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强化原油常减压蒸馏应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强化蒸馏是石油加工领域八十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本文在国内首次尝试了采用从工业现场随机采集原料及活化剂样品等尽可能接近工业条件的实验方法,进行了利用炼油厂现有资源强化大庆原油蒸馏过程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在生产装置工艺操作条件及产品质量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强化后大庆原油的总拨出率可净增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根据龙虎泡油田黑帝庙原油的油品性质及其分析结果,进行了室内化学降粘措施研究,筛选出质量比1.0%、烯/酐比为6、浓度为1.0%的HDM原油流动性改进剂。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DM剂,黑帝庙原油纯降凝度为12℃,葡萄花 萨尔图原油纯降凝度为10℃,黑帝庙 葡萄花 萨尔图原油纯降凝度10℃;黑帝庙原油降粘率为52.00%~64.98%,葡萄花 萨尔图原油降粘率为45.34%~52.49%,黑帝庙 葡萄花 萨尔图原油降粘率为46.84%~53.73%。所合成的HDM原油流动性改进剂对大庆龙虎泡油田黑帝庙油层原油具有很好的降凝、降粘效果,并且合成原料来源丰富,合成条件容易掌握,利于产品的商业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微波辐射法原油脱水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简要介绍了微波辐射法原油脱水的原理,采用SH9402微波反应系统对含30%的辽河原油油样、大庆原油油样系统地进行了微波辐射法脱水研究,分别考察了微波辐射时间、压力、功率对脱水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脱水条件;微波功率375W,系统压力0.5MPa,微波辐射时间为10min。采用同样方法对含水率30%,40%,60%的大庆原油高稠油在微波辐射时间11min、微波功率375W的条件下得出的最佳系统压力也为0.5MPa。原油脱水采用微波辐射法有高效、快速、节能的优点,可望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降凝剂的作用机理,采用溶剂法合成了一种原油降凝剂--甲基丙烯酸高碳酸酯-马来酸高碳醇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用该矣合物对江汉原油,大庆原油和馏分油进行了降凝实验。结果表明,它对原油的降凝效果较好。当PVMO的加量的为0.3%时,大庆原油的凝固点可降低18℃,江汉原油可降低14℃。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原油性质对润滑油基础油质量的影响,对比了大庆原油、混输原油(大庆原油中混兑8%俄罗斯原油、13%-30%冀东原油)生产的HVI系列润滑油基础油的质量情况,指出优化装置操作条件可以提高产品质量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大庆原油适合生产高黏度的润滑油基础油;由于俄罗斯原油和冀东原油均为低硫中间基原油,因此导致润滑油基础油质量波动。优化操作条件后,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和黏度指数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化学剂费用投入大,经济效益差的缺点,以廉价的大庆减压渣油为原料在实验室内合成出廉价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OCS,并初步评价了所得OCS样品的性能。结果表明,OCS表面活性剂制备重复性好,性能稳定。OCS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降低原油一地层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在NaOH存在条件下,能在较宽的碱浓度范围内使大庆四厂原油的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3mN/m。在Na2CO3存在条件下,能在较宽的碱浓度范围内使大庆四厂原油、华北油田古一联原油及胜利孤东采油厂原油的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3mN/m。在无碱条件下,对于大港油田枣园1256断块原油,当OCS表面活性剂含量达到0.1%时,油-水界面张力即可降至10-3^mN/m。对大庆四厂原油的驱油试验结果表明,OCS表面活性剂、碱和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ASP)的驱油效率比水驱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7.
郭长生  刘学龙 《炼油》1999,4(1):41-47
对加工大庆原油5.0Mt/a的燃料-化工-润滑油型现有炼油企业,在保持燃料油、化工轻油和润滑油原料、产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其重油,经济地、大量地生产乙烯、芳烃原料,进行了五种重油加工流程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工业木素磺酸盐与大庆原油形成低界面张力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地研究了工业木素磺酸与大庆原油形成低界面张力的条件。研究证明,单纯工业木素磺酸盐不能与大庆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但与多种活性剂能产生协同效应,添加少量石油磺酸盐、碱为助剂配制的工业木素磺酸盐三元复合体系与大庆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可以达到10^3mN/m-10^-4mN/m数量级。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酸二十二酯的合成及其降凝降粘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了丙烯酸二十二酯单体(BA),研究了单体聚合条件如溶剂,引发剂种类,引发剂和单体质量分数等对聚丙烯酸二十二酯(PBA)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考察了该聚合物对原油的降凝降粘作用。结果表明,具有长支链烷基的梳状PBA能有效地改善新疆克-乌线混合原油及大庆原油的低温流动性能。在适当的聚合条件下得到的PBA使新疆克乌线混合原油(稠油与稀油体积比为70:30)15℃时的粘度降低74.1%,使大庆原油的凝点降低21℃,20℃时的粘度降低79.8%。  相似文献   

10.
用活化剂强化原油蒸馏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以大庆原油和辽河稠油为原料,用其馏分油催化裂化的回炼油做活化剂,强化原油蒸馏过程,测定了活化剂加入浓度对石油分散体系聚集稳定性的影响,说明用活化剂调节原油体系的相转移是可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向原油中加入适量的回炼油后再进行蒸馏,可使轻油收率提高约2m%或裂化料收率提高约5m%。  相似文献   

11.
准确测定油水乳状液的性质,对原油脱水和管道输送工艺的设计极为重要。而如何在室内制备出与实际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油水乳化程度相当的乳状液是测试和研究油水乳状液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对室内制备油水乳状液的依据、方法和条件等进行了论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大港滩海地区联合站外输原油油水界面混浊,原油含水超标,乳化严重的问题,室内对5种不同类型的破乳剂对滩海油田原油的破乳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筛选出2种类型的破乳剂进行复配后对复配破乳剂类型、加药浓度、温度等因素进行研究.最终筛选复配出BH-2型破乳剂在60℃加药浓度为100 mg/L的条件下,原油脱水速度快,油水界面...  相似文献   

13.
高含水原油旋流预脱水及污水除油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处理含水率≥ 90 %的高含水原油 ,将两级液 液旋流器串接 ,在东辛采油厂辛二接转站进行了旋流预脱水和污水除油一体化现场试验。通过改进旋流器结构和优化试验参数 ,在处理量为 4~ 6m3/h的小型改进装置上初步达到了预期目标。随后开展了一体化工艺的工程应用及配套研究 ,通过在辛二接转站一期和二期示范工程的实施 ,最终实现了中石油集团公司提出的技术攻关目标 :两级旋流器处理后的原油含水率≤ 30 % ;污水含油≤ 30mg/L  相似文献   

14.
利用系统分析方法进行单井措施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井措施增油一直是油田控制产量递减、含水上升的主要做法,但是随着油田开采程度加深,地下油水分布十分复杂,选择油水井措施难度越来越大。为此,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进行单井措施优选,通过对区块水驱油、水驱水、井间干扰以及油井的液、油、含水率间关系,综合判断出区块内滞留区、死油区和动用好的区域,指出今后挖潜方向。此方法均应用动态数据,客观性较强、准确性较高,克服了以往选择单井措施的盲目性和主观性。并将该方法在大庆油田杏八、九区基础井网提液试验过程中得到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喇萨杏油田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术对策   总被引:22,自引:16,他引:6  
喇萨杏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后,针对多层非均质油层的特点和开发矛盾,立足于地质研究和矿场试验,形成与发展了多次加密调整、稳油控水、控水挖潜和聚合物驱油等重大技术。在对这些技术及应用效果进行总结与概括的同时,提出了喇萨杏油田今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16.
T油田中区油藏埋深浅.高孔高渗,原油粘度较高,为普通稠油。油井生产初期可以自喷,天然能量充足。油井投产后含水上升速度快,无水期和低采油含水阶段时间短,开发10a后油田的综合含水超过85%。2004年后曾对中区进行了综合治理研究和现场实施,调整效果比较理想。2006年后油田产量呈下滑趋势,稳产难度加大,油田再次进入调整期。通过综合应用调整井的测井资料、饱和度监测、动态资料以及油藏数值模拟等方法,落实了剩余油的分布特点,发现实际动态资料与原地质认识有一定的出入,结合地质特征的重新进行研究,对油藏类型和驱动方式有了新的认识,为油田的下步调整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型高效三相分离器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焜 《石油矿场机械》2005,34(3):105-107
目前,胜利油田采用了三次采油工艺技术.为了满足注聚采出液处理和高稠、高含水采出液处理的需要,采用高效聚结分离技术和先进的控制方法,研制了适用于含聚、高稠、高含水采出液的新型高效三相分离器。  相似文献   

18.
产出剖面资料计算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混相流体的渗流理论为基础,在将油粘度、水粘度、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等参数合理求出之后,探讨了用产出剖面资料计算剩余油饱和度的模型。在文留油田某区块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应用旋流萃取技术处理电脱盐污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莉 《齐鲁石油化工》2013,(4):265-268,305
在不同处理量和操作条件下,考察了电脱盐切水采用旋流萃取技术后的除油效果。在含盐污水达到排放标准的前提下,筛选出了适宜的操作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旋流萃取技术可提高电脱盐污水排放达标率,减少对污水处理场的冲击;并能大量减少污油的产生,消除污油的存储压力,降低原油加工损失率及综合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20.
由实沸点蒸馏新疆原油得到200-525℃间每间隔25℃的13个窄馏分,采用落入式铜块热量计测定各窄馏分及225-275℃和 475-525℃两个宽馏分于不同温度下的液体焓值,分别给出焓与温度的关联式。同时,检验焓的加和性,考察了API计算方法对新疆原油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测定的焓值试验精度达到ASTM的要求;新疆原油馏分间焓具有较好的加和怀;API方法基本适用于新疆原油馏分的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