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葛亚兵 《煤》2011,20(12):33-34
以谢桥煤矿1161(3)工作面回采巷道地质条件为工程背影,分析了大采高综采面回采巷道支护存在的难点,结合锚杆与锚索支护原理的区别及谢桥煤矿近几年的巷道锚杆支护经验,提出了锚网索联合支护方式,确定了合理的支护参数,并对回采巷道超前支护进行设计,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西曲矿8号煤29302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煤巷锚杆支护优化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合理的煤巷锚杆支护参数,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  相似文献   

3.
矿井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顺槽原锚杆、锚索支护参数不合理,且受到综放工作面回采动压和周期来压的影响,巷道顶板围岩变形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针对工作面顺槽围岩具体的地质情况对原有支护设计进行锚杆、锚索参数优化设计。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顺槽试验巷段共布设2个测站,测站间隔120 m,2个测站同时进行观测。现场应用表明,经过支护设计优化的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顺槽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满足矿井巷道稳定要求。研究结果对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巷道支护设计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大柳塔矿树脂锚杆支护设计为基础,采用工程类比法进行综采工作面巷道新型机械锚杆支护设计.采用最新锚杆施工机具及工艺,保证钻孔垂直于项板岩面,孔深及锚杆扭矩满足新型机械锚杆的设计要求.锚杆受力、围岩深部位移、项板离层及巷道表面位移综合观测表明,受回采动压影响后,试验巷道稳定,支护效果好.同树脂锚杆相比,新型机械锚杆节省了安装、搅拌树脂和等待树脂凝固时间,大大提高了综采工作面巷道施工速度.  相似文献   

5.
根据锚杆支护理论进行锚杆支护设计,明确了应充分利用锚杆周围煤岩体自身的承载能力;以理论计算为主要依据,同时考虑工程类比和工程监测情况,在总结以往回采工作面支护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设计,成功解决了大断面、全煤巷道的锚索网支护的技术问题,明确了全煤回采巷道支护参数和支护材料,为以后的类似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生产实践表明,设计的锚杆支护参数达到了预期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综采工作面锚杆支护巷道围岩变形量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忠杰  王志军 《煤》2003,12(5):7-8,14
煤巷锚杆支护是采用锚杆支护设计软件设计的,而巷道掘进过程中选择的锚杆支护参数没有有效控制孤岛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巷道变形。通过对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巷道围岩表面位移监测结果的分析,合理选择了控制巷道围岩变形加固支护参数,有效控制了巷道的围岩变形,确保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首旺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顶板破碎,围岩软弱,变形量较大。基于围岩松动圈理论,对首旺煤矿回采巷道的破碎机理和围岩变形机制进行分析,并根据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确定锚杆支护的具体参数,设计采用锚杆+注浆联合支护来控制巷道的破坏变形。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对支护后工作面回采巷道的屈服破坏特征、巷道围岩垂直应力、巷道围岩位移特征进行了分析。现场工业试验表明,采用锚杆+注浆联合支护技术后,巷道顶底板移近量和两帮移近量明显降低,巷道完整稳定,可以很好的控制破碎软岩巷道变形,提高巷道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张永进 《采矿技术》2010,(Z1):162-165
详细叙述了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孔庄煤矿"三软"煤层巷道锚杆支护设计参数、巷道施工工艺与方法、矿压观测结果与分析。实际应用结果证明:锚杆支护改善了巷道受力状况,减少了巷道围岩的变形量;锚杆支护使综采切眼的安装空间宽敞,支架调向转运便利,减少撤棚、架棚工序,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缩短了工作面安装时间;锚杆支护能够简化回采工作面两个出口的维护工序,省去大量替棚工作量,超前支护简单快捷,端头支护安全可靠,工作面生产不受端头维护的影响,加快了工作面的推进速度;锚杆支护大大降低了支护成本,经济效益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某煤矿N1201综采工作面胶运顺槽支护项目为工程背景,对全煤巷道进行了锚杆支护设计。通过现场应用,并对巷道变形进行同步监测,分析监测数据,评价支护效果,反馈信息优化设计,实现初步设计与工程相结合的动态设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一步验证了锚杆支护方式在煤巷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神东煤炭集团上湾煤矿12401综采工作面为全国首个8.8 m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为满足采掘、运输和通风需求,该工作面回采巷道需要相对较大的设计尺寸。为确保该综采工作面安全回采试验,采用工程类比、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等综合研究手段,确定了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方式为"锚网索带"联合支护,并确定了关键支护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结果表明围岩变形量均小于10 mm,支护效果良好,验证了回采巷道支护参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李建平  王永强 《煤》2003,12(3):25-26
综采工作面扇形调采能有效地解决开采三角煤的问题。其技术关键在于预先采取措施防止输送机和支架的下窜 ,防止工作面支架的咬架 ,并需要处理好调采与收尾工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基于概率积分法的基本原理,在满足条带开采采出率的基础上,对安全开采深度和条带开采的极限开采深度进行了计算分析。探讨了深部条带开采的定义以及合理的开采深度范围。对确定建筑物下深部压煤是否采用条带法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矿新模式--合同采矿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彤 《矿业快报》2005,21(11):17-18
合同采矿制,即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引进社会力量从事采矿。改变矿山办矿办社会的生产模式。业主从具体的生产中淡出,加强技术生产的监督、控制。采矿单位即乙方充实到具体的生产组织中去,满足生产的需要。大红山推行的合同采矿制,降低了采矿投资成本,使50万t采矿工程一年达产、第二年就超产,是新矿模式的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14.
通过淮南矿区近年来的开采实践,总结出了以采煤方法、煤巷支护技术、优化巷道布置等方面的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以开滦唐山矿为例,通过分析其开采过的7.5m落差的断层,研究我国的大采高综采面开采技术。首先对开采的唐山矿的工作基本情况进行概述,然后阐述了过断层的方案,最后分析了开采过程中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大张北铁矿现有露天开采实际情况,结合该矿资源现状,对大张北铜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思路和解决方案,可为类似矿山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宇驰 《现代矿业》2018,34(11):66-68
为对弓长岭露天矿独木采区山坡转深凹露天开采过渡开采境界方案进行优化,通过建立采场地形数据库、钻孔数据库、优化初始模型进行断面优化步长评估与计算,计算出了各个断面步长的导数,进而根据导数给出总体优化步长,进行总体优化迭代计算,从而确定了总体最优方案。采用MATLAB软件编写了适用于独木采区的开采境界优化软件,通过优化计算,得到了新的优化境界,净增加高级别矿量0.188 3亿t,净利润提高了5.156 4亿元,矿山服务年限提高了约7.5 a。  相似文献   

18.
开采沉陷对矿区土地资源的采动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生态场理论和GIS技术研究矿区土地资源的采动效应。首先介绍了采动土壤特性测算、采动变化规律分析及土壤采动损害评价的程序方法;然后叙述了采用RS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土地资源各采动生态位指标进行量化,并基于生态场理论和开采沉陷学分析土地资源的采动空间分异特征、采动累积效应及其延迟效应的过程。对山西潞安集团五阳矿井采煤沉陷区的实例分析表明,耕地土壤特性与开采沉陷明显相关,1997年至2002年间采动生态元耕地和植被覆盖率上升而建设用地覆盖率下降,研究区土壤侵蚀以轻度和中度为主且明显存在采动延迟,土地利用集约度指数终采后10 a逐步进入稳定期,各地类的流失与来源组成趋于稳定,说明土地利用方式摆脱采动影响并进入新的动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9.
鹤壁八矿31011工作面对应地面位于扒厂西,地表大部分为耕地.为了防止地表沉陷影响公路立交桥下沉变形破坏,工作面由放顶煤开采改为顶分层开采,以减缓地表沉陷速度.  相似文献   

20.
刘增平 《煤矿开采》2012,17(2):38-40
韩桥湾煤矿二盘区下部2-2煤层厚度大,开采条件优越,先行采用房柱式开采完毕,使其上部1-2煤层不能按正常顺序开采。根据两煤层赋存条件(煤层厚度、层间距、层间岩性等),采用垮落开采的比值法、"三带"判别法、围岩平衡法以及上、下煤层开采的时间间隔,分析论证了1-2煤层上行开采的可行性,确认二盘区上行开采1-2煤层技术上是可行的,由此可解放上方呆滞煤量,延长矿井寿命,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