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云  王玉龙 《工业建筑》2014,(Z1):499-502
根据组合楼板可能发生的主要破坏模式,研究组合楼板的承载能力,并通过对承载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为设计人员合理选择组合楼板参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进一步完善组合楼板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种计算组合楼板纵向剪切承载力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的板型为不设抗剪栓钉的开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通过试验和理论两方面对其纵向剪切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m-k法和部分剪切粘结法得到了此类板型的承载力公式,并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压型钢板组合板纵向剪切承载力的设计计算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参照美国ASCE组合楼板结构设计规范提出的标准试验方法,采用不同厚度和不同剪跨的试件进行连续加载,对比其纵向剪切粘结破坏形态及受力性能,发现纵向剪力对小剪跨组合板的破坏有较大的控制作用。采集试验数据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以混凝土抗拉强度值ft表征的试验板型剪切粘结系数m,k,进而提出相应的组合楼板纵向剪切粘结承载力计算公式,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试验表明此类压型钢板与混凝土协调工作较好,且延性较大,能够在实际工程中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4.
提出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横向剪切粘结性能的模拟方法,考虑影响模拟准确性的楼板长细比和强度参数。采用力平衡法推导出抗弯试验中剪切粘结应力与端部滑移量的关系(剪切粘结特性)。建立方程,利用2组抗弯试验数据,估计不同长细比下楼板的剪切粘结特性曲线。将该剪切粘结特性曲线应用于有限元模型中的连接单元,模拟组合楼板的横向剪切粘结性能。结果表明:组合楼板受弯下的剪切粘结性能随长细比变化,并影响楼板承载力、性能及有限元分析的准确性。采用不随长细比变化的剪切粘结特性对楼板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并不可靠。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的交界面上是否涂有四环胶水泥砂浆的两种组合楼板进行了试验。经分析比较得出这种新型粘结剂作为抗剪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剪切粘结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合楼板作为一种新型的楼板结构形式被日益广泛地采用。其破坏模式主要有弯曲破坏与剪切破坏。本文针对剪切破坏的主要破坏模式纵向水平剪切粘结破坏。通过理论与实验两方面进行研究 ,并针对我省常用的板型 YX- 76- 34 4- 6 88提出组合楼板的纵向水平抗剪公式 :Vubh0=134 .3ρh0L′+0 .0 44 fc以为我省组合楼板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YX75-200-600和YX76-344-688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的剪切粘结承载力和剪切粘结性能,进行了18块足尺寸简支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的载荷试验,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8个试件的破坏形态均为剪切粘结破坏,影响剪切粘结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剪跨、压型钢板厚度和栓钉。由试验数据分析得到的端部有栓钉YX75-200-600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的剪切粘结系数m,k为228.12,-0.015,YX76-344-688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的剪切粘结系数m,k为246.9,-0.0028。  相似文献   

8.
利用ANSYS对压型钢板—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楼板进行了建模分析,得到了极限荷载、跨中最大挠度和板端相对滑移值,并采用欧洲规范4的建议公式,回归得出组合楼板的剪力粘结系数m、k,可为该种楼板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组合楼板可能发生的主要破坏模式有:纵向水平剪切粘结破坏、正截面弯曲破坏等,文中通过试验及数据回归、应力图等分别得到组合楼板的纵向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和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对组合楼板承载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完善组合楼板的承载能力计算方法,为组合楼板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6块闭口型压型钢板(YX65-186-558)-混凝土组合楼板进行试验,根据CECS 273∶2010《组合楼板设计与施工规范》提供的公式求解剪切粘结系数m,k,为YX65-186-558闭口型压型钢板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在试验研究以及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开口型及缩口型压型钢板的破坏形态,得出组合楼板的延性较好,并且在组合楼板破坏的时候,闭口型压型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应力并没有完全消失,两者依然以一定的相互作用共同承担荷载.  相似文献   

11.
无梁楼盖是近年来地下室常见的结构型式,目前计算方法多样,本文以实际工程为案例,通过对常用的几种计算方法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得出结论,供地下室工程无梁楼盖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长华  钱美亚 《山西建筑》2010,36(12):102-104
针对复合土钉墙的设计计算方法规范尚无明确规定的情况,通过分析复合土钉墙几种可能的破坏形式,提出了基于预防所析破坏形式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施工措施,做到复合土钉墙的设计有的放矢,多个工程实践证明本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宋娃丽  黄亮  杜坤朋 《山西建筑》2010,36(3):315-316
列举了桥梁行车道板悬臂板部分的各种计算方法,使用张士铎教授提出的算例对各理论公式进行计算对比,分析了我国JTJ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对于较长悬臂板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新桥规计算得到的3.5 m宽悬臂板最大单宽弯矩值较JTJ 023-85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增大约30%,从而提高了梁体承载力和桥梁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组合板结合面水平剪力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组合板破坏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板破坏的拉杆拱模型,并以此模型给出了结合面水平剪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赵雷  赵广军  王晓锋  祝磊 《建筑结构》2021,51(24):84-91
预应力混凝土带肋叠合板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和经济优势,是一种常见的装配式叠合楼板.预应力带肋叠合底板由于板肋的存在给施工阶段管线的布置造成了困难,通过肋部开槽可以解决此问题,但肋部开槽位置的不合理会造成底板的刚度及承载能力不满足施工阶段的受力要求.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对预应力带肋叠合底板肋部开槽进行抗弯性能研究,给出预...  相似文献   

16.
H. D. Wright 《Thin》1990,10(4):299-328
Composite floor decks constructed with profiled steel sheeting acting as formwork and reinforcement to a concrete slab are increasing in popularity. In this paper an elastic folded palte method of analysis has been applied to model their behaviour. The analytical model idealises both the steel sheeting and the concrete as a collection of thin-walled plates and separates the bending and shear action betwee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elements. The effects of concrete in tension and slip between the concrete and steel have been included. The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analyse the results of 32-full-scale slab tests and is found to give good results.  相似文献   

17.
基于弹性理论,假定单宽空心板带与实心板带中点挠度比值等于整体空心板与整体实心板中点挠度比值,单宽空心板带与实心板带中点弯距比值等于整体空心板与整体实心板中点弯距比值。推导出单向布管的空心双向板的内力修正系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实心双向板常规计算图表的现浇混凝土空心双向板的挠度和弯距计算公式。ANSYS通用有限元程序对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挠度和中点弯距值的计算误差均小于10%;空心双向板的双向受力特性十分明显;平行于管轴方向的截面惯性矩大于垂直于管轴方向的截面惯性矩,其差值小于7%。此外,本文还对空心板布管方向和钢筋布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现浇空心楼盖体系的技术原理与优点,对拟梁法、拟板法、直接设计法、等代框架法四种现浇空心楼盖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各种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应用要求,为其他工程应用中的分析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双向叠合板按单向板设计时传力模式不合理,以及采用正交构造异性板方法求解时计算量大、不便于工程设计采用的问题,通过引入等效跨度比,提出了一种实用弹性计算方法:将双向叠合板的形状按等效跨度比修正后视作各向同性板计算。采用该实用弹性计算方法,仅需知道等效跨度比便可查用各向同性板的弹性计算系数进行双向叠合板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张玮 《山西建筑》2010,36(18):232-233
针对建筑耗能计算与评价方法是建筑节能工作的基础,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几种建筑能耗计算及评价方法,并总结了其优缺点,为建筑节能设计时方法的选择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