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兰那斋滴     
谢小英 《华中建筑》2009,27(7):225-231
兰那是今泰国北部的古国,曾经历孟人、高棉人、缅甸人的统治,也曾受素可泰、锡兰等国的深刻影响,因此她是多种文明和文化碰撞、交融之地,形成了兰那建筑独特的多元共生特性。兰那还是佛教胜地,而斋滴是佛教建筑的重要类型,因此探讨兰那的斋滴对研究兰那宗教建筑艺术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简单概述兰那社会宗教背景的基础上,主要对兰那的角锥形斋滴、覆钟形斋滴和塔殿式斋滴进行探析,概括它们的主要特征,指出兰那斋滴与孟人斋滴、缅甸佛塔和支提堂、高棉塔殿、锡兰佛塔等外来建筑艺术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2.
赵邵华 《山西建筑》2007,33(19):17-18
结合佛教寺庙形制发展的历史背景,介绍了佛教寺庙的总体布局,通过对海会寺建筑艺术及建筑文化的探究、解读以及分析,以提高人们对海会寺宗教建筑的认识,力求能对宗教建筑研究和保护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余孝恒 《四川建筑》1995,15(1):19-22
宗教建筑是人类宗教意识、审美观念、风俗习惯、建筑技术的集中体现,在建筑史、尤其是古建筑史、文化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古代的佛寺道观、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灿烂古代文明的凝聚和结晶,展示着我国劳动人民和古代建筑匠师的智慧和高超技艺。这些建筑中不少是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记载了我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出及发展。世界上的大多数宗教,都引导人们去寻求脱离人间苦难的美妙世界,作为宗教活动重要场所的守观教堂等宗教建筑,是这种宗教观念和需要的物化形式,为此…  相似文献   

4.
周航 《山西建筑》2007,33(30):245-246
从几何图案、植物图案、翎毛图案、传统吉祥图案等方面对西藏宗教建筑装饰图案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其与建筑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从而得到对西藏宗教建筑艺术现象及其与西藏宗教建筑间关系的一些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对辽代古塔的实地调研与历史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出较全面准确的辽塔分类演化图表,并在此基础上详述了四种辽代佛塔的主要建筑类型的形态特征和建筑艺术特点.最后指出不同形制的辽代古塔类型是辽代宗教文化与社会文化相融合的见证,对辽代宗教建筑文化及其影响的进一步研究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俊 《南方建筑》2003,(1):67-69
从宗教建筑形制的历史根源。化本质,哲学基础,功能意义,物质手段等方面,探讨宗教建筑形制流动的动因及过程,以及它对建筑创作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是二十世界较早注入外来文化的城市,异域建筑文化对哈尔滨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以建筑文化与人居环境的关系为出发点,介绍了哈尔滨城市建筑的发展历史和建筑文化的形成过程,以及宗教建筑,中东铁路建筑等建筑类别中的典型代表,阐述了哈尔滨的异域建筑文化对当地人居环境所造成的深远影响,无论外在建筑形制,还是深层的建筑文化都打上了异域文化的深深烙印,反映在居住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等方面便构成了哈尔滨特有的文化品质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道教是我国独有的宗教,从东晋到清朝,其盛衰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思想、生活、习俗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建筑亦然。宫观是道教祀神和作法事的场所,早期形制是一种楼阁式的茅屋,其建筑艺术主要表现在细部装饰,即雕刻与绘画。本文详细介绍了江南道教建筑的明珠——苏州玄妙观三清殿,用以对南方道教建筑艺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9.
道教是我国独有的宗教,从东晋到清朝,其盛衰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思想、生活、习俗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建筑亦然。宫观是道教祀神和作法事的场所,早期形制是一种楼阁式的茅屋,其建筑艺术主要表现在细部装饰,即雕刻与绘画。本文详细介绍了江南道教建筑的明珠——苏州玄妙观三清殿,用以对南方道教建筑艺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道教是我国独有的宗教,从东晋到清朝,其盛衰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思想、生活、习俗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建筑亦然。宫观是道教祀神和作法事的场所,早期形制是一种楼阁式的茅屋,其建筑艺术主要表现在细部装饰,即雕刻与绘画。本文详细介绍了江南道教建筑的明珠——苏州玄妙观三清殿,用以对南方道教建筑艺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1.
走向未来     
本文对泰国建筑的发展进行了宏观式的回顾,阐释了泰国建筑的演变与其所属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在廓清泰国建筑历史脉络的同时,提出了影响当今泰国建筑业背后的文化和经济动因。立足过去与当下,本文试图在亚洲建筑这一更大的背景下思考泰国建筑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李可 《山西建筑》2007,33(9):55-57
从发展新时代背景下的生物气候建筑的需要出发,剖析了传统地域建筑中的生物气候性设计手法,指出保护建筑比重建建筑的合理性与重要性,为实现建筑的可持续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郑必福 《山西建筑》2007,33(32):43-44
指出了建筑节能和居住环境是两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建筑设计及细部构造处理等技术来进行建筑节能的必要性,阐述了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及可持续建筑的定义,强调了可持续发展在建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在建筑历史文化的研究领域,要接触许多被称为"古建筑"、"历史建筑"、"文物建筑",和"传统建筑"等等的实物。然而这些不同名称的建筑具备不同的建筑特征,而对待这些不同名称的建筑,亦需要采取不同的研究方针或保护方法。因此追寻和梳理这些名称的定义,是发展我国建筑文化的路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初,日本建筑界对装饰的、或历史样式的建筑已无兴趣,很少触及纯粹的仿造风格,但对民族趣味的偏爱却广泛存在,这是受日本民族性的直接影响。民族根生性是使建筑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总能回到本民族文化的本能的、非意识行为。日本的现代建筑具有独特的内涵,而形成日本现代建筑内涵的核心因素是日本民族的根生性。他们表现在建筑形态的物哀式表达、建筑环境的共生式表达、建筑审美的神格式表达和建筑技术的精准式表达。通过建筑实例与民族理论的结合分析,得出现代日本建筑创作思维是具有深厚的传统文脉和坚固的民族根生性、多变的非线性系统。  相似文献   

16.
侯伟光  薛芸 《山西建筑》2007,33(21):28-29
如何为现代建筑命名、现代建筑在不在中国、建筑形态将走向何方等,这些都是困扰着一代又一代建筑学者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建筑领域的现状,希望能为建筑的发展提出一些理论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付志前 《工业建筑》2004,34(9):64-65
在对当代工业建筑设计作品的分析基础上 ,探讨了设计中结构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关系 ,阐明可以通过结构的艺术和艺术的结构 ,达到结构技术与艺术完美融合 ,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的工业建筑新形象 ,成为科技的先声、时代的风标。  相似文献   

18.
社会经济文化在不断发展,建筑文化在不断发展,建筑学科的范畴也日益扩大。在纷繁变化的建筑形式下,建筑学科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何,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又会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从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考察入手,在剖析未来建筑学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在未来建筑学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徐怡静 《华中建筑》2012,(8):159-161
探寻城市及建筑的个性特色是目前城市建设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对特定地域传统建筑文化特色进行研究尤为必要,这将给建筑创作带来更多灵感及思路。该文概述了武汉市区传统建筑的历史背景、分类、现状,从表象出发进而思考武汉市区传统建筑文化现象所蕴涵的地方特色,分别从刚柔并济、大气开阔、浪漫自由三方面举例并总结了武汉传统建筑中的“意”,期待能为武汉城市建筑特色的营造提供一些借鉴,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真正体现出文化传承和地域神韵。  相似文献   

20.
王绍森 《新建筑》2014,(3):78-81
针对建筑设计的真实存在及内心世界两种不同的环境,对应采取谦恭的态度和自由的方式,形成真实环境下的“弱建筑”和抽象环境下的“若建筑”,其中“弱建筑”可以在元素、关系、结构、系统多层次区别体现对环境的关照,强调客观理性,立足现实;“若建筑”则是以建筑的原理感悟城市与建筑,并抽象表达环境存在,强调过程与结果的自我抽象性,自由畅想。并结合设计说明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