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减少屯兰煤矿开采成本,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对12412皮带巷支护方案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现有支护方案和优化后支护方案在支护成本、掘进速度方面的详细比较,凸显出新支护设计方案的优越性,为矿井支护优化提供可靠依据,并设计了新设计方案的施工技术措施以保证支护效果达到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白皎煤矿综采工作面底板跨采软岩下山巷道为工程背景,进行数值模拟和现场工业试验,分析了跨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规律,提出了适用于当前跨采巷道的支护方案,解决了支护技术难题。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支护后巷道变形在合理范围内,支护方案合理可行,可在矿区其他类似地质条件巷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钱营孜煤矿首采面3212回采巷道顶板为软厚泥岩且顶板含有砂岩水的地质特征,运用现场钻孔实测、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工程实践,对工作面煤层巷道进行锚杆支护设计进行工业性试验。通过巷道围岩监测技术方案对巷道稳定性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满足3212工作面煤巷安全生产的需要,为该矿以后的巷道支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在煤巷支护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在屯兰矿12501运输巷道内应用PHD-2型松动圈测试仪进行围岩松动圈范围测试,确定松动圈厚度值LP并进行松动圈分类。由测试结果可知,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在1.3~1.5m之间,属于中松动圈Ⅲ类一般围岩,应按照悬吊理论设计支护参数,从而确定适用于巷道地质条件的支护方案。通过对支护方案进行现场试验并监测巷道表面位移量,证明巷道变形量小,顶底板最大移近量小于26mm,两帮最大移近量小于36mm,围岩保持稳定。这表明根据围岩松动圈理论设计巷道支护方式及参数是合理可靠的,为屯兰矿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石涛 《煤矿机械》2020,41(4):143-145
针对世界首个8.8 m超大采高工作面大断面回风顺槽超前支护问题,以上湾煤矿124018.8 m综采工作面回风顺槽为工程背景,根据巷道实际开采地质条件与锚杆支护参数,研制出了ZFDC81100/30.5/55D型高强度迈步分体式超前支架组,给出了超前支架总体结构特征、技术参数与支架布置方案,并分析了超前支架窄型顶梁、多级侧护机构、非对称承载机构及防倒机构等创新设计方案。现场实践表明,超前支架参数设计合理,在保护顶板锚杆支护系统的基础上巷道围岩变形较小,得到了有效控制,可以满足8.8 m超大采高工作面回风顺槽安全支护与辅助运输要求,具有良好的安全技术与经济效益,为后续类似超大采高工作面超前支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投塔山煤矿10209回采巷道生产地质条件,分析了回采巷道在采动影响下巷道底鼓机理及控制技术。通过分析,回采巷道底鼓主要影响因素为采动过程中的超前支承压力,建立底板岩层滑动力学模型,提出加强两帮支护强度及安装底角锚杆对底板岩层进行控制的思路。以国投塔山煤矿10217回采巷道为背景进行现场工业性试验,表明底鼓控制方案安全可靠,为坚硬顶板软岩底板回采巷道底鼓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距离煤层坚硬顶板巷道围岩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五五 《煤矿安全》2013,44(3):85-88
结合甘庄煤矿5305回采巷道现场地质条件,分析其破坏机理,总结得出上部近距离采空区煤柱影响、本煤层相邻工作面采动影响和巷道原支护体系强度不足是导致5305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FLAC3D模拟软件分析了高应力情况下巷道围岩的变形特征,结合"三高一低"和经济合理性设计原则,确定5305回采巷道的合理支护技术参数,并在现场进行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张文昌  冯志强 《煤矿开采》2007,12(6):48-50,57
针对屯兰矿2#煤层典型复合顶板的地质条件,采用强力锚杆+强力锚索并辅以帮锚索的支护设计方案,满足了大采高智能化综合机械化配套设备对断面尺寸的要求,为大断面巷道支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
葛亚兵 《煤》2011,20(12):33-34
以谢桥煤矿1161(3)工作面回采巷道地质条件为工程背影,分析了大采高综采面回采巷道支护存在的难点,结合锚杆与锚索支护原理的区别及谢桥煤矿近几年的巷道锚杆支护经验,提出了锚网索联合支护方式,确定了合理的支护参数,并对回采巷道超前支护进行设计,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国英 《煤》2023,(11):49-52
针对木瓜煤矿10-208回采巷道施工期间因受巷道围岩破碎、地质条件复杂等因素影响,围岩出现变形大、难支护等问题。对回采巷道变形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注浆加固+锚杆索”支护方案对围岩变形进行控制。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回采巷道过围岩破碎段掘进期间,顶底板及两帮累计变形量最大值分别为49.5 mm和64.6 mm,围岩变形破坏得到有效控制,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巷道围岩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沿空留巷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沿空巷道受力特征、变形机理、影响因素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屯兰煤矿12209瓦斯尾巷的地质特征和围岩特性,认为沿空巷道受采动影响后,复合层状顶板较破碎,易产生离层、回转、滑落和失稳破坏。提出了采用XPM材料作为注浆材料的锚网索注支护技术,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XPM锚注支护技术能够保证巷道在整个服务期内良好运行,在避免开掘新巷道所需巨大资金的同时,为困难条件下的沿空巷道支护探索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屯兰矿2^#煤层巷道为Ⅳ类复合顶板的特殊地质条件,顶板来压大且易破碎,通过对巷道支护设计及矿压监测结果分析,采用组合锚杆+锚索的全锚支护设计方案,为解决复合型顶板巷道支护难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大巷受采动影响的变形巷道的再支护难题,基于七五煤矿高应力煤柱内巷道所处的实际地质条件,分析了已掘巷道的变形原因,根据理论模型提出了巷道的支护方案,在正常半圆拱型断面基础上采用底拱抵抗巷道底鼓,利用高强度支护材料并采用新型的检测手段对该段巷道全长进行了表面位移和支护应力的观测,证实了设计支护方案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我国煤矿巷道顶板条件十分复杂,为了更加合理地对巷道顶板进行支护,需要对顶板进行稳定性分类。首先对顶板进行力学分析,得出顶板岩层的极限跨距,进而根据顶板稳定性分类指标得出不同区域顶板类别,确定具体的支护方式。以屯兰矿为例进行工程应用,得出通过顶板稳定性分类进行支护参数设计可有效地解决巷道当前普遍存在的支护形式单一、难以根据顶板实际条件选择合理支护形式的问题,经济安全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选择合理的巷道支护方案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本文依据马道头煤矿5209回风平巷现场地质条件,在分析巷道支护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锚网索联合支护方案,并阐述了锚网索联合支护的机理。结合现场工程实践表明,锚网索联合支护能够有效控制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以及两帮移近量,保证巷道的整体性与稳定性,对同类条件的支护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1512回采巷道变形严重等问题,分析了该巷道的围岩变形特征,提出了支护优化方案,使用FLAC~(3D)仿真软件对提出的支护优化方案进行模拟仿真分析,1512回采巷道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在原有支护基础上每米至少补4根?21.8 mm×8.3 m锚索,拓宽了巷道断面尺寸,在开帮处沿巷道走向补1排钢带全锚索支护,两帮补?17.8 mm×5 m锚索,同时在F3-3、F3-2断层附近增设锚索梁,结果表明:支护方案优化后,顶底板变形以及巷道围岩应力均小于支护方案优化前的结果,顶板沉降变形降低了65.87%,底板隆起变形降低了19.75%;通过工程实践验证了支护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工程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套管、加固材料以及锚索梁的应用优化了柴沟煤矿1512回采巷道的支护工艺,明显改善了1512回采巷道变形严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巷道掘进效率,缓解采掘接续紧张局面,通过对EBZ-160型综掘机进行优化改造,实现了机载锚杆钻机、临时支护装置与掘进机的有机结合,并基于下霍煤矿1306回风顺槽工程地质条件,设计了巷道支护方案,确定了掘锚护一体化综掘技术工艺.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上述工艺后下霍煤矿1306回风顺槽掘进效率明显提高,工人劳动强度与安全生产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徐耀  崔玉攀  孙谦  陈龙  周泽 《中州煤炭》2020,(9):204-207
软弱围岩巷道变形机理复杂,单一支护手段往往很难对巷道围岩变形进行有效控制。针对软岩巷道围岩支护困难的问题,以糯东煤矿副平硐为工程背景,对巷道破坏原因进行分析,指出了原有支护方案的不合理之处,并对单一支护手段的作用原理进行了分析。结合糯东煤矿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了锚网索、可伸缩U型钢联合加强支护的方案,并对支护参数进行优化。实践表明:该支护方案能够适应软岩变形,支护效果良好,为本矿其他相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巷道支护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铜川下石节煤矿软岩巷道底臌问题,通过对巷道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总结了底臌发生的原因,设计了有效的控制软岩巷道底臌的支护方案,并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支护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最后,通过工程实践证明,此支护方案是有效并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屯兰煤矿12501工作面运输巷道为软岩巷道,为解决巷道变形量大的支护难题,依据巷道地质条件及巷道布置情况,考虑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特殊性,提出了锚网索联合支护方案,运用FLAC3D数值软件对该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对试验段巷道进行了矿压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的12501工作面运输巷道顶底板最大位移量为31mm,两帮最大位移量为43mm,巷道稳定后顶底板及两帮移近速度均低于0.5mm/d,巷道顶板位移主要发生在浅部,2.5m以外的围岩位移很小,证明锚网索联合支护可以有效控制软岩巷道围岩变形,保持巷道围岩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