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0 毫秒
1.
彭子用  张秀华 《城市建筑》2013,(8):32-32,47
针对山地医院我们应该首先分析现状地形,采用依山就势、强化有利因素、淡化不利因素的设计策略,打造颇具特色的建筑类型。从整体设计到建筑细部设计,我们都应紧扣山地这一策略,充分发挥它的环境优势、地理特点,凸显建筑性格和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2.
在山地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优化配置医疗资源、更新换代医疗科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了及时更新老化基础医疗设施、进一步扩大医院总体规模,改扩建旧院区已然形成一种趋势.但是,山地市中心在改扩建医院时,常常会面临土地紧张及复杂地形等问题,同时山地建筑多变的形式,又可以更有效地融合于医院内部复杂功能.基于此,从某医院建筑改扩建工程出发,主要探讨了在复杂地形下,设计医院建筑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3.
医院建筑群在交通组织方面具有较大难度,而处于山地地形条件下的医院交通组织受到空间和地质条件限制更加复杂.本文在总结分散式山地医院建筑建筑群常见交通组织与设计问题基础上,从建筑功能布局、道路坡度与安全、内外交通衔接、内部流线组织、停车布局等方面分析了规划设计方法.推荐采用诸如建筑之间连廊、建筑外自动扶梯、机动车螺旋坡道等克服地形高差影响,并运用小规模、分散式地下停车方案克服地形地质困难.最后以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改扩建方案为例,阐明了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4.
王芳 《南方建筑》2011,(2):32-35
美国医学传教士嘉约翰是近代西方医学传入中国的领军人物,他在广州建成了中国最早的专业医疗建筑:博济医院建筑群和广州惠爱癫狂医院,形成了中国社会从未有过的新型医疗空间。医院建筑始终会反映医学知识、宗教信仰和其所处时代的生活方式,由医学传教士带来的医学建筑带有鲜明的基督教特色。  相似文献   

5.
郭红雨 《华中建筑》2000,18(3):28-29
该文针对近年来在山地城市建设活动中出现的特色危机,特别是山地建筑与平原城市的建筑在对建筑流行形式语言的模仿中日渐趋同、山地城市特色消磨殆尽等现象,指 危机不仅仅是外部形象的特色失落,更是山地建筑意义的迷失。作者认为面对那些为设计而设计的无的建筑,我们必须重新回到山地建筑的原点,追问山地建筑的意义并试图通过分析与帝例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侧面阐释现代山地建筑多层次、多角度的意义,进一步挖掘其在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6.
张兴国  袁晓菊 《新建筑》2023,(4):107-112
地理环境与移民环境的相互交融,构筑起巴蜀地域多元融合、包容开放的文化地理环境,促成传统建筑艺术和技术的交流融会。首先,针对复杂山地条件,总结巴蜀山地传统建筑营建中以经济实用的技术策略向自然争取空间,打破常规以营造富有创新变化空间的营造手段;其次,归纳巧妙利用山地地形,将场地改造融入建筑空间艺术,为建筑和环境增添气势的巴蜀山地传统建筑空间组合方式;最后,在分析巴蜀山地传统建筑与环境相适应的营建理念和方法基础上,通过实践项目探索该环境观影响下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山地建筑设计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医院建筑的设计特点,针对设计理念、规划布局、设计创新及造型设计几方面分析了医院建筑设计要点,总结出医院建筑的设计要"以人为本",资源共享,布局现代化,创新有特色,建筑整体形象及尺度要与地域文化、城市景观相融合。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院类建筑在设计过程中的人性化设计和现代便捷性设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本方案设计从总体规划、平面功能布局、交通联系组织、建筑绿色节能等方面综合考虑。结合杭州市的"拥江"的城市发展布局核心特色,对医院设计进行了全面的探讨,试图创造一座体现人性化与现代化结合的大型综合性妇产科医院,为妇产科医院这一医疗建筑类型设计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国外医院建筑扩建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医院建筑扩建方式宋晓龙医院的动态发展特性,导致医院建筑的扩建成力必然。而决定医院建筑扩建的因素,一是医院的功能寿命,即医疗器械、设备、用品等的最长有效使用年限;一是医院的建筑寿命,即医院建筑物的最长有效使用年限。一般建筑寿命要长于功能寿命。当医院...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新校区山地地形分析,阐述了崂山校区山地校园规划设计手法: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同时建筑传承学校历史文脉-“红顶、黄墙”,从而规划设计出富有特色的山地校园。  相似文献   

11.
绩效衡量评测能为公园绿地布局优化、功能完善和服务提升提供直接依据。但由于影响公园绿地绩效的因素众多且作用方式各异,在界定、衡量和评价上均有一定复杂性。本文首先结合不同视角和标准,将公园绿地绩效分解为核心绩效与延展绩效、功能运行绩效与空间结构绩效、系统绩效与单体绩效等概念展开内涵及应用特征梳理;其次以处于核心地位的游憩服务绩效为主体对公园绿地功能运行绩效与空间结构绩效的评测方法展开辨析;最后根据各个绩效评测方法的利弊特点对不同方法的组合应用模式以及精度校验途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树刚  赵勇  许满贵 《岩土工程学报》2016,38(12):2212-2217
为研究低频机械振动对含瓦斯煤体积应变的影响,建立煤体孔隙瓦斯压力、吸附膨胀力、振动衰减应力作用下煤体体积应变变化方程。以10,20,30 Hz振动1,2,3,4,5 h后的煤体试件单轴抗压强度变化试验检验方程所反映的规律性,发现振动频率相同,振动时间越长,试件单轴抗压强度越低,计算应变越大;振动时间相同,振动频率越小,试件单轴抗压强度越高,计算应变越小。分析认为振动使煤体孔隙率变大,应变变大,从而单轴抗压强度降低。振动时间相同,振动频率越大,单轴抗压强度越低,试件孔隙率就越大,试件应变就越大;振动频率相同,振动时间越短,单轴抗压强度越高,试件孔隙率就越小,试件应变就越小。且无论频率为何值,单轴抗压强度均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表明试件孔隙率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变大,试件应变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抗压强度所反映出的应变变化与计算得出的应变规律相一致。方程计算值能较好地反应低频机械振动作用下不同振动频率、振动时间影响煤体应变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现代景观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40  
王向荣  林箐 《中国园林》2003,19(1):4-11
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的,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景观设计作品如要有持久的生命力,必定是在总体上达到了这些因素的互相平衡,它们与时代精神息息相关,吸收了历史的精神,但决不模仿固有的风格,符合科学的原则,反映了社会的需要,技术的发展,新的美学观念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历史建筑代表了城市的面貌,可以看到城市的历史,体现它文化沉积的厚度。这是现代都市的一种标识和资源,是构成城市景观的可贵人为因素之一。可以讲,建筑是凝聚的文化、凝固的时代音乐、无声的史诗。佛山是中国四古镇之一,它具有岭南珠三角水乡特徽。这个城市的建筑文化,大致有两个品种。首先是土生土长的传统格式,如二进两廊或三进两廊、青砖灰瓦、镬耳山墙以及其本身的街、巷、里。其次就是民国时期的洋楼,洋楼分布在佛山主要的道路上。于是这两种元素共同构成了佛山近代城市景观整体风貌特色。  相似文献   

15.
大跨度钢结构的滑移是一个动态过程,滑移推力、环境荷载、轨道承载力、轨道平顺性等因素对结构准确就位均有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能够监测滑移施工过程结构安全、稳定及滑移同步性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模拟分析施工滑移过程,准确预判滑移中结构出现损伤的位置和程度,提前采取措施;通过实时在线监测结构滑移施工过程中多项参数的变化,避免滑移过程中结构的应力集中、局部变形过大、脱轨、失稳及倾覆。以大同美术馆钢结构屋盖滑移施工监测为例,在滑移前对滑移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和监测系统安装,对滑移阶段结构关键构件的应变、位移、构件变形及环境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分析与反馈。结果表明:大跨度钢结构滑移受温度、轨道平顺性、轨道处结构变形值、顶推设备误差影响;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现场监测、实时分析与反馈的监测方法,可有效控制滑移过程中结构的内力、变形、各轨道滑移的同步性及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错层板柱结构的抗震性能,对一个缩尺比例为1:7的结构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试验选取2条天然波和1条人工波,对结构模型的自振频率、结构阻尼比、楼层加速度、楼层位移、构件的应变和楼层剪力进行分析,研究了在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错层板柱结构损伤的发展情况及最终的破坏形态。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错层板柱结构柱端和梁端出现裂缝,且随着地震烈度的不断增加,裂缝继续发展,直至柱端出现塑性铰,最终在8度罕遇地震工况下结构发生了整体倒塌; 错层部位的框架柱受力最为复杂,且应变水平较高,在试验过程中破坏最为严重; 随着输入的地震加速度持续增加,主体结构的损伤不断累积,结构自振频率不断降低,结构阻尼比呈增大的趋势; 地震烈度不同时,错层板柱结构加速度响应的峰值沿楼层分布规律差别较大,且随着地震烈度的增加,结构动力放大系数有降低的趋势; 错层板柱结构抗侧刚度较小,在较低烈度的地震作用下结构层间位移角已经不能满足规范要求; 建议在高烈度区域尽量避免采用错层板柱结构。  相似文献   

17.
陈静 《中国园林》2012,28(6):122-124
校园作为城市公共设施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文明起着重要的影响、教育、服务作用。结合安亭中学的景观改造工程实例,从校园的区位环境因素、历史文化积淀、园内景观现状等方面,分析了改造的必要性,改造工作的原则及人文理念的改造方法,重点阐释了对原有历史和景观的发现、挖掘、保护、改造和再利用。通过简洁、现代的手法,把新景观融入校园的建筑环境、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之中,重建具有视觉、生态和文化三重效益的校园景观,把校园环境变成凝固的诗、流动的画、无言的歌,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地下结构反射系数定义为反射场峰值应力除以入射场峰值应力,是确定结构表面荷载分布的重要参数。本文从波的界面效应出发,运用岩土介质与结构相互作用原理,考虑波与介质的耦合效应,重点探讨了地下结构界面反射机理。运用有限元参数变化法,系统地探讨了参数变化对反射系数影响。首先,考虑不同爆源参数特性: 如比例爆距、爆炸当量、爆炸偏角等对界面反射的影响;其次,变化传播介质参数特性,如相对密度、相对弹性模量、相对泊松比对界面反射的影响;最后,变化结构特性参数,探讨不同结构型式和尺寸下的反射系数。研究表明,爆源参数、介质参数和结构参数均对界面反射有影响,各参数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9.
交通循环荷载下埋地管道性能与防护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问题,首先针对格栅加筋柔性管道开展试验研究,分析管道埋深H为3D(D为管道外径)时循环荷载水平和频率、首层格栅埋深、长度、层间距和筋材层数对管道力学与变形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首层格栅最佳埋深u为0.4B(B为加载板宽度),最佳层间距ug为0.5B,最佳铺设长度L为5D;增加格栅层数能显著增强土体,从而有效减少管道变形和加载板沉降;提高荷载水平或降低荷载频率使管道变形、加载板沉降和格栅应变整体显著增加;格栅应变随其与加载板中心的距离增加而减小,格栅中心点应变随循环次数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进而,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管道埋深H、加载板宽度B和管径D对管道力学性能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增加管道埋深或减小加载板宽度,管道径向变形减小;同等荷载作用下,减小管径时管道径向变形增大,筋材加筋效果减弱,适当增加管道直径,有利于筋材加筋作用的充分发挥,从而减小管道径向变形。  相似文献   

20.
In Britain the rise of tourism, largely associated with the Romantic taste for landscape, encouraged travel to relatively inaccessible areas. Among travellers in search of the picturesque and the sublime, waterfalls were particularly popular, but these were commonly difficult and dangerous places to visit. The impact of tourism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landscape at waterfall sites over a period during which people travelled to tourist centres on horseback, by coach, by rail and by motor vehicle is examined. Drawing on topographical, travel and tourist literature from the sixteenth century to 2000, together with extensive field observation, the evolution from the 'natural' to the designed landscape, created to meet the needs of, and to attract, visitors, is considered. It is demonstrated how, while facilitating visits to natural attractions such as waterfalls, improved access and the provision of amenities have changed valued landscapes and, hence, the visitor's experience of th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