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细碳酸钙颗粒的离心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种工业型的牒式离心机对粒度小于8 μm的超细碳酸钙颗粒进行湿法分级.采用统计方法研究了与该离心机相关的主要工艺参数,如:离心力强度、牒类型、喷嘴尺寸、分流率和给料速率等.结果表明:这种牒式离心机可以有效地分级质量分数达到40%的微米粒级的物料,并可获得较窄颗粒粒度分布的超微细产品.离心分级效果与所用的主要参数呈经验关系.  相似文献   

2.
应用简支梁冲击仪测试了中空玻璃微珠(HGB)填充聚丙烯(PP)复合材料V型、U型缺口及无缺口试样的冲击性能,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原理计算了HGB的粒度分布与填充PP复合材料冲击断裂能的灰色关联度,以考察HGB粒度分布对填充PP复合材料冲击断裂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考察的粒度分布范围内,粒度小于24.72μm的颗粒对复合材料冲击断裂能均有增强作用,其中以粒度在18.90~24.72μm之间的颗粒的增强作用最大,而粒度大于24.72μm的颗粒对复合材料的冲击断裂能均有削弱作用,以粒度在100.6~256.0μm之间的颗粒的削弱作用最强.因此,为提高复合材料冲击断裂能,需提高粒度小于24.72μm的颗粒的体积百分含量,尤其是粒度在18.90~24.72μm之间的颗粒的体积含量.  相似文献   

3.
粉体粒度的测量方法很多,常见的有筛分析法、Coulter法、激光散射法和沉降法等。目前在水泥工业中比表面的测定采用勃式透气法,而粒度分布的测定一般用筛分析及沉降天平粒度仪。筛分析只适用于粗粒度的测定,70μm以下的颗粒筛分十分困难,因而通常采用沉降天平进行水泥粒度分布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快速膨胀法制备植物甾醇超细微粒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药物颗粒的微细化,降低其粒度,增大比表面积,进而提高药物颗粒的溶解度,可以有效地改善难溶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该文采用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法(RESS)微细化植物甾醇颗粒。利用SEM分析了沉淀颗粒的形貌及粒径大小。分析了过程参数与所制备颗粒粒度的关系。研究发现,当喷嘴内径Dn从60μm减小到40μm,植物甾醇颗粒粒径由10~20μm减小为5μm;预膨胀压力p0从15MPa增加到25MPa时,颗粒粒径由10~15μm降至5μm;预膨胀温度T0由318K升高到333K时,颗粒粒径由5~10μm减小为1μm,粒径分布也趋于均匀。喷嘴温度Tn对粒径无显著影响。该法制备得到1~20μm无定形植物甾醇微细颗粒,且具有更高的溶解速率,比原料植物甾醇早3h达到饱和溶解度。  相似文献   

5.
颗粒状物料最基本的几何性质是粒度,是表示颗粒大小的参数,本文介绍石灰石、石灰两种常用化工物料的粒度测定及粒度分布。  相似文献   

6.
粒度分布对沥青水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研究粒度及粒度分布对沥青水浆的黏度、稳定性、制浆操作状况、泵送和雾化燃烧的影响,提出了最大颗粒不大于30目(542μm),小于200目(74μm)颗粒累积量大于50%的双指标控制的自然分布判定法,制取了沥青质量分数高达75%,黏度200MPa/s(转速100r/s)稳定性良好的沥青水浆。采用该判定法进行工业中试,制浆简便,泵送雾化燃烧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某种微细粒级荧光粉运用不同的样品循环运动速度和加载超声波进行粒度组成与分布的测量。通过正态曲线叠加比较获得:该微细粒级荧光粉颗粒平均直径为4.128μm,中值为3.145μm,标准差为3.930μm,变异系数为95.10%,众数为4.048μm,并测得不同粒径颗粒所占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该方法是粉末粒度及粒度分布测量的准确方法。  相似文献   

8.
(接2002年第6期) (3)对颗粒组成的影响。从表5可知,各助磨剂对水泥颗粒组成的影响主要在于对10μm-30μm颗粒含量的影响。这说明各助磨剂对物料助磨作用主要是改变10μm-30μm的颗粒分布;对小于10μm的颗粒分布的改变不大。各助磨剂对颗粒分布的作用从好到次的顺序为:CD-88→XW-B→ZS→XWA。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研究固废混凝土初期深加工工艺和设备,对废弃混凝土再利用物料分选进行研究分析:大于2.36 mm较大颗粒采用机械筛分的方法,小于600μm的微粉采用风力分选的方法;为解决1.18 mm颗粒分离问题,分选采用风选加机械同步分选模式,分离出1.18 mm切割粒径的产品。通过采用分选技术,区段内粒度控制严格,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用新开发的新型旋风式微细分级机进行水泥微细分级试验.结果表明.当原动中10μm以下的颗粒含量52.6%,经分级后的细粉中小于10μm的颗粒含量达88.9%,平均粒径为4.06μm.分级切割粒径为11.8μm分级精度d_(75)/d_(25)<1.5.  相似文献   

11.
旋风收尘器所分离的固相颗粒大小对分离效率的影响非常显著,通常情况下只对10μm以上的颗粒保持很高的分离效率,对直径小于6μm的细颗粒的分级效率相对较低。本文分析了不同公司的生料粒度分布情况,通过计算生料的粒级效率、中位粒径,并对C1旋风筒技改后的生产线收尘效率进行对比,分析旋风筒收尘器与生料粒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离心磨粉磨石英和氧化铝后,磨样的粒度测定,对离心磨粉磨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种磨机粉磨过程基本符合传统粉磨速度方程Rdt=Rdtexp(-k_f·t~′)。但常数K_f和n′与粒径d存在幂函数关系。粉磨产品粒度在大于2μm时其分布符合R-R分布,小于2μm时,比R-R分布所表示的该粒级筛下量少。研究认为对于离心磨这种超细粉磨设备减小颗粒的粘附力可明显提高磨机效率。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C.I.分散蓝56等6种染料的上染百分率。系统地研究了影响C.I.分散蓝56分散稳定性的因素。测定了染料颗粒重量平均粒径Dw,重量比表面积Sw。应用JL9200激光粒度仪,测试进口DyStar Dianix嫩黄XF染料平均粒径约为0.85μm;染料颗粒粒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粒径小于0.98μm的染料颗粒约占85%。对比两种国产染料的粒径测试发现都在1.6μm以上,累积平均粒径基本在8~10μm之间,是进口染料9倍,且分布不均匀。通过研究分散染料粒径与染色性能关系,选取了球磨工艺条件,得到均匀稳定分散染料液体。用研磨改进细度后分散染料染色,上色率平均提高7%以上。  相似文献   

14.
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快速准确测定水泥粒度分布的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传统的细度和比表面积与水泥性能的相关性并不理想。细度只反映80μm以上颗粒的百分含量。而比表面积则是颗粒平均粒径的反映。对占总量90%以上、粒径小于80μm、对水泥性能有直接影响的颗粒来说,具体的粒度分布情况并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15.
《云南化工》2019,(10):145-147
催化裂化催化剂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分布,以保证良好的流化状态。一般要求催化剂颗粒<40μm的不大于25%,40~111μm不小于50%,>111μm的不大于30%。目前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压力式喷雾干燥成型工艺,用高压泵把制备好的胶体在与热空气的接触中,迅速脱去水分汽化,即得到粉状或颗粒状干燥产品。现有生产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因分析结果滞后,无法及时指导装置调整催化剂成品的粒度分布,特引进使用了在线粒度分析仪。通过对该分析仪的简单研究,介绍了该分析仪的使用现状,并对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16.
对煤气化细渣的浮选脱碳进行了研究。因煤气化细渣含残炭量高,制约了煤气化细渣的应用;而煤气化细渣的矿物组成和润湿性能与粉煤灰的指标大体相似,粉煤灰浮选已经工业化,气化细渣也具有浮选脱碳的可行性。通过分析论证发现,浮选脱碳是煤气化细渣脱碳的合适方法;气化细渣粒度微细,分布范围广,应采用分级浮选方法脱碳;对于40μm以下的颗粒,适合采用旋流-微泡浮选柱,而对于40μm以上的颗粒,适合采用机械搅拌式浮选机进行浮选。  相似文献   

17.
在科研和工业上,往往需要将固体颗粒按大小分级。特别是高效离子交换分离技术的发展,需要粒度范围很窄的各种直径的离子交换树脂。目前普遍使用的是筛选(直径大于40μm的粒子)和流水淘选(直径小于40μm的粒子)方法。流水淘选法虽能分出粒度分布窄的细小颗粒,但其效率较低。Gonell曾提出过一种空气淘析器,但20~40μm的粒子只能分为一级,平均粒径30.8μm,分散度为±12.0μm。可见分辨率较差。本工作的目的是研究一种效率较高分辨率较好的微粒分级方法。我们先后设计并试验了五种不同类型的分级仪器,比较了几百组在显微镜下观测的实验数据和照片,现在推荐的设备及分级程序,分  相似文献   

18.
采用灰分法、过滤法、离心法测量了某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外甩油浆的固体颗粒含量,对几种方法在固含量测定方面的结果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离心法测量的固含量约为2850μg/g,介于灰分法和过滤法之间。离心法结果显示,油浆中重组分与细粉颗粒存在较强的吸附作用,分离中能否准确得到焦粉是造成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离心法耦合后续焙烧能够分离获得油浆中一定量的催化剂细粉颗粒,通过激光粒度仪、元素分析仪、XRD、BET、SEM-EDS等手段对分离得到的固体颗粒以及初始FCC催化剂进行了表征。FCC催化剂粒径集中在32~120μm之间,为规则的球形分布,油浆中的固体颗粒呈不规则的块状分布,粒径在0.4~40μm之间,其中催化剂细粉的粒径在1~30μm之间;催化裂化油浆中的固体颗粒组成主要有催化剂细粉、焦粉和碱金属K、Ca、无机盐和金属元素Sb、Fe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用振动粉磨法制备高纯微细a-SiC粉的可能性.对振磨后的粉末用酸洗提纯并进行了颗粒度分布测定、x射线衍射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用此法可制备纯度在98%以上,平均粒径在1μm以下的a-SiC微细粉.  相似文献   

20.
水泥粒度的表征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比较了水泥粒度测试与表征的几种方法。指出颗粒分布是很重要的一项指标,RRSB公式较好地反映了水泥颗粒组成的规律,应用特征参数xe和n值可以描述颗粒群的特征及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建议使用负压筛析仪测定45μm筛余值,可以更有效地调控并指导水泥粉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