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进一步提高高锰钢的耐磨性,对传统高锰钢进行了V、Ti、Re元素的合金化处理,采用金相组织分析、机械性能测试、断口形貌观察及耐磨性测试等手段研究了V、Ti、Re合金化后高锰钢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合金化处理使高锰钢的晶粒明显细化,改善了夹杂物的尺寸、形状和分布状况;其硬度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与高锰钢相比,合金高锰钢...  相似文献   

2.
自制了不同含量及粒径的WC高锰钢焊条,采用火焰堆焊获得了高锰钢堆焊层,运用金相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磨损试验等方法研究了WC颗粒含量和粒径对堆焊层组织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堆焊层中WC颗粒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组织为奥氏体枝晶和莱氏体共晶碳化物;随着WC含量的增加,组织由奥氏体等轴晶转变为枝晶,枝晶间合金碳化物及共晶组织随之增多;小粒径颗粒对堆焊层组织的影响略于大粒径颗粒的;WC颗粒显著提高了高锰钢堆焊层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3.
载荷条件对高锰钢耐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高锰钢和淬火45#钢耐磨性能的对比实验,着重讨论了载荷条件对高锰钢的加工硬化性能、表面磨损机制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由此阐明:高锰钢的动态应变时效强化对提高高锰钢的加工硬化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加工硬化能力和表面磨损机制对高锰钢的耐磨性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锰钢零件质量与水韧处理工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锰钢零件均经过水韧处理后方进入使用状态,在不同磨料、不同冲击应力下显示出不同的耐磨性能。但常常发现有些零件在成分相同、处理工艺相同、工作磨料相同的情况下其耐磨性能和强度与水韧处理工艺的实施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选取低硅无取向硅钢常化态板材,分别在不同速比下进行异步轧制,考察了速比对低硅无取向硅钢冷轧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异步冷轧织构主要是由α织构、γ织构及反高斯织构等织构组分组成,快辊侧和慢辊侧的主要织构组分没有什么差别;但进一步的定量分析计算可以看出,慢辊侧α织构的取向密度明显高于快辊侧,γ织构的取向密度差别不大;在试验所选的各速比中,低速比下的织构强度高于高速比下的织构强度。  相似文献   

6.
应用取向分布函数研究和分析了退火对异步轧制高纯铝箔微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异步轧制的试样中产生较强的{001},〈110〉旋转立方织构和{102}〈uvw〉织构。异步轧制后退火的高纯铝箔试样中,立方{001}〈100〉织构组分的形成存在一个“阈值温度”,此温度与异步轧制的速比成反比,随着速比的增加,“阈值温度”降低,这与异步轧制提高高纯铝箔的形变储能有关。适宜的速比,相应的形变量和与之相匹配的退火工艺,可以获得强的立方织构。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高锰钢的组织性能,提高其铸件的质量.对原始高锰钢进行了钨元素的合金化处理,采用金相组织分析硬度测试、抗拉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钨合金化处理后高锰钢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钨含量的增加,高锰钢的晶粒明显细化,夹杂物的尺寸和分布也得到了改善.机械性能方面,合金高锰钢的硬度提高了17.5%~47.4%,最高能达到25.2 HRC.抗拉强度随着钨元素的加入也得到改善,提高了7.9%~17.7%,最高能达到491 MPa.钨合金化处理能够改善高锰钢的硬度和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8.
主要对异步轧制AZ31镁合金板材的显微组织和晶粒取向进行了研究,以探讨提高镁合金板材塑性变形能力的途径。结果表明:由于异步轧制时板材的变形量比常规轧制时的大,其动态再结晶进行得比较完全,因此异步轧制有利于AZ31镁合金板材晶粒的细化与均匀化;并且改变异步轧制的工艺条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镁合金板材中的(0002)基面织构取向,使织构得到软化,从而提高镁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9.
异步轧制技术及其在镁合金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形镁合金塑性加工是目前镁合金研究的前沿领域。介绍了镁合金作为结构件的优越性及其应用受到限制的原因;综述了异步轧制技术的机理、特点、研究及应用情况;从开展塑性加工新技术的研究出发,对目前变形镁合金的异步轧制研究情况进行了论述,异步轧制可减弱镁合金板材的基面织构,使其晶粒得到细化,提高其力学性能。如果异步轧制技术能够成功地应用于镁合金的成形,则可大大拓宽镁合金的实际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异速比(1.2~1.8)和轧制路径对MB1镁合金板材进行异步轧制,对轧制得到合金板材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开始随着异速比(<1.6)的增大,MB1镁合金板材的显微组织逐渐细化,孪晶数量不断减少,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增大;当异速比为1.6时,合金的晶粒最均匀细小,平均尺寸约为20μm,且几乎没有孪晶,抗拉强度为235 MPa,伸长率达到23%;再进一步增大异速比,合金的力学性能又有所下降;按不同路径进行轧制,合金的晶粒逐步细化、均匀,孪晶依次减少,板材的伸长率按路径A,B,C,D的顺序逐步升高,强度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11.
在M2000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以煤矸石为磨料时热轧高锰钢Mn13冲滚耦合的磨料磨损性能,利用XRD和SEM分析其组织转变及磨损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在较高冲滚载荷下,热轧Mn13钢表现出更好的抗冲滚磨料磨损性能;冲滚磨料磨损表面存在一定厚度的硬化层,且随冲滚载荷的增加,磨损面硬度增加,硬化层厚度增大,形变孪晶和马氏体相变是其加工硬化和耐磨损性能改善的主要原因;低载荷冲击时,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凿削磨损并伴随犁沟切削磨损,较高载荷冲击时,磨损机制凿削磨损和犁沟划伤过渡到疲劳剥落和凿削磨损。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耐磨高锰钢的淬透性、抗蠕变性和耐磨性,以各合金元素对锰钢性能影响为依据,通过大量的试验,提出了高性能耐磨锰钢原料的新配方,同时采用冒口加热新工艺和喷雾淬火新工艺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生产实际对锰钢耐磨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热处理下的高钒高速钢,采用X射线衍射仪测量其残余奥氏体量,利用滚动磨损试验机测量其耐磨性,分析了残余奥氏体量对其力学性能及滚动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钒高速钢成分为3.04C,8.80V,3.87Cr,2.98Mo时,热处理对基体的显微组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相对变化量上;残余奥氏体量增加,其滚动耐磨性升高,并呈开口向上的二次曲线关系,但耐磨性数据波动范围明显加大;残余奥氏体量与硬度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曲线关系,与冲击韧性近似呈直线关系。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残余奥氏体量对其滚动耐磨性、耐磨性数据波动范围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残余奥氏体量以45%~55%(体积分数)为宜,其相应的淬火温度为950~1050℃,回火温度为450~550℃。  相似文献   

14.
氮、铬对铸态锰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氮、铬对铸态锰钢性能的影响作了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加入氮和铬得到了细化的奥氏体基体和弥散分布的团球状碳化物,显著提高了铸态锰钢的加工硬化能力,并使其具有足够的冲击韧性和良好的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15.
磷对高锰钢热塑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奥氏体高锰钢的锻造工艺性能十分差,它一直是工程中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测试不同杂质含量高锰钢的热塑性,研究磷对高锰钢热塑性的影响规律.利用KYKY-28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高锰钢试样合金元素和杂质元素的成分分布.同时,研究了锻造高锰钢的常规力学性能,并与铸造高锰钢进行对比.结果分析表明,磷显著降低高锰钢的零塑性温度、缩小高锰钢的塑性温度区间,并且,高锰钢零塑性温度与磷含量之间的关系为:T=1 220-1 520·wp%.因此,磷是导致高锰钢锻造工艺性能差的主要原因.其原因是它在奥氏体晶界偏析形成Fe-(Fe Mn)3P类低熔点共晶组织.锻造高锰钢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铸造高锰钢,因此,锻造处理将使高锰钢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6.
控轧控冷参数对含铌微合金钢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leeble-1500型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含铌微合金钢在不同控轧控冷参数下组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温变形由于引发了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对珠光体转变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珠光体片层间距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并且随冷却速率增加明显减小;高温变形扩大了贝氏体相变的冷速区间,低温变形由于引发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对贝氏体相变起到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锰钢在喷丸条件下的应变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喷丸技术对高锰钢表面喷丸处理,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及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研究由表层沿厚度方向的结构变化特征,并对硬度沿厚度方向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表面喷丸处理,样品表面形成了厚度约为20?m的纳米晶层,表面纳米化的程度与塑性变形量有关,喷丸处理高锰钢表层明显强化.随层深减小,硬度急剧增加.高锰钢表层的加工硬化主要是由于晶拉细化,而与相变硬化无关.  相似文献   

18.
钢坯冲压气瓶存在内外观质量差、壁厚偏差大、空瓶质量重、横向冲击韧性低等问题。通过对34CrMo4气瓶钢和34CrMo4-H高强度气瓶钢冲压制造的筒形料坯三轮旋压工艺分析及旋压成形试验,试验研究冷旋压对瓶坯内外表面质量和尺寸的影响;并采用调质处理,试验研究冷旋压加工对材料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冷旋压气瓶的内外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明显优于冲压气瓶,延伸率提高约0.5%,横向冲击韧性提高10.5 J/cm2以上,带状组织结构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