藏空间设计和活化架空层设计等手段来全面提升改善保障性住房的性能,给居住者在有限的住房面积内提供最佳、最适宜的住房品质。  相似文献   

17.
为顺应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转变保障性住房套型平面的设计思想与设计手法势在必行。以天津市已建成的保障性住房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调研,了解设计方案与实际居住情况的差异性,并从"功能"、"舒适性"与"空间关系"三个方面对户型平面进行量化分析,基于标准化、模数化以及舒适性的原则,提出以集成卫生间和集成厨房作为基础模块进行保障性住房套型平面设计的方法,实现套型平面的多样性设计,并作出户型模块的初步组合,分析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法的可行性,为实现保障性住房模块化建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保障性住房设计进行研究,引入CSI概念于保障性住房设计开发中,在分析了保障性住房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CSI住宅的耐久性、更新性和可变性等重要特点,从空间设计、套型拼接、使用功能、体量尺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综合,提出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9.
作为住居,保障性住房与普通商品房同样受到地域性人居环境要素的深层次影响。相对于商品性住宅而言,保障性住房往往在政策机制、室内空间、邻里关系及居住行为等诸方面具有独特性,这些特点是其区别与其他建筑类型的关键因素。目前,有关保障性住房的设计实践及理论研究则相对欠缺, 具有研究的迫切性及典型性。针对保障房的设计理论研究,应首先厘清保障房相对于商品房的差异化认知,持守保障房住宅的本原设计价值——保障性意图。本文的写作目的,正是从两者的比对中寻求保障性意图住居实现的理论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保障性住房目标人群的居住需求分析归纳出:居住需求可根据时间分为“永久性”与“非永久性”;居住空间可根据功能分考“核心”与非核心”功能空间:基于预期需求的住宅产品价值消费具有被动性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约束性条件,提出若干保障性住房的公共服务功能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