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李航航  冯震 《广东化工》2022,49(6):120-122
神木气田双3区块作为神木气田早期的主要开发区块,随着开发深入,储层地质情况发生变化,需要对储层情况进一步分析研究。通过对双3区块砂体厚度、有效砂体厚度统计分析,绘制有效砂体的平面分布有效厚度图,重新认识储层有效砂体展布规律;并从储层岩石学特征、储层孔渗分布和孔隙结构特征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区块的储层特征。在明确了区块的有效储层展布规律及储层特征,不仅可以指导该区块气藏开发和下一步区块气井的开发部署,也为神木气田东部区块气藏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为苏里格气田苏54区块主力产气层段之一,砂体厚度大,平面展布范围广。将盒8段砂体分为盒8上1、盒8上2、盒8下1、盒8下2四个小层,以钻井、录井及测井资料为基础,通过分析研究该段砂体展布特征及分布规律,得出盒8段砂体有以下特点:纵向分布上盒8下2砂体最为发育,厚度最大,盒8上1砂体发育规模小,厚度最小砂体在空间的存在三种形式:透镜状、席状、条带状;砂体的在空间的接触关系有相互切割型、复合叠置型、孤立型、对接型四种;横向分布上南北向单砂体延伸距离较远,东西向单砂体发育规模小于南北向,平面分布盒8下段砂体较盒8上段发育。  相似文献   

4.
苏里格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含气层为石炭系和二叠系,苏里格气田盒8段和山1段为该区天然气主力产层之一,对其储层特征的详细研究对进一步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苏里格气田中部地区盒8段和山1段,运用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理论,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常规物性、铸体薄片鉴定、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资料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苏54区块储层致密,根据铸体薄片、电镜扫描及压汞曲线资料,分析研究了盒8段储层特征,砂岩类型主要为岩屑质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孔隙类型以溶蚀孔、晶间孔为主,孔隙结构特征分选中-差,平均孔隙度9.9%,平均渗透率0.46×10-3μm2,物性较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岩石特征入手,结合常规岩心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图像分析分析成果,利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盒8~山1段储层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孔隙类型主要是原生残余粒间空隙、颗粒溶孔;储层非均质性严重。  相似文献   

7.
苏里格气田苏11区块盒8和山1段储层以岩屑砂岩为主,结构、成分成熟度较低,属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通过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物性资料等分析,指出影响储层特征的主控因素为沉积环境和成岩改造程度。沉积环境是造成储层渗透性偏差、产能低的基本原因,而储层储集性能后期的改造受成岩作用控制,骨架颗粒和填隙物则为成岩改造作用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辽宁化工》2021,50(7)
根据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化验分析等资料,对子长地区盒8、山1段储层岩石学、孔隙类型与结构以及物性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影响优质储层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该区盒8、山1段砂岩组成为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以次生溶孔为主,晶间孔和微裂缝发育;孔喉偏小,孔喉分选和连通性较差,孔隙度和渗透率整体偏低,属于低孔、低渗、特低渗致密储层。盒8段储层孔喉结构和物性略优于山1段。储层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控制。沉积作用控制了砂体的展布,强烈的压实、压溶作用及胶结作用是造成该区储层低孔、低渗的主要原因,而高岭石晶间孔、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9.
苏里格气田苏X区盒8段是该区天然气的主力产层之一。盒8段主要沉积岩屑石英砂岩,其杂基含量较少;孔隙类型多样,以粒内溶孔、粒间溶孔、杂基孔和微裂缝为主。岩石的含气性与其粒度密切相关,沉积相控制了岩相从而控制了岩石粒度,心滩、辫状河道或河床滞留沉积微相是最有利相带。研究区只有粗砂岩、含砾粗砂岩形成有效储层,储层类型以孔隙型储层为主。  相似文献   

10.
苏里格气田东区是苏里格气田外围一个具有很大天然气勘探潜力的区域。通过对苏里格气田东区二叠系盒8、山1段岩心、薄片资料、物性及压汞曲线特征等的分析,表明该区二叠系盒8、山1段储集岩以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次生溶孔和晶间微孔为主。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并从沉积相、石英含量、成岩作用、微裂缝和砂体叠置分析了对储层的影响作用。储层物性主要受到沉积相和岩性的控制,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微裂缝和砂体叠置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相似文献   

11.
从已有的钻井、测井资料入手,并结合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分析结果,对苏里格苏47区块山西组山1段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储层为特低孔、低渗储层,具有砂岩孔喉分选较差,分布不均匀,且以细孔径为主。储层孔隙类型以溶蚀孔隙和晶间孔较常见,可见残余原生孔隙,微裂缝和铸模孔相对较少。压实作用及胶结作用是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因素,而溶蚀作用改善了储层物性,微裂缝对储层物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苏里格南部地区山_1、盒_8段物源及油气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二叠系碎屑岩天然气藏的不断发现,其油气的来源以及物源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结合岩屑特征、轻矿物、重矿物组份、沉积展布特征及稀土元素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得出有效结论。结论表明其物源来自两个不同的方向,纵向上具有很强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13.
单砂体层指的是在平面上连续,垂向及侧向上局部连续的砂体.延安气田X区块地处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研究区具有储层横向变化较快、埋藏较深的特点,气层厚度差异很大.上古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形成多套开发层系,全部打开既浪费成本,同时会造成入井液量过多,最终影响气井产能.通过单砂体储层精细刻画,从众多开发层系中识别出优质储层,优选...  相似文献   

14.
东风港油田40块沙三上亚段一直以来在地层划分尤其是小层对比已经砂体展布上认识不够清楚,本文利用相控沉积旋回地层对比方法对40块的沙三上进行了地层对比,并对沙三上亚段砂组划分了小层,研究分析了主力层砂体的展布规律、叠置关系。同时分析、总结了断层和沉积相对砂体展布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苏X区块位于苏里格气田的中西部,在区域构造上属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苏X区块发育低孔、低渗、低丰度的致密砂岩岩性气藏,储层具备厚砂薄储特征,且岩性的非均质性相当严重。通过建立研究区三维储层地质模型,可以从定量的角度预测有效砂体空间展布特征及内部物性非均质情况,为研究区合理布局井位,调整增产措施,模拟预测产量方面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6.
张弢  伍亚军 《辽宁化工》2011,40(12):1306-1309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高桥地区上古生界储层主要为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砂岩,本次研究目的层段为盒。段。研究表明盒s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发育,河道横向反复迁移,纵向多期叠置,砂体呈大面积毯式分布。盒。段岩性受物源区控制,石英砂岩大面积分布,孔隙类型主要以溶蚀孔为主,储层孔隙度在2.0%~10.0%之间,平均8.3%;渗透率在0.1~1.0mD之间,平均0.748mD,储层物性表现为“低孔低渗”特征,具有形成大型气田的储层条件。该段储层分布主要受控于主河道砂体展布,溶蚀作用对储层储集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强  王凯  尹红佳 《辽宁化工》2020,49(7):787-791
通过研究区内大量常规、铸体薄片及物性资料的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下石盒子盒8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及孔隙类型及物性特征等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影响优质储层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表明,盒8段储层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中等,次生溶孔和高岭石晶间孔为主要储集空间,基本渗流通道是微喉和细喉,为典型的致密储层。平面上优质储层形成受沉积相带的控制,垂向上成岩作用影响物性分布,进而控制有效储层形成,主要表现为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储层致密,而溶蚀作用明显改善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山2气藏各井产量相差悬殊着眼,提出储层非均质性的存在。避开储层非均质性的常规研究方法,提出利用各类型储层在纵向及平面上的分布及气井产能差异来讨论储层非均质性的新方法。该方法将山23段储层划分为四类,并通过单井和连井剖面详细说明了储层非均质性与储层分布的关系,证明储层非均质性的强弱与储层的类型和分布有关。储层类型和厚度的差别导致了气藏内各井产能的高低不同,使高产井和低产井间的产量相差超过10×104m3/d。  相似文献   

19.
通过岩心类型、粒度曲线、测井相、单井相及剖面相综合分析,李家岔地区长2属于三角洲平原相沉积,并重点测井曲线形态刻画微相类型,其中长2油层组测井相以厚层齿化箱型、钟型河道沉积为主,含少量薄层钟型天然堤,泛滥平原为低幅齿状。沉积及砂体展布为东北-西南向,主要在油藏中部发育。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富集区的南缘研究较少,通过薄片、扫描电子显微镜、压汞测试等方法,表征了鄂尔多斯盆地延113-延133井区盒8段储层岩性、物性、储集空间与孔喉结构,结果表明岩性是影响盒8段物性的控制因素。盒8段储层岩性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其中变质岩为岩屑的主要成分,黏土矿物含量随着石英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目的层主要发育次生孔隙;结合压汞测试与薄片分析,岩屑石英砂岩主要发育由粒间溶蚀孔构成的较粗孔喉;而岩屑砂岩主要发育岩屑内溶蚀孔、晶间孔与少量的粒间溶蚀孔,具有二元结构孔喉特征,岩屑内溶蚀孔与晶间孔构成的小孔喉占比更大。成岩作用下,岩屑石英砂岩与岩屑砂岩由于岩性差异经历不同的孔喉演化路径,造成差异化的孔喉结构,并最终造成岩屑石英砂岩的孔隙度、渗透率均优于岩屑砂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