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亚临界压力蒸发管内的传热恶化(膜态沸腾)问题,是大容量电站锅炉发展中的关键技术之一。30万、60万千瓦直流锅炉水冷壁上采用四头内螺纹管作为抑制膜态沸腾工况的手段。为了尽可能模拟实际锅炉水冷壁的受热工况,本文的试验工作系在单面辐射加热的试验装置上进行,通过试验研究,明确了各种工况参数对四头内螺纹管抑制和推迟膜态沸腾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回收利用污水生产蒸汽的场合,锅炉给水含盐量较高,同时要求锅炉出口蒸汽干度尽可能高,接近传热恶化发生的临界值.为防止换热管传热恶化从而保障锅炉安全运行,需探明工质含盐对垂直上升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的影响.基于临界热流密度(RPI)模型分别对纯水与盐水在垂直上升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由RPI模型所得传热恶...  相似文献   

3.
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向我们提出了设计、制造大容量亚临界电站锅炉的任务。各国亚临界电站锅炉的运行经验证明,炉膛内高热负荷区(例如燃烧器附近)的蒸发管中常易产生膜态沸腾。尤其是燃油锅炉上,局部热负荷高达400×10~3大卡/米~2以上,更易产生膜态沸腾。一旦膜态沸腾产生,管壁的传热显著恶化,管壁温度急剧上升,严重威胁到锅炉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
我国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向我们提出了设计制造大容量亚临界电站锅炉的任务。国外亚临界电站锅炉的运行实践表明,炉膛水冷壁中的工质在燃烧器附近会发生膜态沸腾。特别是燃油的炉膛,它的炉膛热负荷较高,其最高局部热负荷达400×10~3大卡/米~2·时左右,发生膜态沸腾的可能性更大。在膜态沸腾条件下,由于传热恶化,而管壁温度往往急剧升高,严重地影响到锅炉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亚临界锅炉的设计和实践方面,国外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许多锅炉厂的设计是以避免进入膜态沸腾为原则的。美、日等国的锅炉厂普遍地采用在燃烧室的某些部分装内螺纹管的办法来防止出现膜  相似文献   

5.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亚临界压力单面受热垂直管内汽水混合物传热恶化的特点。详细研究了四头内螺纹管强化传热的效果。提供了亚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管内传热恶化计算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望亭电厂30万千瓦机组锅炉爆管的主要原因是管内表面严重结垢,影响了水动力工况,引起了传热恶化,从而发生了爆管。本文可供有关设计人员以及电厂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UP型锅炉膜式水冷壁的热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大容量亚临界压力直流锅炉水冷壁的工作条件和防止沸腾传热恶化措施,简述了1025t/h直流锅炉水冷壁曾出现过热敏感性的现象和它的概念,进一步从热力过程和流动特性方面分析了产生热敏感性的条件和有关影响因素,并介绍了克服或减弱热敏性的一些措施和所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根据作者等得到的内螺纹蒸发管内传热恶化含汽率的试验关系式,引入降压幅度系数A及热负荷指数n作为简化问题的手段,推导了负荷工况对30万千瓦锅炉水冷壁管中传热恶化条件影响的综合关系式,并表示为临界含汽率改善因素I。本文的分析方法和结果可应用于锅炉的设计和运行。  相似文献   

9.
在600MW锅炉机组水冷壁热力试验的基础上,为找到使壁温发生波动的根本原因,利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低倍率锅炉膜式水冷壁管壁温度分布随传热工况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导致水冷壁管壁温度波动最根本的原因是管内传热恶化;单面受热水冷壁在管内发生传热恶化时其向火这内外壁温差随时间的波动较小,而水冷壁周向温差则随向炎侧外壁的壁温波动而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10.
内表面烧结型多孔管的流动沸腾换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流动沸腾传热试验平台,研究了2 m长铁基烧结型内表面多孔管竖直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利用流动沸腾传热学基本原理及公式计算了传热过程中的热通量、沸腾传热系数及相关参数,并考察了过热度和流速对多孔管流动沸腾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型表面多孔管的流动沸腾传热能力优于同条件下的光滑管,内表面沸腾传热系数是同尺寸光滑管...  相似文献   

11.
英国在沸腾锅炉方面已经做了一些研究工作,本刊在1971年第2期上曾作了一些简略介绍,那时他们所发表的文章,大都是在试验室小型沸腾锅炉上所得的试验资料。1971年3、4月的刊物上,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发表了关于电站沸腾锅炉的初步设计和燃烧、传热方面的会议资料,看来他们正在由试验室阶段开始走向初步设计的阶段,并向工业应用发展,但是进展速度是比较缓慢的。从报道的资料可以看出:1)英国在沸腾锅炉进入工业应用方面已拟定了一个初步的发展纲要,其中2万瓩的机组是目前正在实现中的首台发电机组(100吨/时);2)大容量沸腾锅炉要用于发电,需研究的问题尚很多,正式应用估计将在1980年左右。现将有关发电用沸腾锅炉的初步设计和讨论意见节译如下,对沸腾锅炉某些优缺点的评价我们认为根据还不足,仅供有关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我国电站沸腾燃烧锅炉发展的三个阶段:1)旧炉改装,掌握沸腾燃烧技术;2)试制电站沸腾燃烧锅炉,并获得成功;3)形成系列化产品,并开发新型电站沸腾燃烧锅炉。  相似文献   

13.
文章建立了应用于蒸发器的满液式竖直管三维物理模型,并采用多相流混合模型对满液式竖直管内的沸腾传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而后根据模拟结果得到管内静压、管壁加热温度和管长对满液式竖直管内流体的温度、含气率以及该竖直管沸腾传热系数的影响规律,并分析管壁加热温度、管长、管内静压和蒸发温度对满液式竖直管内沸腾传热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满液式竖直管的长度越长,蒸发器的总换热量越大;当满液式竖直管的壁面温度由376 K升高至388 K时,若该竖直管的长度为1.6 m,则其沸腾传热系数提高了7.4%,若该竖直管的长度为1.2,1.0 m,则其沸腾传热系数均升高了约3.3%;在蒸发器竖直管沸腾传热过程中,其换热量和壁面温度呈正相关;当蒸发温度较低时,满液式竖直管内的静压对管内流体的含气率以及该竖直管的沸腾传热系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内螺纹管内的二相流传热系数的研究近几年来,由于电站锅炉的高温高压化和二相流偏离核态沸腾(英文缩写为DNB)研究的进展,炉膛水冷壁管采用内螺纹管的锅炉增加,并正在研究在极其严酷的吸热条  相似文献   

15.
前言沸腾床锅炉的燃烧条件与煤粉锅炉大不相同,煤块是在800~900℃左右的沸腾状态下燃烧,由此可以联想,传热管子材料所受到的高温腐蚀也不同于煤粉锅炉。由于沸腾炉的燃烧温度低,不会形成碱性硫酸盐,一般来说,它对环境污染较小。但是,流动介质中的CaO与烟气中的SO_2发生反应生成的CaSO_4(脱硫生成物)等会粘附在传热管子上,产生高温腐蚀,使管材情况恶化,同  相似文献   

16.
对电站空冷凝汽器管壳式换热管内氨进行汽液两相流蒸发沸腾的数值模拟,将换热器简化为研究单根水平换热管,分析了不同管壁温度、液氨进口流速、入口温度对沸腾传热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优管壁温度、进口流速、入口温度的组合形式。结果表明:壁面温度为302.96K、进口流速为0.1m/s、入口温度为278.15K时换热管的换热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搭建了氨(R717)沸腾换热测试台,对内径3 mm水平光管内R717的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热流密度、干度、饱和温度及质量流率对沸腾换热及换热方式的影响。实验热流密度15~40 kW/m~2,质量流率40~160 kg/(m~2·s),饱和温度-5、0和5℃,干度0.1~0.9。结果表明:在氨制冷剂管内沸腾换热的过程中,质量流率过低和热流密度过高会导致干涸传热恶化,换热形式由核态沸腾换热向气态氨制冷剂强制对流换热转变,同时也影响干涸的起始干度;在干涸发生前,沸腾换热系数随着干度的增加而增大,逐渐达到峰值;在干涸发生后,传热恶化导致换热系数急剧降低;饱和温度升高会加快核态沸腾气泡生成速率,强化沸腾换热,但干涸的起始干度随着饱和温度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8.
管内插入物单相流体强化传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管内插入物增强锅炉烟管的放热系数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它不影响换热器的机械强度,便于拆装、检修和更换。在设计烟管锅炉,特别是改造烟管锅炉中,它是最有希望的强化传热方式之一。本文介绍了内插物强化传热实验装置的设计调试,及其一种内插件——螺旋线圈强化传热的实验研究和有关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9.
热管失效的试验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良义  邵益珠 《节能》2002,(8):44-44
1概述热管是一种靠管内介质相变来传输热量的高效传热元件 ,它的传热效率比优良金属导热体要高几百倍。我公司于 1995年承担了“钎焊渗层热管技术应用于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的课题研究 ,对两台110t h锅炉空气预热器进行改造 ,将原有的列管式低温空气预热器冷段改造为热管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国产大型电站直流锅炉采用的φ2×5.5mm碳钢四头内螺纹管和φ18×3mm1 Cr18Ni9Ti不锈钢光管在亚临界及近临界压力区汽水两相流沸腾传热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内螺纹管的试验参数范围为压力P=19.6~22.6MPa、质量流速G=650~1750kg/m~2s,内壁热负荷q=200~610kw/m~2.光管的试验参数范围为P=17.2~22.6MPa,G=800~2000kg/m~2s,q=240~630kW/m~2.通过试验得出了在上述参数范围内的壁温变化特性,确定了发生传热恶化的规律及内螺纹管抑制传热恶化的效果,并对几种结构相近的内螺纹管的传热特性进行了比较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