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灌区过去灌溉工程不配套,致使灌区效益不能发挥,灌区收入很少。进行技术改造以后,建立健全灌溉管理组织与规章制度,实现小畦灌溉,按作物需水要求配水,实行了计划用水,改进耕作制度,扩大小麦种植面积,实行两年三作制度,增加了灌溉效益,从而改变了过去有水不浇地现象,扩大了灌溉面积,增加了灌区收入。  相似文献   

2.
谈谈石津灌区支渠会的发展与变革省石津灌区管理局张根福郭宗信支渠会是石津灌区的群众性基层管水组织,是一支工作高效有序的水利队伍,他们组织灌溉浇地、协调用水矛盾、维护渠道工程、开展农田建设,一年四季风雨无阻,穿梭于乡村农户,奔忙在田间地头,为灌区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3.
四月九日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水利水保厅、农办《关于农田灌溉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报告》中指出改革农田灌溉管理体制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要求各级政府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抓好这项工作。《报告》指出我省当前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大型灌区乡以下群众管理组织不健全,斗渠管理与农户灌溉管理脱节;条块结合不紧密,专业机构与当地行政部门责权不明确。小型灌区实行承包责任制后,有些地方统与分的关系没有解决好。灌区还存在工程失修、浇地难、负担重、破坏水利设施  相似文献   

4.
用户参与灌区灌溉管理的模式,是灌区发展的必然选择,“供水公司 用水户协会 用水户”的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和水费实收率,实现了灌区良性健康发展。但在实际推广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水费自主定价缺乏政策依据,难以形成良性运行机制,不少地方仍然实行政府统一定价,难以体现“优水优价的原则”。二是自灌水源缺乏保障,难以形成活跃  相似文献   

5.
灌区量水作为用水控制的主要手段,是合理调度灌溉水源、正确执行用水计划、加强用水管理的必要措施,也是衡量灌溉管理水平和灌溉水利用率高低的重要技术手段.黑龙江省水土资源丰富,大中型灌区325处,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大部分灌区量水工作发展比较落后,影响了灌区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大力发展量水来促进灌区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灌区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灌区大都采取了“供水公司+用水户协会+用水户”这一“参与式”的灌溉管理模式,将灌区部分工程交与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用水户协会按照协会章程,建立独立的财务管理制度、工程管理制度、灌溉用水制度等各项运行管理制度,实行水务公开,财务收支公开,接受广大用水户的监督。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建立,在工程维护、配水送水、多种经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推进了灌区管理体制的改革。但是由于用水户协会是一个新生事物,大部分灌区缺少这方面的管理经验,用水户协会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那么如何发挥用水户协会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水资源大约有70%是用在农业生产上,其中九成是灌溉用水,大型灌区现状用水又占其中的40%左右。据了解,402处大型灌区农业生产总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1/3,它以占全国24%的用水量和占全国11%的耕地面积生产了占全国总产量22%的粮食。由于我国在农业高效用水方面还不够完善,有些地方的水资源白白浪费掉。由于自然灾害,导致有些地区遭遇洪灾,有些地方干旱,甚至严重缺水,使老百姓农作物收成遭受了重大的损失。如何做到大型灌区农业高效用水,使水资源得到充分的运用,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从我国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逐一分析,提出农业灌溉高效用水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测流量水工作是灌区农业灌溉用水计量的主要手段,是灌区科学管理、合理调度灌溉水源的基础,是实行计划用水、按量收费的依据,在灌区用水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河北省石津灌区运行历经60多年,为改善灌域内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做出了贡献。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灌区建设发展,用水管理和经营管理的逐步完善,测流量水工作也经历了从起步到成熟的历程。1949年,石津运河灌区在京广铁路以西正式开灌。运行初期,农业灌溉  相似文献   

9.
梨树灌区为推广节水型灌溉技术,发挥现有工程效益,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坚持计划用水,科学用水,合同用水 1.严格执行计划用水制度。在年度计划总指标控制之下,实行五日用水计划。即在用水时提前三天由下而上逐级提报五日用水计划,由管理所审查,汇总后报灌区总调度室批准后执行;做到水量日清月结,五日对照,十日通知用水单位。由于严格执行用水制度,控制了水的浪费,使计划用水管理工作扎扎实实、有条不紊地进行。 2.合理用水,科学调度。在水量调度中,实行“三统一”“一集中”,分段负责,专职配  相似文献   

10.
适用于半干旱灌区某次配水的优化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两种适用于半干旱灌区某次配水的实用优化模型.第一种以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为基础,以全灌区净灌溉增产值最大为目标函数;第二种根据灌溉管理部门的要求,以某次灌水全灌区的水费收入最高为目标函数.这二种配水模型用陕西省洛惠渠灌区1989、1990年夏灌的实际用水资料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灌区量水是实行计划用水,按方计征水费,促进节约用水和提高灌区管理水平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是合理调度灌溉水资源,正确执行用水计划,加强经济管理的必要措施;同时也是衡量灌溉管理水平和灌溉水利用率高低的重要技术手段。人民胜利渠灌区大多是利用建筑物量水,灌区兼作量水用的水工建筑物主要有水闸、涵洞、渡槽、陡坡、跌水等。通过灌区量水,可积累不同地区、不同水文年的农作物灌溉用水资料,分析核算灌区灌溉水的利用效率,检验原有农业用水定额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引黄灌区群管用水组织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目前有农民用水户协会、浇地服务队、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并存,为灌区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三种群管组织模式较适应灌区的发展,各有其优点,但浇地服务队以节水、省工等显著优点成为灌区群管组织中较为成功的基层用水组织。  相似文献   

13.
孙浩  姜健俊  蒋雷 《治淮》2012,(3):37-39
一、江苏省灌区概况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省采用“蓄、引、提、调”并举的方法,开渠挖河、修塘建库,充分拦蓄本地径流,大力发展水利灌溉事业.20世纪50年代,建成了洪泽湖、骆马湖等综合利用湖泊水库,开挖了苏北灌溉总渠,灌溉条件初步改善.60年代,建成了江都抽水站并在京杭运河沿线兴建多级翻水枢纽,形成了以江都站为龙头,京杭运河为输水线的江水北调工程体系.90年代,开凿引江运河,实行跨流域调度水源,进一步改善了江苏灌区灌溉水源条件.在灌溉水源建设的基础上,兴建了大批万亩以上自流和提水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000余万亩,粮食产量约占全省的36.6%;灌区水利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灌排体系,已成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城乡人民生活、工副业生产用水以及环境用水的重要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4.
宝鸡峡礼泉总站灌区地处宝鸡峡原上灌区最下游,有灌溉面积70万亩。由于降水量偏少且分布不均,加之,宝鸡峡灌区水资源严重不足,用水条件差,所以广大群众非常重视把管好水、用好水,充分发挥水利设施作用,作为发展生产、治穷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灌区农业体制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灌区斗以下群众管水组织,也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多年经验证明,搞好斗以下群众管水组织,是灌区落实水利管理责任制的关键,是保证作物适时灌溉、获得增产的重要措施,也有利于解决群众浇地难、负担重的问题。礼泉总站,目前斗以下群众管  相似文献   

15.
交口灌区农业灌溉用水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卫峰 《陕西水利》2009,(4):141-142
针对交口灌区农业灌溉用水管理的实际,为保障灌溉生产正常运行,促进灌区经济的稳步发展,提出了几点灌区农业灌溉用水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伟  肖敏 《水利天地》2002,(3):33-34
由于体制不顺,水利管理单位和用水者责权利不明确,我国不少灌区配水矛盾突出,一些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水资源浪费严重,水价过高,还常引发水事纠纷。配水者、用水者和地方政府都不满意这种现状,却又难以找到解决方法。 记者在甘肃省白银市东坪灌区采访,发现当地政府改革配水制度,实行参与式灌溉管理,把整个灌区交给用水者自己使用,自己管理,成功地解决了灌区用水难的问题。如今,农民交的水费少了,经营者收入却高了;水利设施有人管护了,用水者的节水意识增强了,当地政府再也不用把精力花在调解水事纠纷上。他们说,“民主治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测算双牌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意义,系统阐述了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方法,探讨了影响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具体因素。研究成果可为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和灌区的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划小单元、按斗分组”是石津灌区用水户参与农田灌溉的一种灌溉方式,通过缩小用水单元,杜绝了以往渠水灌溉的跑冒渗漏现象,实现了节水灌溉,降低了水费价格,减轻了农民的水费负担,加强了灌区支、斗渠工程的日常维护,推进了灌区“渠民共建”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灌区灌溉用水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骁  孙伟 《水利天地》2005,(6):21-21
灌溉用水管理是整个灌溉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用水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灌溉工程效益的发挥、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一、编制用水计划用水计划是灌区(干渠)从水源地向各用水单位或各渠道配水的计划。它包括灌区取水计划和配水计划。(一)取水计划由灌区的管理机构编制,它是在预测计  相似文献   

20.
1 概述 农业计量用水就是使用量水仪器对作物灌溉量进行科学控制、合理调配。实行计量用水后,水费由按亩收取转换为按方收取,使有限的水资源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实现灌溉用水的合理化。从1996年开始,我们在徐州市铜山县大龙口灌区开展了为期3年的“水稻节水灌溉和计量用水示范”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 灌区现状 大龙口灌区位于徐州市东南郊12km处,有土地1900hm~2,多年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