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聚合甘油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法基于甘油和聚合甘油在硫酸溶液中均被重铬酸钾氧化,从而测得甘油与聚合甘油总量,和甘油与高碘酸钾反应时生成甲酸而聚合甘油不能生成甲酸,测得甘油含量,将这两个测定值相减,即得到聚合甘油含量。方法简便,数据稳,适于工厂分析。用本测定了甘油蒸脚中的聚合甘油含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对国内甘油紧缺的矛盾,阐述了开发甘油代用品-植物甘油来弥补甘油市场不足的可能性与实现性。  相似文献   

3.
用红外光谱鉴定复合甘油苑彩霞(河北省石油化工研究所石家庄市050031)复合甘油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化工产品,它在某些方面具有与甘油(丙三醇)相同的物理性质,因此,在造纸、印刷、纺织等行业,复合甘油可以作为甘油廉价的代用品,用作吸湿剂、润滑剂和保温...  相似文献   

4.
以聚甘油、丙烯酸甲酯为原料,利用酯交换法,以硫酸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无溶剂,在共沸温度下,合成了一种水溶性聚甘油丙烯酸酯破乳剂。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阻聚剂用量、反应时间、聚甘油中羟基与丙烯酸甲酯之摩尔比、不同聚合度聚甘油合成的聚甘油丙烯酸酯对原油乳状液脱水率的影响。实验表明,考察的影响条件均存在最佳值,即在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总量的2%(w),阻聚剂用量占丙烯酸用量的2%(w),反应时间16h,聚甘油中羟基与丙烯酸甲酯之摩尔比为2.6:1,聚甘油聚合度为6.3,在破乳剂用量为300mg/L时,破乳脱水率达69%。  相似文献   

5.
对用甘油锌作光稳定剂的光稳定作用进行了测试,并与光稳定剂NBC,BZ进行了比较。研究了甘油锌,NBC和BZ与双酚A的复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甘油锌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光稳定剂。  相似文献   

6.
我国甘油工业和市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甘油(即丙三醇)历史悠久,是人们很熟悉的一种有机多元醇化合物,在日用化学工业和医药工业中均有广泛应用。获得甘油有多种途径,一般为化学法或发酵法,此外还有油脂水解或醇解的副产物甘油。在我国,上述几种获得甘油的方法均有生产。有关专家认为,过去二十年我国甘油的年产量一直在3万吨左右徘徊,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很不相称。  相似文献   

7.
在大气压及240℃下,在NaOH水溶液中聚合甘油20min,经填充钙型12%交联阳离子交换树脂色谱柱,再在250℃下用浓缩的蓖麻油酸酯化60.5g生成的聚甘油,即得聚甘油蓖麻油酸酯,可与巧克力混合,减少粘性。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制造  相似文献   

8.
分别甩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A、钛酸酯偶联剂B、改性甘油C、改性甘油D以及甘油对玉米淀粉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了改性剂对PP/高含量淀粉材料的力学性能、形态以及界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油与钛酸酯偶联剂A降低了材料的韧性,而改性甘油C对体系的韧性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当改性甘油C相对于淀粉用量为1.5%、淀粉含量为50%时,PP/淀粉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比PP/未改性淀粉体系提高了280%和17%。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改性甘油C不仅能改善淀粉的分散性,而且增加了淀粉与PP之间的界面作用力,具有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甘油乙醇法测定粉煤灰中f-CaO含量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粉煤灰的研究开发已在多个领域展开,并已经取得许多成果。而这些研究开发都是以粉煤灰成分和结构的检测为前提的,在一些研究课题中需对灰中CaO含量进行检测。但由于粉煤灰含有许多未被燃烧的碳而呈黑色或含有较多的铁而呈红色,在用甘油乙醇法测定f-CaO时,终点颜色被掩盖而无法辨别。为此,笔者采取先作用后分离的方法,能准确测得f-CaO含量。 将试样与甘油无水乙醇溶液在装有回流冷凝器的干燥锥型瓶中均匀加热20分钟至试样中f-CaO与甘油无水乙醇充分作用生成可溶性甘油钙,然后用干滤纸进行密封过滤。甘油钙因具有可溶性存在于滤液中。由于在甘油无水乙醇溶液配制过程中加入了酚酞指示剂,而含有甘油钙的滤液具有弱碱性,因而呈红色。干扰甘油钙滤液颜色的其他有色物质如碳、铁等由于其不与甘油无水乙醇发生反应,仍以固体物质存在,因而留在滤纸上,得与甘油钙分离开来。含甘油钙的红色滤液用苯甲酸无水乙醇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消失,根据苯甲酸无水乙醇溶液的消耗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f-CaO的含量。 测定过程是,准确称取0.5000g试样,置于150ml干燥锥形瓶中,加入25ml甘油无水乙醇溶液。摇匀,立即装上回流冷凝器,在有石棉网的电炉上加热煮沸20~30分钟,使试样中的f-CaO与甘油无水乙醇充分作用生成可溶性甘油钙。 取下锥型瓶,用干滤纸进行密封过滤(漏斗上盖一表面皿,尽量避免空气及水分的干扰影响),用另一个150ml干燥锥型瓶盛接溶液。用甘油无水乙醇或用无水乙醇洗涤残渣及原锥型瓶,洗液继续流入滤液中。此过程中可看到滤液呈红色。 用0.1mol/L苯甲酸无水乙醇标准溶液滴定该红色滤液至红色消失。 记下苯甲酸无水乙醇标准溶液消耗量,据以算出样品中f-CaO的百分含量。 本法属非水滴定,应使用干燥器皿及干滤纸,并尽量缩短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洗涤残渣时应注意用甘油无水乙醇或无水乙醇作洗涤剂,不能用水洗涤。由于该法分离除去其它有色物质的颜色干扰,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极其灵敏,所测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醋酸纤维素固定化脂肪酶催化猪油合成单甘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醋酸纤维素固定化猪胰脂肪酶催化猪油甘油解反应合成单甘酯,反应温度在猪油熔点附近(32℃),甘油与酶摩尔比为4:1,甘油含水量为4%,反应在20h达到平衡,可获得单甘酯的最高产率,为50.05%。  相似文献   

11.
在以脂肪醇聚氧乙烯甲基醚、脂肪醇聚氧乙烯聚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乙醇胺、乙二醇丁醚、乙二胺四乙酸为主要原料制备的清洗剂配方中,研究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乙醇胺、乙二醇丁醚的用量对清洗剂清洗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实验参数,得到了所选水平下的最佳配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用量为5%,乙醇胺用量为5%,乙二醇丁醚用量为15%。该配方下清洗剂的泡沫较少,碱性较强,清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冠醚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及应用,重点综述了新型冠醚的合成及选择性组装键合作用、新型冠醚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特殊结构冠醚的合成及应用,并对冠醚化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二甲醚的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甲醚是我国值得重点发展的清洁燃料,文章分析了二甲醚代替柴油作为汽车燃料、代替民用液化石油气的可行性,并对二甲醚的生产工艺如两步法、一步法、二氧化碳及生物质直接合成二甲醚等进行评述,认为一步法工艺比较适合我国国情,适用于化肥厂和甲醇厂生产二甲醚。  相似文献   

14.
刘文斌  鞠宇飞 《粉煤灰》2011,23(2):35-37
研究可再分散胶粉、纤维素醚、淀粉醚、SM高效减水剂对黏结砂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可再分散胶粉、纤堆素醚并非越多越好,实验中掺量为15‰和3‰时砂浆性能最优.纤维素醚掺量从0‰~10‰,砂浆的含气量从3.60%~40%.淀粉醚的掺入对纤维素醚并没有起到协同效应,SM高效减水剂和纤维素醚相互影响,掺入后砂浆减水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5.
张亚利 《河北化工》2011,34(2):62-63
通过介绍液化石油气中二甲醚掺混问题产生的行业背景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情况,说明了二甲醚作为替代液化石油气的清洁燃料,应纯烧、而非掺混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立二甲醚标准化体系、完善二甲醚检测方法及扩大二甲醚应用领域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乙二醇单乙醚和乙酸为主要原料,以四水硫酸铈为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合成了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采用IR、1HNM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考察了乙二醇单乙醚和乙酸的摩尔比、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反应条件为:以0.2 mol乙二醇单乙醚为基准,n(乙酸)∶n(乙二醇单乙醚)=1.5∶1,m(四水硫酸铈)∶m(乙二醇单乙醚)=0.05∶1,环己烷9 mL,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2.5 h。在该条件下,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收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17.
聚缩水甘油醚硝酸酯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聚缩水甘油醚硝酸酯是近期国外重点研究的高能固体推进剂含能粘合剂之一。介绍美国聚硫公司、英国防卫研究所和ICI炸药公司对其研究概况 ,重点介绍由缩水甘油醚硝酸酯经阳离子开环聚合合成聚缩水甘油醚硝酸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烯丙基醚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空干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氧气氛围中苯乙烯、烯丙基醚的氧化聚合机理和苯乙烯与烯丙基醚的氧化共聚机理,对烯丙基醚的空干性机理进行较为深入阐述,并应用差热扫描仪、扫描电镜、热谱仪和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和手段,探讨了不同饱和酸骨架和烯丙基醚含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正丙醇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为催化剂,合成正丙基缩水甘油醚。通过实验研究,系统讨论了原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碱用量对合成正丙基缩水甘油醚产率的影响。正丙基缩水甘油醚的产率达到78.1%。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The conductances of hexadecylpyridinium chloride (HPyCl) + tetradec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TTAB) mixtures over the entire mole fraction range of HPyCl (αHPyCl) were measured in aqueous binary mixtures of eth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 ethylene glycol monoethyl ether, ethylene glycol monobutyl ether, dieth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 diethylene glycol monoethyl ether, and diethylene glycol monobutyl ether containing 10 to 30 wt% additive in their respective binary mixtures at 30°C. Each conductivity curve showed a single break over the whole mole fraction range of HPyCl + TTAB mixtures. From the break in the conductivity curve, various micellar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and the results were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alkoxyethanol's hydrophobic hydration of the mixed micelle. The micellar parameters of HPyCl, TTAB, and of their mixtures showed a strong dependence both on the amount and on the number of repeating units of ethylene and diethylene glycol derivatives. The hydrophobic hydration was considerably higher in the case of diethylene glycol derivatives owing to the presence of an extra ether oxygen. An evaluation of the non-ideality in the HPyCl + TTAB mixtures in the presence of additives revealed that alkoxyethanols reduce the unlike surfactant monomer interactions in order to form the mixed micelles in comparison to those in pure water. It has also been observed that such interactions systematically decrease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repeating units from monomethyl ether to monobutyl ether, both in the case of ethylene and diethylene glycol derivati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