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以壳聚糖(chitosan,CS)和磺丁基-β-环糊精(sulfobutylether-β-cyclodextrin,SBE-β-CD)为原料制备CS/SBE-β-CD纳米粒子,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不同条件对CS/SBE-β-CD纳米粒子粒径、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和Zeta电位的影响,得到CS/SBE-β-CD纳米粒子制备的最佳条件,并以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对CS/SBE-β-CD纳米粒子进行结构表征,探究添加CS/SBE-β-CD纳米粒子对海藻酸钠膜机械性能(拉伸强度、断裂延伸率)以及物理性能(膜厚度、水蒸气透过率(water vapor permeability,WVP))的影响。结果表明,CS/SBE-β-CD纳米粒子的最佳条件为CS分子质量100 kDa、CS溶液pH 4.0、CS质量浓度0.75 mg/mL、CS与SBE-β-CD质量比0.8∶1。该条件下制备的CS/SBE-β-CD纳米粒子粒径、PDI以及Zeta电位分别为245.1 nm、0.068和+30.2 mV。TEM观察发现CS/SBE-β-CD纳米粒子粒径均一且为规则球形。FTIR分析结果显示,CS与SBE-β-CD之间发生了静电结合,同时CS/SBE-β-CD纳米粒子形成后氢键作用增强。与空白海藻酸钠膜溶液相比,当膜溶液中CS/SBE-β-CD纳米粒子的质量浓度为1.00 mg/mL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由18.18 MPa增加到29.15 MPa,断裂延伸率由38.91%下降至26.42%,WVP由0.36 g·mm/(m2·h·kPa)下降至0.21 g·mm/(m2·h·kPa)。本研究制备的CS/SBE-β-CD纳米粒子能够改善和提高海藻酸钠膜的机械性能与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备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壳聚糖(chitosan,CS)-茶末复合膜,考察复合膜的厚度、抗拉强度、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抑菌特性以及在葡萄保鲜方面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最佳SA-CS-茶末复合膜工艺为海藻酸钠、壳聚糖和茶末的添加量分别为2.0%、0.22%和1.5%,其厚度为0.041 mm,抗拉伸强度为1.9 MPa,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6.44%,抑菌圈直径为18.6 mm。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复合保鲜膜应用于葡萄保鲜时,与未覆膜组、保鲜膜组、封口膜组相比,能够有效降低室温贮藏葡萄的腐烂率、抑制VC含量下降、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并有效地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延缓果实褐变,提高果实过氧化物酶活性,延缓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纳米氧化锌复合涂膜保鲜砂糖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壳聚糖为主要成膜材料,辅以纳米氧化锌,制备了一种新型、安全的涂膜剂壳聚糖——纳米氧化锌复合涂膜剂,研究和比较了用壳聚糖单膜处理及壳聚糖-纳米氧化锌复合膜处理对砂糖橘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纳米氧化锌复合膜处理砂糖橘的总糖、总酸、VC含量及SOD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壳聚糖单膜及对照组,呼吸强度显著降低,在贮藏14d,砂糖橘的失重率为7.6%,好果率为97%。所以壳聚糖-纳米氧化锌复合涂膜可以显著降低砂糖橘的采后呼吸作用,较好地保持了砂糖橘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4.
5.
6.
为了增强脂质体的稳定性,本研究将壳聚糖、海藻酸钠逐层修饰在维生素C(Vc)/β胡萝卜素(βC)复合脂质体(L)的表面,制备出了壳聚糖单层修饰脂质体(C-L)和海藻酸钠-壳聚糖双层修饰脂质体(S-C-L),并对三种脂质体的包埋率、粒度分布、微观形态、形成机理和贮藏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表面修饰前后,脂质体中活性成分的包埋率无显著变化,其中Vc的包埋率高于75%,βC的包埋率高于95%;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表明,经表面修饰后,脂质体的z-平均粒径从250.1 nm增大到541.9 nm;Zeta-电位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壳聚糖和海藻酸钠通过静电相互作用成功修饰在脂质体表面,不改变脂质体的内部结构;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C-L和S-C-L中Vc和βC的保留率在同一条件下要比L中Vc和βC的保留率约高2%~10%,说明脂质体经表面修饰后,其贮藏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7.
分别以壳聚糖季铵盐和海藻酸钠为阳离子组分和阴离子组分,采用高分子聚电解质的层层自组装(LBL)技术在纳米二氧化硅微球(SiO2)模板上构建自组装多层膜,获得了核/壳结构微胶囊。结果显示这种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396.4 nm,平均每个单分子沉积层的厚度约为2.5 nm。通过罗丹明B对自组装微胶囊的囊壁材料进行修饰,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微胶囊分布均匀,且发出明亮的红色荧光。进而,通过稀氢氟酸溶液去除SiO2核模板,成功获得了壳聚糖季铵盐/海藻酸盐空心微胶囊。这种空心微胶囊作为一种新型的包载活性物质的载体将有望在功能纸、药物控制释放和酶的固定化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为二元聚合物基体,掺杂纳米TiO2,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具有生物亲和性和抗菌性的纳米纤维复合膜。讨论了海藻酸钠和纳米TiO2的加入对纺丝溶液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失重(TGA)等分析了纤维膜的微观结构、内部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热学性能,最后对纳米纤维膜进行了抗菌测试。结果表明:海藻酸钠的加入使纤维的直径减小且分布更为集中;纳米TiO2的加入使得纳米纤维膜获得了抗菌性能,在光照条件下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24 h抗菌率都达到了90%以上。 相似文献
9.
10.
壳聚糖-肉桂醛复合抗菌降解膜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壳聚糖膜的抗菌效果,将肉桂醛添加到壳聚糖基膜中制成壳聚糖-肉桂醛复合膜,研究肉桂醛体积分数对复合膜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能、水蒸气透过系数、官能团结构、结晶程度、微观结构以及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肉桂醛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膜的色差、水蒸气透过系数和断裂伸长率减小,膜的厚度显著增加;当肉桂醛体积分数为2%时,膜的抗拉强度最大,为(15.77±1.13)MPa;根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壳聚糖与肉桂醛有较好的相容性;肉桂醛体积分数的增加会导致膜表面结晶程度、裂纹、粗糙程度增加;复合膜的抑菌性能也随着肉桂醛体积分数的增大而显著增大。该研究可为壳聚糖-肉桂醛复合降解膜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壳聚糖为成膜基质,添加具有抗氧化和抑菌作用的植物甾醇,采用流延法制备壳聚糖/微晶甾醇可食性复合膜,旨在赋予壳聚糖膜抗氧化活性及提高其抑菌性。当甾醇添加量分别为壳聚糖质量的0%~12%时,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逐渐下降,溶解度和溶胀度逐渐增加,水蒸气透过系数显著降低,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及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显著提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性能明显增强;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表征了复合膜的相容性。结果表明:甾醇添加量为9%的壳聚糖/微晶甾醇可食性复合膜各项性能指标良好,且壳聚糖与甾醇分子之间形成了分子间氢键,有较强的相互作用,整个共混体系的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13.
以玉米淀粉、壳聚糖、魔芋葡甘露聚糖(KGM)为成膜基材。通过研究成膜配方中壳聚糖与KGM质量比、玉米淀粉、甘油、吐温-80等材料的质量分数对复合抗拉强度(TS)、断裂伸长率(EAB)、水蒸气透过系数(WVP)和不透明度(Opacity)的影响,以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复合膜综合分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实验对复合膜成膜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壳聚糖与KGM质量比1.0∶0.6、玉米淀粉质量分数10%、甘油质量分数0.50%、吐温-80质量分数0.30%时,复合膜TS为(22.53±0.16)MPa,EAB为(20.07±1.18)%,WVP为(1.87±0.01)×10~(-12)g·cm~(-1)·s~(-1)·Pa~(-1),不透明度为(4.13±0.07)mm~(-1),复合膜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4.
以玉米淀粉(corn starch,CS)和蛋壳粉(eggshell powder,ESP)为主要成膜基材制备CS/ESP复合膜。研究CS质量浓度、ESP添加量、丙三醇(glycerol,Gly)添加量3 个因素对CS/ESP膜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TS)、断裂伸长率(elongation at break,EB)、水蒸气透过系数(water vapour permeability,WVP)和氧气透过率(oxygen permeability,OP)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膜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试验得到CS/ESP膜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具体如下:CS质量浓度4.9 g/100 mL、Gly添加量49%(m/m)、ESP添加量1.9%(m/m),对应CS/ESP膜的TS、EB、WVP和OP分别为4.97 MPa、109.12%、1.31×10-12 g/(cm·s·Pa)和1.19×10-5 cm3/(m2·d·P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ESP和CS具有较好的相容性。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ESP的添加提高了CS/ESP膜的结晶度和热稳定性。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CS/ESP膜具有光滑的表面和断面形貌,没有明显的突起和腔。 相似文献
15.
16.
采用流延法制备含有不同比例酸枣仁黄酮提取液的壳聚糖复合膜,并测试复合膜的物理性能(厚度、密度及透明度)和机械性能(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通过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infrared spectrometry,ATR-FTIR)、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酸枣仁黄酮提取液的添加量对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透明度均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壳聚糖复合膜红外光谱显示在溶解制膜过程中壳聚糖分子的基本骨架未发生改变,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壳聚糖复合膜的晶体结构被破坏,SEM分析证实复合膜表明有酸枣仁总黄酮的聚集。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分步法,先配制壳聚糖/醋酸/乙醇溶液体系,再向其中加入玉米醇溶蛋白,最后利用流延法制成玉米醇溶蛋白/壳聚糖(zein/chitosan,Z/C)复合膜,探讨壳聚糖质量分数对Z/C复合膜理化性质与抗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壳聚糖质量分数为2%~8%范围内,混合溶液的黏度和电导率随壳聚糖质量分数变化成阶梯状变化,且壳聚糖的添加对复合膜性质有显著影响,Z/C复合膜的断后伸长率从1.00%提高到6.67%,接触角从65.97°减小到53.61°,水蒸气透过率从5.23 g·m/(m2·h·Pa)提高到9.16 g·m/(m2·h·Pa);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后薄膜保持光滑、均一;大肠杆菌抑菌实验表明添加壳聚糖使复合膜具有较强的抗菌特性。 相似文献
18.
19.
为改善功能因子的生物利用率,本文采用流延法,分别将壳聚糖(分子量150000g/mol)与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和木薯淀粉制备复合薄膜及其包衣片剂,并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拉伸仪、模拟消化实验等手段对壳聚糖/淀粉复合薄膜结构性能进行分析。借助壳聚糖上的-NH3+与淀粉的-OH间的氢键作用,可形成壳聚糖/淀粉复合结构,受淀粉结构差异的影响,复合薄膜中壳聚糖/淀粉复合结构的有序性存在差异,进而影响复合薄膜的机械力学性能、耐酸性及其薄膜包衣片剂的控释性能。其中,复合薄膜CTS/Potato、CTS/Tapioca中壳聚糖/淀粉复合结构的有序性优于复合薄膜CTS/Corn,其耐酸性能良好,在模拟胃液中运转2h,薄膜的损失率分别在18.71%~26.15%、16.14%~19.64%之间。同时,这两种复合薄膜包衣片剂的控释性能亦表现良好,约有60%的模型功能因子可顺利递送至小肠、结肠部位,具有作为药物、活性功能因子小肠、结肠定向释放载体材料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