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2.
3.
4.
针对现有电动挖掘机采用多路阀控系统造成的能效低、电池装机容量大但续航时间短的不足,提出一种变转速双泵直驱液压挖掘机动臂系统。根据动臂液压缸面积比配置2个液压泵/马达的排量,实现液压缸流量匹配。采用液压蓄能器与超级电容进行混合储能,实现动臂重力势能的高效回收利用。分析所提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系统多学科联合仿真模型,分析系统运行特性和能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双泵直驱挖掘机动臂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特性,速度运行平稳。与传统多路阀控系统相比,双泵直驱挖掘机动臂系统节能效果显著,蓄能器压力21 MPa和容积180 L时,重力势能回收效率为79.9%,能耗减少64.6%,进一步通过合理选择蓄能器工作压力和容积,双泵直驱动臂系统的节能效果可达到65%以上。 相似文献
5.
针对液压挖掘机动臂下降过程中大量势能转化为热能的工况,对普通的动臂液压回路、动臂流量再生回路和动臂势能回收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根据动臂下降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改进设计了带势能回收的流量再生回路系统。以23t液压挖掘机为研究对象,分析并计算了4种回路的功率分配和能量损耗。采用仿真软件AMEsim建立仿真模型,对4种回路的运行参数和能量损耗进行对比,并对带势能回收的流量再生回路的关键参数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选择合适参数的带势能回收的流量再生回路大大降低了节流阀上能耗,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7.
8.
9.
为了提高液压挖掘机驱动系统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回收和液压混合动力的液压挖掘机节能驱动系统的参数匹配方法。分析节能驱动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负载特性。以保证液压挖掘机作业效率、整机稳定性、延长蓄能器使用寿命和满足负载平衡能力为约束条件,对节能驱动系统中液压蓄能器、泵/马达、发动机等主要元件进行参数匹配。在所建立的液压混合力挖掘机模型上对匹配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进行参数匹配后,发动机的工作点波动较小且蓄能器的压力波动满足工况要求,同时上车机构能量回收系统的使用使得整机节能效果进一步提高10%。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传统挖掘机能量利用率低、排放量大的问题,设计以超级电容为储能元件的电动挖掘机动臂能量回收系统。将挖掘机动臂下放时的势能最终以电能的形式储存到超级电容中,在挖掘机动臂上升时可以将该部分能量直接利用。建立超级电容数学模型,设置超级电容主要参数。同时充分利用ADAMS、AMESim与MATLAB的优势实现各个软件间的数据交互,使仿真结果更加直观、可靠。仿真结果表明:在满足传统挖掘机工作要求前提下,挖掘机动臂在一个工作周期内,能量消耗降低了20.72%,该系统具有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建立液压混合动力车辆制动系统能量再生部分的数学模型,仿真分析得出汽车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变速机构的能量消耗比例,同时定量分析了蓄能器初始压力、变量泵/马达排量及其工作总效率等关键参数对制动能量再生效率的影响,提出一种排量控制曲线来进一步提高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的能量再生效率,为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的设计和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液压挖掘机电液驱动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及参数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压挖掘机是一种机电液相结合的复杂工程机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工程机械的机器人化已是大势所趋,但其液压系统的动态特性是强非线性的,难于实现对其精确控制。因此对其电液驱动模型进行系统研究,尤其是对非对称单杆液压油缸驱动机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对挖掘机器人的液压驱动系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利用空间状态方程建立其数学模型,为非对称单杆液压油缸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选择和控制器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电动汽车在运行期间,动力变化幅度较大,加速或爬坡时吸收能量,制动减速时则释放能量。如何提高能量的储备与利用率,增加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电动汽车的工作特点,引入液压助力驱动系统,当电动汽车正常行驶时,由电机带动泵向蓄能器充液,如车辆需要增加动力,则由蓄能器放液,由液压马达助力电机驱动车辆,从而实现能量的回收利用。设计了液压助力系统,进行了主要元件的计算选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