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封隔高压一次充填防砂技术具有施工简单、周期短、防砂有效期长、适应性强、便于后期处理、综合效益高等技术评价。防砂原理先进:设计方法适用;工具简单、性能优越可靠、功能齐全;管柱配套合理、防砂施工工艺成熟;适应性强、有效率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海水钻井液体系在渤海湾盆地老168区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晖 《天然气工业》2011,31(1):80-82
渤海湾盆地老河口油田区内的老168区块是中石化海上油气重点开发的丛式井组,设计总井数69口,其中大部分井的水平位移都在1 500 m以上、最长的超过2 000 m。该区大部分井都属于浅层大井眼定向井,完全采用海水配浆,对钻井液的要求很高。为此,采取了以下技术对策:①选择强抑制性聚合物,以抑制泥岩水化膨胀;②充分利用地面四级固控设备,结合高分子包被絮凝岩屑,及时清除钻井液中的有害固相;③选用抗盐能力强的护胶剂,降低钻井液的滤失量;④勤做短起下并清洗井眼以降低摩阻,避免岩屑床的形成;⑤根据摩阻扭矩情况及时混入原油以提高泥浆的润滑性能。最后,结合4口大位移第三次开钻井(老168-斜2、老168-斜55、老168-斜43、老168-斜59井)钻井液的具体施工经验,介绍了海水聚合物润滑防塌钻井液体系在该区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3.
莫116井区地质条件复杂,前期评价阶段钻井均采用三开井身结构,为降低钻井综合成本,提高开发效益,2011年在该区块开展了二开不下技术套管的钻井研究工作。通过分析莫116井区已钻井的测井资料、录井和测试资料,确定地层三压力剖面,优化井筒已有的三开井身结构;根据钻具力学分析和前期实钻结果,确定了单钟摆的钻具组合形式;采用测井资料聚类分析方法得到莫116井区地层岩石可钻性参数,从而优选推荐与地层匹配的钻头选型;采用钾钙基有机盐钻井液体系,解决大段强水敏性泥页岩地层引起的长裸眼段井壁不稳定问题。上述钻井研究结果应用于莫116井区现场实践,实现了二开不下技术套管安全高效钻进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2011年是吉林石化公司的"创新年",同时也是吉林石化公司强三基、反三违、筑三防,强化安全、稳定、发展各项工作,全面提升生产经营能力的重要一年,吉林石化公司电子商务部经受住了繁重的生产、基建保供任务的考验,确保了全区生产、基建物资及时到货;在市场形势复杂变化的情况下,取得降采、利库、挖潜增效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5.
封隔高压一次充填防砂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管内外充填是当前砾石充填防砂技术的发展趋向,封隔高压一次充填正是这样的一种防砂技术。介绍了高压充填技术原理、工具结构及工作原理、施工程序,阐述了排量、压力等主要参数设计方法,介绍了在单层老井、多层大井段井、新井新层、斜井及粉细砂岩井的应用效果。该工艺施工简单,周期短,防砂有效期长,适应性强,采液强度高,便于后期处理,综合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6.
LG地区X井快速钻井配套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LG地区X井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布置在该构造上的一口风险探井,存在井深、岩石可钻性差,参考资料较少,钻遇异常高压可能性大,井底温度高,纵向上地层压力系统多,硫化氢含量普遍较高等钻井工程风险。针对深井安全钻井的难点,开展了气体钻井、螺杆带PDC钻头、防斜钻井等综合配套技术试验研究,并提出如下建议:①在井下出现油、气、水显示,已危及钻井安全,或供气量不够、井底沉砂超过20 m,接单根困难以及有阻卡现象,应及时转换为钻井液钻井;②采用空气锤不仅能够保证良好的井身质量,而且能保持较高的机械钻速,应继续在311.2 mm井段中推广应用钟摆、满眼钻具防斜技术;③加强总结,不断完善LG构造上的深井、超深井安全快速钻井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7.
一个有经验的汽车驾驶员,会常常检查自己驾驶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状况,发现有跑松了的螺丝,便会及时紧固,以防小毛病酿成大祸。这个紧螺丝防事故的做法,对一些厂矿企业的安全工作很有启迪作用。 在我们一些厂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有些职工  相似文献   

8.
川东北地区优快钻井配套技术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何龙 《钻采工艺》2008,31(4):23-26
川东地区构造带大多属于高陡背斜构造,地层倾角大,研磨性强,可钻性差,地下断层、裂缝、溶洞发育、井漏频繁,稳定性差,存在多套压力体系、安全窗口窄,且目的层地层压力预测难度大,具有“高压、高产、高含硫”的“三高”特点,所以钻井难度大,施工风险高,一直制约着钻井速度的提高。自中国石化实施川气东送建设工程以来,完善了针对川东北地区钻井的28项新标准,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多项技术难题攻关;解决制约钻井提速提效的部分瓶塞技术,形成了井身结构优化、防斜打直新技术、快速钻井新技术、钻井液防塌技术、综合防漏新技术和井控安全技术六项综合配套的优快钻井技术。用这些技术指导现场生产,进一步提高了钻井效率,降低了钻井风险,并指出了急待攻关解决的关键技术,为加快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了有效的钻井保证。  相似文献   

9.
周深X1井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通过对不同处理剂及其加量的优选,优选出了聚磺润滑防塌钻井液的配方。其中,高效携砂剂的使用提高了钻井液的携砂能力,保证了井眼的清洁;多种防塌剂的复配使用有效地解决了多个层位井壁失稳问题;优选出的乳化石蜡的使用解决了因井斜大、摩阻扭矩大的难题。应用结果表明,该套钻井液技术抑制泥页岩水化分散能力强、性能稳定、抗温性能好、润滑防塌效果理想,有效地减少了井下复杂和故障的发生;且钻进速度快,该井只用了127 d就安全顺利地打完进尺,比设计提前了8 d。  相似文献   

10.
LG地区超深井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LG地区的地质特点和钻井工程措施要求,针对超深井钻井液所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建立和应用“三强”聚合物钻井液、“三低”防塌钻井液、欠平衡钻井液和抗高温弱凝胶防卡钻井液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长井段大尺寸井眼的安全快速钻井、气体钻井后替入钻井液的井壁稳定和井眼通畅、长段红层泥页岩井段防塌、欠平衡钻井和长裸眼小井眼的超深井高温防卡等技术难题。形成了LG地区的特色钻井液技术,有力地保障了该地区的安全快速钻井。  相似文献   

11.
“有安全作保障的效益才是真正的效益,没有安全的效益是无效效益。”四川石油地调处在这一安全理念的指导下,实现了2900多天无工业生产事故和重大有责交通事故,2004年年内所获取的地震勘探工程项目资金工作量突破7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12.
由于钻井总体技术水平的制约,及缺少先进的井控装置,油田现场主要依靠技术人员的经验判断进行节流调节。但是,这样的操作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且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盲目性,极易造成地层被压漏或发生溢流,导致井下压力系统复杂化,贻误安全压井时机,并可能酿成事故。基于气液两相流理论,建立了压力实时监测模板,并利用各项技术形成了计算机优化压井开环控制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溢流压井中防地层破裂监测模板、防套管鞋处压裂监测模板、防节流相关装备损坏模板、防泵入相关装备损坏模板等的软件功能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在中国石油CPOE3平台进行了模拟开环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计算分析能力强、安全可靠,在压井过程中反应及时、命令果断、执行准确,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涩北气田100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主体开发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100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方案编制按照“统筹考虑、整体开发、统一部署、分批实施、体现效益”的原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方法,优选合理的开发技术策略,确保气田“安全、稳定”生产,实现了该气田的高效开发。该产能方案的主体技术有:细分开发层系技术、水平井开发技术、气井优化配产技术、气井防砂工艺技术、油套分采工艺技术、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地面高低压分输技术等。针对该气田开发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议继续深化气、水层的识别,继续探索控砂、控水、防砂、防水技术,加强水平井防砂、排水采气和配套措施作业等工艺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涩北气田的整体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2010年11月26日,由开发公司组织,采油工艺研究院设计,井下三分公司、井下压裂大队、试油公司团结协作,在安全监督下,经过4个多小时的精心施工,新疆油田评价井莫123井上返压裂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莫116井区吐谷鲁群组中上部泥岩易水化,膏质泥岩易蠕变缩径,井壁稳定周期短;吐谷鲁群组地层底部硬脆性泥岩、西山窑组硬脆性泥岩及多套间断煤层易剥落、垮塌;吐谷鲁群组及三工河组砂岩层渗透性较好,易形成虚厚泥饼而引起压差卡钻。针对以上钻井液技术难点,优选出了适合莫116井区优化井身结构井(为降低开发费用,大部分井改为二开井身结构)的复合盐钻井液,并在体系中引入了大分子抗盐包被剂、玻璃小球和抗高温防塌降滤失剂GRL-1。现场应用表明,该钻井液具有较强抑制性、较好的封堵防塌、润滑作用及抗污染能力,解决了该井区长裸眼井段井壁稳定问题,已完成的16口井无复杂事故,发生钻井周期比设计提前26.21%。  相似文献   

16.
针对塔北地区"长裸眼"钻井中极易发生渗漏、缩径阻卡、垮塌扩径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优快钻井钻井液技术,着重突出钻井液的强包被、强抑制、强封堵防塌特性,实现安全、快速钻井。介绍了塔北地区地层特点和技术难点、相应的钻井液技术对策、钻井液体系选择和技术要点以及分段钻井液技术。通过现场应用表明,优快钻井钻井液技术具有强抑制、强包被、强封堵防塌特性,能解决"长裸眼"阻卡和井眼稳定问题,对安全、快速钻井具有很好的技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天气逐渐转凉,各作业区要提前做好设备防冻防凝准备工作,对防冻防凝物资进行检查,及时补充各种物资……”10月14日,安庆石化公用工程部生产例会上,公司对冬季安全生产工作提前做了布置。  相似文献   

18.
为挖潜增效、提高采收率,中原油田部署了卫117侧平井。该井具有井斜位移大、井眼轨迹不易控制、钻井液润滑防卡性能要求高、安全钻完井施工难度大等特点。根据靶前位移长特点,采用“直-增-稳-增-水平”剖面类型,加强随钻监控,加密测量做好轨迹预测,及时调整钻进方式,提高了实钻剖面符合率;使用高速牙轮钻头配合单弯螺杆钻进,优选合适的钻具组合、钻井参数,保证了定向工具面易于控制;采用硅醇钻井液体系,及时调整流型,提高钻井液润滑防塌与悬浮携带能力,保证井壁稳定;采取定期短起下钻清砂,强化安全操作和各项完井准备措施,为安全交井提供保障。该井的成功实施,对指导此类井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横山区块气井水平井位于靖中北偏南地区,四开井身结构简化为三开井。该井钻井液技术难点包括:直井段浸泡时间长,长裸眼入窗井壁稳定性差、润滑防卡难度大;斜井段为防塌提高钻井液密度易造成刘家沟发生漏失,在60°~85°斜井段穿越大段易塌煤层;水平段长且轨迹调整频繁、易塌泥页岩钻遇率高。针对以上情况,采取了以下措施:优化直井段清水聚合物防塌配方;对刘家沟井段进行工艺承压堵漏,提升易漏地层承压能力;斜井段采用防塌抑制性强、悬浮能力好、泥饼黏滞系数低、流变性稳定、抗污染能力强的无土相复合盐水钻井液;水平段采用复合盐酸溶暂堵钻井液,保证了该井的安全施工,各井段井径扩大率小,电测、下套管均顺利。  相似文献   

20.
<正>油气田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在安全环保至上的基础上,始终做到"八适一优先"。面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形势,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实施"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方针,做到整体价值优、营利能力强、发展后劲足是对中国石油科学发展的新思考、新定位,是对世界水平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战略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更是油气田企业今后长期坚持的战略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