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山洪泥石流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大、防治困难的特点,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实现各级监测采集站网的汛情信息采集、信息传输、监测中心的监测信息传送,解决复杂环境下信息有效获取与传输的问题.由于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机理建模困难,现有的山洪泥石流预警主要依靠人工经验,缺少预警决策支持系统.为解决山洪泥石流灾害预警困难的问题,采用意外建模方法,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在山洪泥石流预警决策方面做了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掌握全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情况,实现对预警信息、雨水情信息和基础信息的查询、分析与管理,设计并建设了基于Web GIS的国家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系统通过对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和实时雨水情数据的集成应用,实现多视角、分层次的信息展示和信息管理,为全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管理和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根据承德山区的特点,在确定山洪灾害典型区基础上,提出基于区域临界雨量的预警模型。借助雨水情实时监测系统提供实时雨量信息,构建基于GIS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从而实现山洪灾害的实时预警。通过近年发生的山洪灾害对所采用的山洪灾害预警模型进行了验证,实践证明山洪灾害预警模型有效,山洪灾害预警系统能对即将发生的山洪灾害起到有效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4.
系统简介预警信息通过PSTN/GSM/CDMA等公众通信网络发布,有三种方式:1.电话预警。向山洪灾害危险区普通固定、移动电话用户发布预警信息。2.短信预警。向各级防汛责任人及山洪灾害危险区手机用户发布短信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5.
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组织人员转移避险是防御山洪灾害的重要途径,采用通用的预警信息发布协议,有利于不同发布平台预警信息交换共享和高效流转。以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为例,通过研究CAP通用警报协议的基本结构和框架,在分析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特点的基础上,将CAP协议应用于山洪灾害的预警信息发布,并拓展至各类水旱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探讨了水旱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途径和方法。采用通用预警协议有效提高了预警信息发布的效率,保障了不同平台预警信息发布的同源性和权威性,有利于推行预警信息发布社会化服务,对于山洪灾害及其他水旱灾害的防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预警信号及防汛部门发布的山洪灾害预警信息,以及正在蓬勃发展的水利和气象部门联合制作发布的山洪灾害气象预警信息进行了系统梳理,梳理了3种预警信息的标准、传播渠道、对应的防御行动,提出了首先依据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和暴雨预警做好山洪防御准备,再依据山洪灾害预警信息进行准备转移和立即转移的防御流程。  相似文献   

7.
2010年以来,青海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初步建成覆盖全省29个县(区)的山洪灾害雨水情监测、预警网络等,显著提升了全省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但随着这些设施设备及平台进入运维期,运行维护问题日益显现。在多年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与实践经验基础上,青海省运用基于物联网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平台,从创新管理、运行方式上解决基层技术力量薄弱、设备损坏严重、预警信息发布不及时等问题。阐述了青海省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项目运行维护工作措施及效益,联合气象水文部门发布预警信息方面取得的成效,总结项目管理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8.
国家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是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汇集、管理全国2 058个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县上报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运行一年多来,已接入1 736个县级的预警基础资料和44 324个雨水情监测站点,接收了大量雨水情监测信息和预警信息,为及时掌握各地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行和山洪灾害防御情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系统还存在预警信息超报乱报、当报未报、迟报,雨水情监测信息出现奇异值等问题。在对预警信息接收和雨水情监测信息接收情况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探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2010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建成了一大批山洪灾害预警广播。为了解山洪预警广播在广电、气象、农业、林业等部门综合利用情况,湖南省防办2014年9月组织有关市(州)、县(市、区)开展了山洪预警广播综合利用情况调研活动。通过调研,分析了山洪灾害预警广播在优先服务山洪防御工作的前提下,在资源和信息共享方面发挥的作用,总结了山洪灾害预警广播和农村广播"村村响"两个项目技术整合和管理整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供相关单位借鉴。  相似文献   

10.
乡镇作为山洪灾害防治县区的最前沿,在山洪灾害发生时,担负着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同时将水情、雨情、工情等重要防汛信息上传至县级防汛指挥中心的任务。因此,应加大山洪灾害防治力度,开展乡级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山洪灾害防御水平。文章从方案建设、施工管理及建成后运行维护的角度分析了山洪灾害防治乡级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与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11.
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云平台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延长山洪预警预见期、提高预警精度为目标,综合应用并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设计开发了省级山洪灾害预报预警云平台.省级云平台集成了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和实测降雨、预报降雨信息,实时驱动流域内各河段山洪水文模拟,实现基于小流域的洪水预报和基于流量指标的山洪灾害预警.结合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和基于雨量/水位监...  相似文献   

12.
无线山洪预警系统可通过GPRS数据、文字短信息、调频广播等方式进行预警发布。通过对监测信息采集分析,选取适宜的预警程序和方式,将预警信息传送到山洪可能危及的区域,从而使该区域根据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部分地区的山洪灾害事件暴露出我国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在监测、指挥决策、预警发布和传递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提出了新一代预警设备产品研发功能需求和系统架构,对山洪灾害预警设备进行改进,新型预警设备以小流域为单元应用和防御,监测预警信息直接入户到人,有效缩短信息传递环节的时间。设备创新开发与居民家日用品以期全面解决山洪灾害防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新一代预警设备在预警信息传递速度、发布保障率、发送范围精准化、设备保管体制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体现"专"和"群"结合的山洪灾害防御思路,在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防御中也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袁培 《陕西水利》2016,(Z1):129-131
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平台软件系统是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数据信息处理和服务的核心,主要由计算机网络系统、数据库、信息汇集子系统、信息查询服务子系统等监测预警应用软件组成。笔者对阿克苏地区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平台软件系统功能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期望对同类工程起到指导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江西省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基本情况,从开展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着手,通过加强基层防汛能力建设,坚持接到预警信息后提前转移群众,建立健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强化山洪灾害防御监督检查等非工程措施建设,强化了江西省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有效减少了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6.
山洪灾害的防治需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2006年10月,国务院批复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要求在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尽快建立以监测、通信、预报、预警等非工程措施为主并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灾减灾体系,减少群死群伤事件和财产损失。建设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是及时...  相似文献   

17.
门头沟区位于北京市西部,山洪、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2011年,门头沟区启动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实现了雨量、水位等实时监测,通过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使防灾减灾能力得到提高,总结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项目建设在“2012.7.21”暴雨过程中发挥了的效益,提出下一步山洪灾害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安徽省山洪灾害监测预警长期以来存在的预警针对性不强、预警提前量不足、预警覆盖面不全以及各级水行政管理单位难以协同处理等问题,利用智慧水利理念,开展了集监测数据集总接收、基础信息同步共享、预警流程协同处理、决策会商一站式查询、预警信息统一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安徽省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研发。系统应用情况表明,该系统在安徽省山洪灾害防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因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发生频繁,严重制约着山丘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山洪灾害预警系统,是国家防治山洪灾害的一项重要的非工程性措施。在现有的水文站网、气象站网、地质灾害和重建的雨量站网、水文站网的基础上,建立了山洪灾害预警系统,该系统可对汛情和灾情进行实时监测,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实现信息的浏览、查询、预测预警及发布。通过全国山洪灾害试点县的实践运用,表明该系统有效提升了当地山洪灾害预警及防治的水平,大大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20.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是指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通过设备实时收集区域内主要控制点雨水情、工情等信息,达到宏观掌握区域内雨水情变化,并按照前期分析设定的成灾雨量等级或成灾水位等级,实现实时预警,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本文结合尚志市山洪灾害防治情况介绍非工程措施在山洪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