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9):192-197
以从福建茶区引进四川茶区种植的茗科1号、铁观音、黄棪3个高香乌龙茶良种为供试材料,四川主栽且主产红茶的品种福鼎大白茶为对照,测定3个引进品种春、夏梢所制红茶的主要生化成分、香气组分,并进行感官审评,以了解其红茶适制性及制茶品质,筛选适宜四川茶区推广种植的适制红茶的省外良种。结果表明:3个引进品种春、夏季所制红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其中春、夏季红茶的水浸出物含量为34.62%~40.25%,茶多酚含量为10.19%~15.07%,儿茶素总量为13.98~25.45 mg/g;茶红素、茶黄素含量均较高,且茶红素与茶黄素比值为10.96~14.86。3个引进品种春、夏季红茶的咖啡碱含量为3.07%~4.04%,铁观音和黄棪显著高于对照,茗科1号则低于对照;但氨基酸含量为2.74%~3.86%,均低于对照。春季红茶中均检测出50种香气成分,以醇类物质最丰富,且3个引进品种的香叶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芳樟醇及氧化物含量则低于对照,属于香叶醇占优势的香气类型。感官审评结果表明,3个引进品种所制红茶香高味浓,花果香或蜜香明显,品质均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
春季不同时期信阳毛尖茶的化学成分和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桂义  刘黎  胡强  罗娜 《食品科技》2007,32(9):141-144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信阳毛尖春茶的化学成分和品质的差异。方法及主要内容:利用重量法对不同时期信阳毛尖春茶的水分、水浸出物进行测定和比较;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时期信阳毛尖春茶的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儿茶素、叶绿素进行测定和比较;利用常规感官审评的方法对不同时期信阳毛尖春茶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进行审评和比较。结果:不同时期、不同品种、不同嫩度间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存在差异。氨基酸、咖啡碱:前期>后期;福鼎大白>龙井43;嫩度高的>嫩度低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前期<后期;福鼎大白茶<龙井43;嫩度高的<嫩度低的。结论:时期因子影响着茶叶的整体品质。  相似文献   

3.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湖南引入川西茶区的保靖黄金茶1号品种的鲜叶以及春梢所制绿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香气组分进行了分析测试,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春夏秋季新梢鲜叶水浸出物、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范围分别为39.33%~46.34%、2.86%~6.35%、3.61%~4.09%、18.12%~24.74%、13.91%~20.29%,均显著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酚氨比值范围为2.80~8.65,低于对照;儿茶素品质指数均高于对照。黄金茶1号春梢独芽、一芽一叶与一芽二叶新梢所制的绿茶样主要生化成分含量与对照相比也有相同的趋势。黄金茶绿样检测出45种香气组分,以醇类为主,其次是烯烃类和酯类,其中,黄金茶独芽和一芽二叶所制绿茶中,具玫瑰香气的香叶醇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15.01%、164.71%。这些结果显示,黄金茶1号引种四川后,保持了高氨基酸含量的特性,具有滋味鲜爽浓厚、栗香高长的生化物质基础。感官审评结果也显示,黄金茶1号品质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  相似文献   

4.
以新品系苦茶21-1为供试材料,以国家级良种福鼎大白茶、槠叶齐和省级良种潇湘1号为对照,测定4个品种红、绿茶的主要品质成分,并结合感官审评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新品系苦茶21-1所制绿茶,外形条索弯曲紧细、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果香浓郁,滋味鲜爽,香气和滋味尤其突出;所制红条茶外形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明亮,香气甜香醇正,滋味甜醇,"冷后浑"明显,乳状络合物呈橙黄色。红、绿茶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分别为水浸出物38.26%、44.22%,茶多酚19.40%、30.38%,游离氨基酸5.01%、5.04%,咖啡碱5.11%、5.09%;红、绿茶中咖啡碱含量均高达5%以上,可能属于茶树高咖啡碱优异资源;绿茶儿茶素品质指数高于福鼎大白茶,红茶TR/TF值为11.2,茶黄素和茶红素比例优。茶树新品系苦茶21-1具有加工优质绿茶和优质红茶的品种特征,尤以红茶品质突出,有较高的红茶育种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巴山早’紫色芽叶的红茶加工工艺及其制茶品质特点。本研究选用‘巴山早’紫色芽叶为原料,在万源红茶加工工艺基础上进行工艺优化,对红茶关键加工技术(萎凋、发酵和干燥)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茶黄素和茶红素之和与茶褐素的比值TFRB为评价指标,确定紫色芽叶红茶的最优工艺参数,探究关键加工技术不同参数对红茶品质的影响;以‘福鼎大白’绿色芽叶为对照,采一芽一叶新梢,按照优化后的加工工艺加工成红茶,所制茶样与‘巴山早’紫色芽叶红茶通过感官审评、内含品质成分测定分析和香气组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巴山早’紫色芽叶红茶的最优加工工艺为萎凋时间21 h,发酵时间4.5 h,干燥温度90±2℃,此时感官评分最高为92.83±0.19,‘巴山早’紫色芽叶红茶的感官品质优于对照,其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水浸出物、咖啡碱、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分别为12.58%、3.62%、2.89%、37.89%、4.61%、0.38%和3.57%,均高于对照,TFRB为1.07是其滋味鲜醇,汤色红亮的物质基础;氨基酸组分总量、呈鲜爽味氨基酸组分和呈甜味氨基酸组分含量分别为32.35、22.68和3.4...  相似文献   

6.
以贵州省安顺市岩腊乡古茶树鲜叶为试验原料,分别采摘春梢、秋梢一芽两叶制成红茶、绿茶、白茶三类茶样,对其进行特征性成分含量分析及感官审评,为岩腊乡古茶树的适制性及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岩腊乡古茶树制作6份茶样,茶多酚含量在21.31%~31.32%之间;游离氨基酸总量在2.42%~3.01%之间,差异不显著;咖啡碱含量在3.16%~4.56%之间;水浸出物含量普遍较高,在40.18%~45.26%之间。结合感官审评结果可看出古树绿茶、红茶风格特征明显,品质较好,可红茶、绿茶兼制,其中春季绿茶和秋季红茶品质较优;白茶滋味品质较优,香气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7.
选用‘毛蟹’、‘丹桂’、‘九龙袍’、‘矮脚乌龙’4个乌龙茶树品种新梢为原料,分别蒸青固样并加工成绿茶、黄茶、白茶、红茶。所制茶样通过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分析,分析其茶类适制性。结果表明:用‘毛蟹’试制的绿茶,其氨基酸含量在4个品种中最高,为2.02%,酯型儿茶素含量为10.27%,仅低于九龙袍;用‘毛蟹’试制的黄茶,其水浸出物含量、氨基酸含量和咖啡碱含量分别为40.91%、2.13%、3.96%,均高于其它3个品种;用‘毛蟹’试制的白茶,其水浸出物含量在4个品种中最高,为44.32%,茶多酚含量为24.28%,仅低于矮脚乌龙;用‘矮脚乌龙’试制的红茶,其水浸出物含量、茶多酚含量、儿茶素总量和茶黄素含量均为4个品种中最高,分别为40.17%、23.34%、3.18%、0.42%。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毛蟹’制绿茶、黄茶和白茶品质均优,‘矮脚乌龙’制红茶品质优,‘丹桂’制白茶品质较优。综上,‘毛蟹’品种茶类适制性强,适制绿茶、黄茶和白茶,‘矮脚乌龙’适制红茶,‘丹桂’适制白茶。  相似文献   

8.
“梵净山茶”2015年被认定为铜仁市茶叶区域公共品牌,由铜仁市茶叶行业协会授权方可使用。目前对于梵净山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梵净山翠峰茶、梵净山毛峰茶、梵净山白茶等的研究,对于梵净山红茶的研究较少。本文以梵净山茶区域内栽培的“福鼎大白茶”和“中茶108”两个茶树品种生产的茶叶为原料,根据梵净山红茶加工标准制成梵净山红茶,并对样品进行感官审评,测定样品的干物质、茶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以及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以“福鼎大白茶”制作的卷曲形红茶的感官审评综合得分最高,为92.50分。“福鼎大白茶”的茶多酚平均含量在18.5%,比“中茶108”茶多酚平均含量(17.4%)高出1.1%,“福鼎大白茶”游离氨基酸平均含量为4.27%,比“中茶108”游离氨基酸平均含量高出0.67%。本研究结果对梵净山红茶推广具有有利作用,为梵净山茶茶区的茶园生产结构、茶叶加工、茶馆销售及消费者选择茶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2017年福建寿眉散茶为原料,按照渥堆、汽蒸、压制定型、发花、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金花白茶。通过对加工过程中8个有代表性的工艺节点取样检测,以探明金花白茶加工过程中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氨基酸、水浸出物、可溶性糖、黄酮、茶三素等主要滋味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并探究各类滋味物质的动态变化对其滋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花白茶加工过程中,茶多酚、儿茶素、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茶黄素及茶红素含量均逐渐降低,金花白茶较原料降幅分别为24.26%、52.89%、27.44%、9.38%、48.83%及30.96%。黄酮总量、没食子酸及茶褐素含量逐渐增加,金花白茶较原料增幅分别为20.46%、10.92%及77.31%。水浸出物、咖啡碱、茶氨酸含量略有增加,增幅为2.89%、7.70%、8.63%。这些变化有利于金花白茶滋味浓醇厚不苦涩,汤色红浓明亮品质的形成。同时结合感官审评发现,茶多酚、茶黄素、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及茶褐素均与金花白茶滋味品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福云14’、‘791201’、‘福云12-24’、‘730430’、‘福云12-27’、‘780810’、‘福云10-27’、‘眉峰’、‘福云9-6’、‘790218’、‘福云5-23’、‘福云4-12’、‘740208’、‘790118’、‘780710’15个福云杂交后代茶树新品种(系)的白茶适制性,以‘福鼎大白’品种为对照,分析了其感官品质和主要理化成分,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PCA)分析。结果表明:15个福云杂交后代茶树新品种(系)所制白茶具有外形毫色银白、汤色浅嫩绿明、滋味清鲜、毫香显、肥嫩成朵优良品质特征,除‘790118’、‘790218’和‘眉峰’外,其余品种感官审评总分均比对照‘福鼎大白’评分高,并且得分在93分以上的有‘福云4-12’、‘福云10-27’、‘福云12-24’;理化分析结果显示,‘福云4-12’、‘福云10-27’、‘福云12-24’、‘791201’、‘790118’、‘福云14’、‘791201’、‘730430’、‘福云12-27’、‘眉峰’、‘福云9-6’、‘740208’品种加工白茶的水浸出物含量、儿茶素总量显著高于对照‘福鼎大...  相似文献   

11.
选用坦洋菜茶、福安大白、金牡丹、金观音、梅占、白芽奇兰6种茶树鲜叶,以传统型工艺和花香型工艺分别制成不同风格的坦洋工夫红茶,以此为实验材料,通过生化成分分析、茶汤色差值及感官审评,探讨不同工艺不同品种坦洋工夫红茶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工艺方面,传统型坦洋工夫滋味浓醇,茶汤橙红明亮,对应的理化特征表现为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茶红素含量均高于花香型,且差异显著,其中水浸出物相差0.84%,茶多酚相差0.71%,茶红素差值达1.24%;花香型坦洋工夫滋味醇爽,汤色橙黄明亮,香气馥郁持久,茶黄素和茶褐素含量均高于传统型,差值分别为0.03%与0.29%。在品种方面,福安大白茶与坦洋菜茶为坦洋地区传统品种,两种工艺制成的坦洋工夫均表现出茶汤滋味较醇厚,甜香持久的品质特征,而高香品种(金牡丹、金观音等)加工成的坦洋工夫花果香馥郁悠长,滋味甜醇但茶汤浓度略低。实验结果证明工艺与品种对坦洋工夫品质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四川引进茶树品种的红茶适制性及制茶品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四川茶区主栽并主产红茶的品种福鼎大白茶为对照,研究从浙江引进四川茶区的国家级茶树良种中茶302、浙农117的红茶适制性和制茶品质。结果表明:中茶302、浙农117的春、夏梢鲜叶的水浸出物含量范围为37.19%~42.19%、茶多酚含量为20.27%~29.50%、儿茶素总量为132.95~157.76 mg/g,均显著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酚氨比(茶多酚与氨基酸的比值)为4.25~9.81,也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具有红茶适制性;所制红茶内含物丰富,其特征成分茶多酚含量为11.81%~19.61%、儿茶素总量为18.69~39.13 mg/g;茶汤的茶黄素、茶红素含量均较高,分别为0.63%~0.74%、8.66%~9.90%,且茶红素/茶黄素范围为12.97~14.03,因此其具有滋味浓强、汤色红亮的物质基础。2 个引进品种红茶均检出醇、醛、酮、酯、烯、烷烃类及未知化合物等7 类50 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香气物质含量最高,相对含量分别为64.06%、67.23%,芳樟醇及其氧化产物、香叶醇等香气主体成分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感官评价结果显示,2 个引进品种所制红茶品质较优异且相当,均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所制红茶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茶树资源"黄金菊"对绿茶、红茶的适制性,为江西省茶树资源的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茶树品种宁州2号为对照,检测"黄金菊"茶树资源制成绿茶、红茶后的游离氨基酸(amino acids, AA)、茶多酚(tea polyphenols, TB)、咖啡碱(caffeine, CAF)、没食子酸(gallic acid, GA)、表没食子儿茶素(epicatechin gallate,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epicatechin gallate,ECG)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等成分含量变化,对成茶进行感官审评并评分。结果茶树资源"黄金菊"制成绿茶咖啡碱含量在4.13%~4.26%之间,茶多酚含量在20.67%~21.89%之间,氨基酸含量4.16%~4.54%之间。制成的红茶水浸出物集中在43.21%~44.03%,咖啡碱为4.11%~4.42%,茶多酚为24.67%~25.81%,氨基酸为2.21%~2.53%。儿茶素组分制成绿茶、红茶之间差距很大,但均与对照品种相当,感官审评结果显示,黄金菊茶树资源制成绿茶、红茶得分与对照品种相当。结论黄金菊茶树是红茶、绿茶兼制的茶树品种资源,制成绿茶成品品质结果稍逊于对照品种宁州2号,制成红茶品质优于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4.
选用‘陕茶1号’春季一芽二叶新梢为原料,分别按照扁形茶、卷曲形茶、针形茶、兰花形茶和炒青工艺加工成绿茶,所制茶样通过感官审评、内含成分分析、香气组分分析和抗氧化能力分析,以确定‘陕茶1号’春季鲜叶原料加工绿茶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兰花形茶各内含成分适中协调,水浸出物含量为46.24%,氨基酸含量最高达4.22%,咖啡碱含量为4.54%,茶多酚含量为21.52%,酚氨比最低,叶绿素含量最高达2.15 mg/g,绿茶主要香气物质含量最高达21.69%,感官品质最佳,其加工工艺是加工‘陕茶1号’春季一芽二叶新梢的最佳工艺;扁形茶感官品质及其主要香气物质含量仅次于兰花形茶,多酚类保留量最高,各内含成分也较协调,且抗氧化能力最强,其加工工艺也适合‘陕茶1号’春季一芽二叶新梢的加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明确贵州广泛栽培的福鼎大白茶、龙井43和石阡苔茶的白茶适制性,形成适合本地品种的白茶加工工艺,以创制贵州特色白茶。方法 2023年5月下旬,在室温18~22℃、外界温度18~26℃、湿度65%~75%条件下,以福鼎大白茶、龙井43和石阡苔茶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室内萎凋槽加温萎凋、复式萎凋(日光萎凋和室内自然萎凋),2种萎凋方式加工白茶,3个萎凋时间(25、35、45 h)取样。感官审评后,选取复式萎凋25、35、45 h茶样,测定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和儿茶素等生化成分含量。结果 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和没食子酸随着萎凋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儿茶素总量随着萎凋时间的延长含量降低。石阡苔茶加工的白茶滋味和香气最优,不同茶树品种复式萎凋35 h加工的白茶成分差异显著。石阡苔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总量、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最高,福鼎大白茶中的表没食子儿茶素和儿茶素含量最高,龙井43的氨基酸含量最高。结论 3个茶树品种中,石阡苔茶的白茶适制性最好,最优加工工艺为复式萎凋、萎凋时间35 h。  相似文献   

16.
以福建水仙茶树品种开面采鲜叶为原料,分别采用传统白茶工艺(CK)和萎凋中引入摇青工艺(ST)加工成白茶,对比分析两种白茶生化成分、香气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差异,旨在为高香型水仙白茶的开发提供参考。结果表明:ST较CK显著降低了水仙白茶中茶多酚、黄酮类、咖啡碱的含量及酚氨比、酯型与非酯型儿茶素的比值,增加了游离氨基酸、茶黄素等的含量(p<0.05);CK和ST白茶香气成分的种类分别为104和107个、相对含量分别为79.72%和78.33%,且均以醇类为主,其中ST较CK明显降低了水仙白茶中正己醇等清香或青气物质的含量,增加了香叶醇等花果香物质的含量,并改善了水仙白茶的香气组成;感官审评结果显示,ST明显提升了水仙白茶的香气与滋味品质,所制白茶花果香浓郁、滋味醇厚水中带香,且感官审评综合得分(93.10)显著高于CK白茶(88.30)(p<0.05)。综上认为,ST较CK改善了水仙白茶生化成分、香气成分的含量与组成,进而提升了香气与滋味品质,所制水仙白茶综合品质优异,达到高香白茶的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选择四川省不同产区绿茶包括川南、川北和川西3个产区共20个绿茶茶样,参照GB/T 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中绿茶审评法对茶样进行感官审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茶样中主要滋味贡献成分含量,分析川内不同产区绿茶的差异。结果表明,川南、川北、川西茶区绿茶感官平均分为87.69±1.76、83.14±1.75和89.06±1.12;滋味感官审评得分分别为87.73±2.19、81.05±2.94及89.62±1.27,均是川西绿茶高于川南绿茶高于川北绿茶。绿茶主要滋味贡献成分含量之间有明显差异,儿茶素类含量明显高于茶氨酸及咖啡碱的含量,分别为(513.10±118.20)mg/L(川南绿茶)、(724.91±121.68)mg/L(川北绿茶)、(300.675±71.14)mg/L(川西绿茶)。不同产区茶氨酸含量无显著差异,且研究表明其与感官审评总分并无相关性;而咖啡碱的含量不同产区水平相当。通过主要滋味贡献成分的主成分分析,及其与滋味评分、总分的相关性分析,得知高酯型儿茶素含量(471.52±86.00)mg/L是导致川北绿茶苦涩味明显的主要原因之一;川西绿茶的低酯型儿茶素含量(173.07±42.40)mg/L是导致其滋味醇甘鲜、略涩为主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结果将为四川不同地区绿茶的品质提高和消费者识别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湖南汝城白毛茶(地方性群体)的适制性,采用春季一芽一叶鲜叶原料加工绿茶、红茶和白茶等不同茶类产品,通过感官审评比较和生化品质测定分析得出汝城白毛茶适合制作红茶与白茶.生化品质多重比较表明,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红茶与绿茶均表现明显差异,而与白茶相比,仅咖啡碱差异明显.儿茶素组分测定表明,绿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3个不同等级烘青绿茶的生化成分、感官品质及抗氧化活性。方法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3种茶样中总黄酮、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利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1,1-dipheny-2-picryhydrazyl free radical, DPPH)法测定了其抗氧化活性,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 3个等级绿茶总黄酮、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差异显著(P<0.05),茶多酚随着茶样等级的降低而升高,咖啡碱的含量则相反,而氨基酸和黄酮是波动变化;不同等级绿茶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差异显著(P<0.05),且IC50随着等级的降低而下降;感官评价得分随着等级的降低而降低;3种茶的抗氧化活性与其茶多酚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咖啡碱的含量和感官审评得分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3个等级的炒青绿茶抗氧化性随着等级的降低而升高,且与其主要生化成分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以上川岛茶叶为材料,分析春夏秋不同季节红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季节的茶叶鲜叶中,春茶的水浸出物、氨基酸、黄酮含量最高;夏茶的茶多酚、酚氨比、可可碱、咖啡因及茶叶碱含量最高;不同季节茶叶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及茶叶碱差异均极显著;3个季节鲜叶中8种儿茶素单体含量顺序不完全一致,相互之间差异极显著。加工过程中,茶叶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逐渐减少,8种儿茶素单体和总量明显减少;3种茶色素和氨基酸含量整体呈增加趋势;黄酮含量明显增加。春茶干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9.60%、20.16%、3.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