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湖泊内源磷释放及形态转化的影响理化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沉积物磷含量及其形态决定浅层湖泊沉积物内源磷的释放,而环境因素通过影响磷的形态转换及分布,可以显著地间接影响磷的释放强度及释放量。本文综述了温度、照度、DO、Eh、pH、水力挠动等主要理化因素对浅层湖泊沉积物内源磷形态转化及释放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的强化除磷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磷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存在的形态,底泥的磷释放导致内源污染,阐明在水体修复中强化除磷技术的意义。讨论了生态修复技术中的人工湿地、生态浮岛、生物膜法及其复合系统在除磷途径与强化除磷效果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生态修复系统除磷能力的对策。并介绍氮磷去除的"处理工艺"转换为"生产工艺"的水体处理新理念,利用微藻净化水体和生产高价值生物质能的耦合技术。  相似文献   

3.
湖泊富营养化是当今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导致这一问题的本质原因是氮、磷的过量输入导致初级生产力的增加。当外源磷得到控制后,控制湖泊中内源磷的释放成为解决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重点。传统控制内源磷释放的方法有多种,如铝盐、铁盐混凝沉淀法,底泥覆盖法等,这些方法可能产生磷的重新释放、二次污染等问题。锁磷剂对控制内源磷的释放表现出明显优势,具有控磷效果好、无污染、无生态风险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最新的锁磷剂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控制湖泊内源磷释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磷是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限制性因子,其在沉积物-水界面的化学形态和迁移转化过程是调控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文章综述了沉积物磷的化学形态、无机磷和有机磷连续提取方法及发展演变,分析和总结了各种提取方法的优缺点。最后详细介绍了当前较前沿的沉积物磷分析方法,如X射线吸收光谱、原子配对分布函数和核磁共振光谱等,总结了各项分析技术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指出各种分析技术应与磷连续分级提取方法有机结合,多种表征手段优势互补,以期为沉积物中磷素形态表征和转化机制研究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腐植酸文摘     
腐殖酸胶体对超铀核素存在形态的影响研究;磺化腐植酸钾溶液的光密度与其含量的关系;沉积物中磷形态与湖泊富营养化的关系;风化煤中难溶盐黄腐酸钙的溶解平衡研究报告;强化混凝技术去除腐殖酸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洗涤剂禁磷是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及其危害,分析了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来源及其作用,认为城市污水除磷方法仅是补充措施,洗涤剂禁磷才是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潘塘湖底部水土界面上营养盐的交换是该湖水域营养盐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潘塘湖内源营养负荷的主要来源。当外源磷的输入极大地减少时,底泥中磷的释放将成为湖水磷浓度升高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测定潘塘公园湖底泥磷的释放速度及释放量率,并对影响底泥磷释放的各种因子进行探讨,了解潘塘公园湖富营养化的内负荷。从而为潘塘公园湖的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沉积物中氮的沉积和释放对湖泊富营养化的影响,在洪泽湖选取8个采样点利用连续的提取法对沉积物中总氮(TN)、无机氮(IN)、有机(ON)、溶解性有机氮(DON)、颗粒态有机氮(PON)等进行了分析。受最大入湖河流淮河的影响,老乡山湖区的TN、IN、ON值均最高。IN中DON与其具有明显的相关性。DON的氮易被氧化和还原反应释放到间隙水和上层水体中,是湖泊产生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采样点水质环境与水利扰动条件均不同,所以以DON作为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的依据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9.
陈锐  孙世群 《广东化工》2014,(6):101-102
磷素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性因子,土壤和底泥沉积物中磷素的释放和水体中磷素的迁移转化,都会对水体富营养化产生影响。磷素的最终释放量是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从影响磷素释放的影响因子入手,系统分析影响磷素释放的关键因子,研究其在磷素释放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研究磷素在水-土介质及水-沉积物界面中的迁移转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方俊华  唐琦  李杨  李遥瑶  吕秋颖  范准  周健  许劲 《化工学报》2020,71(7):3288-3295
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污泥水热碳化实验,利用Hedley顺序提取法探究水热炭中磷的形态变化,并结合钙、铁、铝的浸出行为进一步解释含磷物质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磷主要富集在水热炭中,水热碳化促进有机磷(Po)向无机磷(Pi)转化,NaOH溶解态磷(NaOH-P)转化为HCl溶解态磷(HCl-P)和残渣态(Res-P)。污泥和水热炭中Ca、Fe主要以HCl溶解态为主;Al则由NaOH溶解态转化为 HCl溶解态。并且水热碳化过程促使污泥中磷形态从磷酸铝盐(Al-P)、磷酸铁盐(Fe-P)向磷酸钙盐(Ca-P)、磷酸镁盐(Mg-P)转化。通过理论分析,水热炭中Al-P可能以Al2PO43+和AlHPO4+络合物为主;羟基磷灰石是Ca-P的主要存在形态;部分磷酸盐可能被铁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固定。为后续水热炭的回收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由于人类活动致使自然水体的富营养化,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富营养化的防治是水污染处理中最为复杂和困难的问题。营养物质去除的高难度.至今还没有任何单一的生物学、化学和物理措施能够彻底去除废水的氮、磷营养物质。介绍了当前水体中磷、氮的控制标准和污水脱氮除磷(生化硝化、反硝化、生物除磷等)技术;同时适当选择了几例德国污水和地表水处理的典型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2.
《广东化工》2021,48(11)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磷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本文以牡蛎壳为原材料,制得牡蛎壳纳米铁复合材料,并对该复合材料的除磷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480 min,复合材料投加量为0.75 g,pH值为4,溶液温度为20℃时,是较优的除磷条件,复合材料对初始浓度为50 mg/L的模拟溶液中磷的去除率可达97%。  相似文献   

13.
1富营养化对策概要 水体的富营养化主要是氮、磷引起的,解决氮、磷问题是消除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目的,其具体对策见表1.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及其危害,分析了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来源及其作用.认为城市污水除磷方法仅是补充措施,洗涤剂禁磷才是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其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性因子,分析水体沉积物中磷的不同赋存形态,对水体富营养化状况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沉积物中无机磷和有机磷赋存形态的分类,总结了沉积物中磷的提取方法和测定方法,提取方法包括Willimas法、Hieltjes-Lijklema法、Golterman法、Ruttenberg法和SMT法等,测定方法包括流动分析技术、核磁共振技术和毛细管电泳技术等,并就其优、缺点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磷形态分级提取法方法,分析了东平湖沉积物有效磷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态组成并探讨了沉积物有效磷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东平湖表层沉积物有效磷的含量范围为1.61~20.90 mg·kg~(-1),占总磷含量的0.32%~2.57%,参与沉积物-水界面磷循环进而影响上覆水体磷浓度的能力较弱;表层沉积物各形态有效磷平均含量表现为Al-P(5.11 mg·kg~(-1))Ex-P(1.23 mg·kg~(-1))Fe-P(0.86 mg·kg~(-1)),其中Al-P是主要的潜在磷源。沉积物有效磷含量在水平上表现为在老湖码头北部近湖区、腊山码头和大汶河入湖口附近区域相对较高,受人为污染较重;在垂直上表现为除个别采样点外,沉积物有效磷含量在2~4 cm变化较大,而在深度10 cm以下较为稳定。东平湖沉积物内源磷负荷相对较低,但是由于该湖易发生水力扰动,沉积物中有效磷的潜在释放风险增加,需要对其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7.
磷 ,洗涤剂和富营养化的控制——欧洲和北美经验(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营养化引起一系列严重问题。早期在北部温暖岩地区的研究认为磷是导致富营养化的决定元素 ,控制磷含量是治理富营养化的最佳途径。废水中的磷大约有 2 5 %来自于洗涤剂所含的磷酸盐 ,因此一直存在要求改进洗涤剂配方的压力。然而要使环境产生显著改善光靠减少这部分磷的含量是远远不够的。目前 ,控制富营养化的手段仍主要依靠控制废水中的磷含量 ,但人们清楚 ,不同地区影响因素是各不相同的。在低洼地区 ,水中的磷主要来源于农业活动。而在另一些土壤肥沃的地区 ,氮化物相对于磷更缺乏 ,这是因为在湖盆边缘潮湿地区的脱氮作用 ,大量硝酸盐可能从土壤中淋溶出去 ,在这种环境下只能通过控制氮来加以改善。其他地区如浅湖 ,温带热带地区的湖泊 ,在富营养化问题上也都是氮比磷重要。在某些地区强调控制磷含量是正确的 ,但并不适用于所有地区。片面强调污水处理同样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改变洗涤剂的配方并不能显著地改善环境。这些观点反映了我们对富营养化问题虽己有所了解但还需要更加全面、系统地去看待  相似文献   

18.
本文调查了黄河流域水环境中磷形态,其中溶解态无机磷和溶解态有机磷含量较低,胶体磷含量较高,是水环境中磷的主要组成部分,占黄河水体总磷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采用SMT方法研究磷在热解产物中的赋存形态和分布。结果发现,热处理促进污泥中有机磷(OP)向无机磷(IP)转化。热解温度在800℃以下时,污泥中的磷富集在热解后的污泥固体中。随热解温度升高,污泥中全磷(TP)、无机磷(IP)和磷灰石无机磷(AP)的含量均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非磷灰石无机磷(NAIP)含量则表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热解温度升高会促使NAIP向AP转化,800℃时AP含量达到最大。污泥中NAIP的主要存在形式为磷酸铝盐和磷酸铁盐,磷酸钙盐含量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污泥中正磷酸单酯和焦磷酸盐受热转化为正磷酸盐,热解后的污泥中磷基本以正磷酸盐的形式存在。该结论为污泥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磷回收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水体富营养化和磷资源匮乏提供了解决思路。首先,在总结世界磷资源现状和水体富营养化的基础上,阐述磷资源回收必要性;其次,总结从污水、污泥和污泥灰中回收磷的结晶法、吸附/解吸法、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和超临界水氧化法等回收技术;最后,展望了我国磷回收技术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