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灌区水费征收的历史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利价格收费管理体系,是水利部1993年提出的水利“五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灌区很早就有征收水费的历史,可为现行的水费改革提供经验与启示。目前水费已进入计收阶段,两者本质区别在于征收是一种政府行为,而计收是一种市场行为。现代水费突出供水的商品性,是供水价值的完整体现,而古代水费未考虑供水成本,是供水价值的不完整体现。灌区水费的历史表明:水费产生与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水费必须适宜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水费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我国正进行社会主义市经济的改革,水费也必须适宜改革的要求,向更真实的反映水利工程供水价值的方向改变。  相似文献   

2.
灌区水费征收的历史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涌涌 《人民长江》2001,32(5):44-46
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利价格收费管理体系,是水利部1993年提出的水利“五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灌区很早就有征收水费的历史,可为现行的水费改革提供经验与启示。目前水费已进入计收阶段,两者本质区别在于征收是一种政府行为,而计收是一种市场行为。现代水费突出供水的商品性,是供水价值的完整体现,而古代水费未考虑供水成本,是供水价值的不完整体现。灌区水费的历史表明:水费产生与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水费必须适宜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水费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我国正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水费也必须适宜改革的要求,向更真实的反映水利工程供水价值的方向改变。  相似文献   

3.
灌区水费改革是灌区经营机制转换的重要内容,是建立灌区良性运行机制的重要途径。水费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整水价,使之逐步步入成本水价;改革计征办法,推行基本水费按水量收费;改革计收方式,由委托代收为经营管理部门直接计收等。长期以来,如何进行农业水费改革,一直是昭平台灌区广大职工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昭平台灌区农业水费改革工作调研,分析了当前灌区水费改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水费改革工作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1.灌区概况滦河下游灌区是华北最大的水稻灌区.由于灌区供水面广量大,水费计收一直是灌区管理的难点。2003年以来,灌区进行了信息化供水管理系统建设,其中供水收费管理系统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运行供水收费管理系统,滦河下游灌区实现了水费收缴工作的"先付费、后取水",水费收缴率连续5a达到100%。  相似文献   

5.
马月林 《中国水利》1998,(8):35-36,34
水费计收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目前难度较大、问题较多的一环。由于水利行业在实现产业化过程中供水走向市场的价格形成、调节机制还未健全,计收手段、措施还不完善,致使水价的制订实施和水费的计收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笔者根据多年从事灌区管理工作的实践,就灌区水费计收中的几个问题作如下探讨,以利于全行业的水费计收工作走向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大型灌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研究与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等新形势相适应的改革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以洪泽县周桥灌区为例,以工程管护和供水管理为重点内容,结合灌区骨干工程和末级渠系工程管理两方面,提出了灌区管理改革方案,包括灌区工程管护模式、灌区供水管理模式、灌区水费计收管理模式等,为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的顺利推进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费收缴难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阻碍灌区发展和水利产业化进程的一个主要因素。陡河灌区水费计收工作中提出一系列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对当前灌区和中、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所有者如何足额计收水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水费收缴难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阻碍灌区发展和水利产业化进程的一个主要因素,陡河灌区水费计收工作中提出一系列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对当前灌区和中、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所有者如何足额计收水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当前农业水费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灌溉水费收取越来越引起外界的关注,请求政府减免农业水费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根据四川省农业灌溉水费计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灌区的灌溉水价、农民对水费的承受能力,提出了按照<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合理制定农业灌溉水价,坚持在农民承受能力基础上计收农业灌溉水费的同时,政府补贴水费缺口的政策建议,最终实现灌区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0.
安康恒惠渠灌区建成以来,管理运行费用全部依靠水费收入。但由于水费标准偏低,灌溉工程无法维持简单再生产,致使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为了尽快达到自我维持,去年8月份起实行水费改革,并试行以实物计收水费的办法,到10月15日就结清了全年水费。水费收入达到15万多元,比前年增加8万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农村税费改革对县乡财政收入和农田灌溉工程投入的影响以及由此对农业水费计费带来的困难,提出了加快对末级渠道进行改造、发放农业用水专项补贴、推行水费计收公示制度、加大对农业灌区工作配套建设的投入力度以及建立供水协会、推行农业供水产权改制的建设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河套灌区“九五”期间进行了以改革水价形成机制和水费征缴管理制度为中心内容的灌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其主要经验为:(1)改革计收方式;(2)实行供水收费一体化;(3)推行“亩次收费”,合理核定农户最终负担的水费;(4)实行“水量指标、实用水量、水价标准、应收水费”四公开;(5)发放误工补贴和计收手续费用;(6)制定严格的水费计收奖罚制度;(7)强化依法收费;(8)加大水费计收的宣传力度;(9)采取措施,稳定费源;(10)努力提高供水服务质量,以服务促收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1)水价成本费用测算不完整;(2)没有建立起正常的水价调整机制;(3)灌区水价重复审批,难以逐步到位;(4)农户最终水价没有明确;(5)水费收费票据问题;(6)成本、维修费以及人员和费用等没有定额、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水价合理形成机制、继续深化水费征管体制改革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山东省灌区农业供水与水费计收,灌区运行管理与农民水费支出等有关情况,剖析了山东省灌区存在的问题:农田水利工程及配套计量设施不完善;灌区供水成本倒挂、农业水费征收难、实收率低;灌区末级渠系工程管理主体缺位。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如下对策:完善农田水利工程及计量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农业用水价格,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机制。  相似文献   

14.
王生全 《中国水利》2006,(20):49-51
末级渠系水价管理是灌区水价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水价改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规范末级渠系水价管理,解决末级渠系水费计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加强灌区水费管理、加快水费改革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兴电灌区末级渠系水价管理实行终端水价的探索,收到了减员、增收、节水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东台市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实施办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沿海开发为契机,大力推进水价改革,调整水费计收结构,创新管理思路,改革计收方式,加强考核管理,全市水费计收工作取得前所  相似文献   

16.
赵口引黄灌区是河南省大型引黄灌区之一,但水费计收问题一直困扰着灌区的发展,本文就赵口引黄灌区水费计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苗雯 《山西水利》2003,(1):11-12
灌区改革是当前水利工作面临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针对灌溉工程老化失修、带病运行、定位不准、管理主体不明、管用脱节、水费政策不配套、供水水价严重偏低、水费收缴困难等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灌区应如何逐步引用现代化管理技术的概念,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引入社会保障机制以及建立必要的灌区改革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农业灌溉用水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江西省灌区工程和水费计收现状情况调查研究,归纳出当前农业灌溉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水源工程带病运行蓄水不足、渠系工程老化失修导致有效灌溉面积递减,二是水费计收面积逐年减少、计收标准低、计收到位率低导致工程维护困难,对于农业灌溉工程体系的新建、续建配套、岁修养护,必须以公共财政即国家投入为主,这是国家和各级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财务评价是提升灌区现代化建设水平,提高灌区治理能力,促进灌区科学核定供水成本,完善灌区水费计收办法的重要依据。文章以《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实施方案编制技术指南》中对财务评价的要求为基础,提出了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财务评价方法,并以云南省丘北大型灌区为例,分析了灌区财务评价的相关指标,为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提供了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雪峰  曹倩 《山东水利》2010,(3):58-59,64
位山灌区是黄河下游最大的引黄灌区,为促进灌区良性运营,灌区积极推进水价改革,根据位山灌区当前水价及水费的计收情况,针对水费计收中存在的泥沙"瓶颈"制约、水资源供需矛盾、引水补源区水费收缴困难等问题,采取了加大泥沙治理力度、增加引水指标、对引黄区和补源区出台不同的水价政策等措施,完善了水费的征收和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