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晶须是复合材料中的重要增强组元,其制备技术、应用价值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目前,对无机晶须材料的开发应用研究比较活跃,硫酸钙晶须作为一种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的绿色环保材料吸引了广大研究者的重视。与其他短纤维材料相比,硫酸钙晶须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重点介绍了硫酸钙晶须的特性,概述了近年来有关硫酸钙晶须的制备方法、合成原料及应用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在硫酸钙晶须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并提出了硫酸钙晶须在制备、应用等方面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碳酸钙晶须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酸钙晶须具有无机晶须的优良性能和低的成本,可作为增强增韧材料填充到其他材料中,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晶须材料。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碳酸钙晶须作为填充材料在复合材料、涂料以及医用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硫酸钙晶须作为无机粉体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绿色环保、且价格低廉,是石膏的高附加值产品.本文介绍了硫酸钙晶须表面改性处理的研究现状,并综述了硫酸钙晶须在高分子复合材料、催化剂、造纸、路面沥青、建筑水泥、再生混凝土以及摩擦材料等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许晨云  石文建 《广东化工》2022,(13):102-104
硫酸钙晶须是一种新型的纤维单晶针状材料。可分为二水硫酸钙晶须、半水硫酸钙晶须、无水硫酸钙晶须。与其他无机晶须相比,硫酸钙晶须是无毒的绿色环保材料。本文通过对硫酸钙晶须吸附机理进行阐述,介绍了目前硫酸钙晶须用于吸附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有机化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对硫酸钙晶须在吸附应用的发展前景上作出展望,提出硫酸钙晶须在吸附应用方面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晶须及其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重点综述了几种常用晶须及其性能,并对晶须在高分子材料中增强增韧、耐热阻燃、耐磨等改性方面的应用以及在研究应用中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祝博  李静  刘飞  袁铭鸿  王娜  唐培  曹建新 《贵州化工》2010,35(5):27-30,40
综述了晶须的特征、生长机理、制备以及应用。简要介绍了晶须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由于特殊的形状和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晶须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在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阻燃防火材料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周曦亚  周斌扬 《陶瓷学报》2007,28(4):316-320
晶须作为一种增强材料,由于其优良的性能,使得晶须增强复合材料已成为复合材料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介绍了一些常用晶须,综述了氧化锌、钛酸钾、硼酸铝等新型陶瓷晶须的制备方法、显微结构以及性能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无机盐晶须是在人工可控条件下生长成的具有一定长径比的一种纤维,具有强度高、模量高、化学性质稳定、易与基体结合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造纸、建筑材料、高分子材料等领域。主要介绍了无机盐晶须的生长机理、常见的无机盐晶须种类、制备方法以及应用范围。重点介绍了无机盐晶须的制备方法,包括气相法、固相法和液相法,其中液相法为制备无机盐晶须常见的方法,主要从水热合成法、碳化法、常压酸化法以及溶胶凝胶法进行介绍;其次,介绍了无机盐晶须在阻燃材料、建筑材料、复合材料和摩擦材料中的应用,并指出晶须对复合材料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负荷传递、裂纹桥连、裂纹偏转和拔出效应4个方面;最后指出,目前无机盐晶须的制备及应用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其制备以及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能耗高、产物形貌不均一、产量低、设备复杂、工业化程度差等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得出,开发低成本、低能耗的无机盐晶须制备方法仍是主要的亟需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晶须碳酸钙的开发及其在塑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晶须碳酸钙的制造方法、物性,以及作为增强材料在塑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无机晶须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争光 《辽宁化工》2007,36(11):777-780,792
晶须作为功能复合材料的增强剂,能用于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橡胶等聚合物中,能制造出高性能的工程塑料、特殊复合材料、胶粘剂、新型涂料等。介绍了一些无机晶须如钛酸钾、硼酸铝、氧化锌、碳化硅、碳酸钙、硫酸钙等的特点及应用。今后晶须的在复合材料制造中的应用是其作为功能材料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刘志明 《广东化工》2012,39(9):187-188
从材料概念的导入、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的界定、材料化学的定义、"产、学、研"概念的渗透等方面进行材料化学绪论的双语教学设计与实践,探讨复合材料、新材料与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材料化学双语教学实践总结为提高材料化学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机械化学合成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机械化学的特性,着重论述了利用固相机械化学法合成磁性材料、储氢材料、特种陶瓷、梯度功能材料、形状记忆合金、超导材料、尖晶石型功能材料、氧化物等功能材料的研究现状,以及利用机械化学法合成这些纳米材料的特点,指出了机械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能源与环境是世界发展的两大议题。海洋资源丰富,蕴含结构多样、性质丰富的生物质材料、矿物材料等,在储能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对新型海洋材料,如海洋生物质材料、衍生碳功能材料和海洋矿物材料等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做了系统评述。海洋生物质材料自然界储量丰富、环境友好,被广泛应用于储能体系的黏结剂等功能组分;海洋生物质碳化材料富含丰富的孔隙结构,作为先进电极显示出优异的应用潜力;海底矿物材料被作为电极材料和模板材料应用于储能体系中,海底矿物的开采是其未来应用的重要技术保障。对新型海洋材料的类型以及在储能领域中的应用形式做了总结,并对海洋与能源的交叉发展做了展望,以期进一步推动新型海洋材料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纳米炭材料     
纳米材料与炭材料同为材料领域研究热点,二者结合之纳米炭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能,其潜在的应用领域囊括了信息、生物、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但各类纳米炭材料结构、性能及应用的研究,有的才刚刚起步,有的尚属空白.本文较系统地归纳了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纳米炭材料"的概念,并概述了各类纳米炭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认为: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应用领域还将进一步扩展,并将带来可观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在介绍导电高分子材料导电机理的基础上,对目前最常见的两种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综述;重点讨论了含大型离域π键导电高分子材料、化学掺杂型共轭结构导电高分子材料和新型本征导电高分子材料等本征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并研究了金属及其氧化物、碳系纳米材料、有机组分以及新型导电填料等对填充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基于导电聚合物的复合材料(导电聚合物/碳材料、导电聚合物/金属氧化物材料、导电聚合物/碳材料l金属氧化物材料)作为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进展,指出将导电聚合物与碳材料或金属氧化物复合,双电层电容与法拉第准电容结合,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结合,是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刘志明  王砥 《广东化工》2012,39(14):167-168
从创新的含义等方面进行材料化学双语教学设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从木材、竹藤材、纳米纤维素等林业行业特色生物质材料以及材料发展史等方面进行材料化学双语教学实践探索。材料化学双语教学实践总结为林业行业特色材料化学双语教学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梁美东 《辽宁化工》2013,(12):1389-1390
在菱镁胶凝材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纳米粉体材料(纳米钛白粉或纳米碳酸钙)和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通过大量试验和对菱镁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表明:添加了纳米粉体材料和表面活性剂的菱镁材料,不会出现返卤、泛霜现象,材料的软化系数提高,制品的密实度增大,材料的强度、抗折、抗冲击力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9.
体相超疏水材料因其优异的疏水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工业防锈、管道运输、光电材料、建筑材料、纺织等领域,成为目前功能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首先针对体相超疏水材料的结构特性及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其次,针对体相超疏水材料在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NOx和二氧化硫(SO2)的净化与检测、对二氧化碳(CO2)的捕集和还原等大气污染检测与控制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对现有典型气体污染物控制技术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体相超疏水材料与现有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相结合所具备的优势进行了阐述;另一方面,对超疏水材料目前存在的耐久性差、制备过程复杂、制备原料昂贵且污染大等缺点,对体相超疏水材料的改进及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党钊  刘利彬  向宇  方文元 《化工进展》2016,35(Z1):216-222
综述了超疏水-超亲油油水分离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油水分离材料的特殊润湿性的基本理论和设计理念,主要包括Young方程、Wenzel模型、Cassie模型以及制备油水分离材料的两种途径。然后全面介绍了金属网膜类、纺织品类、合成膜类等二维结构的油水分离材料,以及海绵、泡沫、气凝胶等三维网络状类油水分离材料和智能型油水分离材料。最后总结了目前在油水分离这一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油水分离的基本机制和理论研究不够完善,并指出开发和研究能够分离特殊油品的材料以及智能响应性可控的油水分离材料仍然是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