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2040工作面地表布设观测点,使用RTK测量地表观测点坐标变化,研究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建立数值模拟模型,模拟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地表下沉,得出随推进距离的增加,地表沉陷逐渐呈现近似对称分布形式。综合现场观测情况及数值模拟结论,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动态沉陷复垦在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潜水位地区采煤塌陷后陆地生态环境退变为水生生态环境,大面积采煤塌陷地在地表形成积水移动盆地,复垦难度大,复垦率低,运用动态沉陷复垦可提高复垦率,降低复垦费用,减少塌陷补偿费用,动态沉陷复垦在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具有广阔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FLAC和数值微分在地表变形观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研究地表沉陷规律的方法是在地面设立观测站,然后通过其观测数据来推知。由于观测点数目有限而且观测点布距相等,使该方法存在诸多缺陷。本文提出了新方法,将FLAC软件应用于观测站设计中,实现根据地表变形特点对观测站进行优化布置,然后对数据采用数值微分方法处理,从而得到地表沉陷规律。算例表明,该方法简便,而且精度高,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沈阳矿务局某煤矿“八五”期间开采规划,对开采可能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进行了预计,并提出了高潜水位村庄和稻田下采煤的沉陷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三维激光扫描监测开采沉陷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克服传统地表沉陷观测时间长、工作量大、观测费用高、测点难以保护等缺点,采用三维激光扫描现代化测绘新技术,对高强度长壁综采放顶煤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盆地进行了现场三维激光扫描观测。通过对三维激光扫描观测数据的处理,并与传统地表移动观测站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了高强度开采地表下沉陷盆地的三维数字高程模型。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获取整个下沉盆地的沉陷数据,所测的中误差为0.012 7 m,应用于煤矿地表沉陷的观测是可行的。同时在开采沉陷数据采集效率、速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原Knothe地表沉陷的时间函数模型与地表观测点下沉速度曲线不吻合的缺陷,采用数学分析的方法,修正了Knothe模型。修正的模型不但能较好地拟合地表沉陷观测点下沉的位移序列,而且从观测点下沉速度、加速度的变化方面也符合地下煤层长壁工作面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移动的物理过程,能较好地描述地表观测点下沉的3个阶段即逐渐开始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缓慢衰减终止阶段的非线性特征。验证这一模型需要大量的观测数据,为克服进行大量的沉陷观测所需的人力和物力上的困难,采用FLAC~(3D)软件模拟的煤层地下开采过程,并在模型的上表面经过开采中心点的走向和倾向剖面线上共布置了36个地表下沉和下沉速度的监测点,监测了模拟开采过程中地表的移动过程;模拟完成后,各监测点的下沉及下沉速度与计算步数之间的关系曲线与修正的Knothe模型曲线的形态特征相符,说明模拟开采过程可行,进一步验证了修正的Knothe地表沉陷的时间函数模型可拟合地表观测点下沉的动态过程曲线。  相似文献   

7.
矿山开采沉陷对潜水环境的影响与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采沉陷不仅破坏了地表形态,同时改变了潜水位的赋存条件,从而影响地表作物和植被的生长。本文讨论了潜水位置与土量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开采沉陷对潜水位变化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改善潜水位赋存条件的流域控制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山区某矿区其中一个工作面的地表设置移动观测站,在采动过程中对观测点进行定期观测获取点位移动数据,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运用矿山开采沉陷的基本理论求取角量参数,着重介绍此过程中山区工作面开采地表沉陷监测的特殊之处,为提高山区工作面开采地表沉陷监测质量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9.
煤矿开采对地表的建筑物、生态环境等产生了影响,为了实现煤矿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开采沉陷规律进行研究。采用现场观测的方法,布置了倾向观测线和走向观测线,对大采高23201、23103采煤工作面进行了全面观测和日常观测,并对观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大采高采煤工作面地表沉陷的规律。该地表沉陷规律符合概率积分法预计模型,为“三下”开采保护煤柱的留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表移动观测站的建立是进行地表移动规律研究的基础。地表移动观测站能否布设合理,关系到观测数据的可靠性。因此,要进行开采沉陷的观测,就必须合理布设地表移动观测站。三河尖煤矿在龙固火车站铁路建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站,并及时监测下沉数据及变形情况,为其修复提供了准确的技术资料,保证了铁路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1.
通过GPS RTK(移动全球定位系统)在皖北煤电集团祁东煤矿开采沉陷观测的实际应用,提出了RTK技术进行开采沉陷观测的定位模式,分析了误差来源及其消除方法,并通过与常规测量方法的比较,说明移动GPS进行开采沉陷观测的可靠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郑亚东  梁旺吉 《中州煤炭》2010,(1):26-27,36
铁路下采煤可以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但地表沉陷对铁路有一定的影响。对鹤煤公司二矿矿区专用铁路下压煤开采期间地表移动进行了沉陷观测,对地表的移动变形进行了系统分析,有效指导了铁路下压煤开采。在实现安全回采的同时,保证了铁路安全行车。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采矿过程中受时间和空间影响的地表移动变形的发生发展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Weibull时间序列函数与负指数法的动态沉陷预计方法。该方法以研究描述地表沉陷区观测点下沉变化过程的Weibull时间序列函数为基础,认为Weibull时间序列函数在描述地表观测点沉陷的动态过程时,不仅能较好地拟合下沉-时间(w-t)曲线,而且由此推出的速度-时间(v-t)曲线和加速度-时间(a-t)曲线也能够很好地符合地表沉陷随时间变化的物理过程。基于实测资料确定的负指数法在描述地表移动盆地时具有实践应用性强、预计精度高等特点,给出了走向主断面半无限开采负指数法的下沉预计公式及参数求取方法。根据主断面动态沉陷模型的一般形式,将Weibull时间序列函数与负指数预计函数相结合,建立了充分采动条件下沉陷盆地走向主断面的动态地表下沉、倾斜、曲率、水平移动和水平变形模型,并对某煤矿的地表动态沉陷进行了预计,结果表明,预计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为实现矿区地表动态沉陷预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运用FLAC3D软件对李村矿8301工作面推进对地表移动和变形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从地表沉降量、倾斜变形量、水平移动量、水平变形量这4个方面进行了观测和分析,得出了李村矿开采地表沉陷的基本规律,为治理该地区地表沉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村庄群下采煤地表沉陷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州矿区张集煤矿属厚冲积层、高潜水位平原矿区 ,其西三、西六采区上方地面有多个村庄建筑群。应用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 ,提出了因地制宜布置极不充分开采工作面控制地面沉陷的方法。地表沉陷预测和初步的地表沉陷实测结果证实了该开采方案是可靠的 ,并可保证开采区上方地面建筑物安全  相似文献   

16.
经过对一个完整工作面地表沉降的跟踪观测,完成了动态测量技术在地表沉陷观测中的应用。数据精确度高,观测规律准确,为研究煤矿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降移动规律及科学的观测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依据少数零散观测点很难求取地表移动参数.利用FLAC3D模拟了某矿12111工作面开采后的地表移动变形值,根据模拟结果和非充分开采沉陷规律,求取了该矿的地表移动参数,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非充分采动地表移动求参方法.用所求参数对12111工作面进行了概率积分法计算,并与零散观测点的下沉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非充分条件下可以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求取地表移动参数.  相似文献   

18.
徐州矿区张集煤矿属厚冲积层、高潜水位平原矿区,其西三、西六采区上方地面有多个村庄建筑群。应用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提出了因地制宜布置极不充分开采工作面控制地面沉陷的方法。地表沉陷预测和初步的地表沉陷实测结果证实了该开采方案是可靠的,并可保证开采区上方地面建筑物安全。  相似文献   

19.
王刚  郭广礼  李伶 《金属矿山》2011,40(6):116-119
根据山区开采沉陷研究对地表移动观测的要求和特点,应用GPS-RTK在放样中的优势,对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的布设模式、观测方案以及数据处理进行了研究,并针对传统的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布设和数据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和数据处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蛤蟆沟煤业有限公司30101工作面开采后的沉陷规律,维护管状皮带基座,通过设立观测站对管状皮带基座沉陷情况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地表出现轻微的向上抬升和下沉的交替现象。随着工作面继续向前推进,各点的下沉值和下沉速度将持续增加一段时间,直到工作面离开观测点时,地表移动速度达到峰值。当工作面推进远离观测点时,地表移动开始趋于稳定,直到不再发生沉降现象。通过多次观测,获得了大量有益的开采沉陷数据,并进行规律分析,为管状皮带基座的维护提供数据支持,也为该矿及类似矿区的开采及地面维护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