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姬塬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重点油气勘探区域之一。系统研究姬塬地区长2油藏的烃源岩、储集层、油气运移以及油气圈闭条件等,并综合分析了长2油藏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姬塬地区紧邻盆地延长组生烃中心,油气供应充分,长2油藏的油气主要来自长7烃源岩;主要储层是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岩石成分以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极少量长石岩屑砂岩,为近中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长7地层产生的异常高压是长7烃源岩产生的油气自下而上运移到长2地层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区长2油藏的圈闭主要是构造-岩性圈闭,局部地区发育有构造圈闭和岩性圈闭。长2地层发育厚度较大的分流间湾泥岩均充当了长2油藏必备的遮挡和封盖层。  相似文献   

2.
安塞油田杏河地区长6油层组沉积期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储集岩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及三角洲前缘席状砂等微相沉积体。储集岩主要由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组成,根据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图像分析、常规物性、压汞分析及测井资料进行研究表明,该地区各微相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孔隙和原生粒间孔;次生孔隙主要是沸石、长石溶孔,少量岩屑及杂基溶孔。储层孔喉特征均为小孔隙微喉道;物性特征为低孔隙、低渗透的基本特点;排驱压力和饱和度中值压力较高,孔喉半径小且分选性较差,溶蚀作用对改善喉道连通性的效果不佳,孔隙结构参数总体较差。储层物性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较好,河口砂坝次之,三角洲前缘席状砂第三。  相似文献   

3.
通过系统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宁东油田延长组长81油藏的烃源岩、储集层、油气运移以及油气圈闭条件等,综合分析了长81油藏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宁东油田位于盆地延长组生烃中心,烃源岩厚度60~80m,油源供应充足,区内长81油藏原油主要来自于长7段烃源岩,少量来自于长82段烃源岩;长81油藏的主要储层是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层岩石以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为主,长81储层为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与充填作用、溶蚀作用等。长7段产生的异常高压是长7烃源岩产生的原油自上而下运移到长81储层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区长81油藏的圈闭主要是岩性圈闭,局部地区还发育有构造圈闭和构造+岩性复合圈闭,长7地层大套厚层泥岩充当了长81油藏必备的盖层条件。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的富县、黄龙一带长8油层组勘探程度较低,勘探潜力不明。依据钻井、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从烃源岩条件、储集条件和成藏模式3个方面探讨了研究区长8油层组的勘探潜力。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长7油层组底部和长9油层组顶部两套烃源岩,其中长7油层组底部烃源岩为主力烃源岩,其有机质丰度高,处于生油高峰阶段,两套烃源岩总地质资源量约为3.43×108t;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的叠置砂体为主要储集体,岩性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为特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储层,主要储集空间为残余原生粒间孔和次生孔隙;为双向排烃、复合成藏模式。优质储层及烃源岩条件为成藏主控因素,预测有利勘探潜力区面积约为446.5km2。  相似文献   

5.
以岩心和测井资料为基础,对姬塬地区长6油层组砂岩的岩石结构、沉积构造、粒度分布特征、古生物特征等相标志进行详细的研究,认为长6油层组发育三角洲相,并以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河口坝不太发育。并分析长6油层组各亚期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自长63油层至长61油层沉积期,三角洲沉积范围不断扩大,主河道逐渐发育,砂体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属进积型三角洲沉积,平面上形成大规模复合连片砂体,是石油聚集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6.
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物性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马坊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的储层为低孔低渗砂体。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填隙物以伊利石和绿泥石粘土矿物和铁方解石胶结物为主,胶结作用对储层的破坏严重。储层孔隙类型以环边绿泥石膜形成的原生粒间孔和溶蚀孔。马坊地区长8油层组优质储层的分布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相的影响。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主河道的位置是有利储层发育区。优质储层主要受高岭石弱溶蚀相、长石溶孔相、环边绿泥石薄膜相发育带的控制。马坊地区长8油层组优质储层分布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分流河道砂体有关的绿泥石薄膜相和长石溶孔相。  相似文献   

7.
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炭系卡拉沙依组是塔河油田的重要储油层系。储层发育程度是油气富集的关键因素之一。控制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是沉积相,沉积微相不同,成岩作用不同,储层物性不同。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及厚层潮道砂体的岩性为中—粗砂岩,粒间孔及残余粒间孔发育,砂体物性好。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口坝、河道间砂体、潮间带砂坪、砂坝及薄层潮道砂体的岩性以粉—细砂岩为主,储层物性差。本区砂岩总体上属低—中孔、低—高渗型储层,且以中低孔、中低渗为主。纵向上卡拉沙依组可分为5个砂层组,Ⅰ、Ⅱ砂层组及Ⅲ砂层组下部物性较好;横向上3区、4区、6区为有利及较有利储层发育区。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延安组延9油层组为中孔低渗储层。通过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及压汞等资料的研究表明,吴起地区延9油层组河道砂体是主要的储层砂体,由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组成。储集空间类型以原生粒间孔、长石溶孔为主。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其中该区压实作用较弱,使得原生粒间孔得以保存,是吴起地区延9油层组具有较高物性的主要原因。吴起地区延9油层组储层分为4类,本区储层以Ⅱ为主,有少量的Ⅰ和Ⅲ类储层。  相似文献   

9.
何家集区长4+5—长6油层组储层砂体累计厚度较大,粒度较细,沉积相变快,储层物性纵、横向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影响石油富集成藏的储集因素包括岩石学组分、沉积相、砂体展布、成岩作用及物性等,其中沉积相是最主要的因素,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是主要的储集体。何家集区下一步勘探重点应在分流河道砂体带上寻找次生孔隙发育区。  相似文献   

10.
安塞油田南部延安组延9油层组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区域沉积背景入手,以岩心资料为主,结合测井资料、储层岩性特征、沉积构造等特征,分析了该地区沉积相的类型及特征,认为安塞油田南部延安组延9油层组的主要沉积相为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和分流间湾4种沉积微相;工区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表明该区储层砂体以水下分流河道和席状砂为主,河道储层物性较好,储油能力较强;分流间湾沉积薄层砂岩的储集物性很差,基本上无储渗能力。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82沉积期,构造相对稳定,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湖岸线在东南部小规模迁移,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构成了该区沉积骨架。在对大量薄片和岩心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扫描电镜、X-衍射、阴极发光等实验手段,对长82储层的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早期绿泥石膜的发育对抵抗压实作用具有一定积极作用,早期方解石易与有机酸发生溶解反应,形成次生孔隙,改善储层物性,溶蚀作用极大程度地改造了储层物性,是次生孔隙形成的主要途径;压实作用破坏了成岩早期原生孔隙,晚期铁方解石堵塞孔隙,形成局部强钙质胶结区。沉积成岩作用对油气的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厚度高值区决定了储层发育的形态及规模,在此基础上,受后期成岩作用改造的绿泥石胶结剩余粒间孔相和长石溶蚀+剩余粒间孔相是该区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2.
马岭油田延长组长8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老区未来油气勘探和开发的重要补充层系之一。研究资料表明,马岭油田长8油层组油藏的储层属于砂岩型储层,总体上物性较差,属低渗—超低渗储层;储层的分布范围较广,主要位于水下分流河道主干河道部位;成岩作用过程中溶蚀作用对于储层储集性能的改善作用明显。长8油层组上部油藏主要分布于水下分流河道的主河道位置或主河道侧翼位置,具有河道砂岩比较发育、相对较好的物性特征。同时,油藏饱和度与次生溶蚀孔隙的发育具有正相关性。说明马岭地区长8油层组油藏的形成与储层分布和储层发育特征关系密切。同时,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距离油源近,两侧泥岩比较发育,具有形成油藏的有利圈闭等特征,是油气聚集的最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13.
为了扩大哈山南缘风城油砂山外围的油砂勘探成果,针对白垩系清水河组油砂,以地表地质调查成果为基础,通过对油砂岩露头与岩芯的粒度、岩石薄片、测井、铸体、重量含油率等资料的分析,开展沉积相与储层特征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清水河组油砂以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砂岩为主,砂岩稳定性较差,距离物源较近;清水河组识别出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辫状河3种沉积相,细分为9种微相;油砂主要发育于辫状河河道滞留、心滩、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及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中,油砂岩重量含油率高达35.12%,孔隙度为25.3%~39.1%,渗透率为124~4 580 mD,含油性、孔隙度、渗透率均较好,以上4种微相砂体可作为下一步勘探开发的重要方向。丰富的烃源岩、良好的运移通道、优质的储集层及降解稠化作用是哈山南缘油砂成矿的主控因素。该研究成果,对整个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砂勘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测试技术和储层综合评价方法对姬塬地区长8砂岩成岩作用及有利成岩相带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长8砂岩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压实作用造成砂岩中原生孔隙丧失;受酸性成岩环境影响,长石类不稳定矿物发生溶蚀,产生的溶蚀孔隙有效地改善了孔隙的连通性和渗透性,成岩早期形成的绿泥石粘土膜保留了大量原生粒间孔,保持了较好的储层物性。结合成岩作用和沉积特征,研究区可划分出4种主要成岩相带。长石溶蚀成岩相和绿泥石膜—粒间孔成岩相是最为有利的成岩相带,分布在刘卯塬—堡子湾一带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区,以及小涧子一带三角洲分流河道交汇处的砂体发育区。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板桥–合水地区长8储层物性差,油水关系复杂,开采难度大;应用常规物性、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高压压汞等实验手段,结合岩石学、沉积学研究表明:板桥–合水地区长8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粒岩屑长石砂岩,残余粒间孔和长石溶孔较为发育,孔隙结构复杂,微观非均质性较强;该区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最有利的储集相带。强烈的压实作用是储层原生孔隙降低的主要因素;胶结作用对储层的物性以破坏性为主,但早期绿泥石薄膜胶结对储层孔隙保存有积极性作用;溶蚀作用所形成的溶蚀孔隙,对储层物性的改善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苏丹Fula油田油藏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苏丹穆格莱德盆地Fula油田主要为较浅的白垩系Aradeiba组、Bentiu组的普通稠油油藏和Abu Gabra组的稀油及天然气藏。主体区块FulaNorth断块Bentiu组油藏为一垒块上的断背斜块状油藏,具有倾斜的油水界面。Aradeiba组为浅湖沉积的层状薄砂岩的高孔、高渗储层,Bentiu组为辫状河沉积的厚层块状砂岩的高孔、高渗储层,Aradeiba组和Bentiu组油藏埋藏浅,砂岩胶结疏松、物性好、易出砂、地层压力低,原油具有密度大、粘度高、酸值高和油稠等特点。Abu Gabra组的层状油气藏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砂岩、厚度薄、中孔、中渗、物性差,具有断块小、储层相变快、油气高度低等特点。Abu Gabra组油藏的形成主要受侧向封堵条件、储层的储集性等地质条件控制;有效的生、储、盖组合、泥岩的侧向封堵是Darfur群、Bentiu组油藏最主要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7.
长庆气田陕141井区属于鄂尔多斯盆地靖边三角洲的一部分,上古生界天然气藏的储集体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及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砂坝相沉积。集集空间主要是充填剩余袜间孔和次生溶蚀孔及微裂缝 。  相似文献   

18.
以岩心和铸体薄片观察为基础,结合扫描电镜、储层物性、压汞及试采等综合资料分析,对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平湖组砂岩储层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平湖组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质石英砂岩为主,颗粒分选和磨圆度较好,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高;储层物性表现为低孔、低渗和中孔、中渗的特征,孔、渗相关性好;孔隙类型主要发育有粒间溶孔和剩余原生粒间孔,喉道类型以缩颈型喉道、片状喉道、弯片状喉道为主,孔、喉组合以中孔、粗喉为主。在此基础上,从沉积相、成岩作用和异常超压等方面对该区储层发育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综合研究表明,沉积相是该区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之一,其中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砂体物性最好,其次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导致该区储层物性变差,溶蚀作用则有助于形成次生孔隙空间,并大大改善储层物性;异常超压对研究区储层有建设性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原生孔隙得以保存,并促进早期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解,形成粒间溶孔,改善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19.
姬塬油田红井子地区延长组长9油层组石油富集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井分析、岩心观察、"四性关系"(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性)研究以及试油、试采数据分析,结合构造特征解析,总结了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红井子地区长9油层组的石油富集规律。长7烃源岩生成的油气以流体过剩压力为主要驱动力,通过孔隙和裂缝运移至长9储层;长7烃源岩排烃强度有限、动力不足,使油气无法完全充满长9储层,而长9内部普遍发育的底水进一步阻碍了油气向下运移;长9顶部稳定发育的隔层为油气聚集提供了必要的遮挡条件,少部分油气在长9内部夹层发育部位聚集;在具备有效遮挡的条件下,受岩性与物性的控制,油气优先聚集在长91顶部物性条件好的储层中。从砂体顶面构造与试油、试采效果关系来看,构造起伏对长9油气聚集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