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评选建筑艺术优秀作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行 《南方建筑》1996,(1):20-21
关于评选建筑艺术优秀作品李行评选建筑艺术优秀作品,固有意义,却不容易。这主要涉及到观念和标准,那次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当代建筑文化沙龙、中国吓境艺术学会三方联合发起的“中国八十年代建筑艺术优秀作品”评选,组委会不划度框,不定调子,让200位建筑界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山寨建筑横行中国,从埃菲尔铁塔到丹麦的小镇,从伦敦塔桥到美国白宫,从天安门到世博中国馆……中国就像一个喜好搜集全球建筑怪癖的家伙,在很短的时间里尽其所能且最大限度地完成了这项搜集任务,五花八门的山寨建筑无所不“抄”,让人叹为观止。人们不禁要问,  相似文献   

3.
尚未了结的结语 我曾经在分析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时,将其比喻成为“影”——中国建筑的影,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甚至可以上溯到20世纪初叶它与中国建筑的发展几乎是形影相随。说她是中国建筑师的“情结”,似乎有时又被弃置一旁,甚至被斥为“包袱”、“绊脚石”,可谓爱、恨交加。但无论怎样评论,怎么看待,作为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民族在其历旧履新时终不可能“一刀两断”,加之作为一个奋发图强,从“三座大山”下解放出来,在多重外部政治压力下的新中国,带有强烈民族性和独立自主色彩的政治又使对传统的视角带有政治的功利性…  相似文献   

4.
“2004年.中国消费了全世界钢材总量的36%和一半的水泥。”“世界银行预测,从现在到2015年,全世界将有一半新建筑建在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如果不注重资源和环境保护.中国将偏离可持续发展目标。一个单体建筑的能耗和环境影响最多为70年,一个小城镇的能耗和环境影响将是一两个世纪。中国应尽快引入‘绿色建筑’概念。”在日前清华大学举行的建筑节能学术周上.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国际能源项目主任瓦特申表达了对我国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体会张一、熏陶与影响北京的传统建筑艺术,从以“大式”为蓝本的宫殿寺庙大尺度建筑到以“小式”为主的民居、四合院等,离不开以汉族文化为依据的“明”、“清”式的艺术和构造,基本上是四梁八柱的木框架结构。为了防寒、保温,屋面厚重,厚墙填充,向...  相似文献   

6.
萧默 《新建筑》2007,(3):59-62
从“建筑艺术”的文化性和中外文化的不同,论述了中国建筑应立足于本国文化土壤之上,慎言与西方的“接轨”;从建筑的双重性和建筑艺术的层级性、公众性,论述了“建筑艺术”只是指称建筑中的“艺术性”,“建筑”作为整体,不可能是纯艺术,仍应以满足包括功能在内的物质性为其首要的追求,慎言“艺术”。  相似文献   

7.
丰谷  小菡 《华中建筑》1994,12(1):1-10
此文转载自《中国当代美学思想概观》一书。文章一开始即以史学眼光审视,评判了几千年来在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因袭的建筑观-视建筑为“形而上”之“器”。新中国建立后以至那浩动的十年中,建筑,又曾一度被推上了带有普遍意义的意识形态领域的“上层建筑”高台,只有“阶级性”,“阶级斗争”才是判定建筑的内容与形式的绝对准则和标识,甚至设计人员只能是设计的“参谋”,这才是一种实际上的“畸形文化形态”。文章从美学角度阐释  相似文献   

8.
"亭"考     
张渝新 《中国园林》2002,18(3):76-79
以研讨中国建筑发展史的角度,从历代文学记载中来探究中国园林的标志性建筑-“亭”的起源以及它的形制的形式演变和发展。从四个部分的讨论,得出亭的起源可追溯到殷商时代的“台”,战国、秦汉时成为亭,东汉受佛教的影响,建造成佛塔,通过丰富的史料使读者直观地了解从汉末到唐代“亭”的演变。  相似文献   

9.
管凯雄 《新建筑》2004,(3):68-69
从“大象无形”联想到建筑设计,通过中国和西方建筑理论与实践的比较,指出“无为无不为”是建筑设计与实践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建筑要真正“生命力”必须恰如其份地体现建筑文化;其功能,造型,空间组合,从“里”到“外”,从“虚”到“实”,从“细”到“粗”....以卓越的“组合”能力对建筑的文化内涵充分表现,必然具有永恒价值,建筑师的真正水平,表现在处于同样外部制约条件下,对人类文化和建筑历史文化的感悟,把握和表征上,因此,建筑文化对于建筑师来说,自始至终都是起着支配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文从古代对“建筑”的认识入手,通过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对建筑词的统计和分析,纠正了过去的“建筑”一词来源于日本的误说,指出古人并没有把建筑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分支,而是将其列入典章制度的“政书类”和“经济汇编”类中,把有关建筑做法的记载作为辅助施政的手段或者工具。这背后是根深蒂固的中国儒学文化。这是中国建筑不同于其他国家建筑的根本之处,也是和近代中国建筑学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黄靖  徐燊  刘晖 《新建筑》2014,(1):144-147
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的整合是目前建筑教育的发展趋向之一,选取“可持续建筑”和“数字化建筑”两类代表课程,分别从建筑教育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学过程三个层次,剖析了英美建筑教育中对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的整合,归纳出“从理论到实践”和“从实践到实践”的思路与方法,从“它山之石”的视角对我国建筑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二千余年以来的发展是受生态环境和哲学思维所制约,就地取材,利用木结构中铺作层的高架减震性能,达到“墙倒屋不塌”的抗震目的。 近代中国建筑界对“唐风”建筑的研究与实践,无疑使中式传统风格建筑向前发展了一步。 “仿古建筑”的提法,不利于中式传统建筑向前发展,提出用“中式传统风格建筑”取代“仿古建筑”的称谓,以适应发展中的“中式建筑”。 目前,国内风景区的景点建设和文化遗址公园、寺庙建筑以及休闲山庄中仍以中式传统风格为主,在适应观光客流量大,消费需求的变化,为经济效益而商品化等因素带来的新问题,以实例进行探讨。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4.
龚文 《建材与装饰》2006,(14):24-26
众所周知,立邦在中国的成功,是其能跻身全球涂料业前十强的主要原因。从1992年进入中国至今,立邦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广建筑涂料,从最初中国消费者不知道立邦是什么、乳胶漆为何物,到现在“立邦”成为水性建筑涂料的代名词,销量占据10%以上的市场份额,客观上评价,立邦无疑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中国建筑防水行业迎来三十华诞。作为建材产业链中的一个小字辈,三十年来,建筑防水行业从萌芽到壮大,而今也有了自己的上市公司,还有数家正在运作上市。与中国改革开放相伴而生,中国建筑防水行业的发展也跟上了“中国速度”,从建材产业中异军突起,一呜惊人。众多防水企业早已不甘做“小弟”,他们要与那些建材“大佬”们一争高下。而他们叫板的最大资本就是防水这个朝阳的产业和自身企业正在逐步建立的品牌影响力。本人有幸赶上了这趟“早班车”,亲历了咱们防水行业这30年的巨变。而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防水行业30年间品牌的发展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16.
李华 《新建筑》2010,(4):57-57
汪原对2009中国建筑大事记总结的10个关键词,实际上涉及的是10个方面的主题。从第一个“迷茫”提出了学科自制和学科边界的问题,到最后一个,“回归”建筑教育上,在我看来,围绕着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建筑学学科自身的构建,包括它的职业化;第二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概念,对建筑意味着什么,更准确地说,对中国建筑界和中国建筑师意味着什么?与“中国”概念紧密相关的,是经常被视为他者的“西方”。如果说第二个问题是以“本土”为出发点的话,那么第三个问题可以称为“碰撞”——在急切地引入外来的建筑师、建筑作品、建筑思想、建筑理论的同时,又伴随着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制、焦虑与困惑。这三个问题相互交织,其核心是第一问题,即在当代中国,建筑能构建什么?它自身的定位、知识结构的组织、职业规范及活动的领域与责任。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岭南派建筑从地域环境条件出发,从规划和设计入手,营造宜人的环境,最大限度的节约材料、降低投入的设计理念与手法引出现代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并提出对当代中国建筑发展中关于“中国式建筑”的看法是:既适宜采撷丰富的中国建筑形式语言,又依据独特的中国建筑设计理念,采用现代的材料、结构与技术,为人们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建筑教育的历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巴黎美院(即:布杂)”建筑教育在中国从移植、本土化到衰败的一个发展史。如果从欧美国家建筑教育发展规律来看,“布杂”建筑教育的衰退大概是在1940年代前后的这二、三十年间发生的,从“布杂”的形式主义转向以现代建筑为基础的功能主义。而我们国家的“布杂”建筑教育则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9.
杨青娟  张先进 《华中建筑》2001,19(2):9-11,17
通过对大邑庆氏庄园这座乡土建筑的调查和研究,仔细分析其事有的外来文化影响的痕迹,并回顾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特别是与 庄园有关的历史,指出外来文化从传入到推动中国建筑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目前在中国是多阶段共存,而认为中国建筑要发展就必须解决对外文化“消化不良”的现象,化被动为主动,寻找中国的建筑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杨永生 《华中建筑》1998,16(1):13-18
“对话”涉及到建筑创作、建筑与历史研究工作、建筑教育、建筑评论、建筑科普等方面,实话实说,提出了许多值得重视和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希望在读者中间能够引起共鸣,深入讨论,以期中国建筑界以崭新的面貌和丰硕的成果迈入21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