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营养生态位位于产酸发酵菌和产甲烷菌之间的产氢产乙酸菌,其分离培养困难,种子资源匮乏,限制了基于强化产氢产乙酸功能作用的高效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开发.在前期获得对丙酸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产氢产乙酸茵互营共培养体7-m-2a的基础上,探讨了丙酸质量浓度、氮源、ca^2+、Fe^2+、Mg^2+和泛酸等对其生长代谢的影响.结果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厌氧系统降解五氯酚(PCP)能力及PCP对厌氧系统的毒性影响,采用UASB反应器进行了PCP模拟污水连续流试验,考察了不同PCP浓度及负荷条件下系统对PCP和COD的降解去除规律,揭示了PCP对系统产酸相和产甲烷相影响状况.结果表明,在进水PCP含量从无到开始加入、PCP浓度提高以及PCP负荷提高3个冲击变化阶段,厌氧系统对PCP和COD的去除率均表现出先迅速降低后缓慢升高的变化趋势,运行稳定后PCP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91.2%和83.5%以上.PCP对厌氧系统中微生物种群产生影响,使系统产酸菌由丁酸型菌群为主逐渐演替为丙酸型菌群为主,PCP对系统产甲烷菌活性产生明显抑制,甲烷产量由PCP加入前的12.1L/d降低至加入后的2.5L/d.  相似文献   

3.
产氢产乙酸菌株AX2的生长条件及产乙酸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氢产乙酸菌群在参与厌氧消化过程的各类微生物菌群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目前产氢产乙酸菌的纯培养物很少,对其生理生态习性的了解也十分有限.为增加产氢产乙酸菌资源,了解其生理生化特性,通过丙酸和丁酸混合培养基,从厌氧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具有产氢产乙酸特性的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X2,对其生长条件及转化丙酸和丁酸为乙酸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AX2在丁酸培养基(2.4 g/L)和丙酸培养基(2.31 g/L)中的乙酸产量可分别达到278 mg/L和222 mg/L,并在以氯化铵为无机氮源、pH为7.0、35℃等条件下具有最佳的增殖能力.菌株AX2对丙酸、丁酸有较强的乙酸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玉米酒精废水高浓度、难处理的特点,采用中温两相厌氧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将水解酸化作为预处理反应器,改良UASB作为产甲烷相反应器,研究了水解酸化一改良UASB系统的最佳运行条件及处理效果.正交试验表明,总进水pH值、改良UASB的HRT及上升流速3个参数的主次关系为改良UASB上升流速、改良UASB的HRT和总进水pH值.在最优参数pH值为6.0、改良UASB的HRT取24h、改良UASB的上升流速取0.4 m/h的条件下,水解酸化工艺的负荷缓冲和厌氧酸化作用显著,改良UASB系统对COD,NH4+-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79.95%,19.54%和22.15%,整个系统对玉米酒精废水的适应性较强,为后续的好氧处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玉米酒精废水高浓度、难处理的特点,采用中温两相厌氧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将水解酸化作为预处理反应器,改良UASB作为产甲烷相反应器,研究了水解酸化—改良UASB系统的最佳运行条件及处理效果.正交试验表明,总进水pH值、改良UASB的HRT及上升流速3个参数的主次关系为改良UASB上升流速、改良UASB的HRT和总进水pH值.在最优参数pH值为6.0、改良UASB的HRT取24 h、改良UASB的上升流速取0.4 m/h的条件下,水解酸化工艺的负荷缓冲和厌氧酸化作用显著,改良UASB系统对COD,NH+4-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79.95%,19.54%和22.15%,整个系统对玉米酒精废水的适应性较强,为后续的好氧处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有机废水产酸发酵典型类型的产氢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的运行,比较了丙酸型发酵、丁酸型发酵和乙醇型发酵等3种不同有机废水产酸发酵类型的产氢能力.在进水COD浓度为5 000 mg/L、HRT 8 h、(35±1)℃等条件下,丙酸型发酵厌氧活性污泥的比产氢速率平均仅为0.022 mol/(kgMLVSS·d);丁酸型发酵的产氢能力平均为0.57 mol/(kgMLVSS·d),是丙酸型发酵的25.79倍;乙醇型发酵厌氧活性污泥的平均比产氢速率为2.89 mol/(kgVSS·d),是丁酸型发酵的5.1倍,是丙酸型发酵的131.65倍.乙醇型发酵是有机废水发酵法生物制氢的最佳产氢发酵类型.  相似文献   

7.
合成特异性探针,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分析阿维菌素废水处理工业化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颗粒污泥产氢产乙酸菌群分布和相对丰度,并测定菌群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形成阶段颗粒污泥表面和内部剖面,产氢产乙酸菌、食丙酸盐产氢产乙酸菌和食丁酸盐产氢产乙酸菌的分布形态相同;产氢产乙酸菌平均相对丰度范围为(10.08±0.81)%~(28.06±2.12)%.成熟期颗粒污泥中产氢产乙酸菌相对丰度最大;颗粒污泥表面产氢产乙酸菌相对丰度大于内部剖面;食丙酸盐产氢产乙酸菌相对丰度大于食丁酸盐产氢产乙酸菌.阿维菌素残留对产氢产乙酸菌群具有抑制作用.不同形成阶段颗粒污泥最大比产乙酸速率范围为0.912~1.145 g/(g·d),且与产氢产乙酸菌群相对丰度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产氢产乙酸互营共培养体的扩大培养和应用奠定基础,采用静态培养实验,考察了碳源、氮源、温度和pH等因素对前期分离得到的新型共培养体7-m-2a的生长代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氢产乙酸互营共培养体7-m-2a对丙酸、丁酸和苯甲酸都具有很高的转化率,其最适宜碳源为丁酸,不易利用葡萄糖和蔗糖;以蛋白胨和酵母粉混合物为氮源时,其生长代谢活动最旺盛,适宜的pH和温度分别为8.0和45℃.  相似文献   

9.
培养厌氧颗粒污泥的自制反应器进水为养猪废水,进行不同惰性载体对厌氧颗粒污泥形成影响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大孔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反应器培养时间为39d,COD去除率达到80%,并出现粒径为2.50~3.00mm的大颗粒污泥,产甲烷量为9.75mL CH4·(gVSS·d)-1,与添加聚合铝和粉煤灰的反应器相比,产甲烷菌活性显著强;添加惰性载体与未添加载体反应器相比,培养时间缩短20%~45%,厌氧颗粒污泥活性相差14.00%±0.10%;参考Richards模型进行产甲烷量和反应器培养过程中出水COD建模,发现实验数据和模型数据对比偏差在0.50%±0.01%。  相似文献   

10.
以大豆蛋白生产废水为原料,对厌氧折流板反应器进行了连续流有机废水发酵产氢实验.反应器在污泥接种量为18.03 MLVSS/L,进水COD浓度为2 000 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6 h及(35±1)℃等条件下启动运行,25 d后达到稳定运行状态.反应器稳定运行时,厌氧活性污泥产酸发酵系统呈现典型的乙醇型发酵特性,总产氢量为51.05 L/d左右,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格室的平均产氢量分别为12.25 L/d、15.8 L/d、13 L/d和10L/d.厌氧活性污泥乙醇型发酵的形成,主要受pH值这一环境因子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根据洛仑兹变换论述了“长度收缩”效应与“时间膨胀”效应的等价性.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论述了“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和总结前人对红藻石和蓝藻石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岩石薄片显微镜下观察实例,发现在以往碳酸盐岩颗粒分类中没有红藻石和蓝藻石的合适位置。鉴于红藻石重要的成因意义和造礁作用,有必要明确红藻石的概念和归属。珊瑚藻本身极易钙化,经生物矿化作用最终保存下来的珊瑚藻屑一直放在生物碎屑中,而红藻石是由非固着的珊瑚藻构成的钙质独立结核,因此也可以被划分到生物碎屑中。蓝藻石作为蓝细菌钙化作用的产物,同时鉴于蓝藻石的广泛存在,把钙化蓝细菌形成的核形石命名为蓝藻石,这一重要概念从提出到现在一直被使用。然而蓝绿藻概念已变更为蓝细菌,蓝藻石的形成与藻类无关,显然将其称作蓝菌石更加确切。因此,应将红藻石和蓝藻石分别归为生物碎屑和核形石当中,并用新的术语蓝菌石替代蓝藻石。其意义在于使红藻石和蓝藻石的概念及归属更为规范,并为碳酸盐岩颗粒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线索。  相似文献   

13.
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结构的升级与经济变革,也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的转换;而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又对科技自身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正确认识彼此之间的相关关系与内在规律,充分重视和依靠科技进步,用新的思维方式把握和协调好发展中的关键环节,才能引导和促使全社会健康、快速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文脉即城市文化脉络,它是城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集合,是城市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本.本文以历史文化名城太原的城市文脉作为研究对象,从物化城市形态及非物质传统文化两个角度对历史文化名城太原的城市文脉内涵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保护及开发太原城市文脉的措施.通过对此研究,以期能够促进太原历史文脉的传承及其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15.
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挖掘专业课程教学中蕴含的人文道德精神,将专业教育与人文道德教育有机地融合与内化,增强人文道德教育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分析高校学生的教育现状,研究专业教育与人文道德教育融合的方法与途径。结合《机床数控技术》课程,实践专业精神与人文道德精神教育融合内化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概率论的缘起、发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目前高校各专业所开设的随机数学诸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统计学、可靠性数学、随机过程、排队论、时间序列分析、预测与决策、随机捱轻等课程之间的关系。综述它们缘起于概率论,它们是概率论发展与应用之中分支,有的是与邻近学科结合的交叉学科,指出了学习有关课程必备知识以及各科新知识增长点,总结了学好这些课程必备的工具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俄经贸合作的潜力及其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全球范围讲,世界经济一体化已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这一大趋势下,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利益不可分割,从而共同发展与繁荣成了世界关心和着力解决的世纪性课题。中俄两国是大国,又是互为最大的邻国,它们之间的经贸关系既有很大的潜力。因此,认真总结中俄建交10年多来的经贸合作的经验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这对巩固和发展两国的全面政治经济关系至关重要。今天,一个蓬勃发展、潜力巨大的俄罗斯市场已呈现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必须要用新的观念来发展双边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育教学服务系统的特性与工作流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对高等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如何提高质量与办学效益,提高竞争力,依据ISO900标准建立高等院校质量管理体系十分必要,为此,对高等教育教学服务系统的特性与教育教学工作流程进行了研究,为建立这一质量管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的分析,讨论了该部小说的得与失.奥斯汀在四个婚姻的描述中,清楚地表明了她对婚姻的看法,展现出她对讽刺手法和精彩对白的使用.但小说的某些方面,比如落套的结尾、对人物处理的绝对化以及对金钱在婚姻中的重要性的强调仍可有改进的余地.  相似文献   

20.
测绘专业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的继续,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对顶岗实习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安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是提高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课题。从顶岗实习主要存在的三方面的问题入手,提出顶岗实习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以及安全问题过程管理和过程实施规范化等焦点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