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讨辐照对蓝莓果实硬度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围绕不同辐照剂量对冷藏蓝莓腐烂率、失重率、果实硬度、细胞壁物质、细胞壁多糖含量以及细胞壁水解酶活性的影响展开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较低剂量的辐照处理(0.5 kGy)对蓝莓冷藏保鲜的效果不显著,较高剂量的辐照剂量(3.0 kGy)加速了冷藏后期蓝莓果实的软化进程,2.5 kGy辐照处理能够降低冷藏期间蓝莓果实中PE(果胶甲酯酶)、PG(多聚半乳糖醛酸酶)、Cx(纤维素酶)三种水解酶的活性,抑制WSP(水溶性果胶)含量升高和ESP(离子型果胶)、SCSP(共价型果胶)、4KSF(连接松散半纤维素)、24KSF(连接紧密半纤维素)含量的下降,从而降低果胶不溶性向可溶性的转变和保证半纤维素的连接作用,最终有效延缓冷藏蓝莓果实软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60)Coγ辐照处理对蓝莓果实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的辐照剂量处理"蓝丰"蓝莓,以辐照的蓝莓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果实表面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果实腐烂率和硬度、以及相关感官品质在冷藏期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辐照处理对蓝莓果实表面微生物有很好的杀灭和抑制作用,辐照剂量越高,效果越好,且微生物对辐照剂量的敏感程度依次为:细菌霉菌酵母菌。0.5 kGy的辐照处理对冷藏期间蓝莓果实保鲜效果不明显(P0.05),3.0 kGy的辐照处理能够加速冷藏后期蓝莓的腐烂变质,适当的辐照剂量(1.0~2.5 kGy)能够很好地降低腐烂率,保持果实硬度和保护果实感官品质,其中2.5 kGy辐照剂量对蓝莓果实的保鲜效果最佳,贮藏35 d后,果实腐烂率最低(3.35%),果实硬度最高(1.08 kg/cm~2)。结论辐照保鲜蓝莓的最低有效剂量为1.0 kGy,最高耐受剂量为2.5 kGy,本研究为蓝莓的辐照保鲜提供了应用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电子鼻技术的蓝莓果实新鲜度的判别方法。方法将蓝莓果实分为剂量组和分级组,剂量组包括0.00、0.75、1.50和3.00kGy4个辐照剂量组,分级组包括0.00和1.50kGy辐照处理的大号、中号和小号果实组。用~(60)Co-γ辐照源对每组蓝莓果实进行辐照处理,并进行感官评价与腐烂率、花青素和总酸含量的测定,再利用电子鼻技术对各组蓝莓果实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和载荷分析方法对测得的气味指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1.50 kGy辐照处理的蓝莓果实感官评分最高,腐烂率较低,且果实中的花青素和总酸含量变化较小。利用电子鼻技术能很好地区分不同辐照处理的蓝莓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挥发性气味变化,且确定出的最佳辐照剂量与感官评价和理化指标测定的分析结果一致。结论电子鼻技术可以作为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应用于蓝莓果实新鲜度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水杨酸对蓝莓贮藏品质及果实软化的影响,以“粉蓝”为试材,采前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1.0,2.0,3.0 mmol/L)处理蓝莓,在(0.5±0.5) ℃冷藏条件下研究蓝莓品质和果实软化的情况。结果表明,采前用水杨酸处理可以降低果实腐烂率,尤其用2.0 mmol/L水杨酸处理果实的腐烂率在贮藏80 d较对照组果实降低了21.88%。与其它处理组比较,2.0 mmol/L水杨酸处理组有效保持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总酚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花色苷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同时能够有效延缓果胶甲酯酶活性(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PG)、半乳糖甘酶活性(β-Gal)和纤维素酶活性(Cx)的上升,进而有效抑制果实原果胶的水解和减少水溶性果胶的积累。结论:采前用2.0 mmo/L的水杨酸处理可通过调节蓝莓果实细胞壁代谢有效降低果实软化的发生,并能较好地维持果实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5.
辐照对核桃果实冷藏生理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辽核2号’核桃果实为材料,经0(对照)、0.1、0.3、0.5、1.0 kGy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后,采用青皮果实60 d+脱皮鲜坚果30 d两步法贮藏于(0±1)℃的冷库中,监测其在贮藏期间色差、褐变指数、裂果率、乙烯释放量、气体成分、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脂肪酸含量、过氧化值与羰基价的变化。结果表明,辐照处理显著降低了核桃果实贮藏期间的裂果率和乙烯峰值,保持了较低的过氧化值和羰基价,延缓了脂肪氧化速度;0.3 kGy和0.5 kGy处理的感官品质较好,以0.3 kGy延缓核桃果实衰老的作用突出。该剂量条件下核桃果实裂果率和乙烯峰值最低,必需脂肪酸总量维持在较高水平,贮藏末期脂肪含量最高,过氧化值最低,确定0.3 kGy为核桃果实冷藏适宜辐照剂量。 相似文献
6.
用60 Co-γ辐照对蓝莓生醋进行处理,研究了辐照剂量为0.75,1.5 kGy处理后人工催陈效果。对比了自然陈酿下蓝莓果醋中细菌总数、pH、总酸、总酯、花青素、有机酸等理化指标及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且在陈化期处于较低水平;pH和总酸变化不明显;经辐照后的蓝莓果醋陈化积累总酯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辐照处理组花色苷明显低于对照组,且1.5 kGy处理组损失最大;经0.75 kGy辐照处理陈化30 d的蓝莓果醋有机酸总量最高,多种有机酸协调性最好,口感最佳,感官评价最好。 相似文献
7.
8.
9.
10.
为探索60Co γ辐照处理对蓝莓果实保鲜效果的影响,采用不同辐照剂量处理“蓝丰”蓝莓,定期检测其冷藏期间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呼吸作用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0.5 kGy辐照处理对蓝莓果实的保鲜效果不明显,3.0 kGy辐照处理能够加速贮藏后期蓝莓果实的衰老进程;辐照处理后,蓝莓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变化不明显,但VC含量和花青素含量均有所下降,且与辐照剂量呈负相关;辐照处理后,蓝莓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提高,且与辐照剂量呈正相关,同时伴随脂氧合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相对对照略微提高;1.0~2.5 kGy的辐照处理能够通过抑制贮藏期间蓝莓果实的呼吸作用和膜质过氧化作用,推迟蓝莓果实的衰老进程,延缓蓝莓果实中营养物质的降解;2.5 kGy辐照处理对蓝莓果实的保鲜效果最佳,既能有效降低蓝莓果实腐烂率,又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蓝莓果实的营养品质。因此,60Co γ辐照处理对于采后蓝莓的低温保鲜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本实验以蓝莓果为原材料,采用GC-MS柱前衍生化法对蓝莓果提取液中的化学组分进行动态监控,并探究p H3.09.0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莓果提取液中共鉴定出39种化合物,包括糖类、酸类、醇类、酯类和酮类五大类,其中糖类、酸类和酯类化合物总含量随着p H由酸性变为碱性呈减少的趋势,而醇类化合物的总含量和肌醇单酮含量呈增多的趋势,并且发现在p H7.09.0产生了新物质阿拉伯呱喃糖,其含量随p H升高逐渐增大;通过对蓝莓果提取物中含量较高的糖类化合物和酸类化合物进行动态监控,发现酸类化合物随着p H由酸性到碱性含量呈减少的趋势,而葡萄糖和阿拉伯呱喃糖随着p H的增大含量呈增多的趋势。实验结果对于蓝莓资源受p H影响的深加工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以蓝莓"顶峰"(Climax)作为实验材料,探究茉莉酸甲酯(methyle jasmonate,Me JA)处理对采后蓝莓生理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0,1,10,100μmol/L)Me JA在20℃条件下熏蒸蓝莓果实10 h,贮藏于4℃,每14 d取一次样进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不同浓度的Me JA处理,在不同时间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果实的腐烂率,抑制果实硬度的下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此外还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两种酶的活性,但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O2˙ˉ(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上升。结论在各处理中,以10μmol/L的Me JA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研究单独使用纳他霉素和与维生素C(VC)复配后使用对蓝莓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的防治效果。通过离体培养实验确定 VC溶液、纳他霉素溶液以及纳他霉素溶液与20 mg/L VC复配后的最低抑菌浓度;通过活体实验观察发病率、病斑直径、蛋白质含量以及与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以确定不同溶液对蓝莓灰霉病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纳他霉素处理和与20 mg/L VC复配溶液复配处理对3μL 5×106 CFU/mL的蓝莓灰霉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和0.5 mg/L,而单独使用VC处理的抑菌效果不明显,说明纳他霉素与VC复配使用可有效降低纳他霉素使用量,提升作用效果;同时纳他霉素复配溶液可有效提升蓝莓抗菌能力,以30 mg/L纳他霉素复配液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为分析富硒蓝莓全果果酒的体外消化特性,以非富硒酵母发酵蓝莓全果果酒为对照,对两种果酒在模拟胃肠液消化前后的总多酚含量、抗氧化活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酚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果酒在模拟胃肠液消化后总多酚含量、抗氧化活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均有所下降,3.0 h模拟胃液及1.0 h模拟肠液消化后富硒蓝莓全果果酒中总多酚含量是对照的1.28倍,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清除率及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分别是对照的1.27倍、1.85倍、1.07倍、1.18倍。富硒蓝莓全果果酒经模拟胃肠液消化后主要的酚酸为没食子酸(0.98μg/mL)、绿原酸(0.11μg/mL)、芦丁(0.17μg/mL)。富硒蓝莓全果果酒较对照在模拟胃肠液消化后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9.
以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葡萄为试验材料,以不疏穗(>30穗/株)为对照(CK),设置3种单株负载量:20(C1)、25(C2)、30(C3)穗/株,测定不同负载量对葡萄果实生长指标及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负载量对霞珠葡萄生长、品质指标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C2处理的果实果粒较大:单粒质量(1.04 g)、横纵径(12.40 mm、12.40 mm)、体积(309.24 mm3)、表面积(77.13 mm2),且产量(80.83 kg)与CK处理一致;果实成熟度较好;还原糖含量(245.15 g/L)、可滴定酸含量(6.68 g/L)、糖酸比(40.6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6.00%);利于酚类物质积累:总酚含量(1 364.75 mgGAE/L)、单宁含量(353.73 mgTAE/L)、花色苷含量(298.02 mg/L)、类黄酮含量(357.73 mgRE/L)均显著高于对照(CK)(P<0.05)。综上,当单株负载量为25穗/株时,能提升赤霞珠葡萄的生长及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阿拉伯半乳聚糖(arabinogalactan,AG)浸泡处理对青脆李果实采后贮藏特性的影响以及以其对果实进行防腐保鲜处理的可行性,本实验对青脆李果实采后常温贮藏15 d内的果实色差、硬度、失重率、腐烂率、相对电导率、呼吸速率、乙烯生成速率、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总酚、类黄酮、游离氨基酸含量及其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5 g/L AG浸泡处理能够延缓青脆李果实采后转色和硬度的下降且其效果明显优于10 g/L AG浸泡处理;5 g/L AG浸泡处理能够降低青脆李果实采后呼吸速率和乙烯生成速率;5 g/L AG处理组果实抗坏血酸高于对照组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果实(P<0.05);5 g/L AG处理通过调控多种氨基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提升了青脆李果实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5 g/L AG处理在青脆李采后防腐保鲜方面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