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宋玮  李翔宁 《建筑师》2019,(3):24-32
本文以安东尼·高迪在古埃尔公园与古埃尔礼拜堂中处理场地的方式为出发点,通过对当代加泰罗尼亚建筑师爱德华·布鲁、恩瑞克·米拉莱斯、卡洛斯·费拉特尔、约瑟夫·里纳斯等人作品的分析,引出加泰罗尼亚建筑师在如何处理建筑与场地环境方式上的一种共识性态度,即在加泰罗尼亚,建筑师多以场地信息作为关键因素切入设计,最终的作品同场地和谐共融。这种不同于元素借用或者是材料肌理延续的方式在文章中被定义称为"地景式建筑"。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从建筑师的角度阐述了绿色建筑方案设计阶段所要分析的环境要素,如场地环境的实体要素、场地的灾害和有害物质、场地的气候要素、交通状况调查、可利用的旧建筑调查等。相应的工作方法和可以选用的技术工具也给出了建议,以期对建筑师的绿色建筑设计提供参考作用。最后,概述了实践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建筑场地是建筑存在的基础,场 地周边环境、交通关系、自然地形、视线景 观等众多条件构成建筑设计的影响因子。然 而很多建筑师关注建筑形式的创新、建筑单 体的塑造,而容易忽视场地因素,使建筑凌 驾于整个场地环境之上。建筑应怎样与场 地各要素协调已成为建筑师亟需重视的问 题。建筑师杨瑛在实践中重视建筑功能、形 态的同时坚持尊重场地,寻求建筑与场地环 境的共生共构。文章结合中南大学新校区综 合楼、杨瑛创作室、苏仙岭景观瞭望台、安 化军事博物馆等实际项目,发掘建筑师在其 作品中对场地的思考以及采取的相关设计 策略,思考怎样从场地出发并设计。  相似文献   

4.
李彬 《中外建筑》2009,(10):47-49
本文通过对建筑师Mauricio Pezo和Sofia von Ellrichshausen设计的Poli house立面窗户的分析,解读了形式背后精确地的功能、空间和场地的逻辑关系,以及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希望其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建筑本体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熊海  刘彬 《重庆建筑》2015,(11):13-15
绿色建筑的设计最重要的就是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要做到这一点,在建筑规划设计阶段,少不了对场地微气候环境的分析,目前普遍采用的计算机模拟分析或经验总结分析的方式还有其局限性,综合地分析场地微气候环境各因素,得出综合的分析结论,更有利于指导建筑师进行场地设计。  相似文献   

6.
周军  王巍 《华中建筑》2014,(7):30-36
遵从功能还是形式永远都是建筑师和景观建筑师们所争论不休的话题。长久以来,景观设计师们在不断地寻找是否以形式设计还是功能设计先行问题,以及两者相互的倚重程度。该文通过图像与场地关系分析,倡导以图形先行作为思维启发的辅佐方式;强调以图像解析来理解场地,结合场地立体功能需求贯穿图形;进而让形式和功能在不同设计阶段碰撞,均衡达到主次合理分配。该文并非宣扬以景观形式操纵设计而忽略功能特征,而是剖析和总结一种以图形着手,强调景观场地的形式美感和满足使用人群的功能所需相结合的新型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尝试从场地这个特定的角度对恩里克米拉利斯的几个作品进行解读,进而探讨建筑师关于场地与建筑关系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8.
曾飞  王静 《城市建筑》2009,(4):98-100
本文尝试从场地这个特定的角度对恩里克米拉利斯的几个作品进行解读,进而探讨建筑师关于场地与建筑关系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维思平新近完成的安徽黄山休宁双龙小学设计的解读来探讨建筑师如何平衡基本建筑设计问题的解决和设计的形式追求之间的关系.建筑师用“轻轻触摸大地”这一带有诗意的表述来陈述其设计理念,通过从场地、技术和使用3个方面的分析,笔者以为这个特别的屋面处理恰恰集中表达了建筑师对这些建筑设计基本问题的综合思考.  相似文献   

10.
以居住区场地设计为研究对象,运用日照基本原理和和日照软件.对建筑日照影响下的建筑与场地空间设计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场地设计的新方法.既可提高建筑师的工作效率.又可节约用地提高容积率,充分发挥场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作为设计项目开始的一个重要环节,场地设计有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有没有与具体建筑项目相适应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作者对问题进行剖析,对当下流行的一些观点作出了辨析,强调建筑师应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具体工程实践中,结合具体案例分别从功能、生态、文化三个方面入手来阐明场地设计中的一些基本关注点。  相似文献   

12.
虚怀若谷:政府办公空间的塑造--德清县行政中心建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德清县行政中心建筑设计的分析,该文讨论了尊重城市肌理与城市文脉,注重群体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融合,解读建筑功能,理解建筑个性,从而体现政府办公建筑的开放与民主性以及塑造标志性建筑的场所氛围。  相似文献   

13.
那一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澍 《时代建筑》2005,(4):96-106
文章并置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建筑设计的各种意念的来源和现场建造经验,再现了一种针对场地和生活世界的设计态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两个校园规划方案进行分析,提出校园空间应该契合场地特征,从中寻找启发设计构思的线索,并依此整合各种设计要素,塑造具有个性的校园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5.
周超 《华中建筑》2012,(5):59-62
武汉海天欢乐购是武汉市汉阳区的商业综合体项目,由于基地自身条件的限制以及周边大规模商业建筑的激烈竞争,该项目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建筑设计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设计团队通过对场地条件的细致分析和商业模式的反复探讨后,提出"体验式消费"的商业设计理念,并且通过流动的界面、峡谷式的中庭和开敞的地下庭院等设计策略,创造了特殊的商业空间体验和购物体验。同时,作者提出商业综合体的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应根据不同的地段研究商业模式,并因地制宜进行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16.
植根场地的空间路径——卡尔曼住宅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睿 《建筑师》2008,(4):51-57
本文尝试以模拟空间游历的方式分析瑞士建筑师卢吉·斯诺兹设计的卡尔曼住宅。笔者通过对建筑场地信息、空间内胆和立面开洞等要素的提取,分析其三者关系,发掘设计线索,展现设计师独特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7.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public image of women architects in Wilhelmine Germany, examining the tension between cultural conceptions of femininity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architect as a masculine figure. Writings published between 1908 and 1920 concerning women architects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five prominent themes: the architect's body, the negotiation of the building site, the architect's mind and the female brain, the persona of the architect, and the woman architect as mistress of the domestic realm.  相似文献   

18.
王飞 《时代建筑》2013,(4):104-111
文章从城市演变与特定性的角度解读了建筑师陈浩如设计的位于杭州南宋御街的白色"墙屋"项目。场地内保留了原有的四片历史老墙,并以此作为概念、功能、空间的设计出发点,在复杂喧嚣的市集之中创造出一座在地建筑的范本。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基地环境出发,围绕学校这一特殊场所中建造办公建筑所必须解决的种种矛盾,从场地、体量和文化三个角度入手,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步骤,验证了建筑师理性分析并解决矛盾的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20.
世界名建筑大师自学成材现象是一种值得我国建筑教育界深思的现象。作通过剖析安藤忠雄等建筑大师的设计思想来探讨未来建筑师的培养模式。作认为学科交叉、素质教育、多元化教育以及建筑教育面向未来是建筑师培养模式中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